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抓住小说开篇所言“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探讨鲁迅先生写《阿Q正传》的三个原因;分析了阿Q恋爱的悲剧根源;并探讨了小说结局“大团圆”的悲剧因素,深入地分析了阿Q的悲剧命运及小说深刻的主题。
【关键词】“鬼”;阿Q;恋爱;大团圆;悲剧
一、鲁迅思想里的“鬼”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开头说:“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那么,他思想里的鬼是什么呢?愚读《阿Q正传》,觉得鲁迅思想里有三个“鬼”。
其一,自古以来,所谓“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鲁迅自认为自己作的是一篇“速朽”的文章,他的文笔既不是不朽之笔,阿Q也不是不朽之人,所以说“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那“我”为什么还要给阿Q做传呢?在别人看来,那真是鬼使神差了。这是最小的一个鬼。
其二,鲁迅在《<阿Q正传>的成因》里说:“阿Q的影像,在我心目中似乎确已有了好几年,但我一向毫无写他出来的意思。经这一提,忽然想起来了,晚上便写了一点,就是第一章:序。……”这和小说开头说是一致的,说明鲁迅给阿Q做传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由来已久。鲁迅不是给所谓的圣人立传,是要“替穷人立言”。为什么要给穷人立言呢?这和鲁迅创作文学的初衷有关。鲁迅是主张文学为人生的,他把文学用来作为改良社会的手段,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里,鲁迅说:“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阿Q是一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作者给他立传,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于是,先生心里的这“鬼”,便是他的使命感了。这是最大的一个“鬼”。
其三,鲁迅先生心中的“鬼”,是他的担心。给这样一个无姓无名无籍贯无职业的人做传,会招来是非,给有“历史癖与考据癖”的胡适之先生的门人们,或者寻出许多新端绪来也未可知。况且,鲁迅写阿Q,用的是“杂取种种”之法,把多个人物混合在一起,加以作者对人物性格的高度提炼,使得阿Q综合了几乎所有人的共性,于是读者有时会疑心阿Q就是自己。果然如鲁迅所料,小说的发表遭来了许多的麻烦。鲁迅的担心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一些读者不能真正理解小说的意图,即隐藏在喜剧中的悲剧,开心里的悲哀。
综上所述,先生思想的“鬼”,绝不是表层的所谓莫名其妙,鬼使神差,而是大有深意。读出了先生心中的“鬼”,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二、阿Q向吴妈求爱为什么会失败
在《恋爱的悲剧》中,鲁迅先生生动地描述了阿Q向吴妈求爱失败的经历。阿Q向吴妈求爱的方式是唐突的滑稽的,这种生硬的求爱吴妈是断然不肯接受的。但这不是根本的原因。
阿Q是一个无姓无名无籍贯无家居无职业的雇农,小说里这样写道:“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时,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你想,像阿Q这样一个人,凭什么来养活吴妈?爱情要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所以,阿Q的恋爱是注定要失败的。
吴妈可能会爱阿Q吗?从女性的心理来分析:阿Q既没有好的人才,又癞又瘦;也没有好的家产,又穷又贱,根本就不在女性选丈夫的视野之内。况且,阿Q和吴妈没有感情基础,谈不上志同道合,吴妈如果爱上阿Q才是荒唐!从吴妈自身的条件看,她是一个暂时做稳了奴隶的人,地位比想做奴隶而不得的阿Q要高,所以,从门当户对的角度讲,她不会考虑下嫁阿Q。而且,吴妈是一个寡妇,她特别看重自己的声名。她既然看不上阿Q,所以当阿Q大胆向她求爱时,她既不接受又要保护自己的声名,于是便必然装腔作势的大哭大闹起来,还要假装去上吊。她这样一闹,阿Q便没有了好“果子”吃了。阿Q爱吴妈,纯粹是一厢情愿的事。
综观上述三个意见,阿Q恋爱失败的根源在于他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太底。当然,如果吴妈是一个不在乎这些的人,是一个普渡众生的救世主,那她是可能会救阿Q于水火之中的。如果真是那样,那吴妈便不是吴妈而是观世音菩萨了。
三、“大团圆”中的“五悲”——简析《阿Q正传》的结局
