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在课堂交流中学习美术学科的重要性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29801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学科是容易被家长与学生忽视的学科,他们往往认识不到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的关系,更意识不到,与视觉有关的美的东西,就是美术。美术并非纯粹指绘画。美术专业教师应当让学生从生活、课堂学习等方方面面学习美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术的作用,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以及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美术课堂;美术理论;美术学科;重要性
  美术作为艺术的重要表达形式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明确学习美术的目的与方向,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美术,是值得美术教师探讨的课题。
  一、从美术理论的角度谈学习美术的必要性
  有效地向学生阐述为何要学美术、学绘画等等,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与依据。笔者认为,从美术理论的角度谈学习美术的必要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绘画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可以通过绘画的形象、构图、色彩来探索和研究作画者的内心世界,甚至一些心理学家将绘画作为心理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在儿童心理学当中,由于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有限,在沟通这方面的主观意愿上也存在一些阻碍,可以通过对儿童绘画作品的分析找到儿童心理上与情绪上的问题。儿童从会抓笔开始,就已经会按个人意愿画一些“抽象”的图画。每一幅画其实都能反映儿童的内心世界。绘画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或是发泄情绪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影响。
  (二)绘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韦赫指出:“画1小时画获得的东西,比看9小时获得的东西还多。”绘画时,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最大的发散。绘画中有很多是个人的主观表现,无论是在构图、主题、形象以及色彩上都有着一定的不可预测性。绘画对发散思维的培养,并不亚于其他学科,因此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非常有利。而创造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处世思维方式和策划思考的能力。
  (三)绘画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儿童的观察力需要与成年人的观察力区分开来。儿童的观察角度往往会出人意料,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新颖独特。如果能够在材料上给予引导,儿童往往能画出“大师级”作品。但遗憾的是,儿童的这种绘画能力往往在进入学校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缺乏一定的美术引导和训练,逐渐消退。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调查,儿童的创造力最强的时期是五岁前,他们的作品往往有“大师级”表现。这种绘画表现其实是儿童记忆的回放,表现手法虽然稚嫩,但没有成年人认知框架的局限,是十分真实、可贵的记忆呈现。
  (四)绘画可以促进学生的左右脑协调发展
  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正常人的大脑有两个半球,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人的左脑主要从事逻辑思维,右脑主要从事形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是艺术和经验学习的中枢。深入挖掘左右脑的智能区非常重要,而大脑潜能的开发重在右脑的开发。绘画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锻炼左右脑的协调性。右脑是潜能激发区,会突然在人类的精神生活的深层展现出迹象;右脑是创造力爆发区,右脑不但有神奇的记忆能力,还有高速的信息处理能力,右脑发达的人会突然爆发出一种幻想、一项创新、一项发明等。绘画能同时活动左右脑。绘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作过程,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能打破定势思维,触发灵感,收获成功。
  二、在课堂上结合实践讲解学习美术的重要性
  美术包含的范围十分广阔,绘画、雕塑、书法这类专业性极强的范围不说,仅仅是设计就已经包含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服装设计、建筑设计、装饰装潢设计、包装设计、产品设计等,可以说,任何与视觉有关的都与美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笔者在课堂上向学生提过问题:如果人的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只能保留一种,请问你会保留哪一种?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往往会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举手来选择,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选择。大部分学生经过思考后选择了视觉。因为视觉在生活当中实在太重要了。而美术的作用,就是让我们的视觉捕捉到美,无论是各类设计,还是电影,甚至包括被称为“第九艺术”的电子游戏,都与美术密不可分。通过这么一个小小的问题,让学生认真思考视觉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美术的重要性。
  (一)美术对学习主科的帮助
  如果只是向学生说明美术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学生会受限于年龄与知识面,觉得过于抽象与空洞。但如果能举出实际具体的例子,则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与接受。笔者在课堂上提到美术与语文学科的关系,会为学生指明一个具体的角度,例如写作。写作与绘画其实很相近,只是写作使用字词句表达,绘画则使用点线面表达,表达形式不同而已。无论是写作,还是绘画创作,在纸面实现之前,必定会在脑海中浮现相应的场景。美术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可以让学生脑海中的物象更加具体、更加细致;美术是一门发现与创造美的学科,能够让学生更容易发现美的东西,记录美的印象,从而写出美的作文。再如美术与数学学科的联系:岭南版美术高年级当中有关于透视知识的一课,让数学范畴的正方体与美术范畴的正方体来进行比较,这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方体这个概念。数学题中有数个正方体叠加在一起,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正方体,这种有前后遮挡关系的题目,和绘画中的前后遮挡关系也有共通之处。
  (二)美术在生活中的运用极为广泛
  美术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即便科学再发达,没有艺术、没有美术,人类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美好世界。正如绘画中的取舍,任何事物在初始状态或许会意外地呈现自然美,但更多的是需要经过人为的修饰与取舍,使其升华为艺术,让人感受到美。
  (三)美术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技能
  现代社会虽然强调分工合作,但具备多个特长的复合型人才更可以在工作中如鱼得水。在课堂上,如果遇到关于产品设计的课程主题,笔者会告诉学生,学习绘画并非只是为成为画家。小到一个杯子,大到一个体育馆,都有美术专业人才在设计。我们爱看的电影、爱玩的游戏,小到服装饰物,大到背景与场景,都是美术与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说,美术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技能。特别是影视作品的导演与后期剪辑,都需要专业人员通过专业的技术来处理。
  (四)美术对个人形象的塑造
  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往往会直接体现在其衣着之上。上美术课笔者会对学生提出三个要求: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繪画不好没关系,最起码要懂得发现美和表达美。而衣着的搭配正是表达美的一种形式,从色彩搭配到款式搭配,甚至结合职业、身份、场合的服装搭配,都是大有学问的。对于不爱绘画的学生,笔者也会说即便不会绘画也没关系,摄影也是美术的一种,学习美术中的构图、发现美的场景,能给家人或朋友拍出一张合格的照片也是美术的一种学习。
