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椎管内麻醉时硬膜外注药升高阻滞平面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临床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inhe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联合椎管内麻醉时硬膜外注药升高阻滞平面的机制。方法 :30例下肢矫形手术患者均采用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联合穿刺针行L2~ 3 穿刺 ,蛛网膜下隙注入等比重的 0 75 %布比卡因 1 5ml后硬膜外置管。患者随机分成三组 ,每组 10例 :硬膜外不给药 (A组 ) ,蛛网膜下腔注药后 15、2 0、2 5分钟经硬膜外导管给予 2 %利多卡因各3ml(B组 )或生理盐水各 3ml(C组 )。结果 :B组和C组温度觉、痛觉与触觉最高阻滞平面均明显高于A组 ,B组与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B组和C组平面固定时间明显长于A组 ,B组与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联合椎管内麻醉时硬膜外注入局麻药与注入生理盐水对阻滞平面升高无显著性差异 ,提示阻滞平面升高主要是由于容量效应。
其他文献
学校每两周进行一次常规检查,教学反思是其中的一个必查项目。但每次检查总会发现一些怪现象。有的“惜墨如金”,几个字、十几个字就草草结束,形式如同一句话新闻,精简至极,内容却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快速发展,全球价值链与自贸区建设已经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热点。2016年2月4日,由美国的主导的TPP协定正式签署,这一方面将促进全球价值链在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和物理化学课程的问题,通过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合理、科学的过程化考核体系,对物理化学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实践
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从字面上看有“自然法”之意,但绝没有西方“自然法”之内涵。因为无论是从它本意和追求的理想社会来说,还是从其崇尚的治国方略上来看,“道法
根据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结合地方企业行业人才需求,对药物分析实验教学进行探索与改革。在充分融入行业元素、
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保护目前还不全面,力度也欠缺.探究现行刑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保护,既是现阶段生产力发展对我国刑事法学提出的要求,也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紧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