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对比中的视阈探讨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qianj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有人认为现代文学优于当代文学;有人认为当代文学胜于现代文学。对于这样笼统的比较其实比较不出什么优劣来,就如同用长度和宽度相比较要得出孰优孰劣一样。就两个时期的文学比较,应该限定在文学的视阈内,根据通常的文学研究,比较的范围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思潮比较”、“创作比较”、“文学批评比较”、“文学团体比较”、“文学效应比较”等板块式的比较视阈,只有在这样的有限定的范围内,才能看到两个时期文学的脉络,以及其中的承续与变新;但这样的比较又是不对称的。所以引发了我对现当代文学对比中的一些问题思考。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比较;比较思路与重点;比较视阈与策略
  在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中,后者与前者不是截然断裂的两个时期和两种文学形态:当代文学对现代文学有许多的继承和发挥,也有进一步的强化方面;有舍弃和弱化的方面,也有基于政治需要而翦除方面——比如活跃于现代文学时期的社团和自办刊物在当代文学中就是南寻踪迹的。比较现当代文学发展的“优、劣”是一个很复杂棘手的问题,必须要厘清相同文学内容才能进行有价值的比较,不能用“田忌赛马”的方式比较两个时期的文学状况。由此,我想,要确切有价值地分析现当代文学的价值差异,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对等的比较。
  一、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差异
  之所以要将文学思潮提出作为比较的一个视点,是因为“文学思潮往往是文学现象形成的前提与基础,一种文学思潮的形成,将会规定或改变一个时段文学的质地与品格,甚至会深刻影响文学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走向”[1],“思潮的整体特征及其发展、流变,往往决定着各种文学流派、各种文学创作群体以及各类文学创作现象的形成与变异”[2]。纵观现当代文学发展状况,两个时期的文学发展中都经历着“转型时期”的大环境,这种相似的“转型期”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始自辛亥革命伊始至新中国成立期间的现代文学,所面对的社会转型是一种王朝更迭、救亡图存、反封建反侵略的政体与人文转型,是一种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形态、政治体制、国家性质的变革性转型,具有一种民族殊死斗争的危机感和艰巨性。由此形成的社会思潮是内振国纲、外御强敌的保命斗争,但当时国人思想麻木,精神低落,需要启蒙使其觉醒,社会分裂纷争四起。腐败、受辱、愚昧、麻木、内乱、惊恐等各种阻碍国人进步的落后现象和不安社会现象首先激起的知识分子的觉醒,他们一面依附于没落衰败的清王朝给予“国”的安身之所和抵御外敌的操手之刀,但又对此充满绝望和批判,怀着一种悲愤的革命情怀,由此形成了啟蒙“国的觉醒”和“人的觉醒”的启蒙思潮。同时,启蒙知识分子本身对于政治的热衷和国共两党尖锐的政治斗争的无法回避,纷乱的社会使他们始终处在一种无形的“派别立场”中。各个党派的支持者都在各自的地域内,展开一种“既启蒙国人的觉醒以反抗对人的压迫实现人的解放,又启蒙国的未来的探索以抵御侵略实现国的解放”政治理想的宣扬。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焦虑、激进、革命性、危机感”等社会情感融入到了文学启蒙中,“救亡图存”成为启蒙知识分子共同的呼喊,这就使得启蒙知识分子将眼光投向“政治体制变革”和“德先生、赛先生”的启蒙。“政治+文学”的文学思潮应运而生,也形成了为救国、启蒙国民的许多文学流派。
  根据吴秀明先生对转型的阐释:“何为转型?转型从词源角度讲,即指历史过程的转化和质变”[3]。他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中指出,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转型“一般是指从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化和质变”[4]。相比较现代文学期间特别的历史境遇,当代文学时期社会思潮已大不相同: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显在的“军事外患”基本已经扫除,主要的就是“资产阶级思想敌人”的防范,从“延安整风运动”起,经过“反右”运动的整饬,到“文化大革命”的肃清,一体化的文学形态已经十分稳固,这段时期主要是“颂歌式”的文学大书写,能激起文学创作的是“政治化的写作任务”和“符合政治要求的书写题材”。至文化大革命结束,27年的文学基本上没有属于作家个人的书写空间,也没有关于“人”的书写,只有“写党史宣传党的形象,写革命史突出革命的艰苦卓绝,写战争史反映革命的英雄人物,写个别伟大事迹突出领导人的雄才伟略”。政治给与作家的书写题材就只有“工农兵”,书写方式“三突出”“写英雄”,作家成为政治、政策的图解者,文学中只有政治路线,没有真正的文学思潮。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政治环境的松动和转向,出现了“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改革文学”等文学创作热潮,但就这些文学现象相关的社会思想趋势来说,并不是全体社会和作家群体的集体意识和有意为之,而是小部分作家各自的书写,批评界基于部分作品相似的取向和题材特征,后定义的一种“伪思潮”。因为这些作家没有共同的文学创作纲领和相同的理论运用,难于归入同样的思潮流派,因此就没有明显的流派痕迹。
  从文学实际存在来看,现代文学期间因为政治分化,社会思想活跃争鸣,此间的文学思潮要比当代文学期间丰富,表现形式更多样。
