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只田鼠致敬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hua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深秋的午后,秋日的余晖把校园中的一排银杏树涂染成斑驳的金黄色,在图书馆的浓浓书香中,高一·一班举行了一个仪式——“与书籍相约”。这是每一届学生都要进行的仪式。语文科代表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女孩子,在走上图书馆的台阶前,我问她:“你们上高中之前读的课外书多吗?”“我的妈妈和原来的班主任不许我们读课外书,他们说那些东西对分数没有用;他们让我们学好数理化和外语,这样将来才能考上好大学。”从她惴惴的神情和吞吞吐吐的话语中,她在诉说着一个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今天的教育过于区分“有用”和“无用”了,于是教育义无返顾地走向了偏颇。
  教育的本质是呼唤人的觉醒,最终引领人的精神走向自由,引领人的灵魂皈依真善美,考高分、上名校虽然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浩荡的春风,而每一个受教育者应该是一个个举着小伞的蒲公英种子,春风记得每一粒种子的心愿,有的喜欢河边的一块湿地,有的喜欢山间的一片沃野,有的喜欢田头的一角高坡,于是春风在那里放慢了匆匆的脚步,把每一个蒲公英的希望郑重地托付给那片它们中意的土地,于是一个个蓬勃的生命裝点出万紫千红的自然。然而我们的教育似乎成了“考试的皮鞭”下、“向名牌大学进军的号角”中的痛苦而漫长的跋涉,成功的排名就是分数的排名,与其他无关。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有用”的只有两个字——分数;对高等教育而言,“有用”的也有两个字——就业。
  于是对基础教育来说,从幼儿园开始就瞄准了“分数”二字,“分数”成了教育的目的,也成了“有用”的标尺,于是品德的培养成了“无用”,于是人文的熏陶也划归“无用”之列,于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于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所谓的数学“奥赛”的辅导,于是从幼儿园开始就进行英语的家教。没有知识也许不是最可怕的事,最可怕的是被知识武装得坚不可摧,却有一颗冰冷的心,这样的生命对自己、对别人都像是一场恶梦;这样的教育对人生、对社会都潜伏着危机。我们的教育的确需要超越所谓的“有用”意识,我们的教育迫切需要“无用”的意识。
  “有用”指向眼前的现实,而“无用”展示的却是灿烂的明天。在古希腊,一位老人在繁星满天的夜晚仰头观看天象,看得入迷的他不慎掉到一口枯井里,于是他大声呼救,一位年轻的女子救了他,讽刺道:“你连脚下的地方都看不清,还看天上的星星?”老人同样意味深长地回答:“如果只盯着眼前的土地,那么将永远无法看到灿烂的星空!”有时,我们梦想的高度决定我们生命的高度,一个人能超越现实,追逐梦想,那么他一定能拥有精彩的人生。曾担任大司寇的孔子有条件过富足的生活,但他一生奔波四方,推销他的充满“仁”与“爱”的大同之梦,虽屡次受挫,但矢志不渝,“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是他对所谓“有用”现实的郑重宣言,千年之后听来仍然振聋发聩。今天在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下,当问到孩子的梦想时,他们会把“有用”的“分数”转化为“作大官”“挣大钱”“娶漂亮的老婆”,多么可怕的“有用”!对一个民族而言,失去了对“无用”梦想的渴望,只是盯着“有用”的现实,这个民族必将走向毁灭。记得在讲《鸿门宴》时,对于“假如你是项羽,你会怎么办?”的提问,许多学生选择毫不犹豫地杀掉刘邦,只有一个腼腆的男孩子怯怯地说:“我也会和项羽一样放走刘邦,因为我不忍心杀死他。”那时全班一片寂静。他的做法也许不会让他成功,但是他的答案却是最美丽的答案。在讲《屈原列传》时,有的学生说:屈原多傻,那么有权、有钱,为什么不“随其流而扬其波”?却苦苦于“无用”的“求索”,最终“自沉汨罗”?但是“屈原从西边沉入了汨罗江底,东方的天空中却升起了一道彩虹,光耀千年,灿烂了一个民族的灵魂。”成功与失败有时似乎并不应该是我们评判生命走向的唯一选择,“有用”与“无用”也不应该是我们追逐与抛弃的终极准则。
