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羚羊木雕》被选人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有关于这篇文章的争论,一直停留在对错是非之上。我们似乎被传统的思维所束缚,很多人将造成这样的矛盾的原因归结为父辈和儿女之间没能相互沟通,造成误会,最终造成了“我”和万芳之间的尴尬。但真的是沟通不畅造成了这种不和谐吗?经过反复研读之后,发现这篇文章之所以那么扣人心弦,另有其原因。
一、两个矛盾
首先在文章的开头,作者提到了两个矛盾。第一个是,爸爸妈妈认为羚羊木雕归“我”所有,但是“我”却不能把他送给“我”最好的朋友。第二个是,从“我”的角度来说,万芳是“我”最好的朋友,在“我”心里友情远胜过这个羚羊木雕,而爸爸妈妈却认为羚羊木雕送给万芳过于贵重。文章的开头提出了这两个矛盾,现在我们就来探究这两个矛盾产生的原因。
在第一个矛盾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脉络,羚羊木雕是爸爸送给“我”的,但“我”真的可以支配他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爸爸将这个木雕给了“我”,但他仍属于这个家庭,分配上的决定权仍然是归父母所有,并且从头到尾“我”都不理解,为什么“我”的东西“我”却不能支配它。其原因就在于爸爸妈妈和“我”是两代人,可以说是两种对立的价值观,在父母看来,“我”还小,根本没有支配东西的能力,而对“我”来说,觉得东西是“我”的,“我”就能支配。现在问题就出来了,在大多的争论中,都定义为两代人沟通不畅,实际上并非如此,与其说两代人缺少沟通,不如说是他们的价值观是对立的。在成人世界里,羚羊木雕代表的是价值,而在我的眼中,在孩子的世界里,羚羊木雕仅仅是一个玩具,并没有实际的价值。所以,同一个羚羊木雕,在两代人之间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因此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因此在第一个矛盾之中,作者想表达的并非家庭之间的沟通问题,而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应该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处理事情,而应该换位思考,从孩子角度去看待问题。
第二个矛盾是对“我”和万芳的友情的评定,其本质是一个先入为主的错位认识,对父母来说,“我”和万芳的友谊,可能是仅仅是两个小孩在一起打打闹闹,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感情,这个不只发生在大人看待孩子的世界里,即使是在成人与成人之间的世界中也是一样的。如何看待两个人友谊的价值,也只有当事人才能评定,而对于不知情的外人是很难理解的。更何况,对于成人来说,往往是用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来判定孩子之间的友谊。对于“我”而言,这份友谊是弥足珍贵的,是能够经得住考验的,文章为了凸显这种友谊,特意在文章中插入了我们之间的一段经历。有一次“我”的裤子刮了一个大口子,“我”怕妈妈骂而闷闷不乐,而这个时候万芳把她的裤子换给“我”,这个秘密也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这就说明,他们之间的这段友谊的价值是父母无法理解的。
对于这个矛盾,读者应是以小见大,将问题上升到人和人之间的理解上,并不仅仅限于孩子之间。特别是在此处教学之中,应该重点探讨,我们应该用一种更开放的态度去接受的别人的情感,而不应该仅仅是根据自己先入为主及片面的信息来对一些事物进行理解。因此,这样看待第二个矛盾就更加符合了作者的观点。
二、两个世界,一个桥梁
基于两个对立的矛盾,作者构建了两个世界,一个成人的世界,一个孩子的世界。
在孩子的世界之中,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万芳,在文中万芳是一个善意、本真、热心的朋友,并且关怀他人。通常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对这个形象的分析,仅仅是停留在友情的真挚方面,或者孩子的机智勇敢等方面,但实际上这些和整个文章的主旨联系不大。作者表面上是在构建万芳和“我”的关系,实际上是在构建一个纯真的、没有丝毫利益关系的孩子的世界。孩子的纯真世界不是按照价值的多少来构建,而是按照情义的深浅来构建。“我”和万芳之间只有情义,没有物质价值的概念。在文章的最后,“我”从万芳手里拿回木雕的时候,“我”觉得“全怪我”。“我”在自责什么,有人认为是“我”在自责不应该把贵重的物品送给万芳,造成双方的尴尬,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符合孩子世界的特点。实际上作者想表达的是,最后是“我”,仍然是孩子世界之中本真的“我”。“我”觉得“我”从万芳手里要回羚羊木雕,违反了孩子世界的本义,违反了孩子世界的价值观。这是从孩子的认知角度出发所认为的错误行为。