“大团圆”是中国古代戏剧(主要是喜剧)和小说“结局”的常见形式,是中国人喜欢的一种喜剧气氛。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最后一章中用“大团圆”作题目,是“结局”的代名词,深含幽默和讽刺意味。我从其中读出了“五悲”。
在这一章中,阿Q结束了他悲惨的一生,是喜剧吗?不是。尽管阿Q死前无师自通的喊出了一句“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也改变不了他的悲剧命运。对阿Q来说,“大团圆”是反语,是大悲哀的同义词。读者没有看到人物寿终正寢的满足,没有看到花好月圆的快意,有的只是从脊背深处透出的丝丝冰凉,是为阿Q洒下的一把同情之泪。此其一悲。
带兵的把总“做革命党还不上二十天,抢案就有十几件,全不破案”,现在抓住一个阿Q,并且砍了头示了众,总算给老百姓有了一个交待。结了案子,似乎也捞回了面子,总算治国有功。殊不知阿Q是个替罪羊,他没有参与抢劫却成了抢劫犯,他想投靠革命党却被“革命党”杀害。这荒唐滑稽的“大团圆”是对“革命党”的一种讽刺。此其二悲。
对于赵太爷一家来说,虽然遭了抢,但已经破了案,且枪毙了抢劫犯,似乎也“大团圆”了,却不料“因为终于没有追赃,他全家都号啕了。”他们一家也遭了殃。此其三悲。
对于未庄和城里的那些看客们来说,看见了死囚游街示众,似乎也过了一把瘾,可以心满意足了,但小说的结局却这样写道:“他们多数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啊,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趁兴而至,败兴而归。作者愤懑地画出了看客们麻木愚昧的可悲灵魂,实在是国人的悲哀。此其四悲。
对于作者来说,行文至此,总算给阿Q作传完了,可谓了却了“不止一两年”的一桩心愿,埋葬了一个阿Q,埋葬了阿Q时代,算是“圆满”了。但作者笑得起来么?当我们看到先生那“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的文字的时候,我们分明感受到先生的忧愤更深广了。当我们看到先生写完《阿Q正传》后行色匆匆,一篇又一篇投枪匕首式的文章从他笔尖流出的时候,当我们读到《阿Q正传》之后一篇又一篇战斗檄文时,先生有功德圆满的感觉吗?当看到世界上阿Q的子孙绵绵不绝时,先生高兴得起来吗?此其五悲也。
总之,《阿Q正传》中的“大团圆”只是一种喜剧的躯壳,它装的却是悲剧的灵魂。先生把“有价值的东西”当成“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这种寓庄于谐的独特构思,是值得我们细细咀嚼赏鉴的。
【关键词】“鬼”;阿Q;恋爱;大团圆;悲剧
一、鲁迅思想里的“鬼”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开头说:“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那么,他思想里的鬼是什么呢?愚读《阿Q正传》,觉得鲁迅思想里有三个“鬼”。
其一,自古以来,所谓“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鲁迅自认为自己作的是一篇“速朽”的文章,他的文笔既不是不朽之笔,阿Q也不是不朽之人,所以说“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那“我”为什么还要给阿Q做传呢?在别人看来,那真是鬼使神差了。这是最小的一个鬼。
其二,鲁迅在《<阿Q正传>的成因》里说:“阿Q的影像,在我心目中似乎确已有了好几年,但我一向毫无写他出来的意思。经这一提,忽然想起来了,晚上便写了一点,就是第一章:序。……”这和小说开头说是一致的,说明鲁迅给阿Q做传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由来已久。鲁迅不是给所谓的圣人立传,是要“替穷人立言”。为什么要给穷人立言呢?这和鲁迅创作文学的初衷有关。鲁迅是主张文学为人生的,他把文学用来作为改良社会的手段,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里,鲁迅说:“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阿Q是一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作者给他立传,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于是,先生心里的这“鬼”,便是他的使命感了。这是最大的一个“鬼”。
其三,鲁迅先生心中的“鬼”,是他的担心。给这样一个无姓无名无籍贯无职业的人做传,会招来是非,给有“历史癖与考据癖”的胡适之先生的门人们,或者寻出许多新端绪来也未可知。况且,鲁迅写阿Q,用的是“杂取种种”之法,把多个人物混合在一起,加以作者对人物性格的高度提炼,使得阿Q综合了几乎所有人的共性,于是读者有时会疑心阿Q就是自己。果然如鲁迅所料,小说的发表遭来了许多的麻烦。鲁迅的担心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一些读者不能真正理解小说的意图,即隐藏在喜剧中的悲剧,开心里的悲哀。