  教育中对“有用”的强化,其实是对物质的强化,是对精神的忽略。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两个世界,一个属于物质,一个属于精神,然而现实中精神的世界常常是一个失落的世界。当名利的烟云遮蔽了生命的天空,精神的太阳就会暗淡无光;当生命的双翅缚上了物质的黄金,精神的天空永远和地面等高。想到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其实,明月松间照,照亮的是他纤尘不染的心灵,清泉石上流,流走的是他追名逐利的灵魂;想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的思想高坐于云端,所以他才能采到世界上最芬芳的菊花,他才能看到世界上最美的南山。我们的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有用”的“分数”上,那么对美好情感的珍重、对高尚情怀的追寻都将归入“无用”的选项,因为那不是平时考核的内容,与高考的成绩也没有半点关联,所谓品德教育成了可有可无的配角。语文课失去了激情的涌动和思想的升华,变成了单纯而冷静的材料分析;数学课失去了缜密的思维和真理的追寻,变成了定理定义的生搬硬套;外语课失去了对不同文化的品读,变成了单词和语段的机械训练。由于功利化观念驱使,短期行为泛滥,重理轻文,重书本轻实践,重智育轻德育,热衷于用应试教育的方法选拔尖子,这种淘汰式的教学以多数人的失败为代价,以培养少数精英为目标。而这些精英反倒常常是知识单一、心胸狭窄、人格有缺陷的人。记得一次和学生去春游,一个在班中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每次休息结束后,都拿起自己准备好的塑料袋,默默地把同学们丢弃的垃圾收集起来带走。动作是那么自然,神情是那样从容;午餐的时候只有她看到一个同学没有带水,正在嚼干面包,于是她悄悄地把自己多带的一瓶纯净水塞到他的手上,于是在那么多“分数”远远超过她的同学里,她就是我们最应该敬仰的、心目中最美丽的学生。梭罗面对着纯净的瓦尔登湖,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很久以前,我丢失了一头猎犬、一匹栗色马和一只斑鸠,至今我还在追踪它们。我对许多旅客描述它们的情况、踪迹以及它们会响应怎样的召唤。我曾遇到一二人,他们曾听见猎犬吠声,奔马蹄音,甚至还看到斑鸠隐入云中。他们也急于追寻它们回来,就像是他们自己遗失了它们……”在一个物化的世界上,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丢失了那些纯净、美好和善良的天性,教育的责任就在于寻找,在于还原,在于为每个受教育者建立一个坐标,以爱为原点,以精神为横轴,以价值为纵轴,去描绘我们绚丽的人生。
  其实所谓的“无用”更能体现我们生命的本质,而所谓的“有用”在时间的洪流中最终将化为一缕青烟。在古代的希腊,勇猛善战的斯巴达曾出现那么多将军,曾攻陷那么多城池,曾掠夺那么多珍宝,他们最看不起的是雅典,那里有一些“疯子”在谈论“无用”的哲学和逻辑,千年之后那些将军、城池、珍宝在哪里?只有爱琴海的波浪还在浅吟低唱;而永远的雅典却刻在人们的心中,那些“疯子”的“无用”的智慧开启了欧洲的文明史,就像今天的奥运圣火一样燃烧千年,不曾熄灭。教学中我们经常举比尔·盖茨的例子来激励学子们追求成功,说他怎样没有毕业却成为世界首富,但更应告诉学生的是,他怎样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辞去微软的职务,成立慈善基金会,捐出自己所有的财富,投身于自己“无用”的慈善事业。可见他追求的目标不是“有用”的金钱,多少年以后也许他的生命不存在了,但他的形象、他的爱却会永存,那是似乎“无用”的精神和人格;看看埃及的法老,即使把自己制成永不腐朽的木乃伊,戴上黄金的面罩,今天也只能成为博物馆里的展品。