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共青团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共青团的工作如不能推陈出新,很难上层次,上水平,出成效。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推行了“团组织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使其更好地为高等教育服务。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全方位;育人
中图分类号:D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3-0093-02
随着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着从外部环境到服务对象的全新挑战,如何主动适应新形势,开拓新局面,是摆在高校共青团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经过实践摸索,创新性提出并重点推进了“团组织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
一、“团组织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为进一步加强二级学院共青团组织建设,根据团组织“育人”这一项根本任务,紧密围绕校团委“以服务育人为总目标,以认真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工作为主线”这一工作思路,学院共青团工作坚持“育人为本、服务为基、创新为魂”的工作主题,巩固完善学院分团委工作“一个中心抓两点”(即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工作为“两点”)构筑分团委工作新思路,积极打造“以教育青年为工作基础,以管理青年为工作抓手,以服务青年为工作根本”为核心的“三位一体”机制,重点培养青年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打造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宗旨,全面做好学院的共青团工作。
二、“团组织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的具体做法
学院分团委始终坚持用“创新”指导各项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开展不同形式的工作。“团组织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具体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一个中心抓两点,构筑分团委工作新思路
“一个中心抓两点”,学院分团委工作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即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抓两点”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工作为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工作思路既是上级党团组织提出的基本要求的具体落实,也是共青团组织自身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是指导学院共青团工作新的思路纲领。
(二)“三管齐下”育人才,彰显分团委新气象
1.以“四育题材”为基础,夯实共青团思想建设。学院分团委积极夯实理论教育、时事教育、成长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四育题材”,结合“双学”活动、月主题教育活动以及重大纪念活动,充分发挥微博等新媒体的作用,认真开展层次分明、内容多样的各类主题活动,不断完善分团委自身组织建设,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化。(1)理论教育主题化——月月都有主题。近年来,以学院实情为起点,学院分团委围绕生命健康教育、女生安全教育、阳光爱情教育、青春责任教育、校风学风教育等主题开展了“月月有主题”的思想教育工作。(2)时事教育形势化——关注热点话题。时刻关注时事论点及事件给学生带来的思想冲击,主动出击占领新媒体网络阵地,及时监控跟踪网络热议,适时引导评价开展时事教育。(3)成长教育阶段化——遵循成长规律。以年级为单位,分阶段给予侧重点,邀请相关专业人士进行报告、讲座,大一的新生教育,大二的素质教育,大三的专业教育,大四的毕业教育。近年来,组织了大二学生围绕“回归本部后应该有的大二生活”、“如何过好我的大三专业生涯”、“如何快速就业的大四毕业季”等主题进行了成长阶段教育。(4)实践教育案例化——榜样辐射力量。利用身边的“校友成长记”作为实践教育理论的重点支撑,通过“树榜样立标杆”、“抓典型保先进”等发辉榜样的辐射力量。利用学生干部会议、全院年级大会等途径大力宣传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如9月份组织了暑期社会实践分享会,邀请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为同学们主讲自身体会;11月份,院级青马工程班培训,邀请表现积极、各方面较好的优秀学生干部为同学们主讲自身学生干部经历等,引导同学们积极向“先进”学习。
2.以“三制两则”为保障,巩固共青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建设学院团委、学生会干部考核制度,三制两则即《学生干部汇报制度》、《学生干部例会制度》、《学生干部培训制度》、《学生干部管理细则》、《学生干部考核细则》,并切实用于指导团委、学生会工作的开展。对学生会全体成员进行严格的考核评比,落实评优选先工作,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使学生会干部能本着“权责明确、职能清晰”的原则,以更高的质量为广大同学服务,推动团委、学生会的工作向科学、有序、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
3.以“青马工程”为抓手,锤炼共青团队伍素质。依托学院第四期“青马工程班”培训,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对学生干部进行了共青团建设、心理健康、宿舍管理、综合宣传、资助管理等方面的专项培训,提高学生干部工作能力,提高其沟通交流能力,全面提升学院学生干部综合素养。
(三)“三措并举”强专才,引导分团委新文化
1.以“四创原则”为基础,夯实学术科技育人平台。以“基于创意、乐于创作、勤于创造、勇于创业”的学院创新氛围,依托“挑战杯”、各类学科竞赛、专业素质拓展平台、学术讲座等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坚持“抓立项、抓竞赛、抓氛围、抓联动”的思路,形成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以专业素质拓展平台为基础的第二课堂专业技能培训体系,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适当的资金资助,完善奖励机制等措施,建立完善的学术科技育人平台,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2.以“四支队伍”为保障,巩固志愿服务育人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党员队伍、分团委学生会队伍、班长支书队伍、班级委员队伍的作用,为共青团志愿服务活动提供组织保障。以学生党员队伍为主体,组织开展各项党团重要纪念活动;以分团委学生会为主体,组织开展各项暑期志愿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以班长支书队伍为主体,认真完成学校各部门、学院交办的各项志愿活动和公益活动;以班级委员为主体,组织谋划班级自主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 3.以“四向精神”为抓手,锤炼文化艺术育人平台。以“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四向”精神为抓手,利用“两个讲坛”(学校的八角讲坛、学院的学术讲坛)、“四个节”(寒假读书节、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文化节、女生节)、“三个比赛”(“青春杯”辩论赛、“一二·九”大合唱比赛、专业特色课程竞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
