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诗是相对古典诗而言的,指的是形式自由、内涵开放、意象经营重于修辞的诗歌,它要求诗人以饱满激情的想象创造出赋予典型化的意境,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诗的分段间行、每行的字数没有固定要求,主要以诗意和语言的内在音乐动感取胜。现代儿童诗,顾名思义,指的是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它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既包括成人诗人为儿童创作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现代诗。它与现代诗的区别在于,现代儿童诗属于现代诗,而现代诗不一定就是现代儿童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二、三学段提出了“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与“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的学段目标与内容。语文统编教材为保护儿童天生的“诗性”,从二年级下册就开始编排现代诗。所以,解读现代诗,就要求语文教师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原初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欣赏与想象中理解现代诗的内容,体悟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情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在现代诗与儿童诗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意境,开启诗歌学习的大门。如在教学《秋晚的江上》(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要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一是要读准字音。初读诗文时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文,并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認读生字,纠正字音,达到读准字音,读通诗文。二是把诗文读流利,读出节奏与韵律。可以通过教师范读、指名读、合作读、分组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把诗文读流利,读出节奏与美感。三是有感情地朗读。在学生品味诗歌语言与理解诗文意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教师诵读、配乐读等让学生听,然后想象诗歌的意境,尝试着有感情地朗读,体味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指导学生朗读的,读“尽管是倦了”时声音低沉柔软,表现归鸟疲倦之意;读“双翅一翻”时语速稍快,体现归鸟动作利落;读“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时语调稍高且语速稍快,表现诗人见到夕阳映红芦苇的惊奇、喜悦,从而让学生在优美的画面和动听的配乐朗诵中感受到作者流连景物、寓情于景,面对秋晚江上的美景表达出的无比喜悦的心情。四是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通过熟读成诵充分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感受力与理解能力。
二、了解作者,体会感情
林庚说“诗的本质就是发现”。解读现代诗,特别不能疏忽的是了解作者,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如《秋晚的江上》的作者刘大白生活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人民无自由、幸福可言,他流连景物、寓情于景,面对秋晚的江上的美景,写下了《秋晚的江上》这首诗,以简洁的勾勒,夸张的想象,修辞的妙用,让倦鸟、斜阳、芦苇构成了一幅瑰丽的秋江晚景图,抒发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再如《花牛歌》写了小花牛在草地上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表现了小花牛的活泼、可爱。诗人寓情于景,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三、品味语言,领悟魅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要体现人文性,就要突出文本的丰富内涵,展现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所以,语文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语言文字的学习。现代诗歌语言新颖、凝练,是诗歌魅力的主要来源。品味语言,能让学生充分领悟诗歌魅力,也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在教学《秋晚的江上》(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前后联系,抓住关键词“驮”“翻”“掉”来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优美的文字、独特的意境带给我们生动的画面和美的感受。
四、发挥想象,感受意境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会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想象,通过想象进入诗歌描绘的意境,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教学《花牛歌》(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诗句启发学生想象“淘气的花牛在草地上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让学生想象后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并在小练笔时写一写,学生很快就写出了这样的诗句:“花牛在草地里跳舞,五彩的花儿跟它一起跳舞。”“花牛在草地里唱歌,美丽的鸟儿跟它一起唱。”……
五、激发兴趣,积极创作
著名作家金波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儿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童心,在他们的眼中,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桌一椅……都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创写诗歌的兴趣,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喜欢的诗歌,做摘抄本,试着自己写诗,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提高学生创写诗歌的能力和语用能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笔者在教学《花牛歌》一课时,启发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想一想自己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让学生模仿《花牛歌》这首诗,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学生们纷纷交流自己的童年趣事与自己的梦想,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夕阳中的小路》
飘飞的落叶,即使是倦了,还迎着寒风舞蹈。
她双手一张,把斜阳铺满小路。
金黄的大地,也喜悦地收获着万物。
《秋天的稻田》
稻田里的稻穗,谦虚地垂着头,那是秋天丰收的果实。