  二、文学思潮与文学社团的生成
  文学思潮影响了作家的创作取向,在现代文学期间,特别是五四运动前后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对外国各种文学思潮进行了“汇演”,刘中树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一书中,便列出了:启蒙主义学思潮、白话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左翼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民族化与大众化的文学思潮八种文学思潮。此期很多志在启蒙和救国的知识份子,在相同的文学思潮影响下,自觉结社,创办自己的刊物,宣传各自的文学主张和政治主张。这些在文学思潮影响下的文学宣传如雨后春笋,流派多、主张多、刊物多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许多作家本身兼有翻译、创作、政治人物多重身份,他们组建的文学社团在传播新的文学主张,政治思想,介绍中外文学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在批评国民劣根性,塑造新国民形象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文学社团配合这这一时期的文学革命和政治革命,成为作家和政党宣扬理念信仰的重要阵地。“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具有十分明显的政治化、社会化特征”[5]。同时,这些文学社团还是文学争鸣的重要场所,这些文学社团的文学性质很突出,宣传政治但少受政治“指导”是重要的特点。   自1949年10月1日正式建国后,历经几次整饬,国体稳定,国家制度,文化政策逐步走向稳固发展,形成稳定政体。“社会政体对文学的致变实在太重要,大一统政体模式导致了文学制度化,影响到
  文学的全面进行,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运动、文学创作、文学出版、文学接受等”[6]。正因为政治对文学的压制,相对这一时期的文学社团来说,当代文学期间的文学社团就是聊聊无几了,吴晗等人于五十年代有意为之的自办刊物,在政治化的环境中也是胎死腹中。当代文学中的社团被置换成了严格政治化和御用化的“写作小组”、“写作班子”,如“初澜”、“江天”;一些写作人员则使用集体笔名创文,如“丁学雷”、“罗思鼎”、“方耘”、“梁效”等。这些“遵命写作”组织已经失去了文学性质,只有“图解政治的任务”。80年代以后,文学走向多元和自主化,流派意识比较淡薄,个性化写作居多,出现的几个“思潮”也是昙花一谢,不斷被新起的文学形式替代,组织性比较淡薄。在1985年以后,长篇小说兴起,可能是因为此类文体更需要自主化写作,所以长篇小说作家群体更没有社团存在过。
  由此观之,现代文学期间社团要比当代文学期间活跃和丰富。
  三、创作的自由度与批评的自觉性
  在现代文学期间,由于社会政治的一体化程度松散,作家思想自由,受到束缚较少,能够自由地进行创作和文学争鸣。在此期间,“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唯美主义”等派别作家,大多作家对自己的文学主张发表过宣言,并与其它流派作家争辩过一些文学观点,你来我往的争论文章常见诸报刊。创作的自由度和批评的自觉性呈现一种战国气派。就连学衡派也站出来为自己的“故、旧”观点争论一番,可见此期争鸣的自由度。至于争鸣的胜负另当别论。
  当代文学期间前27年,创作是御用的,题材是“给定的”,思路是“套用的”。创作的自由度很低,而批评则是先划出作家和作品性质,再实行“座谈会”、“读者来信”、“作者检讨”式的“政治批判”。在80年代以后,文学环境相对宽松,作家创作稍微自由,仍有“政治批判”间入文学批评,如“清除精神污染”运动。至90年代以后,此时的政治批判力度降低了很多,同时批评家的参与度也似乎显得冷淡,作者对于外在的批评也显得我行我素。90年以后,文学创作主要是长篇小说,文学批评逐步走向学院化、学术化、圈内化,批评家和作家的社会精神领袖和引导社会主流的意识都有所淡化,由此产生的社会轰动效应就比现代文学期间稍弱和隐蔽。
  对比现当代文学创作的丰富性,现代文学要比当代文学丰富多样,给予作家探索的方面和创作要多一些;长篇小说的创作,当代文学期间,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的小说创作,要比现代文学期间繁荣。
  就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来说,要整体对比出孰优孰劣是很难的,毕竟这两个时期不是同类同向发展,当代文学对于现代文学有继承、有回归;有舍弃、有强化。由于比较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会有不同,一家之言有偏薄,需要多维思考。如果要对现当代文学进行比较,也可以分类型、分题材、分文体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文化环境中各种文学形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嘉良.现代中国文学思潮史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引论1.
  [2]王嘉良.现代中国文学思潮史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引论1.
  [3]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3.p11.
  [4]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3.p11.
  [5]刘中树,许祖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p5.
  [6]李运抟.现代中国文学思潮新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p6.
