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毕业生对专业教学的反馈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123jun123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大量社会工作毕业生已经可以从工作情境的实际需要出发对目前的社会工作教育提供丰富的反馈。本研究力图通过调查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对专业教育的反馈情况,了解毕业生对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学等方面的看法和评价,以期为今后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较为客观和现实的指导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工作;毕业生;教学;反馈
  
  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服务和管理领域坚持“助人自助”的宗旨,遵循社会工作专业特有的伦理规范,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专业活动。[1]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到2006,全国被批准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近200所[2]。随着社会工作教育的飞速发展,大量社会工作毕业生业已踏入实际工作岗位,他们对社会工作教育的反馈和思考反映着现实职业环境对社会工作教育的某种需要和要求。河南师范大学是河南省省属重点院校,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自2002年开设以来,已经走过了九个年头,其专业教育、科研活动,一直走在河南省社会工作的前列,该校毕业生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力图详尽描述和分析该校社工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在校专业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专业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一、调查方法与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06年到09年这四年毕业的学生进行调查。根据收集到的问卷进行结果的分析,并对有代表性的部分毕业生进行了个案访谈。
  (一)基本信息
  调查共收回问卷66份,其中男生27名,女生39名。被调查者具体的毕业年份、工作地点分布、工作领域分布等基本信息见表-1、表-2、表-3。2006-2009年毕业的被调查人数分别为15、18、21、12名。工作领域方面:教育系统12人(18.2%),政府部门10人(占15.2%),国企集体企业1人(占1.5%),私营外资企业12人(占18.2%),其他10人(占12.2%),未正式就业21人(包括读研,占31.8%)。正式就业的45名毕业生的工作地点分布为:一线城市9人(占13.6%),省城15人(占22.7%),地级市13人(占19.7%),县城及以下8人(占12.1%)。綜上所得,已经工作的调查对象中,教育系统和私企中就业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和政府部门,就业人数最少的部门是国企。在工作的地点中,地级市中就业的人数最多,其次是一般省城,再次是一线城市,最后是乡镇农村。
  
  (二)专业认同度
  就职业价值观而言,国内多次调查表明,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自我实现和经济利益并重。这种指向的变化,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特征。当前中国社会流动的几种重要趋向,无论是农民向城市的流动,体制内人员向体制外的流动还是大学毕业生向待遇优厚的公司的流动,都是追求以经济利益为主多样化的向上流动。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大多是“工青妇”、社区中心、福利院和民政部门,所担当的职责大多是行政性的工作、文秘或心理咨询等非赢利性工作,这显然与现代社会价值观主流并不同,对其的认同度就会有很大的影响。
  考虑到对社会工作的认同程度会影响到被调查者是否能客观公正的回答问卷调查的内容,所以需要了解被调查者对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态度。调查表明,不后悔学习该专业的占到了53.8%,说不清后悔还是不后悔的占到了30.8%,而后悔的人数的比重相对较少,只占到了15.2%。(见表-4)这说明四年的专业学习,专业熏陶,对毕业生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的形成还是起到很到的作用的,大部分同学对社会工作专业具有了认同感,这是本调查数据的可信度的基础,可以说本调查的数据应该是比较客观的。
  
  二、对社会工作本科教学的反馈
  对本科教学的反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毕业生对本科所学课程和课外实践对目前工作的助益程度;第二,对社会工作专业办学的意见和建议。
  (一)专业主干课程对目前工作的助益程度
  本研究选取了社会工作的六门主干专业课: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调查研究、社会政策和人力资源管理,分别调查这些课程在实际工作的有用程度。
  
  从表-5可以看到,在工作中经常用到的知识最多的是社会调查方面的(28.6%),其次是社会政策、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而从没运用到的课程比例最高的是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分别为45.2%,这出乎事先意料。经深度访谈得到原因:一是本科教学中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课程是薄弱环节,实践教学欠缺或不足,毕业生在实际中运用的能力欠缺;二是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在实际中操作难度较大,没有相关的条件支持无法开展。总体上看,所调查的六门主干课程,大部分的被调查者都是有运用的。
  在不同工作领域,各课程知识的运用机会也不尽相同。在教育系统中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知识使用较多;政府部门中,社会政策会被使用的机会要大一些,除此之外,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里边,社会政策所起的作用也较大;在以上六部门中,“社会调查”被综合使用的比率分别为27.5%,在教育系统,政府部门和私营,外资企业里,社会调查方法被使用的综合机会较多;人力资源管理被使用的三种情况当中,“偶尔使用”的比重最大,达到73.2%,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也很重要。
  (二)专业课程外知识技能对目前工作的助益程度
  专业课程外知识技能主要包括科研能力、发表论文、假期实践、社会实践、组织协调能力、成熟理性的思维方式等,被调查者就这些知识技能运用情况进行了回答。
  “科研活动—暑期实践—发表文章”所起的作用的程度比例最大的就是“有所帮助”,比例分别为46.9%、52.9%、56.3%.,其次为“很有帮助”,比例分别为28.1%、29.9%、25.0%,由此可以看出科研能力、暑期实践、发表文章等对将来的工作还有很有作用的。
  当问到什么知识能力对工作最有作用时,61.5%认为是成熟理性的思维方式,认为专业知识最有作用的只占10.3%;而问到自己目前最最缺乏的方面时,有33.3%的选择了专业知识。(具体见表-7)综合起来讲,四项(专业知识、动手表达能力、社会经验、管理协调能力)中最缺乏的是专业知识和管理组织协调能力,比例分别为33.3%、35.9%。但具体到工作领域而言,教育系统中之最缺乏的是“专业知识”,政府部门中最缺乏的是动手表达能力,在国企中缺乏组织协调能力,在私营外资中,最缺乏组织管理协调能力。
  