当我们沉浸在贝多芬扣人心弦的旋律中,当我们徜徉在曹雪芹“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红楼里,当我们流连在梵高炽烈如火的向日葵的花瓣上,这些对我们的财富的增加似乎“无用”,然而我们拥有这种似乎“无用”的感觉时,我们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因为沉浸其中,我们其实正行走在人性的画卷中,品读着人性的高贵与美丽,只有人性的光芒才能烛照生命的黑暗。因此,真正的教育是唤醒人性之美的教育,而不是简单地培训生存技能的手段。
  今天反思教育,对所谓“有用”的过分重视,严重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张扬。一提到诺贝尔奖,我们或扼腕叹息于曾经的失之交臂,或慷慨激昂于评选的不公,其实我们最应该看看我们的教育是否也存在着误区。从小学开始就给学生灌输“数理化外语”最重要,于是课上重视,补习班重视,更有所谓“奥赛”的推波助澜,于是学生从上学那一天开始就变成了作题机器,变成了上课的机器。为什么不能让孩子读几本感动他们心灵的好书来丰富他们的生命?为什么不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探究一下这个神奇的世界来培养他们的兴趣?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单一的评价准则?在追逐“有用”的教育中,孩子的世界没有了童年,没有了周末和假期,他们的世界只有无休无止的补课,学校补课也许还好一些,收费毕竟还合理,可怕的是家教,那是一个无底洞,让家长欲罢不能,苦不堪言;而成就了许多头脑灵活的教师,他们把正常上课当成副业,而把能为自己带来巨大收益的家教当成主业,教育就在这种可怕的循环中蹒跚前行。这样教育最终成了一种产业,生产统一产品的流水线,于是学生探索的兴趣丧失了,探索的习惯缺失了,他们的大脑被格式化了,但我们也许还在得意地说:我们在向诺贝尔奖进军。其实大多诺贝尔奖得主都不是为了获奖的荣誉而去研究,他们研究的动力也许源于一个梦想,也许源于一个兴趣,也许源于一种习惯。有一个故事很多人都有深刻的印象,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些闪烁着智慧的话语说明强大动力来自于兴趣和习惯,而不是整齐划一的训练和逼迫。
  每次高考结束后,各个学校都在铺天盖地地宣传自己的考生有多少个考上清华、多少个考上北大。但是,如果哪个学校在宣传他们培养出一个(不奢求许多)爱因斯坦、雨果、毕加索和贝多芬,那将多么鼓舞人心呀!难道一个爱因斯坦比不上一百个清华的学生?一个雨果比不上一百个北大的学生?但是如果爱因斯坦还活着,他也许考不上清华的,当然雨果、毕加索和贝多芬更不可能,因为他们的总分根本上不了重点线。这就是家长、学生、学校为什么迈着整齐的步伐向“有用”的分数、“有用”的数理化外语大踏步靠近的原因。在过分关注“有用”的教育中,精神、人格、灵魂、思维、兴趣都变得无足轻重,于是未来天才的作家、特立独行的艺术家都在“有用”的分数面前被淘洗殆尽,于是我们也许会培养出无数的精于计算的工程师,但是很少出现富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我们也许会培养出无数谙熟艺术技巧的演绎者,但缺少有思想的艺术大师。
  常常感动于一个寓言故事:从前,田野里住着田鼠一家。夏天快要过去了,他們开始收藏坚果、稻谷和其他食物,准备过冬。只有一只田鼠例外,他的名字叫做佛雷德里克,他不顾别的田鼠的嘲笑,忙碌地收藏阳光、颜色和单词。冬季来了,天气变得寒冷,大地一片灰黄,日子单调而漫长。佛雷德里克用自己收集的阳光给大家带来温暖,用颜色把大家带到花红柳绿的夏天、稻谷金黄的秋天,用单词给大家讲一个个动听的故事,让大家愉快地度过每一个枯燥的日子。教育何尝不是如此?教育不应该仅仅关注“有用”的分数,更应该关注“无用”的思想和心灵,人作为万物之灵,教育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应该仅仅指向生存的大地,更应该指向精神的天堂,这样的生活方式才是一种高贵的存在。在此,向那只在滚滚的红尘中执着于收藏阳光、颜色和单词的田鼠致以崇高的敬意!
