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被划分为理论课和实习课两部分。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必然难以培养出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技术人员,因此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便成了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分离的主要表现
1.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内容脱节
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基础较差,尤其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就更加困难。面对课本中的各种公式、原理,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有可能忽略了学生基础,对于公式一带而过,殊不知学生根本不知公式里各个符号所代表的内容。比如在《建筑工程测量》中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Wh=∑h实测-∑h理论”,授课过程中,我只对公式所代表的涵义进行讲解,认为学生能够完全理解了。事后发现学生根本不知道∑h实测和∑h理论是怎么从实践课中得来的。这样也不能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因此在我们授课的过程中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讲理论同时结合实践,使学生能够理解该理论在实践中用在什么地方。与此同时进行实践课时,边示范边结合课上所讲的理论。这样学生从本质上掌握两者的关系,避免脱节现象。
2.职业学校的教师划分为理论型和实践型
理论型教师通常来源于大学,他们的技术理论知识较为丰富,对技术实践知识却缺乏必要的了解。课上讲理论时滔滔不绝,但是不能很好的通过实例验证所讲的理论。实践型教师则通常来源于企业,他们有着丰富的技术实践知识,对技术理论知识的掌握却不够深厚,在实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解答学生的提问,只是说应该这样。
3.考试方式被划分成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
理论知识主要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而实践知识主要采用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考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应知和应会考试。
以上仅仅是职业学校理论与实践分裂现象表现得较为突出的几个方面。事实上,这一分裂现象在职业学校几乎无所不在,渗透到了这类学校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都是根据技术实践的需要而选择的,只有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具有完整性、内在一致性的技术实践能力。
二、解决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措施
1.在课程内容进行中将实践与理论联系起来
理论老师在讲理论时除了讲述各种公式、原理,还应尽可能的将实践中的例子穿插其中,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好这门课成为可能。而实践老师除了让学生训练初级和简单的技能外,还可以将实习上升到理论高度,让学生在实践中即能验证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又可体会到自己所学理论的价值。
2.加强双师型人才的培养
加强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它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办出职业特色的关键。作为专业教师,应该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更应该有专业实践能力,这样将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学校可以采取假期送相关专业课教师下厂实习的办法对教师进行培养,以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这方面对年轻教师显得尤为重要。
3.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多种教学方法如:演示法、讲授法等应交替使用,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不觉得所学科目枯燥乏味。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吸收。例如测量学一课,主要讲述测量基础知识、误差理论、常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及使用方法等。经过我的实践,觉得该课程完全可以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手法。直接从仪器(实验)入手,先让学生对仪器设备有了认识再对他们讲述仪器的理论知识。通过观察加以体会容易使他们产生兴趣,这样在后面的基础理论和误差理论就容易深入学习。
4.改革现有的考试模式
考试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让学生不仅要在试卷上达到基本知识的掌握,也要在实践方面过关。我们应该在理论考核这一环节尽可能的加大实践考核的力度,这样对学生也起到了督促作用。同时,在实践环节的考核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增加一定的理论知识的考核,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能够很好的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解释。例如《测量学》一课的考试,就可以在仪器操作的考核中加入误差理论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明白实践课中所得数据经过处理后才能够用于生产。
总之,只有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它们的实践功能,才能实现两种知识的互相促进的目的。也只有理论与实践的这种结合,才能培养出能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技术人员,培养出社会和企业所欢迎的职业人才。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技师学院)
一、理论与实践分离的主要表现
1.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内容脱节
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基础较差,尤其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就更加困难。面对课本中的各种公式、原理,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有可能忽略了学生基础,对于公式一带而过,殊不知学生根本不知公式里各个符号所代表的内容。比如在《建筑工程测量》中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Wh=∑h实测-∑h理论”,授课过程中,我只对公式所代表的涵义进行讲解,认为学生能够完全理解了。事后发现学生根本不知道∑h实测和∑h理论是怎么从实践课中得来的。这样也不能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因此在我们授课的过程中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讲理论同时结合实践,使学生能够理解该理论在实践中用在什么地方。与此同时进行实践课时,边示范边结合课上所讲的理论。这样学生从本质上掌握两者的关系,避免脱节现象。
2.职业学校的教师划分为理论型和实践型
理论型教师通常来源于大学,他们的技术理论知识较为丰富,对技术实践知识却缺乏必要的了解。课上讲理论时滔滔不绝,但是不能很好的通过实例验证所讲的理论。实践型教师则通常来源于企业,他们有着丰富的技术实践知识,对技术理论知识的掌握却不够深厚,在实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解答学生的提问,只是说应该这样。
3.考试方式被划分成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
理论知识主要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而实践知识主要采用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考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应知和应会考试。
以上仅仅是职业学校理论与实践分裂现象表现得较为突出的几个方面。事实上,这一分裂现象在职业学校几乎无所不在,渗透到了这类学校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都是根据技术实践的需要而选择的,只有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具有完整性、内在一致性的技术实践能力。
二、解决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措施
1.在课程内容进行中将实践与理论联系起来
理论老师在讲理论时除了讲述各种公式、原理,还应尽可能的将实践中的例子穿插其中,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好这门课成为可能。而实践老师除了让学生训练初级和简单的技能外,还可以将实习上升到理论高度,让学生在实践中即能验证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又可体会到自己所学理论的价值。
2.加强双师型人才的培养
加强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它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办出职业特色的关键。作为专业教师,应该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更应该有专业实践能力,这样将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学校可以采取假期送相关专业课教师下厂实习的办法对教师进行培养,以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这方面对年轻教师显得尤为重要。
3.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多种教学方法如:演示法、讲授法等应交替使用,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不觉得所学科目枯燥乏味。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吸收。例如测量学一课,主要讲述测量基础知识、误差理论、常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及使用方法等。经过我的实践,觉得该课程完全可以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手法。直接从仪器(实验)入手,先让学生对仪器设备有了认识再对他们讲述仪器的理论知识。通过观察加以体会容易使他们产生兴趣,这样在后面的基础理论和误差理论就容易深入学习。
4.改革现有的考试模式
考试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让学生不仅要在试卷上达到基本知识的掌握,也要在实践方面过关。我们应该在理论考核这一环节尽可能的加大实践考核的力度,这样对学生也起到了督促作用。同时,在实践环节的考核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增加一定的理论知识的考核,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能够很好的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解释。例如《测量学》一课的考试,就可以在仪器操作的考核中加入误差理论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明白实践课中所得数据经过处理后才能够用于生产。
总之,只有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它们的实践功能,才能实现两种知识的互相促进的目的。也只有理论与实践的这种结合,才能培养出能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技术人员,培养出社会和企业所欢迎的职业人才。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