作者在文中,通过三个人物构建了成人世界,即爸爸、妈妈,还有万芳妈妈,并且这三个人在文中四处用“贵重”一词来形容羚羊木雕,所以作者在此先确立了成人社会的首要标准是价值。事物是用价值衡量的,从这个角度说,成人世界对这件事的认知,就变得顺理成章。妈妈为了劝说“我”换回羚羊木雕,提议让“我”用一盒糖将羚羊木雕换回来,这说明在妈妈的价值观中,情义是根据价值来恒量的,“我”和万芳的情义所在的价值层面,只是一盒糖之类的东西而已,因为成人世界和孩子的世界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衡量行为的准则必然有所不同。
但并不像我们初看这篇文章那样,作者并非在两个世界之间找出谁对谁错,而只是深刻地诠释了两个世界的不同之处。在小说之中,一个不经意的细节暴露了外边其实是正在下雨的,母亲软硬兼施地逼着我要回羚羊木雕,并非没有感情,而是为了更加体现成人世界的价值主导地位。在“我”来到万芳家之后,万芳的第一反应是,下这么大的雨,“我”没带伞,这体现了孩子世界中主动的情义,两个世界在不同的价值观指导下的体现各自的行为。
文中还有一个角色是奶奶,奶奶只出现了两次,想让这个事情不了了之,但妈妈不肯。说奶奶不知道羚羊木雕的价值,奶奶真的不知道吗?奶奶的心里是十分清楚的,因为奶奶第一次出现在门口的时候,犹豫了好久也没开口,说明奶奶已经意识到木雕的贵重。但奶奶第二次为什么开口了,有的评论上说,是出于对孙子的怜爱,如果这样解释,那第一次的时候,奶奶就应该护着孙子。实际上,奶奶作为一个长辈,经历过成人世界,因为常和孙子在一起,也能理解孩子的世界,她是两个世界的桥梁,奶奶综合了两个世界的价值观,进行衡量比对,才得出了最后的结论。所以奶奶在这篇文中更象征了一个桥梁的作用,也可以引申为本文的一种倡导和理念,希望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一种换位价值观的理解模式。
总之,小说重点并非是在以前教学当中,被着重强调的是非观,而应是从两个基本的矛盾出发,诠释了两代人不同价值观下的思维模式。文章更像是一面镜子,将我们成人的世界赤裸裸地映照出来,并和孩子的世界进行对比和剖析,最终将结论交给读者来感受,强调成人在和孩子沟通过程之中的价值观的转换。
一、两个矛盾
首先在文章的开头,作者提到了两个矛盾。第一个是,爸爸妈妈认为羚羊木雕归“我”所有,但是“我”却不能把他送给“我”最好的朋友。第二个是,从“我”的角度来说,万芳是“我”最好的朋友,在“我”心里友情远胜过这个羚羊木雕,而爸爸妈妈却认为羚羊木雕送给万芳过于贵重。文章的开头提出了这两个矛盾,现在我们就来探究这两个矛盾产生的原因。
在第一个矛盾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脉络,羚羊木雕是爸爸送给“我”的,但“我”真的可以支配他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爸爸将这个木雕给了“我”,但他仍属于这个家庭,分配上的决定权仍然是归父母所有,并且从头到尾“我”都不理解,为什么“我”的东西“我”却不能支配它。其原因就在于爸爸妈妈和“我”是两代人,可以说是两种对立的价值观,在父母看来,“我”还小,根本没有支配东西的能力,而对“我”来说,觉得东西是“我”的,“我”就能支配。现在问题就出来了,在大多的争论中,都定义为两代人沟通不畅,实际上并非如此,与其说两代人缺少沟通,不如说是他们的价值观是对立的。在成人世界里,羚羊木雕代表的是价值,而在我的眼中,在孩子的世界里,羚羊木雕仅仅是一个玩具,并没有实际的价值。所以,同一个羚羊木雕,在两代人之间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因此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因此在第一个矛盾之中,作者想表达的并非家庭之间的沟通问题,而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应该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处理事情,而应该换位思考,从孩子角度去看待问题。
