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与地域环境的融合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la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不再只注重单一个体的设计,而是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的传承,本文通过研究贝聿铭和赖特的优秀案例,分析建筑设计与环境融合的发展趋势,体现建筑设计与环境融合的必要性。
  【关键词】:建筑设计;环境;融合
  一、建筑与环境融合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与科技水平的的发展进步,建筑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现在拔地崛起的高楼大厦,各种庞大的建筑物竖立在平整的陆地上,环境仅仅被作为点缀装饰在各个建筑物的周围,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人们离生态环境越来越远,因此现在很多人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注重环境与建筑设计的相互融合。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当代的设计师们越来越重视建筑设计与环境的整体统一性,更加重视的是建筑与地域、人文、科技、自然和艺术等的互相融合。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建筑设计不仅要与周围环境协调,还要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历史背景、传统习俗等大环境相协调,实现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建筑与环境共生。
  二、建筑与地域环境结合的典范
  1.赖特的流水别墅设计
  崇尚自然的建筑观、有机的设计整体,因此流水别墅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大自然,他认为建筑应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因此在设计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并赋予建筑鲜活的生命,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首先在布局上,赖特结合地方山体的形态,建筑的造型按各自的伸展轴水平延伸,采用横向布局的方式,水平错落在流水瀑布的上面,这使得整个建筑动态灵活多变,与周围的环境浑然天成;在空间上,利用山水空间的虚实变化,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去,建筑外形有两层挑空的平台,扁平形体前后遮掩,错落有致,横向的山石与纵向的树木形成一种秩序的形式美感,建筑成了自然景观的组成部分;在设计手法上,遵循了自然景观,把阳光、空气、风等自然因素引到室内外,使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与自然形成统一的整体;在材料运用上,使用粗狂而深沉的山石肌理作为部分的外立面墙体,与地基连接在一起,犹如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建筑一样。赖特在利用地形地貌、保护自然生态和建筑的创意设计上都是很好的典范,建筑不是单一的形体,而是让建筑在环境中扮演自然的背景,从而达到自然生态平衡。
  2.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设计
  贝聿铭的设计理念是将周围自然环境渗透到建筑内部,“用光线来做设计”是贝聿铭的设计名言,他巧妙地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光影的设计手法,苏州博物馆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作品。在空间布局上,借鉴苏州园林的空间布局结构,通过水面把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连贯在一起,使苏州博物馆扮演一个角色坐落于庭院之中,形成了“小桥流水”的江南特色设计风貌。在色彩上,通过对苏州传统建筑及景观色彩的提炼,保留了粉墙黛瓦的建筑特色,以具有现代感简练的灰、白色线条作为设计整体色系,彰显着整个环境中清新淡雅的文人气息;在空间设计上,建筑周围的苏州园林设计特色是移步移景、竹林葱郁,使人充分感受园林的惬意;在材料上,博物馆选用当地特有材料,能使建筑景观更好的融入到地域的建筑特色之中,采用竹、木、砖石等传统建筑材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再处理,既有现代感又不失苏州的韵味;在设计手法上,建筑内外造型空间统一,用巧妙的手法将自然光线引到建筑室内,使人们在空间中充分感受到光影变化、时间变化等的体验,善于采用硬朗的几何折线构成其内外造型,与移步移景的折线相呼应。作为苏州的文化博物馆,其目的是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苏州历史及文化底蕴,在不同感官上传达历史信号。
  3.通过案例分析进行现实意义的比较
  两位设计师虽然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环境下,但是在设计上的相似之处是都崇尚遵循自然,将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整体,提倡生态绿色的建筑设计,不孤立也不突出建筑个体,把建筑当做环境中的一部分来做设计,并注重人的精神感受和体验,将人与环境完美的融为一体。
  区别之处在于,赖特倡导有机建筑的整体美和自然美,以自然为基础进行建筑环境设计,强调建筑与地形、绿植等周围环境的关系,保持建筑原材料的本色,尽可能不去做处理加工,消除了不必要的装饰,空间布局也是根据外部的建筑形体进行有机的空间划分,善于把自然环境运用到室内外,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特定环境下有特定的建筑设计特色,注重与自然生态的平衡,给今后的建筑师们开拓了很好的设计前景,指明了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发展之路。而贝聿铭将出发点立足于传统文化,在遵循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地域文化的体现,融合了园林造景的设计手法,运用到空间划分之中,达到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精髓,并吸取了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结合东方传统地域特色,塑造出具有现代感的多种多样的几何造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技术手法,提升了地域环境中建筑空间设计的前瞻性和延展性,树立了本民族文化的自尊心。
  三、生态观在建筑设计与环境中的体现
  当今社会,由于人们对建筑和环境融合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因此自然中的空气、阳光、气候、绿化、声音等的环境因素变得尤为重要。在遵循自然、与周围环境协调好的基础之上,提倡用绿色生态观来处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倡节能设计、能源的再开发利用,注重环保,与新技术、新科技结合起来,形成智能化设计。比如隈研吾倡导“让建筑消失”的设计理念,设计作品中日本濑户内海的“龟老山展望台”,设计展望台的目的是为了让游客们能够站在山顶看见濑户内海的全部景象,所以设计师选择的地点是在山顶上,在建筑施工之前先是将山顶削出一块平地,然后在施工完后再把植被覆盖到建筑上去,使建筑完全化解于山林之中,为当地的风景区再添一抹靓丽的风采,运用环保材料,节能减排,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实用性、功能性的基础上,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设计。
  四、建筑设计与地域环境融合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两个设计案例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从早期的建筑大师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就开始注重绿色生态环境与建筑设计的结合,建筑的形态、布局、肌理、材质、色调均由周围环境所决定,并善于运用大自然,把空气、阳光、水源等自然资源引进室内,提倡有机建筑的整体性设计,然后到当代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可以看出在注重周围生态环境基础上,更加注重地域环境的传承,体现出有历史文脉的传承又有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的现代化设计。因此,今后的建筑设计会越来越趋向于地域環境的融合,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智能化设计,利用可再生能源,走绿色生态发展的道路,不仅是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更加注重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达到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建筑与人的互动关系,最终形成建筑与环境、环境与人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产斯友. 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2]孙力扬,周静敏. 建筑与环境景观的融合[J]. 世界建筑,2005,(6).