(四)“三大载体”促成才,激发分团委新活力
1.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打造共青团工作的新阵地。以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各类活动为载体,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活动运作、经费保障、教师指导、基地建设、成果深化等方面确保各项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开展多层面、多种类的实践活动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文化、专业、心理等素质提升,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2013年暑假,学院积极组织了以“放飞青春中国梦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还原和谐生态城打造美丽中国梦”等9个活动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队,利用暑假,深入赣南苏区,走近安远,接触基层生活,促进青年学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学院依托校园资源协会共建社团的力量,积极指导开展了以爱心宿舍、爱心包裹项目志愿者劝募活动、善行100、学雷锋活动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目前,学院分团委已经与江西省赣州市汇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赣州江南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赣州博标测绘有限公司、赣州胜华实业有限公司、江西龙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水东分公司、赣州龙翔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签订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并先后推荐60名同学进行见习,以实践锻炼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以专业素质平台为载体,拓宽共青团工作的新渠道。建环专业平台:在教研室老师的指导下,组织举行了建环专业管件设计大赛等。依托素质拓展平台,我院作品《盘管式墙体强化通风空调系统节能设计》荣获第七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华中赛区二等奖,作品《多层建筑空调节能墙》荣获三等奖。
测量专业平台:我院今年成功承办国际矿山测量协会第十五届国际大会中国论文审查及学术交流会,让测量学生享受国际学术盛会,受到专业知识的熏陶。今年我院还组织了江西理工大学第四届“南方杯”大学生测绘实践技能大赛,提升了学生测绘实践能力。
地信专业平台:依托素质拓展平台,我院选派了GIS专业本科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GIS专业学生姜华、王宝玉、杨柳、徐露四位同学获得大赛一等奖,刘传立、陈优良两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我院陈优良、康俊峰老师指导,张炫铤、廖峭、朱宇峰、康念坤组成的参赛小组选送的作品《楼盘适居性评价与购房辅助决策系统》获2013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总决赛Web应用开发组二等奖,成为江西省唯一获奖的参赛队伍。
土木工程专业平台:我院承办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古德勇、戴龙钦、周学进三位同学获“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积极组织土木专业学生参加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我院汪小平老师指导,高盼盼、韩涛、韩白玉同学组成的江西理工大学代表队获得总决赛结构设计与结构分析专项二等奖、建筑设计专项挑战奖一等奖和参赛团队全能三等奖。
课外学术科技技能平台:依托省“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电脑知识竞赛以及大学生创业等各种技能竞赛,我院徐祥、杨志伟、周君明同学的作品《强化自然通风空调节能系统》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省二等奖。
3.以网络新媒体为载体,延伸共青团工作的新平台。学院积极建设网上共青团工作的新舞台,将融思想性、教育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网络传递给大学生,积极争夺网上学生的注意力,努力掌握网上共青团工作的主动权。学院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引导、教育学生,学院分团委官方微博现有听众2 273人,发布微博数3 875条,围绕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强化对青年学生的舆论引导,推动校园文化和校园新闻的传播,寓教于无形,充分发挥了新媒体平台最快速、最便捷的特点。
三、“团组织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的基本成效
在“团组织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的指导下,学院分团委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成效显著。近年来,学院100余人荣获国家级竞赛奖励,200余人荣获省部级竞赛奖励,120人荣获省部级奖励(非竞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建测学院分团委被评为江西省五四红旗团总支、全省“十个先进院系团委”多个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也是学院分团委扎实推进“团组织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的成效体现。
参考文献:
[1]孙利华.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创新性问题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7).
[2]石国亮.高校学生干部工作的理论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8(1).
[3]刘金长.高校共青团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4).
