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运用合作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善待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学习中学会生存;学生的成长需要激励。
关键词:先学后教合作 自主探究 学会合作 成长需要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c)-0184-01
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崭新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分层推进,这就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扔掉原来的不好的方法和经验。“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学生是主体,在知识的学习中主要以学生自学、学生讲解为主。如果学生总结的深度不够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师“引导”这个工作没有做好。就需要我们在“引导”的内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可能比老师想得全面。
成长无法代替,发展必须主动,先学后教能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通过预习,把简单基础的知识掌握,不很了解的知识通过查资料自己解决,较难的问题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大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只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教师不应做学生思维的保姆,而要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主动参与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方法,获得表现自我的机会。
(2)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应式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中注入式,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堂成了“讲堂”,教师成了“讲师”,呈现出典型的单向型传授特征。一味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灌输,老师成了真理的化身,老师讲的理论观点都成为不可挑战的“圣旨”。于是学生便成为看客、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当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的时候,教师用巧妙的方法让他们的头脑摆脱思考。事实上,这样做使学生的头脑日益迟钝起来。”杜郎口中学把“讲堂”为“学堂”,变“讲师”为“导师”,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观念。坚持以启发式为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做到教师当“编剧+导演+演员”的复式角色,学生当“观众+主演+编剧”的角色。
(3)运用合作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长期被动学习的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或者有问题也提不出来,学生一旦自己提出问题便已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了。教师角色的变化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教师的责任,教师的责任是深入的研究教材与生活及学生发展的关系,全面的把握学生的基础以及随时发生的需求与心态的变化,涉及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与灵感的教学环境,创造有助于学生全面主动多样发展的、宽松的、民主的教育。合作式学习在学生中培养起协作的精神,成为一种新的学习途径,班级成员之间带来了亲密友谊,融洽的关系,又为学校整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合作式学习小组由学业优良的学生作为导生,以自愿的方式与成绩中差的学生结成互助合作小组,让他们充当小先生的角色,并能帮助学习后进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在与其他学生的双向交流中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形成了“组内成员有合作,组间成员有竞争”的局面。
在学习其经验的过程中体验到思考的乐趣,同时享受着思考的成果。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善待每一个学生。
学生是从事学习的受教育者,但学生不是被动装填中知识的“容器”。不是接受教训听话的“驯服工具”,而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传到授业解惑”只是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主觀能动性发挥才能实现。正如陶行知所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要从教会学生学习出发,改变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学生正处于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很大,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当善于辩证的、发展的看待每一个学生,正确对待学生身心发展的不足之处和思想行为上一时的缺点错误,给予正面的教育矫正,使他们获得新的发展。
(2)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学习中学会生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小组合作学习能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某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这方面学习差的学生,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在合作中探索、发现和发展。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入80年代以来,尤其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要在学习中培养,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建立对话式、交互式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提供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活动中应该为学生更多的创造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环境,生活中应该使学生更多的体验相互帮助,共同分享快乐,让学生在个体与集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
(3)学生的成长需要激励。每个人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学生也是一样,学生也是渴望赏识的,应该还是多给他们一点笑脸、一点赞扬。鼓励他们的每一个优点和长处,让其充满自信,自我觉醒。当然,对好的学生给予赏识不难,而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要多给一些关爱、赏识,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信心。一个信赖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效应。要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赏识、表扬、鼓励,使其充满自信,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让表扬和鼓励?成为走向成功的催化剂。
失败与成功本身都是孩子的成长中必须面对的经历,关键是学生能否从中解决困难,战胜自我的经验,从中增强继续努力争取成功的信念,爱迪生发明蓄电池的实验,到一万次还没有成功,但他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发现了一万种不能运作的方式。”成长需要激励,面对失败或成功的结果,学生最需要成人的安慰和激励,学生最期待老师最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教师拿起表扬的武器就能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成功教育收获的必是教育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Z].
关键词:先学后教合作 自主探究 学会合作 成长需要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c)-0184-01
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崭新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分层推进,这就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扔掉原来的不好的方法和经验。“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学生是主体,在知识的学习中主要以学生自学、学生讲解为主。如果学生总结的深度不够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师“引导”这个工作没有做好。就需要我们在“引导”的内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可能比老师想得全面。
成长无法代替,发展必须主动,先学后教能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通过预习,把简单基础的知识掌握,不很了解的知识通过查资料自己解决,较难的问题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大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只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教师不应做学生思维的保姆,而要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主动参与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方法,获得表现自我的机会。
(2)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应式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中注入式,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堂成了“讲堂”,教师成了“讲师”,呈现出典型的单向型传授特征。一味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灌输,老师成了真理的化身,老师讲的理论观点都成为不可挑战的“圣旨”。于是学生便成为看客、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当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的时候,教师用巧妙的方法让他们的头脑摆脱思考。事实上,这样做使学生的头脑日益迟钝起来。”杜郎口中学把“讲堂”为“学堂”,变“讲师”为“导师”,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观念。坚持以启发式为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做到教师当“编剧+导演+演员”的复式角色,学生当“观众+主演+编剧”的角色。
(3)运用合作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长期被动学习的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或者有问题也提不出来,学生一旦自己提出问题便已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了。教师角色的变化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教师的责任,教师的责任是深入的研究教材与生活及学生发展的关系,全面的把握学生的基础以及随时发生的需求与心态的变化,涉及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与灵感的教学环境,创造有助于学生全面主动多样发展的、宽松的、民主的教育。合作式学习在学生中培养起协作的精神,成为一种新的学习途径,班级成员之间带来了亲密友谊,融洽的关系,又为学校整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合作式学习小组由学业优良的学生作为导生,以自愿的方式与成绩中差的学生结成互助合作小组,让他们充当小先生的角色,并能帮助学习后进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在与其他学生的双向交流中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形成了“组内成员有合作,组间成员有竞争”的局面。
在学习其经验的过程中体验到思考的乐趣,同时享受着思考的成果。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善待每一个学生。
学生是从事学习的受教育者,但学生不是被动装填中知识的“容器”。不是接受教训听话的“驯服工具”,而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传到授业解惑”只是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主觀能动性发挥才能实现。正如陶行知所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要从教会学生学习出发,改变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学生正处于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很大,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当善于辩证的、发展的看待每一个学生,正确对待学生身心发展的不足之处和思想行为上一时的缺点错误,给予正面的教育矫正,使他们获得新的发展。
(2)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学习中学会生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小组合作学习能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某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这方面学习差的学生,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在合作中探索、发现和发展。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入80年代以来,尤其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要在学习中培养,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建立对话式、交互式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提供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活动中应该为学生更多的创造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环境,生活中应该使学生更多的体验相互帮助,共同分享快乐,让学生在个体与集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
(3)学生的成长需要激励。每个人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学生也是一样,学生也是渴望赏识的,应该还是多给他们一点笑脸、一点赞扬。鼓励他们的每一个优点和长处,让其充满自信,自我觉醒。当然,对好的学生给予赏识不难,而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要多给一些关爱、赏识,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信心。一个信赖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效应。要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赏识、表扬、鼓励,使其充满自信,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让表扬和鼓励?成为走向成功的催化剂。
失败与成功本身都是孩子的成长中必须面对的经历,关键是学生能否从中解决困难,战胜自我的经验,从中增强继续努力争取成功的信念,爱迪生发明蓄电池的实验,到一万次还没有成功,但他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发现了一万种不能运作的方式。”成长需要激励,面对失败或成功的结果,学生最需要成人的安慰和激励,学生最期待老师最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教师拿起表扬的武器就能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成功教育收获的必是教育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