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灌输"首先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来的。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用"灌输"两个字,但恩格斯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灌输"的概念。他在参观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一幅画时,曾评价为"从宣传的社会主义的角度看,这幅画所起的作用要比一百本小册子大得多。这幅画在德国好几个城市展览过,当然给不少人灌输了社会主义的思想。" 列宁第一次提出"灌输"理论,并进行系统的研究。在我国,毛泽东在1938年5月《论持久战》一文中,用了"贯注"一词;1935年,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文中提出"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向农民群众不断地灌输社会主义思想。"纵观中西方使用的"灌输",最初都是与具体的内容和条件相联系的,即是一种具体的方法,而后却由于不同的原因转变为具有绝对性的观念和方式,无论西方还是我国对此都是针对它的"绝对性"开始的,这意味着灌输作为教育的一种具体方法依然是具有其存在价值的。然而,在今天看来,传统的"灌输"教育是与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相联系的,当然也就不可避免的有着它的弊端与不足。
一、传统"灌输"的不足
首先,传统的灌输过分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从而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分离,甚至使两者处于对立局面,进而影响其效果。"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 传统的灌输,把受教育者仅仅当成一个被动的接受教育的客体,由于教育者缺乏对学生的正确认识,无视学生理解与否,也不允许学生选择和怀疑,迫使学生接受教育内容,必然造成师生形式上交往而思想上隔离的局面。所以,在这种传统的灌输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似乎都在场,但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沟通和交流,很多教学场面看似在对话,实质在独白。更糟糕的是,教育者成了教育的控制者,无须尊重受教育者的他异性,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受教育者,使他们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无心无情的容器,甚至成为了旁观者。
其次,传统的灌输隔裂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教育过程陷入静止状态,进而也影响了效果。教育是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这两个要素相互作用才得以展开运行的。就施教者而言,教育者是这个活动的承担者、发动者、实施者、创造者,他们是积极的、活跃的因素。他们施教的前提,在于正确地认识其教育的对象;他们施教的过程,就是同受教育者交流信息的过程;他们施教的结果,不但使受教育者的认识有了变化,同时,教育者自身也总会获得新的认识。作为受教育者,他们是教育者获取信息、实现认识、检验和发展认识的直接对象。然而,作为有意识、有目的,并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他们有着明确的自我意识能力。在教育过程中,他们有权决定接受的内容及接受的程度,有权对过程进行支配、控制和调节,此外,他们还能把自己作为教育的对象,同时以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多方面影响教育者。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灌输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经济成份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趋于多样化,尤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更崇尚自由、独立、平等、自主,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改变以往单纯灌输的方式、单纯把人当成工具和被动的接收器的方式、单纯进行知识教育的方式。
首先,我们要尊重受教育者,使灌输平等化。平等是我们进行一切活动的人性基础。处于信息化的今天,教育者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而受教育者也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他们从已有的思想基础出发,在接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对教育者所授的信息进行选择、内化、整合等,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思想认识、品德修养,不断推进自身内在精神素质建设,不断进行主体重构。同时,我们还不能忽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受教育者自己根据社会客观要求设定,自己成为自己的教育者。这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成为处于同一平面中的两个平等主体,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同样是教育的主体,他们是人与人关系。这就使得基于平等地位上的交流与沟通成为可能,而不是作为两个互不相干的孤独者而存在着。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就应当做一名好的倾听者和交往者,而不仅仅是好的讲解人,让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都作为平等的主体而存在,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为师生间创造有效的对话平台。因此,改变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尴尬境地,我们应当反思传统灌输,遵循无条件尊重受教育者,消除教育过程中的接受双方的不平等地位,实现灌输的平等化。
其次,我们要重视无意识教育,使灌输无声化。所谓无意识教育,是相对于有意识教育而言,指的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自觉地在受教育者周围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受教育者感受和体味,使他们满足美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使我们的有意识教育转变为无意识教育,实现灌输的无声化。
