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新媒体境遇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话语转换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eepOrW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话语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桥梁和中介。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话语空间受到极大排挤,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话语显得古板而缺乏生气,与现实生活脱节,与高中生的身心发展需求脱节,教学效果打折扣。必须根据网络新媒体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教学话语进行实时转换,构建生活化、民主化、人本化的话语新体系,增加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话语转换
  一、引言
  长期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受意识形态灌输理论影响,话语一直存在严肃、教条、固化等特点,话语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面临的话语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新媒体话语不断挤压着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话语空间,同时也丰富和扩展着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话语内容和话语边界,给课程教学话语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话语转换提供了契机。
  二、网络新媒体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话语带来的挑战
  (一)网络新媒体话语的感性化消解着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主流话语的影响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是一项目的性、计划性都很强的教学实践活动,其话语具有明显的政治性、规范性和抽象性,因此,在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偏重于使用文本性、权威性、严肃性的话语。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随意性、多样性、娱乐性、去权威化、去中心化的话语特点造就了感性化的话语体系,冲击着传统课程教学话语。高中生对网络热点话语表现出的激情与冲动,远远超过课程的文本性、政治性话语,他们渴望更开放自由、随性的话语形式,更渴望话语的去政治性。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传统话语在感性化、感情化的新媒体话语前显得苍白而无力,无法满足师生之间有效沟通。
  (二)网络新媒体话语的及时性增加了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话语预设的难度
  教学话语预设是教师遵循教学发展规律,对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形式等进行提前预判和演练的过程,是提高教学效率,增进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要弘扬民族精神,扩展学生国际视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要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这要求课程教学话语必须有一定的预设性。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由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已有了明确的期盼,所以预设性的道德灌输话语、信仰传递话语在传统教学场域中成为默认的话语共识。但是,网络新媒体的及时性特点,带来了话语的突然性和个体性,原来课程教学中彼此熟悉的师生由于话语的差异,共识性被削弱。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预设性话语难度不断加大,话语交往频率降低,话语裂变的间距拉大,教师话语与学生的话语冲突日趋频繁,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的相互理解和默契。
  (三)网络新媒体话语的繁杂性弱化了思想政治课程宏大叙事话语的系统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恰当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努力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原理融入课程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整体上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有所认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确立三个自信。因此,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为避免知识点的割裂,必然要采取“宏大叙事”的话语形式,以实现课程教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和科学性。但是在网络新媒体语境下,高中生热衷于追求碎片化的网络语言,略带轻松化、戏谑化、形象化的网络话语很容易影响中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使他们在思想上、价值观上的辨识出现混乱,弱化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引导与塑造。
  三、网络新媒体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话语转换带来的机遇
  网络新媒体展现出的特性和特质,为话语转换提供了指导原则,这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话语转换的机遇与契机。
  (一)启发原则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去中心化挑战了传统教学活动中教育者的权威性,倡导教育活动双方之间的自由性、平等性和民主性。这要求改变教师的话语霸权,教师要从一个“教授者”变成一个“启发者”,改变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话语模式。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海量性既提供了信息获取的便利,也带来了甄别的难度,容易对中学生价值形成造成困惑与混乱。教师作为一个“启发者”,需要对网上信息进行辨别和处理,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方式传道于学生去明辨是非,提高学生处理网络新媒体话语的能力。
  (二)互动原则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高中生话语的选择性、个体性、独立性得到增强,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也许超过了老师,还有甚者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和见解,学生比老师要深刻,要全面。教师的话语权威和话语霸权不复存在,师生之间的话语权日趋平等。因此,新媒体下的思想政治教学坚持互动原则尤为重要和必要。通过互动,打破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多元“互动”是现代教育理论倡导的重要原则和方法,通过师生互动,不仅有利于双方的交流与对话,更有利于消除思想障碍,促进双方形成教育价值共识,更好实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目的。
  (三)人本原则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是以马克思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就追求终极的人文关怀,强调一切工作都要为了人、依靠人,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网络新媒体语境下,交流的跨时空性、便捷性、隐秘性使中学生的生理和心里需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对个体独立性、精神解放性更加关注,他们不再认为自己是单纯的受教育者,教学活动不再是简单的主客体活动,而是主体间性的互动。他们要求尊重他们的身心特點,关注他们的思想实际、生活需求,促进他们自由全面的发展。
  四、网络新媒体境遇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话语转换路径解读   (一)由文本话语转换为生活话语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又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学话语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网络新媒体带来便捷式的文化消费,学生乐于接受生活化、感性化、轻松化、快捷化的话语呈现形式,课本中政治性、抽象性、“宏大叙事”性的文本语言很难满足学生身心需求。因此,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话语必须坚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寻找话语素材,而网络话语以各种方式呈现着现实生活,无疑缩小了学生需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教育话语的距离。毕竟,网络新媒体跨时空性、海量性、隐秘性的信息传输特点,给教师了解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获取手段,教师通过信息跟踪、现实观察、整理分类、重点传播等方式主动进入中学生的媒体话语世界,从而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他们的所思所想,有针对性的通过生活话语传递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信息,实现教学目的。
  (二)由权威话语转换为民主话语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需要与社会主流语境相契合,符合一定阶段的大政方针要求。因此,话语权始终与统治阶级意志相关。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向中学生宣传和传播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手段,课程教学话语必然有政策的规定性和道德的约束性。因此,在传统课程教学中,教师总是以政治權威的身份、教育主导者的身份开展课堂教学,将书本内容演化为权威话语。网络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民主平等意识大大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成为必然。传统权威话语逐渐丧失掉了生存的空间,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看到网络新媒体带来的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变迁,将传统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主客体关系转变为主体间性关系,注重师生间的双向交流与沟通,建构民主平等型的互动性话语体系,消除师生话语差异。使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话语场,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三)由工具话语转换为人本话语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作为宣传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育机器”,它使用话语去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发展道路的哲学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并使用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等语言表达方式对具体国情进行解释,达到消除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分歧和误解、并达成对统治阶级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共识认可、认同。受教育目标责任规约,话语往往被简单化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传递手段,工具性话语成为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主要选择。但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话语必须直面作为主体的人的生活世界的问题,体现人的生活世界的话语逻辑。在网络新媒体语境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无法回避大学生对网络语言的偏好,不能否定网络话语带来自我意识的觉醒,必须改变工具性话语的理论性、空洞性、虚无性,实现向人文话语转换,尊重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知水平,促进他们的成长、成人和成才。
  总之,网络新媒体打破了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话语的旧态,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正视新媒体语境下教学话语发生的新变化,积极推动教学话语的变革和创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任志芬.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
  [2]韩承鹏.标语口号文化透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46.
