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木石图》为啥能值4个亿?

来源 :金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石图》令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成为重要的艺术主题,是苏轼“为艺术史带来的贡献”,这件作品开启了中国水墨文入画的先锋。
  2018年11月26日,佳士得香港2018秋拍特别策划的“不凡·宋代美学一千年”晚间拍卖,被业界称为真正一眼千年的国宝专场。其中,被业内诸多人士评价为“对文化与传承的一次真情告白”的苏轼《木石图》,最终以4.1亿港元落槌成交,总成交价高达4.636亿港元,约合4.117亿元人民币,创下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拍卖纪录。
  《木石图》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传世画作中惟一私人收藏的作品。一时间,成为大众讨论的热点:《木石图》凭什么能值4个多亿?
  稀世珍宝,流传千年
  据佳士得公司介绍,《木石图》又称《枯木怪石图》,是苏轼任徐州太守时前往萧县圣泉寺时所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画心长半米,描绘一株枯木,庄严屹立于形状怪异的石头旁,后人形容其犹有鱼龙起伏之势。全卷连裱共有5米多长,后附有米芾等人题跋。从装裱方式和画作天地部分的幼细蓝线来看,目前所见的作品是明朝时装裱的。
  苏轼画迹传世作品屈指可数,迄今为止仅有3幅,除了此次现身的《木石图》,还有珍藏于中国美术馆的《潇湘竹石图》和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苏轼枯木竹石、文同墨竹合卷》。而《木石图》被认为是他惟一可流通在市场中的国宝级藏品,也是进入美术史教科书最多的一幅。
  据传,《木石图》与《潇湘竹石图》皆为古玩店风雨楼旧藏。民国时期,担任过吴佩孚秘书长的白坚夫买下这两幅画,从此这两幅画开启了不同的命运。《潇湘竹石图》流传有序,被白坚夫出售给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邓拓后,由邓拓捐赠给中国美术馆。
  而《木石图》的命运就比较曲折了。有媒体报道,约在1937年,《木石图》被日本人以超过万金的价格购藏,后进入到阿部房次郎爽籁馆。但80余年来,没有任何实物图片资料出现。直到在香港佳士得被拍卖,才第一次将高清大图呈现在世人面前。
  别具一格,开文人画先河
  不过,《木石图》上并没有苏轼的名款?对此,曾任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志愿研究员姜斐德博士认为,北宋时期绘者鲜少落款于作品上,《木石图》亦不例外。但此作中一方篆印——“思无邪斋之印”说明了本作品约创作于11世纪90年代中期。
  “思无邪斋”,是苏轼花甲之年被贬至惠州时的书斋名。苏轼中年之后仕途坎坷,数度被贬,甚至被捕入狱。正是如此的人生境遇,使他在文人画创作方面极具创新。他衷爱“竹、石、木”,尤对枯木怪石情有独钟。在中国文化寓意中,枯木拥有多重意义,其中之一是绝处逢生,就如苏轼身处的境况——虽艰辛却依然茁壮屹立。
  而《木石图》将此表现得淋漓尽致。苏轼并不刻意去描绘花鸟或雄伟的山水去迎合皇室的需要,而是按照身边所接触的景物,赋予它们一定的精神。所以这件作品看起来和当时的宋代宫廷绘画有很大不同。细观便会发现,画间笔法运用娴熟,画面用墨干湿变换非常复杂。而对于枯枝与石头的刻画又非常细腻,足见其绘画功力,也可见他对待人生的态度——不屈不挠,顽强坚韧。
  佳士得艺术部主席Jonathan Stone表示,“苏轼是一个通才,他是一名学者、一个诗人、一个政客,也是一名艺术家。”他首倡文人画,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艺术观点,也因此被称为“东方的印象派”。
  而来自英国的著名艺评家Alastair Sooke则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此画的意义:《木石图》令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成为重要的艺术主题,是苏轼“为藝术史带来的贡献”,这件作品开启了中国水墨文入画的先锋。
  双剑合璧,绝无仅有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说过,华夏文化历经数千载的演进,登峰造极于宋朝。当时,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名士辈出。幸运的是,《木石图》不仅有苏轼的笔墨,还有“宋四家”之一米芾的题跋,令此水墨手卷更珍贵难求。
  当年,苏轼本来将手卷赠予了润州(今镇江)的冯尊师,冯尊师又邀请米芾为作品书写题跋。
  米芾是一位集诗文、书画、鉴赏、理论、收藏于一身的艺术全才,宋徽宗时被诏为书画学博士,尤以书法最为出名。米芾书法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细线的走若游丝,重的部分又重如磐石。这件苏、米在绘画、书法上的“双剑合璧”,绝无仅有,非常珍贵。
  佳士得中国书画部国际资深专家游世勋指出:“相信在历史上应该很难再找到第二件这样‘苏米合璧’的作品。”
  而作品中众多名家的题跋和收藏印,也是《木石图》市场价值的重要保证。
  根据佳士得拍卖行官网信息,《木石图》手卷上还有刘良佐、俞希鲁、郭淐等人的题跋,整幅手卷盖有来自南宋、元、明收藏家的41枚鉴藏印。其中,有宋高宗赵构“绍兴内府”印,以及南宋金石学家王厚之的印。而且鉴藏印显示,至明代,此画曾为朱元璋养子沐英家族、藏书家李延相所藏。