无意识教育不仅能够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而且还有着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优势。无意识教育具有平等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地位平等,没有贵贱高低之分,这能够出现有意识教育所不及的效果。
无意识教育具有隐蔽性,能够有效地弥补学生们的逆反心理。心理学证明,劝导性的教育如果劝诱性太显眼或强度太大,人们会感受到自己的选择自由受到了限制,于是激起对这种信息的抵抗。无意识教育不搞教育动员,是一种含而不露的非"标签"式教育。无意识教育不是开门见山的直述道理,而是把教育教学的意向、目的潜藏在与之相关的载体之中,论道而不说教,使富有教育意义的哲理通过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悄悄润入学生的心田,在其心灵深处积淀下来,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顿悟,逐渐形成一些良好的思想品质、理想信念、性格气质。
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我们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增强其教育效果,不良的环境则会弱化其教育威力。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教育者要走出课堂,开辟第二课堂,丰富社团文化。学生自愿组织参加的各类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同时也使学生在接受各类技能训练的同时,陶冶了情操,完善了人格,提高了觉悟。自觉以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无意识灌输,便能达到激人奋进、催人参与的目的,就能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态度、情感、习惯、兴趣等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第三,注重体验教育,使灌输生活化。
体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之一,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价值。体验是创设一种与教育要求一致的自然、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其中。学校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为体验的实践提供了场域,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却遮敝了人的生活世界的生动性,使人感受到的是一个冷冰的科学世界,这种教育已经远离了人的内心追求,远离"人之为人"的本质和需要,进而成为工具化的存在物。我们的教育变成了"目中无人"教育方式或仅关注外在知识的载体,而不关注受教育者对知识的理解、同化、自主建构。体验教育坚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用丰富的知识和教育素材来做体验生活的铺垫,把体验活动和学生内心的需求结合起来,开展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明显的教育活动。在体验中,教育者的职责主要是创造机会和条件来诱发和唤醒学生的体验,同时也诱发和唤醒自己的体验,体验是把外求与内求有机结合的内外交融的教育形态,它重视外部自然世界和人际之间的信息,是在内外交融的形态下由体验者进行的内外全息感悟。体验关注教育内化问题的真正解决,实现了认知和情感的协调、融合,促成了外在的教育与激发学生内化成长需要的整合,凸显了教育的统摄性、全时空性、渗透性、实践性、主动性和内在性。
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09
[2]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44-245
[3] 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94
一、传统"灌输"的不足
首先,传统的灌输过分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从而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分离,甚至使两者处于对立局面,进而影响其效果。"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 传统的灌输,把受教育者仅仅当成一个被动的接受教育的客体,由于教育者缺乏对学生的正确认识,无视学生理解与否,也不允许学生选择和怀疑,迫使学生接受教育内容,必然造成师生形式上交往而思想上隔离的局面。所以,在这种传统的灌输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似乎都在场,但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沟通和交流,很多教学场面看似在对话,实质在独白。更糟糕的是,教育者成了教育的控制者,无须尊重受教育者的他异性,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受教育者,使他们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无心无情的容器,甚至成为了旁观者。
其次,传统的灌输隔裂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教育过程陷入静止状态,进而也影响了效果。教育是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这两个要素相互作用才得以展开运行的。就施教者而言,教育者是这个活动的承担者、发动者、实施者、创造者,他们是积极的、活跃的因素。他们施教的前提,在于正确地认识其教育的对象;他们施教的过程,就是同受教育者交流信息的过程;他们施教的结果,不但使受教育者的认识有了变化,同时,教育者自身也总会获得新的认识。作为受教育者,他们是教育者获取信息、实现认识、检验和发展认识的直接对象。然而,作为有意识、有目的,并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他们有着明确的自我意识能力。在教育过程中,他们有权决定接受的内容及接受的程度,有权对过程进行支配、控制和调节,此外,他们还能把自己作为教育的对象,同时以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多方面影响教育者。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灌输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经济成份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趋于多样化,尤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更崇尚自由、独立、平等、自主,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改变以往单纯灌输的方式、单纯把人当成工具和被动的接收器的方式、单纯进行知识教育的方式。
