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性光芒。
【关键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哲学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性光芒。深入学习和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想内涵,有必要从哲学角度来认识和把握。
一、“四个全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事物矛盾的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规律。“四个全面”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它们之间以及每一个“全面”要素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概括起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从严治党是实现前面“三个全面”的政治保证。“战略目标——强大动力——法治保障——政治保证”构成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完整的逻辑结构和系统,四者统一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之中。具体地说,全面深化改革,要破除思想观念的束缚以及利益固化的障碍,其改革的本身也包含了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的内容。全面依法治国,既内含了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改革、固化改革发展成果的内容,也包含了从严治党的内容。而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都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全面从严治党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起着重要的政治引领和思想保证、组织保证的作用,而三者最终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由此可见,“四个全面”有机联系、相互促进,是缺一不可的,尽管每一个“全面”的本质内涵各不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和辩证统一关系。当前,我们在实践中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就要坚持辩证的、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坚持两手抓,坚持辩证思维,正确处理好一系列与推进“四个全面”有关的重要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在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里,主要矛盾是处在支配地位和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四个全面”是全局和重点的有机统一。从“四个全面”提出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地位作用看,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是,“四个全面”不是简单的平列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战略布局。在“四个全面”中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战略举措是为实现战略目标服务的。然而,“四个全面”也是一个动态的矛盾运动过程,反过来,在不同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四个全面”又是相互转化、互为因果的,又各自成为目标和手段。同时,如果我们从“四个全面”的每一个“全面”的内在要素看,也会发现它们的每个要素之间也不是完全处在等同和平列位置的,各自的系统中也有工作的侧重点。例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经济体制改革对所有改革起着“火车头”牵引作用。可见,“四个全面”是全局和重点的有机统一。工作当中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要着眼全局,分清轻重缓急,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明确主攻方向,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敢于点穴位、疏经络,聚焦疑点,破除难点,发力重点,推出亮点。全面深化改革包括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根本的保证,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还比如,全面从严治党,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三严三实”要求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片面性和走极端,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取得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和进展。
二、“四个全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四个全面”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原理,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提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民群众对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全面性提出的热烈期盼,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路径;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分别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动力支持、制度保障和领导力量,四者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因此,“四个全面”深化了对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的认识。
同时,马克思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最终决定着社会的更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反映了发展是第一要务,一切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健康快速发展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例如,党提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就是促进我国发展的重大举措。创新发展主要是指培育发展新动力,扩展发展新空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产业新体系、新体制。协调发展,主要是推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主要是指人与自然共生,建设主体功能区,加大环保治理。开放发展,主要是实施合作共赢的外交战略。共享发展,主要是发展为了增加人民福利。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革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另外,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四个全面”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我们党历来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十八大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作为大会主题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主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和期待”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考虑,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依法治国“事关我们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从法治领域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保证问题。在此过程中,党中央始终秉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求真务实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逐渐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从总体上看,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以全面依法治国确保现代化建设有序进行,以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其目的都是为了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从根本上、长远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全体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观、价值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希望出发,实现人民群众都达到小康水平。包括改变城乡二元制结构,实现城市中一亿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的城镇落户问题;包括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异地搬迁和社保救助,解决七千万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包括对中西部的开发支持,解决东部与中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等等,使全国各地区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梦就是全国人民幸福的梦,使全国人民都过上幸福生活。因此,“四个全面”坚持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人民至上”的主体意识的鲜明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人民的福祉。
三、“四个全面”体现了系统论思想
系统理论的方法是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认知科学通用的科学方法。什么是系统理论?恩格斯下了一个经典式定义,他说:“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里所说的集合体就是“系统”。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基于组成部分结合成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可以说是治国理政的大系统,其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每个子系统又可包括基于小系统。例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大建设。例如依法治国的要求,可分为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阳光政府等。建设法治政府又可包括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督等多项内容。这些层层深入系统解析,有利于推动“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实施和贯彻执行。
总之,理论思维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着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四个全面”彰显了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逻辑。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四个全面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有机统一,既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又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要从哲学上对“四个全面”加以全面认识,深入研究和科学把握其辩证关系。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四个全面”是当今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当今中国的政治哲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当前,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和把握并在实践中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作者简介:叶德跃(1972-),男,河南南阳人,南阳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党的建设研究。