其他文献
去邮局寄一份样报,信超了重,需要再付五毛钱。我翻遍口袋也没能找出五毛钱,只好递给工作人员一张百元大钞,她先是一愣,随即把钱又递了回来,我慌忙解释:“对不起啊,我不是故意给你添麻烦,实在是没有零钱了!”她莞尔一笑,摆摆手说:“没关系,我这儿正好有零钱,先帮您垫上吧。”  朋友去外地旅游,打电话说,他钱包被盗,让我给他朋友的账号打点钱救急。我赶紧去转账,无奈取款机在维修中,窗口前又排满了人。朋友打来电
期刊
中韩两国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文学艺术曾在两国的交流中发挥了独特的魅力。这次摄影作品的交流活动,不仅为聊城与釜山两市摄影艺术家提供了借鉴交流的良好机会,也将为两市日益紧密的区域合作传递价值认同,带来无穷活力。  笼罩在初冬光影之下,古运河褪去了夏秋的燥热,更显清幽、素雅。而地处古运河畔的聊城市,在古朴之中,也不乏江北水城之风韵、运河古都之底蕴、水浒豪情之侠义……  聊城市地处鲁西平原,是山东省的西大
期刊
没有GPS的世界会怎样呢?  手机定位、车载导航错乱,交通系统面临瘫痪……不仅如此,飞机、兵舰、潜艇、雷达等等都要用到卫星定位系统。  全球化的世界,卫星定位尤为重要,中国因此也在加紧研制。  2018年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标志着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这也是继美国GPS之后,第二个完整的、成熟的,且具有实用价值的高性能卫星
期刊
“荣昌猪比荣昌人出名”,因猪而扬名天T的荣昌,在宣传“猪”元素这条路上从未止步。  在“海棠香国”、昌州故里——重庆荣昌,有这样一种猪,“狮子头、黑眼膛、罗汉肚、双脊梁,骡子屁股尾根粗,嘴短三道箍”,它就是畜牧界的国宝——荣昌猪。  近些年,经过务实敦厚、开拓创新的荣昌人的不懈努力,荣昌的畜牧业蒸蒸日上,荣昌猪的“美好时代”也随之开启。  大有历史的荣昌猪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一届荣昌年
期刊
在民俗文化中,“猪象征财富”这一观念,基本上获得了普遍的认同。汉语言文化中,猪被称作“金猪” “乌金”。养猪致富之路在中国自古及今都为人称道,用“乌金”一名来称猪,表达了人们的美好寄托。与此相关的民间故事甚至形成了一个门类,被学者命名为“逗金猪型故事”。  “家”字“从宀从豕”,具象地保留了中国古人生存方式的历史记忆。通过对猪的圈养与驯化史的追溯可知,“豕”是农业文明的一个象征符号。  中国作为最
期刊
转眼间,又到了辞旧迎新之际。随着一幅幅“肥猪拱门”的剪纸、年画贴满干家万户的门窗,己亥猪,作为吉祥福气的使者,已经“姗姗而来”。  “六畜猪为宝,四时春最新”“猪肥家业旺,春好福源长”“猪拱财源旺,龙腾国运昌”……  转眼间,又到了辞旧迎新之际。随着一幅幅“肥猪拱门”的剪纸、年画贴满千家万户的门窗,己亥猪,作为吉祥福气的使者,已经“姗姗而来”。  瞧它长着一副圆乎乎、胖墩墩的可爱模样,呆萌的笑容和
期刊
伴随着中国消费者对新功能和高性能的需求升级,高端厨房电器的发展逐步提高。  据中国市场信息提供商奥维云网的一项调查,传统厨房电器销售疲软,但内置电器及高性能产品却使销售额不断增加。数据显示,传统燃气用具、抽油烟机、厨房用具和消毒器的销售额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3.8%和13%,而内置式电烤箱和电蒸锅的销量则分别增b长了13.5%和5.9%。  中国消费者对厨房电器的重新认识,使得厨房电器由
期刊
猪文物在当时有的用作装饰品,有的是儿童“玩具”还有可能用来“以物易物”,甚至还有用作击悬乐器的“猪磐”。但更重要的是,在祭祀活动中,人们可能还会用它们祈祷上天,保佑百姓六畜兴兴旺,生活富裕。  古往今来,猪在汉民族文化中一直是富贵的象征。汉字里,“家”字的上面像一个屋顶,下面的“豕”就是猪,说明猪早已成为人类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猪的地位如此重要,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史料记载,有没有实物证明那个时
期刊
生活需要梦想,幸福需要追逐,“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新的一年,愿父母、亲人、朋友们,顺心安康,工作事业顺遂有成,友情爱情水到渠成!也祝《金桥》的所有读者“猪”事顺利!  转眼又到了己亥猪年,对于生肖猪,古今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古人视其为百福代表,今人唾其好吃懒做。但事在人为,同是属猪,每个人的命运和性格不同,遭遇和故事也不同。不一样的时代造就着不一样的人生,各自的生活轨迹又绽放着不一样
期刊
“多一个人,多一双筷子的事嘛!”一句质朴的话语,道出了中国人“睦邻”的传统美德;“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硬如铁。”一个浅显的谚语,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筷子,看似平淡无奇的两根小木头,却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情感和智慧,也蕴含着很多亚洲国家的共同饮食文化。  但是,现如今的人们,又有几个人真正了解筷子呢?  中国的筷子究竟有多少年的历史,至今仍未追溯到源头。不过,关于筷子的来历,民间倒是有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