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民俗在新世纪的境遇和选择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b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业民俗是我国历史时期长期积淀的宝贵遗产,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文化缩影。但在新时期,农业民俗的生存境遇却令人堪忧,很多宝贵的民俗事项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因此,对民俗事项的保护与传承成了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以环县道情皮影为例,就如何保护与传承农业民俗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业民俗;环县道情皮影;民间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4-0040-03
  
   我国有着悠久而漫长的传统农业社会的历史,至今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大量民俗事项还是农业文明的产物。随着社会向工业和信息化社会的转型,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结构及生产方式的改变,农业民俗的处境十分尴尬。总的感觉是,既在濒危之中却又十分强大。濒危指不少民俗事项正在无可挽回地消失;强大指农业民俗在国民,特别是老一代民众心中依然是那么神圣,尤其是其所代表的伦理价值观念和精神传统并不随着民俗事项的消失而消失,而是作为民族的文化元素流淌在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血脉中。
   民俗总是和人们的生活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成为民俗生命存在不可或缺的部分。这其中有生存的需要,也有娱乐的需要。其最初的产生总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如通过仪式祈求神灵和祖先的护佑、祈福消灾等,后来渐次演变成了民间信仰。随着现代文明的推进,民俗事项所承载的民间信仰功能的衰退是必然的。然而,衰退不等于就是要彻底抛弃。事实上,农业民俗已经成为国家的文化遗产,成为民族形象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民族文化构成的重要元素。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会愚蠢到和历史彻底告别,彻底告别无异于斩断了自己的存在之根。在这方面,我们是有沉痛教训的。但要原封不动地完全保留也是不现实的,民俗的变迁是历史的规律,何况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我想,谁也不愿不坐汽车、火车而去坐轿子赶路(也没有轿子可乘),女人们也不会再欣赏三寸金莲而回到缠足的老路上去。正是这样,随着社会的进步,一部分民俗事项的社会功能会自然消失,其衰退乃至消亡是必然的,其中一部分民俗事项必然要成为历史的活化石,如巫歌、缠足、祈雨、祭虫、人牺、叫魂,以及刀耕火种、大木划水等落后的生产习俗、交通习俗等。还有一部分民俗事项会永久地传承下去,如岁时节庆、饮食服饰、精神信仰及一些人生礼仪和民间文艺、民间工艺习俗等。还有一些民俗事项会在历史的选择中保留发展有价值的部分,成为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重新焕发生命力的民俗文化。如缠足的劣俗被历史埋葬了,而绣花鞋的民间刺绣艺术却将传承下去;“羊皮筏子赛军舰”不再是兰州至包头段黄河水面的航运景观,但体验一下坐羊皮筏子的感觉,却成了黄河铁桥下旅游文化的一抹亮色。
   据此,我们可以把传统农业民俗区分为这么几类:彻底消失的,部分消失的,继续生长的,转化生存的。
   大体上说,与现实社会、人生关系越密切的,生存状态就越好一些;与当下社会和人生已经没有太大关联,甚至已经完全没有关联的,其生存状态就差,呈现出急剧衰落的趋势,有些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
   一、环县道情皮影生存现状
   对于农业民俗的境遇,笔者以环县道情皮影为例做些分析。
   环县皮影产生于明清时期,它以独特的唱腔和表演独树一帜,20世纪50年代就曾经参加全国文艺汇演,三次进京,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接见;新时期以来又成功出访欧洲多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是第一批进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的项目,受到政府和学界的重视。而在当地的生存景况却并不容乐观。环县隶属甘肃省庆阳市,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陕甘宁三省交界处的黄土高原沟壑区,总面积9236平方公里。环县属于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仗——山城堡战役就发生在这里,是当年陕甘边政府所在地。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长年干旱少雨,自然条件恶劣。过去,极度贫困中的人们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神灵的保佑上。