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开阔视野,充实自己
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海纳百川的胸怀,及时了解时事和周围世界,关注时代科技的新成就,努力成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做知识的传播者,思想的开启者,将时代文明成果传给学生。要勤读书,多看报,勤思考,善钻研。始终保持活力,及时教会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善于取他山之石,树智慧之木。授业中有尊严,威严中有爱心,有严谨的治学精神。
2.全面培养自学能力的尝试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现代教育理念主张教学必须贯穿一个共同、基本的教育思想: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精神和自学能力,致力于未来发展。在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凡读书必须做到“五到”:心到(专心致志)、口到(发音发言)、眼到(目不转睛)、脑到(全神贯注)和手到(动笔),要求学生养成勾勾画画,扣住关键,学而必思,思而必写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读书个性。
3.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
4.鼓励学生参与提问,激发创造性思维
孔子曰:“疑,思之始,学之端。”郑板桥云:“学问二字,需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有学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饵。”提出问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不能提出问题和疑问,那么即使学到了再多的知识,也学不透彻,最终还不是自己的东西。由此可见“疑”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如今缺乏“质疑精神”的语文课堂上。在课堂上,光靠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是不够的。要让学生参与到提问中,有疑就问,鼓励他们提出有价值、值得思考和讨论的好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这是培养学生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突破口。
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面对全体同学,大胆质疑,讲述观点,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变“教师要学生学”的单向传输模式为“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和“个体─集体”等多向交流形式,实施师生“互动共学”,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因为说的学生必须理清思路,反复思考,形成一个反思过程;听的学生迫切想了解别人的发言、观点与自己有何不同,有何长处,这样学生必定会认真倾听,不断内化,从而使双方共同提高。问题提出之后,学生之间共同讨论、交流信息、合作完成。
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充分发挥群体的活动功能,给学生较多的讨论分析机会,能使学生在知识方面互相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见长,取长补短,协作创新。
5.转变教学内容
以前上课,我们是在教教材,照本宣科。今天教学,我们是使用教材教。教材只是工具,而非金科玉律。因此,在教材以外,我们还该“读”什么,为什么“读”,“读”有何用都可以成为师生探讨的内容。一部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过了历史的选择,具有典范性,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适价值。真正的经典可以丰富人类的心灵,净化灵魂。阅读经典,学生不仅能获得广博的知识,还能提高语文能力,更能塑造人格,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试想,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思想家倾心对话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轶闻和凶杀故事的人,其思想空间和精神境界会有怎样的区别。今天的学校语文教育,不仅要摒弃那些拦腰斩断、割裂经典、急功近利的“应试阅读”,还要拒绝那些快餐式的所谓的“浅阅读”“悦读”的侵蚀。因为“读”什么决定了你“想”什么,“想”什么决定你“说”或者“写”什么;“说”“写”的质量取决于你“阅读”的质量,“说”“写”的高度取决于你“思想”的深度。学校的语文教育要有档次,要雅,要培养学生有不同于流俗的气质。
当确定了读的内容后,整个过程,就应强调学生主动读,而老师退居幕后,只做引导。引导有两个作用,一是精选评论,让学生总体感受专题的文字之美、思想之美,把学生引进对象世界;二是引导学生更宽容、更理性地认识人生。如为了给学生一个学习鲁迅《呐喊》《彷徨》的历史背景,先让学生走进《中国近代史》,这样能更好地“理解鲁迅”;读完鲁迅《呐喊》《彷徨》,学生个个愤世嫉俗,我引导学生,批判精神固然可贵,但“忧患”“失意”却与生俱来,能否读读“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我们会平静很多。当学生沉浸于波德莱尔的《恶之花》里不能自拔,我再和学生商量,能否把外国小说先放一放,回到唐诗宋词的怀抱,浇一浇胸中块垒,舒一口大气?
