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D问题卡”事件步步升温,而事件中各方的表现不能不让消费者疑窦丛生:相关厂商和媒体,到底谁的话可信?对于他们前后矛盾的说辞,我们又该相信哪一次的说法?众所周知,消费者对产品瑕疵的一贯心理都是“疑罪从有”,不仅宁可信其有,而且很容易出现多米诺牌效应:同类产品是不是全有问题?以往的产品是不是也有问题?相关的上下游产品会不会也有问题?这种由此及彼的联想,极易导致消费者的信任危机。
而面对事件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相关各方目前却陷入了囚徒困境:产品生产商及上下游厂商、经销商和代理商、产品研发单位以及涉案媒体,不仅谁也不愿意明确自己的那份责任,而且相互之间也产生了不小的信任危机。
从表面上看,问题的核心似乎在技术上:新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一方面使得现有产品的生产商失去了产业链上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更暴露了原有产品的设计弱点。难道“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法则在这里再次大发淫威?
其实,问题的要害尚不在此,而在于相关各方的伦理道德缺位。
作为“问题卡”的生产商,缺乏秉持商业伦理以自我约束的道德自觉性,在这一事件中可谓一览无余。产品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势必会动摇消费者的信心,相关厂商应该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深入调查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发现问题后应该及时更改设计、调整生产计划。更主要的是,应该尽速作出停止出货、向客户通报详情以及召回问题产品等补救措施,而非一味的推卸责任或者作无力的强辩。所谓“绝无瑕疵产品流入大陆”的大话,不能不让人发出报道中所言的质疑:仅仅在13天的时间内,曾经忙得团团转的台湾厂商们就全都能整齐划一地解决设计更改、配合客户出货以及赔偿等所有的善后问题吗?
而卷入这事件的诸多厂商,有的是上下游关系,有的是竞争对手关系。就算没有发生这一事件,相互之间也应该对彼此关系有正确的定位:大家不仅是竞争,更有合作,是一种“竞合关系”。而面对愈演愈烈的危机,树立有难同当的共同体意识,积极协商应对策略并分担责任,从而及时修复消费者信心,才是明智的选择。可惜的是,商业伦理在危机面前被弃之如敝屣,大家不约而同地对来自市场和消费者的索赔问题态度暧昧,只是相互抱怨、强词辩解,最后就只有坐以待毙的份儿了。
需要拷问的不仅是有关厂商的商业道德,更有媒体的新闻伦理与职业操守。曝光这次事件深层内幕的台湾电子时报,一开始的表现应该说可圈可点:对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然后大胆的将内幕曝光,在提高自身市场影响力的同时,尽到了作为社会“啄木鸟”的道德责任。可是不到两周时间,却单纯为了追求后续效应,以“绝无瑕疵产品进入大陆”为题作报道时,既未作适当说明又没有采访相关专家学者作必要点评,完全做了有关厂商“豪言壮语”的传声筒,不能不让读者质疑其公信力。
更为引人深思的是,在“问题卡”事件的全过程中,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相关政府监管部门都惊人地失语。尽管“问题卡”事件牵涉到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但这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成为市场监管部门行政不作为的借口。其实,委托无利害关系的相关科研机构做一鉴定,并据此对当事各方依法作出处理,对政府监管部门来说并非难事。不说要提前主动介入,在事件发生这么久,且给造成相关产品的消费者及生产、销售、研发各方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和压力的时候,人们仍然看不到政府的身影,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失望。
一张小小的“SD卡”,攸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因为一些单位和个人的道德缺失,已经构成了对其利益的现实或潜在损害了。有关各方是不是该来一番深刻的道德反思呢?
而面对事件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相关各方目前却陷入了囚徒困境:产品生产商及上下游厂商、经销商和代理商、产品研发单位以及涉案媒体,不仅谁也不愿意明确自己的那份责任,而且相互之间也产生了不小的信任危机。
从表面上看,问题的核心似乎在技术上:新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一方面使得现有产品的生产商失去了产业链上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更暴露了原有产品的设计弱点。难道“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法则在这里再次大发淫威?
其实,问题的要害尚不在此,而在于相关各方的伦理道德缺位。
作为“问题卡”的生产商,缺乏秉持商业伦理以自我约束的道德自觉性,在这一事件中可谓一览无余。产品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势必会动摇消费者的信心,相关厂商应该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深入调查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发现问题后应该及时更改设计、调整生产计划。更主要的是,应该尽速作出停止出货、向客户通报详情以及召回问题产品等补救措施,而非一味的推卸责任或者作无力的强辩。所谓“绝无瑕疵产品流入大陆”的大话,不能不让人发出报道中所言的质疑:仅仅在13天的时间内,曾经忙得团团转的台湾厂商们就全都能整齐划一地解决设计更改、配合客户出货以及赔偿等所有的善后问题吗?
而卷入这事件的诸多厂商,有的是上下游关系,有的是竞争对手关系。就算没有发生这一事件,相互之间也应该对彼此关系有正确的定位:大家不仅是竞争,更有合作,是一种“竞合关系”。而面对愈演愈烈的危机,树立有难同当的共同体意识,积极协商应对策略并分担责任,从而及时修复消费者信心,才是明智的选择。可惜的是,商业伦理在危机面前被弃之如敝屣,大家不约而同地对来自市场和消费者的索赔问题态度暧昧,只是相互抱怨、强词辩解,最后就只有坐以待毙的份儿了。
需要拷问的不仅是有关厂商的商业道德,更有媒体的新闻伦理与职业操守。曝光这次事件深层内幕的台湾电子时报,一开始的表现应该说可圈可点:对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然后大胆的将内幕曝光,在提高自身市场影响力的同时,尽到了作为社会“啄木鸟”的道德责任。可是不到两周时间,却单纯为了追求后续效应,以“绝无瑕疵产品进入大陆”为题作报道时,既未作适当说明又没有采访相关专家学者作必要点评,完全做了有关厂商“豪言壮语”的传声筒,不能不让读者质疑其公信力。
更为引人深思的是,在“问题卡”事件的全过程中,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相关政府监管部门都惊人地失语。尽管“问题卡”事件牵涉到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但这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成为市场监管部门行政不作为的借口。其实,委托无利害关系的相关科研机构做一鉴定,并据此对当事各方依法作出处理,对政府监管部门来说并非难事。不说要提前主动介入,在事件发生这么久,且给造成相关产品的消费者及生产、销售、研发各方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和压力的时候,人们仍然看不到政府的身影,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失望。
一张小小的“SD卡”,攸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因为一些单位和个人的道德缺失,已经构成了对其利益的现实或潜在损害了。有关各方是不是该来一番深刻的道德反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