首先,我们要尊重受教育者,使灌输平等化。平等是我们进行一切活动的人性基础。处于信息化的今天,教育者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而受教育者也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他们从已有的思想基础出发,在接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对教育者所授的信息进行选择、内化、整合等,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思想认识、品德修养,不断推进自身内在精神素质建设,不断进行主体重构。同时,我们还不能忽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受教育者自己根据社会客观要求设定,自己成为自己的教育者。这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成为处于同一平面中的两个平等主体,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同样是教育的主体,他们是人与人关系。这就使得基于平等地位上的交流与沟通成为可能,而不是作为两个互不相干的孤独者而存在着。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就应当做一名好的倾听者和交往者,而不仅仅是好的讲解人,让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都作为平等的主体而存在,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为师生间创造有效的对话平台。因此,改变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尴尬境地,我们应当反思传统灌输,遵循无条件尊重受教育者,消除教育过程中的接受双方的不平等地位,实现灌输的平等化。
其次,我们要重视无意识教育,使灌输无声化。所谓无意识教育,是相对于有意识教育而言,指的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自觉地在受教育者周围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受教育者感受和体味,使他们满足美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使我们的有意识教育转变为无意识教育,实现灌输的无声化。
无意识教育不仅能够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而且还有着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优势。无意识教育具有平等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地位平等,没有贵贱高低之分,这能够出现有意识教育所不及的效果。
无意识教育具有隐蔽性,能够有效地弥补学生们的逆反心理。心理学证明,劝导性的教育如果劝诱性太显眼或强度太大,人们会感受到自己的选择自由受到了限制,于是激起对这种信息的抵抗。无意识教育不搞教育动员,是一种含而不露的非"标签"式教育。无意识教育不是开门见山的直述道理,而是把教育教学的意向、目的潜藏在与之相关的载体之中,论道而不说教,使富有教育意义的哲理通过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悄悄润入学生的心田,在其心灵深处积淀下来,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顿悟,逐渐形成一些良好的思想品质、理想信念、性格气质。
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我们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增强其教育效果,不良的环境则会弱化其教育威力。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教育者要走出课堂,开辟第二课堂,丰富社团文化。学生自愿组织参加的各类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同时也使学生在接受各类技能训练的同时,陶冶了情操,完善了人格,提高了觉悟。自觉以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无意识灌输,便能达到激人奋进、催人参与的目的,就能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态度、情感、习惯、兴趣等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第三,注重体验教育,使灌输生活化。
体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之一,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价值。体验是创设一种与教育要求一致的自然、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其中。学校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为体验的实践提供了场域,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却遮敝了人的生活世界的生动性,使人感受到的是一个冷冰的科学世界,这种教育已经远离了人的内心追求,远离"人之为人"的本质和需要,进而成为工具化的存在物。我们的教育变成了"目中无人"教育方式或仅关注外在知识的载体,而不关注受教育者对知识的理解、同化、自主建构。体验教育坚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用丰富的知识和教育素材来做体验生活的铺垫,把体验活动和学生内心的需求结合起来,开展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明显的教育活动。在体验中,教育者的职责主要是创造机会和条件来诱发和唤醒学生的体验,同时也诱发和唤醒自己的体验,体验是把外求与内求有机结合的内外交融的教育形态,它重视外部自然世界和人际之间的信息,是在内外交融的形态下由体验者进行的内外全息感悟。体验关注教育内化问题的真正解决,实现了认知和情感的协调、融合,促成了外在的教育与激发学生内化成长需要的整合,凸显了教育的统摄性、全时空性、渗透性、实践性、主动性和内在性。
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09
[2]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44-245
[3] 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