综上所述,先生思想的“鬼”,绝不是表层的所谓莫名其妙,鬼使神差,而是大有深意。读出了先生心中的“鬼”,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二、阿Q向吴妈求爱为什么会失败
在《恋爱的悲剧》中,鲁迅先生生动地描述了阿Q向吴妈求爱失败的经历。阿Q向吴妈求爱的方式是唐突的滑稽的,这种生硬的求爱吴妈是断然不肯接受的。但这不是根本的原因。
阿Q是一个无姓无名无籍贯无家居无职业的雇农,小说里这样写道:“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时,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你想,像阿Q这样一个人,凭什么来养活吴妈?爱情要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所以,阿Q的恋爱是注定要失败的。
吴妈可能会爱阿Q吗?从女性的心理来分析:阿Q既没有好的人才,又癞又瘦;也没有好的家产,又穷又贱,根本就不在女性选丈夫的视野之内。况且,阿Q和吴妈没有感情基础,谈不上志同道合,吴妈如果爱上阿Q才是荒唐!从吴妈自身的条件看,她是一个暂时做稳了奴隶的人,地位比想做奴隶而不得的阿Q要高,所以,从门当户对的角度讲,她不会考虑下嫁阿Q。而且,吴妈是一个寡妇,她特别看重自己的声名。她既然看不上阿Q,所以当阿Q大胆向她求爱时,她既不接受又要保护自己的声名,于是便必然装腔作势的大哭大闹起来,还要假装去上吊。她这样一闹,阿Q便没有了好“果子”吃了。阿Q爱吴妈,纯粹是一厢情愿的事。
综观上述三个意见,阿Q恋爱失败的根源在于他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太底。当然,如果吴妈是一个不在乎这些的人,是一个普渡众生的救世主,那她是可能会救阿Q于水火之中的。如果真是那样,那吴妈便不是吴妈而是观世音菩萨了。
三、“大团圆”中的“五悲”——简析《阿Q正传》的结局
“大团圆”是中国古代戏剧(主要是喜剧)和小说“结局”的常见形式,是中国人喜欢的一种喜剧气氛。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最后一章中用“大团圆”作题目,是“结局”的代名词,深含幽默和讽刺意味。我从其中读出了“五悲”。
在这一章中,阿Q结束了他悲惨的一生,是喜剧吗?不是。尽管阿Q死前无师自通的喊出了一句“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也改变不了他的悲剧命运。对阿Q来说,“大团圆”是反语,是大悲哀的同义词。读者没有看到人物寿终正寢的满足,没有看到花好月圆的快意,有的只是从脊背深处透出的丝丝冰凉,是为阿Q洒下的一把同情之泪。此其一悲。
带兵的把总“做革命党还不上二十天,抢案就有十几件,全不破案”,现在抓住一个阿Q,并且砍了头示了众,总算给老百姓有了一个交待。结了案子,似乎也捞回了面子,总算治国有功。殊不知阿Q是个替罪羊,他没有参与抢劫却成了抢劫犯,他想投靠革命党却被“革命党”杀害。这荒唐滑稽的“大团圆”是对“革命党”的一种讽刺。此其二悲。
对于赵太爷一家来说,虽然遭了抢,但已经破了案,且枪毙了抢劫犯,似乎也“大团圆”了,却不料“因为终于没有追赃,他全家都号啕了。”他们一家也遭了殃。此其三悲。
对于未庄和城里的那些看客们来说,看见了死囚游街示众,似乎也过了一把瘾,可以心满意足了,但小说的结局却这样写道:“他们多数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啊,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趁兴而至,败兴而归。作者愤懑地画出了看客们麻木愚昧的可悲灵魂,实在是国人的悲哀。此其四悲。
对于作者来说,行文至此,总算给阿Q作传完了,可谓了却了“不止一两年”的一桩心愿,埋葬了一个阿Q,埋葬了阿Q时代,算是“圆满”了。但作者笑得起来么?当我们看到先生那“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的文字的时候,我们分明感受到先生的忧愤更深广了。当我们看到先生写完《阿Q正传》后行色匆匆,一篇又一篇投枪匕首式的文章从他笔尖流出的时候,当我们读到《阿Q正传》之后一篇又一篇战斗檄文时,先生有功德圆满的感觉吗?当看到世界上阿Q的子孙绵绵不绝时,先生高兴得起来吗?此其五悲也。
总之,《阿Q正传》中的“大团圆”只是一种喜剧的躯壳,它装的却是悲剧的灵魂。先生把“有价值的东西”当成“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这种寓庄于谐的独特构思,是值得我们细细咀嚼赏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