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研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作为初中阶段必学科目之一,其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其中初中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不仅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够为学生数学可持续学习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对初中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初中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可行性策略,希望唤起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數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1-0065-01
  数学属于应用性和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之一,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等要求比较高,大部分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难度比较大。并且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陈旧,造成数学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无法为学生提供充满乐趣、活力的课堂学习环境,部分学生逐渐地对数学这门课程失去兴趣,甚至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一定程度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高具有一定的迫切性。

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必要性分析
  有效性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主要是以学生是否进步作为标准对有效性教学进行评价。因此在初中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进行培养,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相关问题。其中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1)当下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迫使融入有效性教学理念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概念、公式讲述以及习题训练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授课节奏进行听课、记录笔记等,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开展的,在听课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造成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比较低。同时,这种授课方式课堂气氛比较压抑,学生对数学课程心理上产生一定的恐惧性,无法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与当下所提倡的有效性教学理念相背离,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的学生。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性提高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有效性教学本身具有的优势
  随着新课标改革不断深入,根据当下教学现状提出有效性教学,其中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求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发展,将“教”与“学”进行协调统一,并且在教学中转变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具备时间和效益的观念,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要求教师通过评价的手段对初中数学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不断对自身的教学策略进行反思,以满足学生数学探索性学习。

2.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策略分析
  (1)结合有效性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作为教学中关键环节,可以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课程内容相融合,让所设计的课程活动与有效性教学理念相吻合。其中在初中数学游戏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的需求,使设计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充满乐趣,并且与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切合点,为有效性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将生活中熟悉的轴对称图形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由于生活中的事物、场景学生比较熟悉,辅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深入理解。同时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可以将多媒体、网络资源引入其中,活跃数学课堂气氛,并且能够将一些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公式等进行转化,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其原理和推导。
  (2)开展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为了改变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可以结合有效性教学设计,灵活地开展教学活动,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可以尝试将合作学习方式、游戏互动方式等融入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有所提升。
  比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正方形的纸片、剪刀等教学工具,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等腰三角形特点进行讲述,让学生理解其概念。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制作出等腰三角形,并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等腰三角形的制作,让学生体验亲手制作的乐趣,促进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提高。
  (3)开展有效性数学教学评价活动
  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其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且为教师教学反思提供依据。由于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评价中,主要是以教师评价为主,这种评价方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能客观的了解学生数学学习情况,一定程度会打击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面对这种现状,可以尝试将学生自评、互评等融入到课堂教学评价中,能够真实地了解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并对教师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相关参考,以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

3.结束语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是当下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之一,可以体现出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以最佳的状态来掌握数学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邵大鹏.初中数学如何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15(04):27
  [2]杨小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学习交流与观察思考,2017.6(07):140

其他文献
摘要:在现代化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趋势下,幼儿教育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幼儿正处于启蒙和发展的基础阶段,也是开展情感教育的关键时期,而绘本阅读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是一种适合幼儿阅读的读物,对幼儿的情感有重要影响。所以在幼儿“绘本阅读”中要加强情感教育,以此培养幼儿积极且健康的情感,促进幼儿身心的综合发展。本文针对幼儿“绘本阅读”中的情感教育展开分析。  关键词:幼儿;“绘本阅读”;情感教育 
摘 要:当前我国教育教学中课程改革不断进行,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语文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所以教师应当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枷锁,有效创新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实现以人为本教育方式,所以教师应当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走出来,进一步加大语文教学框架的构建,摆脱传统格局,对于课堂教学方式予以革新。本文基
摘 要: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核心问题,小学数学课堂的开展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数学是一门注重思维培养的学科,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本文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结合自身开展的一些案例进行简要分析,全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把学生作为主体教育的核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能力;能力培养  【中图
摘 要:我们都知道,高中生物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很多内容都需要理解和背诵,如若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就很容易陷入一个学习的误区,不但耗费很多脑力还得不到很好的效果。最好的学习高中生物的方法还是应该理解教学内容,然后培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模式,再加以背诵,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会觉得比较简单。所以,如果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加入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生物
摘 要:在多元化发展视域下精品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十分有必要的,精品校本课程开发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去定位和满足学生的需求,并对课程内容不断优化,制定完善的评价反馈机制,加强校企合作,使精品校本课程开发更具科学性和实践性。目前,虽然很多高中学校在精品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精品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多元化发展视域下的精
试验旨在通过测定象草在黄河滩区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成分,了解其营养的动态变化,为该新型牧草的适时收获和合理化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滩区畜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
摘 要:初中政治教师不能仅仅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更要重视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初中是学生养成基本道德法治观念和人生三观的重要时期,再加上初中生年龄较小,思想较为稚嫩,青春期叛逆心理严重,如果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加以引导培养,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下文将重点阐述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文化自信;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