微风一吹,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农民伯伯脸上露出了微笑。
《云朵》
天上飞来几片云朵,它们真淘气。
它变成了一匹马,跑呀跑。
它变成了一只青蛙,跳呀跳。
它变成了只鸟,飞呀飞。
《钢笔歌》
钢笔在文具盒里唱,引来了大家的掌声。
钢笔在文具盒里眠,书包轻轻把你抱。
钢笔在文具盒里吐,惹怒了小伙伴。
钢笔在文具盒里做梦,书写竞赛得了第一名。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二、三学段提出了“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与“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的学段目标与内容。语文统编教材为保护儿童天生的“诗性”,从二年级下册就开始编排现代诗。所以,解读现代诗,就要求语文教师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原初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欣赏与想象中理解现代诗的内容,体悟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情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在现代诗与儿童诗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意境,开启诗歌学习的大门。如在教学《秋晚的江上》(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要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一是要读准字音。初读诗文时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文,并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認读生字,纠正字音,达到读准字音,读通诗文。二是把诗文读流利,读出节奏与韵律。可以通过教师范读、指名读、合作读、分组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把诗文读流利,读出节奏与美感。三是有感情地朗读。在学生品味诗歌语言与理解诗文意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教师诵读、配乐读等让学生听,然后想象诗歌的意境,尝试着有感情地朗读,体味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指导学生朗读的,读“尽管是倦了”时声音低沉柔软,表现归鸟疲倦之意;读“双翅一翻”时语速稍快,体现归鸟动作利落;读“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时语调稍高且语速稍快,表现诗人见到夕阳映红芦苇的惊奇、喜悦,从而让学生在优美的画面和动听的配乐朗诵中感受到作者流连景物、寓情于景,面对秋晚江上的美景表达出的无比喜悦的心情。四是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通过熟读成诵充分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感受力与理解能力。
二、了解作者,体会感情
林庚说“诗的本质就是发现”。解读现代诗,特别不能疏忽的是了解作者,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如《秋晚的江上》的作者刘大白生活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人民无自由、幸福可言,他流连景物、寓情于景,面对秋晚的江上的美景,写下了《秋晚的江上》这首诗,以简洁的勾勒,夸张的想象,修辞的妙用,让倦鸟、斜阳、芦苇构成了一幅瑰丽的秋江晚景图,抒发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再如《花牛歌》写了小花牛在草地上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表现了小花牛的活泼、可爱。诗人寓情于景,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三、品味语言,领悟魅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要体现人文性,就要突出文本的丰富内涵,展现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所以,语文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语言文字的学习。现代诗歌语言新颖、凝练,是诗歌魅力的主要来源。品味语言,能让学生充分领悟诗歌魅力,也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在教学《秋晚的江上》(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前后联系,抓住关键词“驮”“翻”“掉”来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优美的文字、独特的意境带给我们生动的画面和美的感受。
四、发挥想象,感受意境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会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想象,通过想象进入诗歌描绘的意境,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教学《花牛歌》(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诗句启发学生想象“淘气的花牛在草地上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让学生想象后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并在小练笔时写一写,学生很快就写出了这样的诗句:“花牛在草地里跳舞,五彩的花儿跟它一起跳舞。”“花牛在草地里唱歌,美丽的鸟儿跟它一起唱。”……
五、激发兴趣,积极创作
著名作家金波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儿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童心,在他们的眼中,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桌一椅……都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创写诗歌的兴趣,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喜欢的诗歌,做摘抄本,试着自己写诗,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提高学生创写诗歌的能力和语用能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笔者在教学《花牛歌》一课时,启发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想一想自己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让学生模仿《花牛歌》这首诗,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学生们纷纷交流自己的童年趣事与自己的梦想,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夕阳中的小路》
飘飞的落叶,即使是倦了,还迎着寒风舞蹈。
她双手一张,把斜阳铺满小路。
金黄的大地,也喜悦地收获着万物。
《秋天的稻田》
稻田里的稻穗,谦虚地垂着头,那是秋天丰收的果实。
微风一吹,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农民伯伯脸上露出了微笑。
《云朵》
天上飞来几片云朵,它们真淘气。
它变成了一匹马,跑呀跑。
它变成了一只青蛙,跳呀跳。
它变成了只鸟,飞呀飞。
《钢笔歌》
钢笔在文具盒里唱,引来了大家的掌声。
钢笔在文具盒里眠,书包轻轻把你抱。
钢笔在文具盒里吐,惹怒了小伙伴。
钢笔在文具盒里做梦,书写竞赛得了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