其他文献
【摘要】:埃德加·爱伦·坡是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作品在任何时代都具有独一无二的风格。国内学者对坡的研究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可是研究方向都集中在总论、艺术特点、作品分析方面的探究上。21世纪以来,学者们采用新的方法、新的角度来解读坡及其作品,可谓见解独到。然而很少有学者从读者接受的角度,讨论坡作品接收渠道与情感状态的关系。在文本接受过程中,渠道是文本信息到达读者感官的途径,是文本
期刊
【摘要】:书法艺术形式的最基本要素是用笔与结体,两者共同存在于书法作品中。用笔和结体成为现代书家最为重视作品呈现方式, 打破了传统的结字方式和用笔方法。对字的型体和线条进行人为设计,结体不在是用笔自发产生的结果,情感付诸于线条的流露淡化,艺术的、理性的再创造打破了传统的平衡中和之美,淡雅情趣被颠覆。  【关键词】:中和之美;小品;形制;装裱  书法艺术形式的最基本要素是用笔与结体,两者共同存在于书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物质丰富,人们却呈现出多种多样精神空虚的状态,生活美学取得空前发展的当下,量的提高无法掩盖质的不足,观照古人的生活方式或许可以为商业和市场主导生活情趣的当下带来些许启发,本文以李渔的《闲情偶寄》和沈复的《浮生六记》为例探讨其生活美学观点,及其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生活美学;闲情偶寄;浮生六记;李渔;沈复  一、关于生活美学  在当下,生活美学或者说生活审美更
期刊
【摘要】:视觉化时代背景下,视觉元素对作家的世界观、审美观、创作观、价值观都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作家的文学书写开始从单向度的文字思维向文字思维与影像视觉思维相结合的双向度的思维转变。本文对张爱玲研究中视角进行了新的开拓,提出视觉化概念及其表现形式,分析张爱玲小说创作中视觉化写作的特点,并对其视觉化写作研究思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张爱玲;视觉化;写作;小说  文学在视觉化潮流冲击的背景下,作家
期刊
一直以来,小提琴那仿若人声的音色在演奏家的演绎之下以迷人的乐音诉说着音乐带给人的美好。也正是其如此丰富的表现力与变化,让小提琴艺术为大众所钟爱且广受欢迎。当然,这其中除了与演奏家精湛的技术紧密相关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其以音色为基础的表现力进而深刻地表达了乐曲的情感内涵。  与此同时,最关键地之处更是演奏者在音乐作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理解所作出的二度创作,他们以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呈现出了不同的音
期刊
【摘要】:学术界对于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关系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本文从现代性以及中国文学的基本内涵、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等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梳理。  【关键词】:现代性;现代化;中国现代文学  一、现代性的基本内涵  对于“现代性”一词,中外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理解。“现代性”(modernity)做为一个学术性的名词,可以认为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加拿大学者Ch
期刊
【摘要】:唐代女性穿着低领线裙服的“低胸装”是唐代女服的重要特征之一,强调其理想形象的表露。通过对唐代女性的“低胸装”探源分析可知一种服饰现象的形成因素有历史源头也有所处环境和文化观念的影响,是一段时期内人和社会的由于历史、环境、观念等诸多因素共同构筑的当时人们对于服饰的设计情趣和现实需求,体现出人的内需、审美等意识情趣。  一、总述“低胸装”  唐代女性的“低胸装”出现于初唐,盛唐时期风靡一时,
期刊
屠羊说(音“悦”)拒赏的典故出自《庄子?让王篇》。  春秋时期,楚国国都有一个卖羊肉的屠夫叫说,人称屠羊说。楚昭王丧失了国土逃离楚国,屠羊说也跟着昭王一起逃亡。逃难途中,他照顾了昭王的衣食住行。楚昭王返回楚国后,要赏赐当时跟随他一起逃亡的人。赏赐到屠羊说时,他说:“当年大王丧失国土,我也丧失了屠羊的工作。现在大王返国,我也回来继续宰羊。那我宰羊的爵禄就已经恢复了,又有什么可奖赏的呢?”昭王听说后,
期刊
【摘要】:商业空间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它是时代不断发展的产物,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引导商业空间设计朝着更多元化,复合式方向发展,人们对于商业空间设计要求更加人性化,高品质。对于设计师来讲,商业空间要体现出对消费者的关怀,对时代进步的体现,就要拓宽设计思路,通过对空间布局的合理划分,布局,设计,给人一种主观思想上的安慰、行为的重视和客观视觉上的满足。本案是以“擦肩”咖啡厅为例,探讨了商业空
期刊
【摘要】:建筑不再只注重单一个体的设计,而是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的传承,本文通过研究贝聿铭和赖特的优秀案例,分析建筑设计与环境融合的发展趋势,体现建筑设计与环境融合的必要性。  【关键词】:建筑设计;环境;融合  一、建筑与环境融合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与科技水平的的发展进步,建筑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现在拔地崛起的高楼大厦,各种庞大的建筑物竖立在平整的陆地上,环境仅仅被作为点缀装饰在各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