第二个矛盾是对“我”和万芳的友情的评定,其本质是一个先入为主的错位认识,对父母来说,“我”和万芳的友谊,可能是仅仅是两个小孩在一起打打闹闹,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感情,这个不只发生在大人看待孩子的世界里,即使是在成人与成人之间的世界中也是一样的。如何看待两个人友谊的价值,也只有当事人才能评定,而对于不知情的外人是很难理解的。更何况,对于成人来说,往往是用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来判定孩子之间的友谊。对于“我”而言,这份友谊是弥足珍贵的,是能够经得住考验的,文章为了凸显这种友谊,特意在文章中插入了我们之间的一段经历。有一次“我”的裤子刮了一个大口子,“我”怕妈妈骂而闷闷不乐,而这个时候万芳把她的裤子换给“我”,这个秘密也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这就说明,他们之间的这段友谊的价值是父母无法理解的。
对于这个矛盾,读者应是以小见大,将问题上升到人和人之间的理解上,并不仅仅限于孩子之间。特别是在此处教学之中,应该重点探讨,我们应该用一种更开放的态度去接受的别人的情感,而不应该仅仅是根据自己先入为主及片面的信息来对一些事物进行理解。因此,这样看待第二个矛盾就更加符合了作者的观点。
二、两个世界,一个桥梁
基于两个对立的矛盾,作者构建了两个世界,一个成人的世界,一个孩子的世界。
在孩子的世界之中,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万芳,在文中万芳是一个善意、本真、热心的朋友,并且关怀他人。通常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对这个形象的分析,仅仅是停留在友情的真挚方面,或者孩子的机智勇敢等方面,但实际上这些和整个文章的主旨联系不大。作者表面上是在构建万芳和“我”的关系,实际上是在构建一个纯真的、没有丝毫利益关系的孩子的世界。孩子的纯真世界不是按照价值的多少来构建,而是按照情义的深浅来构建。“我”和万芳之间只有情义,没有物质价值的概念。在文章的最后,“我”从万芳手里拿回木雕的时候,“我”觉得“全怪我”。“我”在自责什么,有人认为是“我”在自责不应该把贵重的物品送给万芳,造成双方的尴尬,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符合孩子世界的特点。实际上作者想表达的是,最后是“我”,仍然是孩子世界之中本真的“我”。“我”觉得“我”从万芳手里要回羚羊木雕,违反了孩子世界的本义,违反了孩子世界的价值观。这是从孩子的认知角度出发所认为的错误行为。
作者在文中,通过三个人物构建了成人世界,即爸爸、妈妈,还有万芳妈妈,并且这三个人在文中四处用“贵重”一词来形容羚羊木雕,所以作者在此先确立了成人社会的首要标准是价值。事物是用价值衡量的,从这个角度说,成人世界对这件事的认知,就变得顺理成章。妈妈为了劝说“我”换回羚羊木雕,提议让“我”用一盒糖将羚羊木雕换回来,这说明在妈妈的价值观中,情义是根据价值来恒量的,“我”和万芳的情义所在的价值层面,只是一盒糖之类的东西而已,因为成人世界和孩子的世界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衡量行为的准则必然有所不同。
但并不像我们初看这篇文章那样,作者并非在两个世界之间找出谁对谁错,而只是深刻地诠释了两个世界的不同之处。在小说之中,一个不经意的细节暴露了外边其实是正在下雨的,母亲软硬兼施地逼着我要回羚羊木雕,并非没有感情,而是为了更加体现成人世界的价值主导地位。在“我”来到万芳家之后,万芳的第一反应是,下这么大的雨,“我”没带伞,这体现了孩子世界中主动的情义,两个世界在不同的价值观指导下的体现各自的行为。
文中还有一个角色是奶奶,奶奶只出现了两次,想让这个事情不了了之,但妈妈不肯。说奶奶不知道羚羊木雕的价值,奶奶真的不知道吗?奶奶的心里是十分清楚的,因为奶奶第一次出现在门口的时候,犹豫了好久也没开口,说明奶奶已经意识到木雕的贵重。但奶奶第二次为什么开口了,有的评论上说,是出于对孙子的怜爱,如果这样解释,那第一次的时候,奶奶就应该护着孙子。实际上,奶奶作为一个长辈,经历过成人世界,因为常和孙子在一起,也能理解孩子的世界,她是两个世界的桥梁,奶奶综合了两个世界的价值观,进行衡量比对,才得出了最后的结论。所以奶奶在这篇文中更象征了一个桥梁的作用,也可以引申为本文的一种倡导和理念,希望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一种换位价值观的理解模式。
总之,小说重点并非是在以前教学当中,被着重强调的是非观,而应是从两个基本的矛盾出发,诠释了两代人不同价值观下的思维模式。文章更像是一面镜子,将我们成人的世界赤裸裸地映照出来,并和孩子的世界进行对比和剖析,最终将结论交给读者来感受,强调成人在和孩子沟通过程之中的价值观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