  (三)对社会工作专业办学的意见和建议
  1.课程设置方面。要根据社会和职业需要增设更贴近专业需求的课程,尤其是实务类课程,例如企业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等。
  2.学校层面。一是多与专业发展娴熟的学校和机构建立关系,多借鉴一些国内外比较好的经验。争取更多地与外校同专业及专业人员的交流机会,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开放的交流平台;学院在专业的发展上要有更多的敏感,要能准确了解和把握社会工作在国际上以及在国内的发展趋势,定位好自己的发展方向;助学生分析一下当前社会形势,对学生以后的职业规划进行一些指导;多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更加客观、理性的认识专业,认识自己。二是多获取和利用外部资源。与各种对口部门、民间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增加学生实习的机会,对于学生的科研兴趣应予资金和文献上的鼓励。望学校能够多联系实习基地,与全国的社会工作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师的具体教学方面。一是多向学生传授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同时,专业课教师也应该站在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使学生在认识专业发展现状与前景的基础上做出选择,而不是盲目的宣扬社会工作前景如何好或者是批判社会工作。二是多理论联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多注意锻炼本专业学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鼓励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发扬团队合作精神,遇到突发事情时的应变能力,专业实习中要做好教师督导的工作。三是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开展教学。可以依靠学校的资源开展丰富的个案小组和社区活动,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思考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问题。可以尝试讨论式、作报告式上课。另外,可以参考研究生管理方式,每位老师带几名学生,让学生实际参与做课题项目,会有一定的效果。
  三、结论与讨论
  从调查可以看到,社会工作毕业生们对目前的社工教育总体上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他们以自己的职业经历体现了现有社工教育已经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四年的专业学习,专业熏陶,对毕业生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的形成还是起到很到的作用的,大部分同学对社会工作专业具有了认同感。
  教师的具体教学方面应多理论联系实践,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开展教学。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调查研究、社会政策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程在实际工作都是有作用的。但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課程是薄弱环节,实践教学欠缺或不足,应该加强。同时,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多从社会实践中总结经验,尝试开发新的课程。另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暑期实践、论文写作能力等,这些对将来的工作还有很有作用的。
  我国大陆作为社会工作的后来者,一是多与专业发展娴熟的学校和机构建立关系,多借鉴一些国内外比较好的经验,多吸取和利用外部资源,为学生实践和就业提供途径。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国的专业社会工作绝非朝夕之功。在西方,专业社会工作也是经历了近一个世纪不断回应社会需要的过程才逐渐成长和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的。而中国大陆重建社会工作专业才仅仅二十年时间,且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所以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勇气来等待考验和面对挑战,这是开拓者们应有的气概。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我国近200所高等院校设立社会工作专业[D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7/31/content_4901240.htm,新华网,2006-07-31.
  
  作者简介:石方军(1980-),男,湖南会同人,河南师范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工作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社会福利。
其他文献
【摘要】独立学院办学方式有别于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其党组织在母体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独立学院中应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理顺党政关系,建设一支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积极争取董事会的支持,创先党建工作模式,以党建为突破口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独立学院党建作用发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独立学院;党建;作用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母体学校二级学院
期刊
【摘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我国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以河南工业大学创业实验班为例,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创新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实证    当今世界,创业、尤其是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已成一国经济持续繁荣、稳定发展的强大动力。开展创业教育是时代和现实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创业教育
期刊
【摘要】为了全面认识和发展新时期农村体育,本文针对农村体育发展中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进行描述基础上,阐明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论述了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未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势下体育的发展对策,以期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学校体育;状况;策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
期刊
【摘要】大学生闲暇教育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高校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为分析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闲暇时间虽然充足,但存在着计划性差、品位和价值不高、满意度较低等问题,在剖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从思想观念、课程体系和校园环境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加强大学生闲暇教育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闲暇生活;闲暇教育    闲暇教育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是一个崭新领域,对于提升
期刊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如何有效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各大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不同就业选择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分类,主要包括考研、考公务员、考教师编制、创业及其它形式就业等,在此基础上,给他们予以分类指导,从而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分类指导;高校    高
期刊
实施对话教学,是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取长补短达致共同视域,实现教学相长。语文教学要通过对话实现视域融合,教师就必须做到:自觉转换角色,做对话过程中各类信息的“重组者”;不能只在意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更应关注学生在对话时的心理、思想和精神状态。  对话教学是当代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尤应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流范式。对话教学虽然不能解决语文教育中的所有问题,它必须和其它方式的语文教学结合起来
期刊
【摘要】大学生学术型社团是一群致力于某一方向研究或专一学科的大学生组成的群众性组织。是以拓展学生课外知识,促进学术交流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大学生社团。现阶段,大学生学术型社团存在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指导老师配备不足,高校管理者重视程度不高等问题。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在学生,指导老师,学校管理以及社会支持等多发面寻求发展大学生学术型社团的新对策。    一、国内外大学生学术型社团现状分析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化,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和实施,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高等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资金需求也在逐渐加大。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的作用日渐突出,本文从现阶段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新时期高校财务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新时期;高等院校;财务工作   
期刊
【摘要】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对冀东地区剩余劳动力现状,培训体系建设和转移策略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综合的阐述。给出了关于冀东地区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体系建设的策略,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在进行剩余劳动力培训体系建设和进行剩余劳动力转移决策时提供了有价值参考。  【关键词】冀东地区;剩余劳动力;教育培训;转移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开展工学结合教学的情況,对现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工学结合;因素分析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也就是半工半读。这里的工作不是模拟的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