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每一个乡村孩子的健康发展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heng_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为了一切孩子的健康发展。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支点,围绕学习目标,尊重学生差异,提出“循环—差异”的教学模式。从实验学校的选择、研究行动的开展到研究成果的总结,淮安区在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与专家的共同引领下,取得了优异的教学实践成果。在后续的发展中,淮安区仍将不断探索,使“循环—差异”教学模式在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教学改革;学习目标;尊重;“循环—差异”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2-0048-02
  【作者简介】咸勇,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教育局(江苏淮安,223200)局长、党委书记。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初中的校校通网络、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图书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等建设已经基本达到了标准化、均衡化。2009年,淮安区有35所初中学校,城区有3所规模大、生源好的初中,每届学生5000多人,占了全区的一半。
  一、“循环—差异”教学模式发生的背景
  在现实中,我们意外地发现几乎所有的农村初中学校办学规模都在萎缩,优质教师不断流失,教研氛围持续弱化,农村初中学生不但很难和城区学生进行竞争,甚至连新课改提出的“下要保底”都成了问题。以致一些农村适龄初中的学生开始“移民”,这种风气甚至已经向小学和幼儿园蔓延。要想改变现状,必须设法解決农村初中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提高农村初中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迅速找到“撬起”农村初中良性发展的“支点”。
  2001年新课改提出以生为本,促进全面发展,具体落实在课堂的理念。我们研究借鉴了“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东庐中学的“讲学稿”等先进经验,在梳理淮安区施河新桥联中等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于2011年提出“循环—差异”课堂教学模式,配套设计《导学案》,并以学测评价等手段跟踪监控、管理实验研究。
  二、“循环—差异”教学模式坚实的落地
  1.慎选实验学校。淮安区全区120多万人口,下辖26个乡镇(场),设有农村初中30多所。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信性,必须科学地选择实验样本学校。2009年,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最终,我们将实验学校选择在距离县城30多公里的农村初中——车桥镇初级中学。该校有800多名学生,70多名教师,15个教学班,是一所办学规模、生源质量、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等都处于全区中等水平的初级中学。
  2.深度行动研究。区教育局主要领导人带领实验团队到实验学校现场办公,解决教学改革实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定期督查指导实验开展情况。具体实验由区教研室牵头,其他科室协同,主要包括教师培训、学案编写、课堂观察、专题研讨等。培训内容包括理念提升、操作要点、问题讨论;学案编写与修改是实验的重要内容,起初由区学科教研员先编写样稿,接着让教师模仿编写教研员修改审定,最后是教师自主设计完成;专题研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现场观察课堂,听课评课议课,教学沙龙等,与洋思中学组织同课异构,成立淮安市“循环—差异”教学研究学校联盟,创建“循环—差异”教学专题网站,编印内部学习研究刊物《“循环—差异”教学理论与实践》手册等。
  3.加强总结反思。一是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加强文献研究,特别重视案例研究、行动研究。2011年,实验学校车桥初级中学实验班第一批学生参加中考,与全区几所优质农村初中学校进行横向对比,结果显示,实验学校学生总分、均分水平最高(包括文化考试科目、技能等级测试科目等),总分成绩集中度最高,百分位数高,尤其是在全区排名50%、25%、5%位置的人数都名列第一。二是研究成果的实用性。(1)建构了“循环—差异”教学模式,其操作环节清楚、具体,便于学习。(2)提供了学科课程标准分解技术,引导教师学会制作双向细目表和课时目标分解表。(3)编制的课时导学案方便实用,全区共享集体备课成果,教师自主二次备课。
  4.重视专家引领。一是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我们研读了大量图书、杂志,包括《有效教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教学心理学》《提问教学法》等。二是邀请专家学者指导。2010年以来,邀请市教研室学科教研员多次现场听课,质疑答辩;2011年12月,江苏省教研室4位学科教研员专程来了解教改情况,观摩课堂教学,调查走访师生;2012年以来,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教授几次亲临课堂教学现场,听课并作专题指导。江苏省教育学会杨九俊会长、省教科院王一军教授、省规划办彭钢主任等多次作专业指导,确保了课题研究始终行进在正确的轨道上。
  5.加快成果转化。2011年春学期,召开校长会议,下发文件《关于在全区初中学校推广循环—差异教学模式的通知》,在本区仇桥中学、季桥中学、施河中学等12所初中学校推广应用。2011年,“推广‘循环—差异’教学、推进课程改革项目”获得淮安市创新创优项目一等奖;2012年,“循环—差异”教学模式被淮安市教育局评为“十大教学模式”;2013年1月,在江苏省教研室主任高级研修班上,作“推广‘循环—差异’教学、推进课程改革项目”经验介绍。2012年、2014年江苏省学业质量监测中,我区初中学生学业质量在本市、本省全面领先。2014年9月,实验学校车桥镇初级中学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5年,“循环—差异”教学被评为首批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三、“循环—差异”教学模式引发的思考
  1.探索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循环学习”“差异学习”“差异发展”的实证研究,就是学生在不同的学科学习中,在不同环境的学习过程中,是怎样进行循环学习的,怎样进行差异学习的,怎样实现差异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要能通过大数据、具体案例进一步去分析、验证“循环—差异”学习理论,丰富并创新教育理论成果。
  2.“循环—差异”教学在不同学科课型教学中的操作要领研究。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教学个性,如何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值得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长期研究。
