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建立中小学优秀教师合作互动的新机制,发挥高水平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2005年12月,常州市教育局在全省首创“名教师工作室”模式,评选、组建了首批25个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三年来,据不完全统计,25个工作室共开展活动682次,开设各类研究课、示范课1201节,有4名领衔人成为江苏省特级教师。104名工作室成员成为市"32级梯队”高一层次的优秀教师,工作室参与编写教材、撰写论著68本。
名教师工作室,已经成为常州教育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未来名教师的孵化室。
一、圆梦:怀揣希冀 如约相聚
1.课题引领,如约而聚。25个工作室均由1名领衔人和10名成员组成,工作周期为3年。领衔人由市教育局聘请专家通过“申报:课题选择自主申报——初选:课题阐述方案论证——复选:现场答辩专家评定——公示:行政审核网上公布”四个流程从申报者中产生,他们中大多为省特级教师、市特级后备或双师型教师。工作室成员由领衔人通过“公布方案网上招募——条件审核专题答辩——双向认定签约上报”三个流程从众多的自主申报者中选拔产生。工作室的研究课题源自领衔人对教育改革深层问题的敏感与探索,对推进一线课改和教师发展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是吸引志趣相投者的核心要素。共同的研究兴趣和价值追求使有志者如约而至,倾情投入。
2.长程规划,分层推进。为了卓有成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每个工作室在成立初期都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如“常州市小学数学教育王冬娟名教师工作室”对工作室的研究课题“教材研读和教学设计研究”就进行了长程规划。期待用三年的时间对小学数学四大领域教材研读和教学设计进行全覆盖。第一年:“点”研究。以四大领域中的典型课例为抓手,在不同年级进行“三合一”研究(教材研读、教学设计与实践反思),形成精品课例,辐射一类课型,实现“类”迁移。第二年:“线”研究。以某个领域的知识系列(如统计与概率)为抓手,进行纵向知识目标和教学策略的递进式研究,在整体上把握教材的内在结构。第三年:“面”研究。以小学数学教材“实践与综合应用”为抓手,进行数学知识内部、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关系的实践研究。
3.创新机制,成事成人。“在成事中成人、以成人促成事”既是工作室的历史使命,也是工作室的价值追求。为此,工作室创新工作机制,实现动力内化。一是主动发展机制。成员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将个人发展规划与工作室建设目标融为一体。工作室建立《成员管理个人档案》,记录成员原有基础、发展目标和研究成果,每学年对成员进行目标达成度的考核与奖励。二是团队发展机制。工作室将来自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视作团队发展的差异资源,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形成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进而形成工作室的文化张力,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团队的智慧共享与转换中优化研究环境。三是项目领衔机制。将工作室研究课题分成若干个子课题,由成员根据各自的个性特长、研究优势以及所在学校的研究基础和教研文化等自主申报,在本校组建并领衔子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室每月组织集中研讨和交流,提炼出总课题研究方向上的成果。四是研究创新机制。领衔人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创新研究机制,动态调整和完善工作室年度计划,促进研究任务的高效达成。教育局按照《常州市名教师工作室的管理与考核办法》组织学期工作交流、中期评估和周期性总结表彰。
二、追梦:激情演绎沉淀芬芳
工作室活动以各自的课题研究为抓手,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坚持学习研究与实践创新相结合、集中研讨与个体探索相结合的原则,扎根课堂,全力推进研究性变革实践,促进名教师队伍的加速成长。
1.同课异构,有向突破。课堂永远是教师播种理想和收获成长的土壤。同课异构,就是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设计与对比式研究,在问题有向突破的同时促进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成长。为了真正实现“成事成人”的工作目标,工作室在推进“教材研读与教学设计研究”的前期,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现场听课等形式,了解课改中一线教师的困惑与需求。从“疑难案例”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同题”,在深入研读教材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育人价值的基础上“异构”,并邀请工作室顾问、课程专家沈重予、陈春圣老师现场指导,就“专家眼中的教材编写意图”与“教师眼中的教学现场问题”进行深度对话,把准教材研读的深化点与生长点。而后,工作室成员带着新的设想回到各自所在的学校进行异地重建,在“疑难案例”的有向突破中积淀走进教材、超越教材的底气,提升自己的实践智慧。
2.统分结合,双向滋养。工作室成员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区域和学校,承载着不同的学校文化以及地域优势,这是工作室课题研究的重要资源。为了更好地发挥工作室在日常研究中的积极作用,工作室创新“统分结合”的研究机制。组织形式上,“统”为每月一次的集中研讨,“分”为成员领衔的日常子工作室研讨。研究内容上,“统”为必选内容,“分”为自选内容。工作室将研究内容进行系统分类,让成员根据各自的研究兴趣、研究特长以及所在学校已有的研究基础进行课题认领(为了便于对比,至少有两个成员的必选内容相同),在各自所在的学校领衔子工作室课题研究,然后带着各自的研究成果参加每月一次的集中研讨。统分结合的研究方式使子工作室的研究成果成为工作室高起点研究的重要资源,而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又引领着子工作室研究的持续深化,既提高了研究的效度,又放大了工作室在面上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共性与个性的双向滋养。
