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育答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效能提升研究

来源 :资治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760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指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又是塑造培养优秀大学生的重要内容,所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效能意义重大且深远。德育答辩作为一个校验平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指导下,大幅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断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实现其效能提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校园文化;德育答辩;效能提升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华北理工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项目《基于“德育答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效能提升研究》(项目编号:ZD2015-04)的研究成果。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成及内涵分析
  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建设的灵魂和主要内容之一。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社会文化为根本,以学校校园为空间,以教室和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环境和师生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形象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相统一的一种群体组织文化,它既包括物质文化又包括非物质文化。校园文化体现着全校师生共同的追求和理念,是全校师生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共同遵守的核心价值观和共同的价值取向,对全校师生中每一个人的行为形成潜移默化的指导与规范,从而将思想变为所有成员的自觉行为。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包括了教学科研相关用具与设备、工作生活场地和场所以及校园的公共环境区域等,整体体现出了大学的内在精神与外在传承;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规章制度和规范习俗的集合,内容较为丰富,既包括了学校的总体章程,也包括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所涉及的各项制度条例和管理办法,以及外延至学生的礼仪规范、文明公约、校风校纪等方方面面;校园行为文化,是相对于院校静态文化而言的,具有动态特征。主要包括了教学科研活动的运转、学生文体活动的开展以及各项服务工作的进行等;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与核心,主要涵盖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历史传承、精神追求,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校规校训、心理趋向以及校园文化氛围,主要体现着整个校园群体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因素。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的教育理念
  1.以培养学生崇高理想信念为核心。成才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为主要目标的。但要想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人,单纯的专业知识的教育还远远不够,更要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信念素养。信念素养则是贯穿在整个成才活动中的意识、习惯和精神的深度培养等。信念素养需要通过不断的教育、引导、熏陶和内化才能形成。
  2.以浓郁校园文化氛围为抓手。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校园文化氛围使置身于其中的师生互相影响。从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培养开阔的视野、宽广的胸怀,会从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中培养执着和探索精神,会从校园文化要求中自觉形成角色认知,从校园文化中养成高雅气质。崇高的信仰、严谨的作风、独特的视角、理性的思维、恪守规范的信念都与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密不可分。
  三、德育答辩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效能提升
  1.通过展示交流学习,查找隐性深层缺陷。“德育答辩”作为展示的平台,在其涵盖的开题、中期、答辩的过程中,在导师的指导下,同学的帮助下,自我的自省下,在过程的展示、交流、剖析中,作为“考察”与“被考察”的师生双方,都会发现教育的过程中以及提升的过程中隐性存在不足与缺陷,这些恰恰是能力提升与水平提高的瓶颈所在,也是问题的本质之处。通过学习与修正,将隐性的深层缺陷弥补,必将提升师生整体的综合素养。
  2.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德育答辩”作为检验平台,能够起到良好的宣传教育引导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依托“德育答辩”的平台,树立先进榜样,宣传优秀事迹,将正能量的精粹通过多样的表现形式,提托“德育答辩”的平台进行宣传,达到教育引导的良好效果,促使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3.通过实践剖析总结,提升认知能力水平。“德育答辩”作为实践的平台,以丰富的文体活动为载体,在实践中剖析,在剖析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通过“实践-剖析-总结-提升”的模式,将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精髓,不断固化到学生的成长中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敬业教育”“文明修身教育”“成才励志教育”等作为实践的主题,通过“德育答辩”的实践平台,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梳理与深入,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慕微.试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J].科教导刊,2014(1)
  [2]胡在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
  作者简介:王川(1978-),男,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沈颖(1982-),女,华北理工大学人文法律学院,讲师,硕士。
其他文献
【摘要】企业图书馆作为企业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也毋庸置疑的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着重论述了如何才能利用企业图书馆更有效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键字】企业图书馆;读者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在当前这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企业文化也逐步走进了公众的视野,它是在企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不可否认,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能否
期刊
【摘要】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能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和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但是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开放的社会环境、畅通的信息渠道、虚拟交往方式、多元的文化交叉,使当代大学生“权威”意识淡化、信仰变化、价值选择复杂化,科学地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价值观教育的必要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 
期刊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图书馆在全新的发展背景下,应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将知识管理的理念应用在图书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扩展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现阶段,高校的图书馆越来越重视知识管理的理念,将知识管理应用在高校中,推动图书馆的转变,促使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主要研究知识管理的内涵及作用,并相应地提出高校进行知识管
期刊
【摘要】文章从建设和谐学校、和谐社会的角度简述了做好新时期高校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从提高对高校离退休工作的认识、解决离退休人员的实际困难和丰富离退休人员晚年生活三个方面,落实离退休政治和生活待遇。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离退休工作;管理服务  引言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尊敬老人、爱护老人。离退休工作是社会工作和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离退休工作是高校干部人事工作的重
期刊
【摘要】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大大推进了高校教务管理改革的进程。URP高校信息化建设理论的目的是将大学的各种信息系统与资源集成起来,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达到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普及过程中,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系统也经历了由单机版到网络版的过渡,并且URP综合教务管理系统成为了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核心支撑系统。  【关键词】URP;教务管理系统;二级学院;应用研究  基金项目
期刊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中心性问题是维护社会稳定。从历史上看,现阶段不是矛盾最突出的时期,但是仍没有真正的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社会稳定问题突出,底层抗争政治运动频发,“气”成为底层民众抗争政治的重要手段和强大的驱动力,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气”的视域下,研究底层抗争政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底层政治;气;抗争政治;维稳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转型的一
期刊
【摘要】在社会经济体制发生变化的今天,人事制度改革也正在推进之中。人事制度的改革,给当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少的考验,但也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用全新的人事制度去弥补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缺口,是促进企业加强员工控制力度的重要方法。分析人事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并实施有效的策略,才能保证人事档案价值的发挥。  【关键词】人事制度;档案管理;改革;影响
期刊
【摘要】“两会”是我国一年一度的政治盛会,通过“两会”可以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和整理,传达给党中央,党和政府的意志与主张也可以通过“两会”更好地传达给人民群众。《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以其独特地位,全面地报道和解读“两会”,成为了“两会”报道的排头兵,以此为研究对象的重要性和代表性不言而喻。从《人民日报》对“两会”报道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时代的
期刊
在珠三角这轮产业转移大潮中,阳西园区成为重要的承接地。在交锋频频的市场规律和行政规制之间,我们可以看到广东“双转移”道路的曲折与坎坷。    7月2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来到中山火炬产业转移工业园(阳西园区),这是他近日连续走访的多个产业转移园区之一。   阳西园区由广东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与阳江市阳西县合作开发,以公司代替“管委会”开发与管理,提出按“市场规律”办事,被称为“阳西模式”。     转移
期刊
缺工,缺电,缺地!油价涨,原料涨,工资涨!传统的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后继乏力,东北和中西部地区风生水起……  跨入“高成本时代”的东南沿海地区,面临资源环境瓶颈的部分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加快了转移的步伐。从东向西,从沿海到内陆,中国区域经济版图正发生着重大变化。  产业升级和转移对珠三角地区的影响最大,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制造业聚集区,正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型。在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