因此,环县道情皮影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其作用主要是娱神(唱神戏),演出和酬神祈福仪式结合在一起,在酬神祈福的同时也发挥着娱人的功能。在旧时期,由于像环县这类边远山区的农村基本没什么文艺活动,农民们长年难得看上几场电影和戏剧,皮影的娱人功能在20世纪50~80年代得到了加强。那个年代,皮影是最受环县当地百姓欢迎的文艺形式,人们戏称皮影为“一驴驮”、“满窑吼”。特别是到了冬季农闲时节,许多村社都要过“冬牛王节”,“冬牛王节”上更是皮影艺人大显身手之时。但现在就不是这样了,大多家庭都有了电视,电脑也不再是稀罕之物,许多年轻人进城打工,见的也多了。所以,皮影表演就不再那么受欢迎了。许多年轻人不喜欢看,更不愿做传承人。环县地广人稀,现在偏远乡村的生活环境依然艰苦,许多村子都有神庙。据了解,皮影戏班的活动主要还是在庙会和节庆期间,再是还愿和红白喜事要请皮影戏班酬神或助兴。但随着娱神功能的日渐淡化,以及娱人功能优势的失去,加之经济落后,皮影演出的报酬自然就低,皮影艺术的市场很是有限,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虽然环县道情皮影得到政府的提倡和支持,但处境仍比较尴尬。2002年以来,出现了皮影文化产业,有了专门的皮影制作、销售公司,为皮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拓展了新的出路。但对于道情皮影这一以演出为生存之本的古老的原生态艺术来说,产业开发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衰落的走势。笔者在《环县道情皮影志综述》中读到这样一段话:“尽管农村的庙会、节庆等民俗活动仍维系着皮影戏班的生存,一批优秀的民间艺人仍坚守着道情皮影的最后阵地,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转型、老艺人的故去、传承人的断档、口传文学(剧本)和传统技艺的失传、古旧皮影的流失、观众的锐减,这一古老的原生态艺术的生存空间日渐萎缩。”不只是环县道情皮影,恐怕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诸如山西文水铦子、新疆木卡姆、陇南的春官说春、苦水高高跷等都是如此。这就是21世纪中国农业民俗的境遇。
   抢救、保护民俗文化的形势十分严峻,至于如何开发、利用,更是一門专业性很强的学问。合理地开发利用,会将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反之,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地搞所谓的“开发”,只会给文化带来灾难,到头来不仅开发、利用不了,反而使宝贵的文化资源迅速消亡。
   二、对环县道情皮影保护的几点建议
   那么,如何保护和开发、利用好民间文化资源呢?笔者认为,区分门类,根据不同的民俗文化的特性和生态状况采取不同的方略和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但不管哪种情况,进行原生态保护都是必需的,哪怕是只能存在于博物馆里的遗产,也要保护,因为我们是在保存历史,保护民族的集体记忆。比如甘肃某地的山坡上新发现了大面积的土炼铁炉遗存,那就要好好地保护起来,不能认为那是1958年“大跃进”的产物就没有保存价值,正因为它是“大跃进”年代的遗留,才成了文化遗产。
   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代,生活每天都在发生新变化。农村已经不是过去的农村了。比如,随着小型拖拉机等农业机械走进农家,许多地方的农民都不再养牛了。过去,耕牛可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是农民的宝贝。因此,不少民俗都跟牛有关。新世纪,一面是大量的青壮年农民涌进城市打工,成了“准城市人”;一面是乡村城镇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这些年,城市扩张的速度超出了我们很多人的想象。现代文明的大潮迅猛地撞击着处境尴尬的农业民俗,抢救、保护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任务艰巨,迫在眉睫。下面以环县道情皮影为重点,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谈谈笔者的一些想法。
   (一) 确立本色传承的主体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一般都具有不可再生性。一定要抱着十分珍视的态度,把抢救、保护放在首位,尽可能地保持这些珍贵遗产的“原汁原味”。即使需要革新,也要先把原生的状态完整地记录下来。比如皮影艺术,就要把包括戏班、演员、乐队、剧目、唱腔、乐器、道具、演出的程序、演出场景等,进行全面系统地考察,录音,录像,刻成光盘记录下来,使人们知道它本来的模样。作为戏班,更要维护好这个根,什么时候都要能够保证满足人们观看原生态艺术的需要。环县道情皮影是原生态保护较好的一种民间文艺样式,目前的演出基本上还是原生态的,这是十分难得的。但是,后继乏人已经成为影响该民间艺术生存和发展的最大危机。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关键环节,一定要把传承人的培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证其能够顺利传承下去。在這方面,需要政府的扶持。
   此外,许多农业民俗事项,特别是具有仪式特征的民俗文化活动,都是与当地民众的民间信仰维系在一起的,是一个血肉共同体。这类民俗有其生长的心理基础和时空环境。而今,心理基础已经松散,失去了原本的内涵,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物质形式与精神内涵相分离的现象,许多民俗事项纯粹成了表演项目,动力不足,也难保持其“基质本真性”。其实,这类民俗文化活动所承载的民间信仰多是劝善抑恶,或祈求健康安定,对社会有益而无大碍,应该给它们的生存创造相对宽松的生态环境。