3.辐射引领,提升价值。辐射是工作室的重要特性。一是送课到校,将工作室成熟的研究课例送到学校,与一线教师进行深入的现场研讨,提升课题的研究价值。二是专题讲座。据不完全统计,25个工作室三年中开设了800多场专题讲座,足迹遍布了省内外,吸引了更多志同道合者。三是网上互动。常州市教育局在“常州教育网”上专门开辟“名师工作室网站”,每个工作室都有自己的网页,并设立理论前沿、读书漂流、课堂传真、研究动态等栏目,为工作室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在线研训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领衔人会给成员推荐共读书目和自选书目;成员们交流学习心得或推荐优秀资源;外省市的老师可以提出教学问题向工作室寻求帮助……网站吸引了外省市的志趣相投者,成为工作室的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
三、为梦:感恩成长 畅想续曲
1.充实中感恩执着。工作室成员都在各自学校承担行政管理工作,工作的压力与负担不言而喻,但对教育研究的热爱与执着,使他们始终坚守着这一份忙碌与清苦,风雨同舟,携手攻坚。研读与思考,使我们积累了“走进教材”的底气:质疑与追问,让我们拥有了“超越教材”的锐气。在首届工作室周期性评估中。25个工作室领衔人中有17人升格为第二届工作室领衔人,许多首届工作室成员被聘为第二届工作室顾问。专业自觉,在这里扎根……
2.成长中感恩合作。工作室的每一次相聚,都是一次激情对话;每一次争论,都是一次智慧共享。率真直言替代了客套恭维,深入反思避免了浅尝辄止,真实成长淡化了功利追逐。在这里,我们一起为工作室成员庆贺生日;在这里,我们一起为书稿的撰写挑灯夜战;在这里,我们一起为参赛选手助兴助威……工作室,成为每个成员心向往之的“聚缘雅居”。良好的环境造就了工作室高雅的文化“场”。王冬娟名教师工作室的“水”文化既凝聚了10位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又彰显了10位成员独特的教学风格。水之豪放、水之灵动、水之儒雅、水之柔韧、水之深邃、水之逸趣……渐渐成为他们教育思想的精髓。教学流派,在这里孕育……
3.收获中感恩磨砺。三年历练,王冬娟名教师工作室不仅收获了100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9节一二等奖评优课,还培养了1位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和2名市学科带头人。由工作室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的《聚焦实践·走向理性》一书成为省骨干教师培训教材,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践孕育智慧》一书在“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一枝独秀。在首届工作室周期性评估中,工作室被评为“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优秀工作室”,成为“网上最受欢迎的名教师工作室”。职业幸福,在这里生长……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一路的浇灌,只是追梦人孕育春华秋实的序曲,而追梦的足迹将从这里再次起步……
名教师工作室,已经成为常州教育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未来名教师的孵化室。
一、圆梦:怀揣希冀 如约相聚
1.课题引领,如约而聚。25个工作室均由1名领衔人和10名成员组成,工作周期为3年。领衔人由市教育局聘请专家通过“申报:课题选择自主申报——初选:课题阐述方案论证——复选:现场答辩专家评定——公示:行政审核网上公布”四个流程从申报者中产生,他们中大多为省特级教师、市特级后备或双师型教师。工作室成员由领衔人通过“公布方案网上招募——条件审核专题答辩——双向认定签约上报”三个流程从众多的自主申报者中选拔产生。工作室的研究课题源自领衔人对教育改革深层问题的敏感与探索,对推进一线课改和教师发展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是吸引志趣相投者的核心要素。共同的研究兴趣和价值追求使有志者如约而至,倾情投入。
2.长程规划,分层推进。为了卓有成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每个工作室在成立初期都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如“常州市小学数学教育王冬娟名教师工作室”对工作室的研究课题“教材研读和教学设计研究”就进行了长程规划。期待用三年的时间对小学数学四大领域教材研读和教学设计进行全覆盖。第一年:“点”研究。以四大领域中的典型课例为抓手,在不同年级进行“三合一”研究(教材研读、教学设计与实践反思),形成精品课例,辐射一类课型,实现“类”迁移。第二年:“线”研究。以某个领域的知识系列(如统计与概率)为抓手,进行纵向知识目标和教学策略的递进式研究,在整体上把握教材的内在结构。第三年:“面”研究。以小学数学教材“实践与综合应用”为抓手,进行数学知识内部、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关系的实践研究。
3.创新机制,成事成人。“在成事中成人、以成人促成事”既是工作室的历史使命,也是工作室的价值追求。为此,工作室创新工作机制,实现动力内化。一是主动发展机制。成员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将个人发展规划与工作室建设目标融为一体。工作室建立《成员管理个人档案》,记录成员原有基础、发展目标和研究成果,每学年对成员进行目标达成度的考核与奖励。二是团队发展机制。工作室将来自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视作团队发展的差异资源,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形成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进而形成工作室的文化张力,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团队的智慧共享与转换中优化研究环境。三是项目领衔机制。将工作室研究课题分成若干个子课题,由成员根据各自的个性特长、研究优势以及所在学校的研究基础和教研文化等自主申报,在本校组建并领衔子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室每月组织集中研讨和交流,提炼出总课题研究方向上的成果。四是研究创新机制。领衔人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创新研究机制,动态调整和完善工作室年度计划,促进研究任务的高效达成。教育局按照《常州市名教师工作室的管理与考核办法》组织学期工作交流、中期评估和周期性总结表彰。