  [3]郑伟文. 建筑环境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以苏州博物馆为例[J]. 科技创新导报,2012,(23).
其他文献
【摘要】:工作意义感(meaning of work)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灵魂。本文总结了西方学者围绕工作意义感的内涵,分别从社会学、心理学、以及组织行为学等方面对工作意义感进行了定义的归纳整理,并与职业使命感、工作满意度、以及生命意义感等相近概念进行了内涵的区分。  【关键词】:工作意义感;概念内涵; 职业使命感;工作满意度、生命意义感  作为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交叉概念,工作意义感(meaning
期刊
【摘要】:埃德加·爱伦·坡是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作品在任何时代都具有独一无二的风格。国内学者对坡的研究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可是研究方向都集中在总论、艺术特点、作品分析方面的探究上。21世纪以来,学者们采用新的方法、新的角度来解读坡及其作品,可谓见解独到。然而很少有学者从读者接受的角度,讨论坡作品接收渠道与情感状态的关系。在文本接受过程中,渠道是文本信息到达读者感官的途径,是文本
期刊
【摘要】:书法艺术形式的最基本要素是用笔与结体,两者共同存在于书法作品中。用笔和结体成为现代书家最为重视作品呈现方式, 打破了传统的结字方式和用笔方法。对字的型体和线条进行人为设计,结体不在是用笔自发产生的结果,情感付诸于线条的流露淡化,艺术的、理性的再创造打破了传统的平衡中和之美,淡雅情趣被颠覆。  【关键词】:中和之美;小品;形制;装裱  书法艺术形式的最基本要素是用笔与结体,两者共同存在于书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物质丰富,人们却呈现出多种多样精神空虚的状态,生活美学取得空前发展的当下,量的提高无法掩盖质的不足,观照古人的生活方式或许可以为商业和市场主导生活情趣的当下带来些许启发,本文以李渔的《闲情偶寄》和沈复的《浮生六记》为例探讨其生活美学观点,及其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生活美学;闲情偶寄;浮生六记;李渔;沈复  一、关于生活美学  在当下,生活美学或者说生活审美更
期刊
【摘要】:视觉化时代背景下,视觉元素对作家的世界观、审美观、创作观、价值观都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作家的文学书写开始从单向度的文字思维向文字思维与影像视觉思维相结合的双向度的思维转变。本文对张爱玲研究中视角进行了新的开拓,提出视觉化概念及其表现形式,分析张爱玲小说创作中视觉化写作的特点,并对其视觉化写作研究思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张爱玲;视觉化;写作;小说  文学在视觉化潮流冲击的背景下,作家
期刊
一直以来,小提琴那仿若人声的音色在演奏家的演绎之下以迷人的乐音诉说着音乐带给人的美好。也正是其如此丰富的表现力与变化,让小提琴艺术为大众所钟爱且广受欢迎。当然,这其中除了与演奏家精湛的技术紧密相关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其以音色为基础的表现力进而深刻地表达了乐曲的情感内涵。  与此同时,最关键地之处更是演奏者在音乐作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理解所作出的二度创作,他们以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呈现出了不同的音
期刊
【摘要】:学术界对于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关系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本文从现代性以及中国文学的基本内涵、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等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梳理。  【关键词】:现代性;现代化;中国现代文学  一、现代性的基本内涵  对于“现代性”一词,中外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理解。“现代性”(modernity)做为一个学术性的名词,可以认为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加拿大学者Ch
期刊
【摘要】:唐代女性穿着低领线裙服的“低胸装”是唐代女服的重要特征之一,强调其理想形象的表露。通过对唐代女性的“低胸装”探源分析可知一种服饰现象的形成因素有历史源头也有所处环境和文化观念的影响,是一段时期内人和社会的由于历史、环境、观念等诸多因素共同构筑的当时人们对于服饰的设计情趣和现实需求,体现出人的内需、审美等意识情趣。  一、总述“低胸装”  唐代女性的“低胸装”出现于初唐,盛唐时期风靡一时,
期刊
屠羊说(音“悦”)拒赏的典故出自《庄子?让王篇》。  春秋时期,楚国国都有一个卖羊肉的屠夫叫说,人称屠羊说。楚昭王丧失了国土逃离楚国,屠羊说也跟着昭王一起逃亡。逃难途中,他照顾了昭王的衣食住行。楚昭王返回楚国后,要赏赐当时跟随他一起逃亡的人。赏赐到屠羊说时,他说:“当年大王丧失国土,我也丧失了屠羊的工作。现在大王返国,我也回来继续宰羊。那我宰羊的爵禄就已经恢复了,又有什么可奖赏的呢?”昭王听说后,
期刊
【摘要】:商业空间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它是时代不断发展的产物,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引导商业空间设计朝着更多元化,复合式方向发展,人们对于商业空间设计要求更加人性化,高品质。对于设计师来讲,商业空间要体现出对消费者的关怀,对时代进步的体现,就要拓宽设计思路,通过对空间布局的合理划分,布局,设计,给人一种主观思想上的安慰、行为的重视和客观视觉上的满足。本案是以“擦肩”咖啡厅为例,探讨了商业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