【关键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哲学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性光芒。深入学习和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想内涵,有必要从哲学角度来认识和把握。
一、“四个全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事物矛盾的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规律。“四个全面”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它们之间以及每一个“全面”要素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概括起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从严治党是实现前面“三个全面”的政治保证。“战略目标——强大动力——法治保障——政治保证”构成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完整的逻辑结构和系统,四者统一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之中。具体地说,全面深化改革,要破除思想观念的束缚以及利益固化的障碍,其改革的本身也包含了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的内容。全面依法治国,既内含了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改革、固化改革发展成果的内容,也包含了从严治党的内容。而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都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全面从严治党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起着重要的政治引领和思想保证、组织保证的作用,而三者最终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由此可见,“四个全面”有机联系、相互促进,是缺一不可的,尽管每一个“全面”的本质内涵各不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和辩证统一关系。当前,我们在实践中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就要坚持辩证的、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坚持两手抓,坚持辩证思维,正确处理好一系列与推进“四个全面”有关的重要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在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里,主要矛盾是处在支配地位和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四个全面”是全局和重点的有机统一。从“四个全面”提出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地位作用看,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是,“四个全面”不是简单的平列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战略布局。在“四个全面”中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战略举措是为实现战略目标服务的。然而,“四个全面”也是一个动态的矛盾运动过程,反过来,在不同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四个全面”又是相互转化、互为因果的,又各自成为目标和手段。同时,如果我们从“四个全面”的每一个“全面”的内在要素看,也会发现它们的每个要素之间也不是完全处在等同和平列位置的,各自的系统中也有工作的侧重点。例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经济体制改革对所有改革起着“火车头”牵引作用。可见,“四个全面”是全局和重点的有机统一。工作当中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要着眼全局,分清轻重缓急,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明确主攻方向,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敢于点穴位、疏经络,聚焦疑点,破除难点,发力重点,推出亮点。全面深化改革包括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根本的保证,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还比如,全面从严治党,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三严三实”要求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片面性和走极端,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取得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和进展。
二、“四个全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四个全面”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原理,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提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民群众对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全面性提出的热烈期盼,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路径;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分别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动力支持、制度保障和领导力量,四者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因此,“四个全面”深化了对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的认识。
同时,马克思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最终决定着社会的更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反映了发展是第一要务,一切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健康快速发展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例如,党提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就是促进我国发展的重大举措。创新发展主要是指培育发展新动力,扩展发展新空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产业新体系、新体制。协调发展,主要是推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主要是指人与自然共生,建设主体功能区,加大环保治理。开放发展,主要是实施合作共赢的外交战略。共享发展,主要是发展为了增加人民福利。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革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另外,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四个全面”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我们党历来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十八大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作为大会主题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主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和期待”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考虑,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依法治国“事关我们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从法治领域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保证问题。在此过程中,党中央始终秉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求真务实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逐渐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从总体上看,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以全面依法治国确保现代化建设有序进行,以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其目的都是为了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从根本上、长远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全体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观、价值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希望出发,实现人民群众都达到小康水平。包括改变城乡二元制结构,实现城市中一亿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的城镇落户问题;包括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异地搬迁和社保救助,解决七千万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包括对中西部的开发支持,解决东部与中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等等,使全国各地区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梦就是全国人民幸福的梦,使全国人民都过上幸福生活。因此,“四个全面”坚持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人民至上”的主体意识的鲜明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人民的福祉。
三、“四个全面”体现了系统论思想
系统理论的方法是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认知科学通用的科学方法。什么是系统理论?恩格斯下了一个经典式定义,他说:“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里所说的集合体就是“系统”。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基于组成部分结合成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可以说是治国理政的大系统,其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每个子系统又可包括基于小系统。例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大建设。例如依法治国的要求,可分为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阳光政府等。建设法治政府又可包括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督等多项内容。这些层层深入系统解析,有利于推动“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实施和贯彻执行。
总之,理论思维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着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四个全面”彰显了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逻辑。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四个全面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有机统一,既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又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要从哲学上对“四个全面”加以全面认识,深入研究和科学把握其辩证关系。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四个全面”是当今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当今中国的政治哲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当前,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和把握并在实践中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作者简介:叶德跃(1972-),男,河南南阳人,南阳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党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