二、追梦:激情演绎沉淀芬芳
工作室活动以各自的课题研究为抓手,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坚持学习研究与实践创新相结合、集中研讨与个体探索相结合的原则,扎根课堂,全力推进研究性变革实践,促进名教师队伍的加速成长。
1.同课异构,有向突破。课堂永远是教师播种理想和收获成长的土壤。同课异构,就是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设计与对比式研究,在问题有向突破的同时促进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成长。为了真正实现“成事成人”的工作目标,工作室在推进“教材研读与教学设计研究”的前期,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现场听课等形式,了解课改中一线教师的困惑与需求。从“疑难案例”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同题”,在深入研读教材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育人价值的基础上“异构”,并邀请工作室顾问、课程专家沈重予、陈春圣老师现场指导,就“专家眼中的教材编写意图”与“教师眼中的教学现场问题”进行深度对话,把准教材研读的深化点与生长点。而后,工作室成员带着新的设想回到各自所在的学校进行异地重建,在“疑难案例”的有向突破中积淀走进教材、超越教材的底气,提升自己的实践智慧。
2.统分结合,双向滋养。工作室成员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区域和学校,承载着不同的学校文化以及地域优势,这是工作室课题研究的重要资源。为了更好地发挥工作室在日常研究中的积极作用,工作室创新“统分结合”的研究机制。组织形式上,“统”为每月一次的集中研讨,“分”为成员领衔的日常子工作室研讨。研究内容上,“统”为必选内容,“分”为自选内容。工作室将研究内容进行系统分类,让成员根据各自的研究兴趣、研究特长以及所在学校已有的研究基础进行课题认领(为了便于对比,至少有两个成员的必选内容相同),在各自所在的学校领衔子工作室课题研究,然后带着各自的研究成果参加每月一次的集中研讨。统分结合的研究方式使子工作室的研究成果成为工作室高起点研究的重要资源,而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又引领着子工作室研究的持续深化,既提高了研究的效度,又放大了工作室在面上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共性与个性的双向滋养。
3.辐射引领,提升价值。辐射是工作室的重要特性。一是送课到校,将工作室成熟的研究课例送到学校,与一线教师进行深入的现场研讨,提升课题的研究价值。二是专题讲座。据不完全统计,25个工作室三年中开设了800多场专题讲座,足迹遍布了省内外,吸引了更多志同道合者。三是网上互动。常州市教育局在“常州教育网”上专门开辟“名师工作室网站”,每个工作室都有自己的网页,并设立理论前沿、读书漂流、课堂传真、研究动态等栏目,为工作室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在线研训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领衔人会给成员推荐共读书目和自选书目;成员们交流学习心得或推荐优秀资源;外省市的老师可以提出教学问题向工作室寻求帮助……网站吸引了外省市的志趣相投者,成为工作室的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
三、为梦:感恩成长 畅想续曲
1.充实中感恩执着。工作室成员都在各自学校承担行政管理工作,工作的压力与负担不言而喻,但对教育研究的热爱与执着,使他们始终坚守着这一份忙碌与清苦,风雨同舟,携手攻坚。研读与思考,使我们积累了“走进教材”的底气:质疑与追问,让我们拥有了“超越教材”的锐气。在首届工作室周期性评估中。25个工作室领衔人中有17人升格为第二届工作室领衔人,许多首届工作室成员被聘为第二届工作室顾问。专业自觉,在这里扎根……
2.成长中感恩合作。工作室的每一次相聚,都是一次激情对话;每一次争论,都是一次智慧共享。率真直言替代了客套恭维,深入反思避免了浅尝辄止,真实成长淡化了功利追逐。在这里,我们一起为工作室成员庆贺生日;在这里,我们一起为书稿的撰写挑灯夜战;在这里,我们一起为参赛选手助兴助威……工作室,成为每个成员心向往之的“聚缘雅居”。良好的环境造就了工作室高雅的文化“场”。王冬娟名教师工作室的“水”文化既凝聚了10位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又彰显了10位成员独特的教学风格。水之豪放、水之灵动、水之儒雅、水之柔韧、水之深邃、水之逸趣……渐渐成为他们教育思想的精髓。教学流派,在这里孕育……
3.收获中感恩磨砺。三年历练,王冬娟名教师工作室不仅收获了100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9节一二等奖评优课,还培养了1位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和2名市学科带头人。由工作室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的《聚焦实践·走向理性》一书成为省骨干教师培训教材,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践孕育智慧》一书在“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一枝独秀。在首届工作室周期性评估中,工作室被评为“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优秀工作室”,成为“网上最受欢迎的名教师工作室”。职业幸福,在这里生长……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一路的浇灌,只是追梦人孕育春华秋实的序曲,而追梦的足迹将从这里再次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