[4]宁继红.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探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责任编辑:李 慧)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全方位;育人
中图分类号:D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3-0093-02
随着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着从外部环境到服务对象的全新挑战,如何主动适应新形势,开拓新局面,是摆在高校共青团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经过实践摸索,创新性提出并重点推进了“团组织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
一、“团组织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为进一步加强二级学院共青团组织建设,根据团组织“育人”这一项根本任务,紧密围绕校团委“以服务育人为总目标,以认真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工作为主线”这一工作思路,学院共青团工作坚持“育人为本、服务为基、创新为魂”的工作主题,巩固完善学院分团委工作“一个中心抓两点”(即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工作为“两点”)构筑分团委工作新思路,积极打造“以教育青年为工作基础,以管理青年为工作抓手,以服务青年为工作根本”为核心的“三位一体”机制,重点培养青年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打造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宗旨,全面做好学院的共青团工作。
二、“团组织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的具体做法
学院分团委始终坚持用“创新”指导各项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开展不同形式的工作。“团组织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具体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一个中心抓两点,构筑分团委工作新思路
“一个中心抓两点”,学院分团委工作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即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抓两点”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工作为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工作思路既是上级党团组织提出的基本要求的具体落实,也是共青团组织自身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是指导学院共青团工作新的思路纲领。
(二)“三管齐下”育人才,彰显分团委新气象
1.以“四育题材”为基础,夯实共青团思想建设。学院分团委积极夯实理论教育、时事教育、成长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四育题材”,结合“双学”活动、月主题教育活动以及重大纪念活动,充分发挥微博等新媒体的作用,认真开展层次分明、内容多样的各类主题活动,不断完善分团委自身组织建设,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化。(1)理论教育主题化——月月都有主题。近年来,以学院实情为起点,学院分团委围绕生命健康教育、女生安全教育、阳光爱情教育、青春责任教育、校风学风教育等主题开展了“月月有主题”的思想教育工作。(2)时事教育形势化——关注热点话题。时刻关注时事论点及事件给学生带来的思想冲击,主动出击占领新媒体网络阵地,及时监控跟踪网络热议,适时引导评价开展时事教育。(3)成长教育阶段化——遵循成长规律。以年级为单位,分阶段给予侧重点,邀请相关专业人士进行报告、讲座,大一的新生教育,大二的素质教育,大三的专业教育,大四的毕业教育。近年来,组织了大二学生围绕“回归本部后应该有的大二生活”、“如何过好我的大三专业生涯”、“如何快速就业的大四毕业季”等主题进行了成长阶段教育。(4)实践教育案例化——榜样辐射力量。利用身边的“校友成长记”作为实践教育理论的重点支撑,通过“树榜样立标杆”、“抓典型保先进”等发辉榜样的辐射力量。利用学生干部会议、全院年级大会等途径大力宣传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如9月份组织了暑期社会实践分享会,邀请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为同学们主讲自身体会;11月份,院级青马工程班培训,邀请表现积极、各方面较好的优秀学生干部为同学们主讲自身学生干部经历等,引导同学们积极向“先进”学习。
2.以“三制两则”为保障,巩固共青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建设学院团委、学生会干部考核制度,三制两则即《学生干部汇报制度》、《学生干部例会制度》、《学生干部培训制度》、《学生干部管理细则》、《学生干部考核细则》,并切实用于指导团委、学生会工作的开展。对学生会全体成员进行严格的考核评比,落实评优选先工作,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使学生会干部能本着“权责明确、职能清晰”的原则,以更高的质量为广大同学服务,推动团委、学生会的工作向科学、有序、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
3.以“青马工程”为抓手,锤炼共青团队伍素质。依托学院第四期“青马工程班”培训,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对学生干部进行了共青团建设、心理健康、宿舍管理、综合宣传、资助管理等方面的专项培训,提高学生干部工作能力,提高其沟通交流能力,全面提升学院学生干部综合素养。
(三)“三措并举”强专才,引导分团委新文化
1.以“四创原则”为基础,夯实学术科技育人平台。以“基于创意、乐于创作、勤于创造、勇于创业”的学院创新氛围,依托“挑战杯”、各类学科竞赛、专业素质拓展平台、学术讲座等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坚持“抓立项、抓竞赛、抓氛围、抓联动”的思路,形成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以专业素质拓展平台为基础的第二课堂专业技能培训体系,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适当的资金资助,完善奖励机制等措施,建立完善的学术科技育人平台,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2.以“四支队伍”为保障,巩固志愿服务育人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党员队伍、分团委学生会队伍、班长支书队伍、班级委员队伍的作用,为共青团志愿服务活动提供组织保障。以学生党员队伍为主体,组织开展各项党团重要纪念活动;以分团委学生会为主体,组织开展各项暑期志愿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以班长支书队伍为主体,认真完成学校各部门、学院交办的各项志愿活动和公益活动;以班级委员为主体,组织谋划班级自主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 3.以“四向精神”为抓手,锤炼文化艺术育人平台。以“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四向”精神为抓手,利用“两个讲坛”(学校的八角讲坛、学院的学术讲坛)、“四个节”(寒假读书节、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文化节、女生节)、“三个比赛”(“青春杯”辩论赛、“一二·九”大合唱比赛、专业特色课程竞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