  3.“循环—差异”教学在高中、小学的变式与延伸研究。“循环—差异”教学在初中有很好的适切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小学高年级、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有相近的心理特征,学习的环境、方式、任务要求都有相似之处,如何将“循环—差异”教学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小学和高中,提高研究成果的普适性水平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4.信息化环境中“循环—差异”教学的跟进研究。互联网技术几乎影响并渗透在每一个行业或领域,教育教学及管理自然也不例外。“循环—差异”教学强调“循环学习”“差异学习”“差异发展”。那么,如何更好地应对电子书包的兴起,网络课程的出现,小班化、翻转课堂、“私人订制”等现代化教学的要求,都需要深入地开展研究。目前,已经开展了四位一体机、平板电脑教学的应用与实验研究。<\\Ysc01\d\江苏教育\2017年\2017管理\01\KT1.TIF>
其他文献
【摘要】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校长为了摆脱校园“稻草人”的命运,可以借助共建良性互动的场域,用爱心走近学生;倡导建立“润泽的校园”,用童心聆听学生。校长和教师对学生的真心鼓舞会激发起学生自我发展的原动力,促使学生赢得自信和快乐。  【关键词】走近;聆听;鼓舞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74-0047-02  我们小时候,在播种时节或者谷物成熟的
【关键词】深度学习;绘本教学;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33-0059-04  一、什么是深度学习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便开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验研究。1976年,他们联名发表了文章《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提出了深度学习(Deep lear
一  学生学习了第一课时,从“一分钟说说这个故事”开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有什么问题,学生提了“我想知道为什么王母娘娘要趁着牛郎不在家时去抓织女呢?”等问题。  生:我知道为什么七月七的时候,牛郎织女相会了却不私奔的原因。(哄堂大笑)因为王母很厉害,再跑,王母娘娘会再划几条银河。(众笑)  师:你的回答有一定的道理。但这里有个问题:“私奔”是什么意思?现在,周围的人都知道,地上的喜鹊,甚至天上的王母
【摘 要】教研水平的提升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而基于自觉主动的基层研究是提升日常研究力的有效保障。重构教师的教研生活需要让教师产生学习的内动力,从被动走向主动,改变备课组割裂的状态,增强小组间的合作研究意识,实现教研从粗放走向细致。  【关键词】教研生活;教师发展;合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2-0060-02  【作者简介】
学生的需求可谓是多种多样的,也许为了同样的一件事或一个目标,不同的学生却有着不同的需要。即便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也可能出现不同的想法。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仅凭迎合是远远不够的。我以为,教学预设必须建立在理解和顺应学生合理需求的基础上,而对学生由此生成的新问题,教师要认真分析、改进行为、超越学生,在学生需求和教学目标之间找准切入点,丰富学生的感性视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推动每个生命个体的
【摘 要】在欣赏音乐作品时,通感会带给欣赏者具体画面、声响之外的审美意蕴,其产生的美感将使乐曲意味悠长、情感浓郁。同时,通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诠释作品的思想感情,并形成一种美的情感、美的心态、美的体验和美的效果,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在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  【关键词】审美通感 听觉感官 音乐联想 通感效应  通感,也称联觉。它是指在感知物和意知物形成过程中各种感觉的相互渗透和互化,即包括视觉
主持人语  杜威说: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换言之,学习就是为了促进儿童思维发展。而现实教学中,发展儿童的思维常常被作“神化”或“窄化”理解,要么谈及思维就要扯上“创新”,要么只认为数学类学科才有发展思维一说。当下,我们应该将“儿童思维发展的研究”接上地气,进行细化研究,比如儿童思维发展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如何促进其思维多样化发展?  基于问题,我们不缺方法和策略,重要的是方法、策略与问题是否契合或相
【摘 要】“尚美教育”是近几年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吴桥中学在总结反思办学经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尚美”,已开始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学校全方位贯彻用激励欣赏教育生活中人的闪光点,用大爱成全学校教育生活中的人的“尚美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关键词】尚美教育;成全;教育生活  【中圖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50-0039-02 
【摘 要】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通过传统书院教育文化的精心提炼打造人文校园,以学校美育的整体实施进行文化传承与时代转换,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重构审美的中学生活。南菁中学在百年老校向现代学校转型发展的轨迹中,始终以培养完整的人为价值追求,整体构建大美育课程体系,深刻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立德树人的教育追求变为现实,学校教育逐渐走向美学境界。  【关键词】书院文化;审美;课程;教学  【
【摘 要】江苏省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秉承“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以傳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充分开发和利用京剧中的课程资源,构建了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以京韵课程为核心的校本化特色课程体系,通过“体验—交互—分层—渗透—开放”的课程实践路径,编织起丰富而多元的校园课程形态,实现了儿童学习在场,拓展了儿童发展空间,使校园真正成为儿童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京韵课程;以美育人;传统文化  【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