  (五)美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美
  美术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更多的美好事物,增添生活情趣。笔者会在课堂上举出最为实在的例子:在下班途中,每天经过的路边有黄花树,这是在珠三角常见的树,在晚霞的照映下,呈现出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美。
  (六)美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习惯了美的东西,自然会远离丑陋的东西。有些人喜欢随地吐痰,特别是越脏乱的地方,随地吐痰的现象就越严重。通过这样浅显易懂的实例,学生更容易理解学习美术的重要性。笔者会在课堂上没收一些学生的玩具,或是一些不适合学生看的漫画书,并从美术学的角度说明不支持学生看这类漫画书的理由。经过这样长时间的监督、引导,学生能够更明确该阅读什么样的美术作品,才更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美术修养。
  三、结语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首先需要让学生明白为何要学习美术,美术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学科,除了要有正确的理论知识指引外,还需要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入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美术的存在,从更高的层次认识美术学科的意义与价值,形成学习美术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培养出新一代创造美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章献明.孩子与美的邂逅: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研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2]王大根.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小学美术教学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陶旭泉.中小学美术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是否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社会考察人才的一个方面。小学美术是能够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学科,在核心素养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美术学科优势,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展现美术学科价值。文章主要就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小学美术课堂核心素养渗透过程体现、美术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以及农村美术教育落实的优势、农村美术学生自由创造能力发展现状和培养自由创造能力的措施六
【摘 要】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作为教师,应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任,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社會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意识上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要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
摘 要:简单推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一教学内容是继排列、组合之后的一堂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新增课程,是一节活动课,也是一节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文章从“读学生,知起点,以学定教”“研教材,明内涵,明晰留白”“细挖掘,巧设计,厚实课堂”三方面阐述《简单推理》教学片段与反思。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简单推理.  一、读学生,知起点,以学定教  本课学习的对象是二年级
【摘 要】为探讨地方普通院校大学生生命智慧现状及其对挫折感的影响,揭示抗挫折心理能力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生命智慧问卷”、“大学生挫折感问卷”和自编的“抗挫折心理能力问卷”对26所地方普通院校的209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本文对发现的众多情況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地方普通院校;大学生;生命智慧;挫折感;抗挫折心理能力;中介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生命智慧和挫折感的研究,为
摘要: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模式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爱种子”教学模式在广州市从化区逐步铺开。这是一种感知、体验、探究与协作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文章将从“爱种子”教学模式的背景、内在意义、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学习氛围的转变等方面,以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抓手,结合具体的课堂实例展开详细阐述。  关键词:“爱种子”;教学模式;英语教学  课堂卜-,学生人手一个答题器,教师赢接从网络上调出本节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任务中的重点和难点,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学会观察、学会积累、例文护航、善于修改四个方面对新课程下优化作文教学作点滴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和体验情感,同时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丏尊也认为,没有爱,教育便不成其为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為了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校园文化氛围。  让校园充满爱。以人为本,实施人文教育,尊重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需要,尊重家长的教育诉求,尊重教育规律,
摘 要:在学校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具体来说,要凝聚理念,整体性设计;集中优势,整体性扩展;科研先导,创造性开拓;持续投入,辐射性打造。其次,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争取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最后,整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最大化。  关键词: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要打造学校特色,必须树立正确的特色观,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师资力量,坚持走规范管理的道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是学习语文的起点,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低年级就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因此,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利用各种识字途径,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关键词】研学后教;识字教学;兴趣;方法;阅读;观察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
摘要:结合日常教学,笔者发现《用比例解决问题》这一方面的教学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严重混淆正反比例的概念,出现了很多错误。为此,笔者特别尝试了抓住“一定量”紧扣概念本质以及抓住变化量的不同特征和方程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构建“比例应用的思维模型”,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比例问题;错例原因;教学对策  在教学《用比例解决问题》这一块内容时,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