(四)“三大载体”促成才,激发分团委新活力
1.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打造共青团工作的新阵地。以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各类活动为载体,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活动运作、经费保障、教师指导、基地建设、成果深化等方面确保各项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开展多层面、多种类的实践活动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文化、专业、心理等素质提升,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2013年暑假,学院积极组织了以“放飞青春中国梦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还原和谐生态城打造美丽中国梦”等9个活动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队,利用暑假,深入赣南苏区,走近安远,接触基层生活,促进青年学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学院依托校园资源协会共建社团的力量,积极指导开展了以爱心宿舍、爱心包裹项目志愿者劝募活动、善行100、学雷锋活动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目前,学院分团委已经与江西省赣州市汇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赣州江南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赣州博标测绘有限公司、赣州胜华实业有限公司、江西龙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水东分公司、赣州龙翔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签订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并先后推荐60名同学进行见习,以实践锻炼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以专业素质平台为载体,拓宽共青团工作的新渠道。建环专业平台:在教研室老师的指导下,组织举行了建环专业管件设计大赛等。依托素质拓展平台,我院作品《盘管式墙体强化通风空调系统节能设计》荣获第七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华中赛区二等奖,作品《多层建筑空调节能墙》荣获三等奖。
测量专业平台:我院今年成功承办国际矿山测量协会第十五届国际大会中国论文审查及学术交流会,让测量学生享受国际学术盛会,受到专业知识的熏陶。今年我院还组织了江西理工大学第四届“南方杯”大学生测绘实践技能大赛,提升了学生测绘实践能力。
地信专业平台:依托素质拓展平台,我院选派了GIS专业本科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GIS专业学生姜华、王宝玉、杨柳、徐露四位同学获得大赛一等奖,刘传立、陈优良两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我院陈优良、康俊峰老师指导,张炫铤、廖峭、朱宇峰、康念坤组成的参赛小组选送的作品《楼盘适居性评价与购房辅助决策系统》获2013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总决赛Web应用开发组二等奖,成为江西省唯一获奖的参赛队伍。
土木工程专业平台:我院承办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古德勇、戴龙钦、周学进三位同学获“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积极组织土木专业学生参加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我院汪小平老师指导,高盼盼、韩涛、韩白玉同学组成的江西理工大学代表队获得总决赛结构设计与结构分析专项二等奖、建筑设计专项挑战奖一等奖和参赛团队全能三等奖。
课外学术科技技能平台:依托省“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电脑知识竞赛以及大学生创业等各种技能竞赛,我院徐祥、杨志伟、周君明同学的作品《强化自然通风空调节能系统》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省二等奖。
3.以网络新媒体为载体,延伸共青团工作的新平台。学院积极建设网上共青团工作的新舞台,将融思想性、教育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网络传递给大学生,积极争夺网上学生的注意力,努力掌握网上共青团工作的主动权。学院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引导、教育学生,学院分团委官方微博现有听众2 273人,发布微博数3 875条,围绕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强化对青年学生的舆论引导,推动校园文化和校园新闻的传播,寓教于无形,充分发挥了新媒体平台最快速、最便捷的特点。
三、“团组织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的基本成效
在“团组织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的指导下,学院分团委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成效显著。近年来,学院100余人荣获国家级竞赛奖励,200余人荣获省部级竞赛奖励,120人荣获省部级奖励(非竞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建测学院分团委被评为江西省五四红旗团总支、全省“十个先进院系团委”多个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也是学院分团委扎实推进“团组织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的成效体现。
参考文献:
[1]孙利华.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创新性问题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7).
[2]石国亮.高校学生干部工作的理论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8(1).
[3]刘金长.高校共青团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4).
[4]宁继红.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探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责任编辑:李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