  (作者单位:河北承德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顿悟就是忽然开朗,恍然大悟。  语文是用文字表现作者的思想和写作环境的手法。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如果能通过各种技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引起学生与作者“跨时空”的共鸣,是最为关键之所在。因此“顿悟”是升华语文的永远的主题。    入情入境,体会文本情感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语文课中,只有充满情味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最后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有一
翻转课堂诞生于美国,基于视频技术的教学模式,随着萨尔曼·可汗的《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一书在中国的风靡而成为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对象。而与MOOCS的结盟,又使其如虎添翼。在目前由华东师范大学出面组织的慕课联盟C20(小学、初中、高中)中,学校所践行的就是翻转课堂。然而,从文化学来说,基于异质文化的事物总有适应性的问题,如何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产生适应性的“翻转课堂”是我们必须思考与面对的问题。 
国学大师吴宓,在日记里是这样记述和体会他在清华学堂,接受外国老师指导自己学习英语的过程的——“外国教员其教法纯用质问,与中人异。其授课也,只言明日须预备至若干页。明日上课则呼学生起立,令之诵读,令之讲解,并设为问题令为答出。或以一字为题,令作一句,包含此字于其中。一人答而不合,则问第二人,则问第三人,问至多人不知,始将此一句为之解明。于是质问之间而铃已鸣,则又言明日须预备至第若干页,遂即下堂。其教
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引进多种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拓展性教学——拓展已经成为语文公开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凡公开课就必有拓展,每文必拓,每课必拓。本来,适度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借助课堂开拓学生视野,增加学生文化积淀,不仅无可厚非,而且理所当然。但现在课堂中充斥的拓展现状却让人担忧,语文课堂成了说说笑笑、唱唱跳跳的场所,俨然是满汉全席的大餐,语文的味道越来越淡。审视当前这些拓展,笔者发现
应该说每一个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都有充分的认识,因为经常会听到班主任说,要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做事,学品如人品等等。同时,也经常听到班主任的种种抱怨。比如说学生的素质一届不如一届,每天都要应对学校繁琐的检查,科任老师总是在喋喋不休地数落学生,还有家长在学生教育上不配合而要求却很多等等。结果就是每天都是在烦闷、焦虑中与学生周旋,身心俱疲。就此我想结合个人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谈谈我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
近三百年来,德国人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大学,以赫尔曼(F.Herrmann)教授为首的开发团队以寻找一种适合于不同年级学生的新的物理教学方法为宗旨。基于不同水平的物理课程具有相同的课程结构的观点,找一条简约的路。使学生不再被繁琐的物理概念所累,开发出了一套新的中学物理教材,为物理课程的改革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这套教材的开发在二十五年前就开始了,并在德国的许多学校进行
教育机构,包括大多数研究团体,依然忠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哲学。到目前为止,即使是那些对狭隘的系统提出过挑战的人也没能够松开教育机构对儿童教育方式的束缚。  当前的教育更注重传输“答案”,而不是学习“答案”。学习“答案”即发现“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反复尝试(其间又会产生新问题)。传统的教育教学重在传递大量的信息和事实,教师通常把经过处理的、精炼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而省略了学习的自然步
[题记]她虽不是歌星,没登过舞台,但很多人熟悉她的歌声;她虽不是影星,没演过戏剧,但很多人知道她的故事;她虽只是个普通的教研员,却因全面推进小学英语课程成了郧县教坛的名人——她就是湖北省郧县教研室小学英语教研员杨庆娥,一个拨亮山区英语教师心灯的人。    “罗慧慧在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展示中获得一等奖了!”“她又在中央电教馆组织的多媒体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了……”郧县小学英语教师获奖的喜讯接踵而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人类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应归功于教育,而承担教育这一光荣任务的主要是教师。教师在伟大而神圣的岗位上,练就了崇高的师德,为造就一代新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师德对于社会道德的先导作用也越来越显现出来。如今,社会对教师寄托着更殷切的期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崇高师德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
“我是一只蜗牛,小小的壳里,有我自己完整的世界——因为这样的学生,每一节课都让我充满期待;每一个40分钟,都可能是心与心的美妙合奏。一条充满绿茵的路在我眼前铺开了,老师和学生行走其间,讨论读书心得,记下点滴收获,阳光透射,树荫斑斑驳驳,生命充满着诗意的美丽。”读薛瑞萍老师的《给我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就像是在聆听一首优美的教育诗,欣赏幅美丽的田园画,又如喝下一碗清新的“心灵鸡汤”。清秀隽永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