  [3]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现状、问题与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4(9).
  作者简介:
  乔云华(1978—),女,重庆万州人,大学本科,学士,重庆市涪陵第一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政治教学。
其他文献
文艺的本质是什么?艺术与生活是什么关系?创作构思的过程是怎样的?文学形式的本质与形态是什么?文艺批评该如何定位?什么是文艺之真?文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都说孩子和哲学家是这个世界上最会提问题的人,他们仿佛站在生命的源头,提出从零到一之间存在着的一万零一个不得不问的问题。其实,擅长提问的又何止他们?所有原创的思想都来自于刨根问底的穷源之问。浙江大学高奋教授的学术专著《走向生命诗学——弗吉尼亚·伍尔
摘 要:高中时期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经过高中这一阶段的洗礼,高中学生的这些价值观以及思想基本上步入到成熟的阶段。高中政治课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让高中学生通过政治课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人生道德观念,然而这些观念思想的培养都与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的特殊教学环节——情感教学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从寓情于境和引发高中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两个方面来谈一谈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高校越来越受重视劳动教育,许多高校已经把劳动教育纳入正常教学计划,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开拓劳动教育的新形式。  一、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社会化发展的必须趋势  教育是培养劳动者的工具,它与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教育与
摘 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培养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的高校对文科专业学生开设了数学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修,但大学文科数学的选修课程如何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教学方法却值得进一步探索,本文结合自己选修数学的实践和体会,对文科数学选修课做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文科数学;教学方法  数学教育一直贯穿每个人的一生,学习数学不仅能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让人生活的更好,从幼儿园到
摘 要:初三数学总复习是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它能够让学生对以往学习过的初中数学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和回顾,并对其自身的知识系统和知识体系进行充分完善,做到查漏补缺,以此来打下更为扎实的数学基础。由于初三阶段的课程学习时间较短,要复习的科目较多,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内容多、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因此,在初三数学复习过程中,复习的实效性应该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复习效率、复习质量、复
摘 要: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在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期间,决策者提出“精致校园、特色校园、人文校园”建设理念,大力加强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笔者通过研究大量校园文化建设资料,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三个校园”建设的外延与内涵进一步探索与分析,期望能给学校决策者些许启发,给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精致;特色;人文;校园  校园文化是高校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与价值追求,承载着
摘 要:农村幼儿园是一个刚刚成长起来的新生力量,是党和国家就“中国梦、我的梦”而助力成长起来的。那么就这样一个正在茁壮成长的新生力量来说我们农村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使这个生命力更加阳光、更加有活力呢?就我个人而言开展园本教研是最好的途径,如何开展园本教研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①认清农村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的阻碍和误区;②幼儿园如何为园本教研活动做准备;③如何寻找园本教研的研究内容;④如何让农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连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桥梁,文化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方面面临一些困境,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本文明确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内涵和当前我国发展建设的困境不足,进而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策略,让文化载体更好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困境;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是文
摘 要: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学校和教师在课堂之余开展了很多教学活动,学生们参与其中,不但能够获得快乐,而且从中也掌握了很多知识,这种体验式的学习状态能够让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上来,而且效果显著,教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制定了一些策略来更好的开展体验式学习,以此来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策略  体验就是让学生亲身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摘 要: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要抓住新班级成立的初期,尽快形成明确的发展目标,发挥班主任的指导管理才能,以班干部团队为依托,带领学生在自我反思中成长。  关键词:新班级;氛围;目标;班干部;榜样;班规;反思;合力  [摘 要: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要抓住新班级成立的初期,尽快形成明确的发展目标,发挥班主任的指导管理才能,以班干部团队为依托,带领学生在自我反思中成长。  关键词:新班级;氛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