6.作文评改语言个性化,实现教师评改与学生自改、互改相结合
作文是一个人语言与思维的体现,写作会因个体差异呈现出不同的水平。教师在评改时,不能沿用传统的“一刀切”“统一标准”的评价模式,应用不同层次的标准衡量不同层次学生写作。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改应该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习作特点,给予不同的评价。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评改语言的运用。例如,对学生写作态度的评价可以采用“主动、积极”定性;对写作品质可以采用“很好,好,还需努力”等定性;对写作的性格可以采用“勇敢、顽强”等定性,等等。对学生各抒己见的有创意的表达要予以充分鼓励,也要加强对学生“多读、多记、多观察”等日常写作习惯的评价。
7.注重语文教材的“二度开发”
二度开发,就是对教材进行进一步的发掘、延伸,充分利用。教材是课堂上学生学习、领会的对象,对象本身以自身呈现的种种信息和联系向领会者(学生)传达、诉说。但教材就是个例子,教师作为教材(对象)和学生(领会者)的中介,有权利对教材进行有必要的多形式的“二度开发”,比如:引入其他例子,组织比较阅读;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可以在原来例子上进行延伸,后续加工;也可以变换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别的角度认识、挖掘教材,不拘一格。教师不同,学生不同,条件不同,对教材开发利用的形式定然不尽相同。
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海纳百川的胸怀,及时了解时事和周围世界,关注时代科技的新成就,努力成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做知识的传播者,思想的开启者,将时代文明成果传给学生。要勤读书,多看报,勤思考,善钻研。始终保持活力,及时教会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善于取他山之石,树智慧之木。授业中有尊严,威严中有爱心,有严谨的治学精神。
2.全面培养自学能力的尝试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现代教育理念主张教学必须贯穿一个共同、基本的教育思想: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精神和自学能力,致力于未来发展。在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凡读书必须做到“五到”:心到(专心致志)、口到(发音发言)、眼到(目不转睛)、脑到(全神贯注)和手到(动笔),要求学生养成勾勾画画,扣住关键,学而必思,思而必写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读书个性。
3.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
4.鼓励学生参与提问,激发创造性思维
孔子曰:“疑,思之始,学之端。”郑板桥云:“学问二字,需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有学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饵。”提出问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不能提出问题和疑问,那么即使学到了再多的知识,也学不透彻,最终还不是自己的东西。由此可见“疑”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如今缺乏“质疑精神”的语文课堂上。在课堂上,光靠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是不够的。要让学生参与到提问中,有疑就问,鼓励他们提出有价值、值得思考和讨论的好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这是培养学生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突破口。
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面对全体同学,大胆质疑,讲述观点,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变“教师要学生学”的单向传输模式为“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和“个体─集体”等多向交流形式,实施师生“互动共学”,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因为说的学生必须理清思路,反复思考,形成一个反思过程;听的学生迫切想了解别人的发言、观点与自己有何不同,有何长处,这样学生必定会认真倾听,不断内化,从而使双方共同提高。问题提出之后,学生之间共同讨论、交流信息、合作完成。
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充分发挥群体的活动功能,给学生较多的讨论分析机会,能使学生在知识方面互相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见长,取长补短,协作创新。
5.转变教学内容
以前上课,我们是在教教材,照本宣科。今天教学,我们是使用教材教。教材只是工具,而非金科玉律。因此,在教材以外,我们还该“读”什么,为什么“读”,“读”有何用都可以成为师生探讨的内容。一部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过了历史的选择,具有典范性,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适价值。真正的经典可以丰富人类的心灵,净化灵魂。阅读经典,学生不仅能获得广博的知识,还能提高语文能力,更能塑造人格,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试想,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思想家倾心对话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轶闻和凶杀故事的人,其思想空间和精神境界会有怎样的区别。今天的学校语文教育,不仅要摒弃那些拦腰斩断、割裂经典、急功近利的“应试阅读”,还要拒绝那些快餐式的所谓的“浅阅读”“悦读”的侵蚀。因为“读”什么决定了你“想”什么,“想”什么决定你“说”或者“写”什么;“说”“写”的质量取决于你“阅读”的质量,“说”“写”的高度取决于你“思想”的深度。学校的语文教育要有档次,要雅,要培养学生有不同于流俗的气质。
当确定了读的内容后,整个过程,就应强调学生主动读,而老师退居幕后,只做引导。引导有两个作用,一是精选评论,让学生总体感受专题的文字之美、思想之美,把学生引进对象世界;二是引导学生更宽容、更理性地认识人生。如为了给学生一个学习鲁迅《呐喊》《彷徨》的历史背景,先让学生走进《中国近代史》,这样能更好地“理解鲁迅”;读完鲁迅《呐喊》《彷徨》,学生个个愤世嫉俗,我引导学生,批判精神固然可贵,但“忧患”“失意”却与生俱来,能否读读“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我们会平静很多。当学生沉浸于波德莱尔的《恶之花》里不能自拔,我再和学生商量,能否把外国小说先放一放,回到唐诗宋词的怀抱,浇一浇胸中块垒,舒一口大气?
6.作文评改语言个性化,实现教师评改与学生自改、互改相结合
作文是一个人语言与思维的体现,写作会因个体差异呈现出不同的水平。教师在评改时,不能沿用传统的“一刀切”“统一标准”的评价模式,应用不同层次的标准衡量不同层次学生写作。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改应该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习作特点,给予不同的评价。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评改语言的运用。例如,对学生写作态度的评价可以采用“主动、积极”定性;对写作品质可以采用“很好,好,还需努力”等定性;对写作的性格可以采用“勇敢、顽强”等定性,等等。对学生各抒己见的有创意的表达要予以充分鼓励,也要加强对学生“多读、多记、多观察”等日常写作习惯的评价。
7.注重语文教材的“二度开发”
二度开发,就是对教材进行进一步的发掘、延伸,充分利用。教材是课堂上学生学习、领会的对象,对象本身以自身呈现的种种信息和联系向领会者(学生)传达、诉说。但教材就是个例子,教师作为教材(对象)和学生(领会者)的中介,有权利对教材进行有必要的多形式的“二度开发”,比如:引入其他例子,组织比较阅读;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可以在原来例子上进行延伸,后续加工;也可以变换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别的角度认识、挖掘教材,不拘一格。教师不同,学生不同,条件不同,对教材开发利用的形式定然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