   (二) 搞好文化创意,树立精品意识、品牌意识,保持优秀民俗文化遗产持久的魅力
   品牌就是价值,品牌就是魅力,其影响是巨大的。环县道情皮影已经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个品牌,要集中力量把它锻造得更加亮豁,成为名牌。当年,艺术大师解长春大胆改革,焕发了环县道情皮影艺术的生命力。艺无止境,艺人们不能满足现状,要仔细研磨,精益求精,创造出更多的艺术精品,用艺术自身的魅力说话,创造和扩大受众群体。既要有原生态的传统剧目,又要大胆创新,创造一些具有时代感的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现代剧目,演出技法上也还可以改进。
   建设内容丰富的皮影艺术博览园。要让博览园里不仅有皮影制作、皮影销售和皮影演出,而且有让来人参与、体验的场所,亲身感受皮影艺术的精妙和乐趣。把道情皮影展演与当地的风物、历史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和实物展览,再现环县道情皮影发展的历史和环县历史、环县风物的亮点,把皮影博览园打造成环县城的一颗文化明珠。
   (三) 内创外联,拓展渠道,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环县皮影虽然进过京、出过国,但据笔者所知,其迄今活动范围还是非常有限的,主要在当地演出。当地的艺术长期以来培养了熟悉它并喜爱它的受众,这是自然的。但皮影毕竟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比较单一,在现代艺术的冲击下呈现萎缩之势。这就需要积极拓展渠道,走出家门,广泛联系,扩大市场。一是走进学校。不只是演出,而且应该走进地方中小学校本教材,走进大学相关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去。这不仅是扩大市场的需要,也是培养传承人的需要。二是与外地文化部门建立广泛的联系,走向全国,在交流中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道情皮影在我国是一个独特的品种,有着良好的对外交流的基础和资质。当然,皮影演出由于自身的限制,不大可能像大剧团那样创造盈人的票房价值,但轻便简捷、灵活机动,却又是它明显的优势。
   (四) 适度融入现代元素,以满足不同层次社会群体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在保持传统本色的前提下,适度融入一些现代元素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是必要的。影人的制作是这样,皮影的演出也是这样。比如,动漫是个朝阳产业,皮影可以从中汲取一些艺术营养,以新鲜的现代元素吸引青少年的兴趣。
   (五) 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增进自身活力
   民俗是历史的产物,一些民俗事项能够沿着历史的长河延续传承下来,总是有其存在的理由的,亦即当代价值,当代价值也就是它的生长点。那么,环县道情皮影的当代价值在哪里?依笔者看,一是它的娱人功能,二是在当地部分民众那里,它可以传达心愿,沟通、协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到了道情皮影的当代价值,就是找到了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生长点,当在这方面多动些脑筋。围绕当代价值,发现、发展地方民俗文化事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生长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就落到了实处。
   (六) 与旅游经济相结合,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有条件的民俗文化事项和旅游资源联姻,发展深度旅游,已是一条成功的经验。作为传统艺术的道情皮影,是具备这个条件的。在环县的旅游景点,如东老爷山、山城堡、河连湾等地方,可以增加皮影演出的旅游项目。景点和民俗表演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根据各个景点不同的文化内涵,创编、演出相关的剧目。这样,人们对于景点不再是走马观花一掠而过,皮影也有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以上几点,只是关于环县道情皮影保护和开发利用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想法。在前述四类民俗文化事项中,环县地区皮影属于继续生长类的文化事项,但同时也具备转化生存的条件,保护和传承的形势严峻,开发利用的价值也比较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艺术类项目,大体都有和环县道情皮影相类似的境遇和挑战。一般来说,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中,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竞技、医药和饮食文化等的生态环境相对会好一些,其他门类的生长环境就不如前者有利了。不同种类的民俗文化各有独自的个性和大体相似却又不尽相同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开发利用的路径也不尽相同,要区别对待,因势利导应是我们共同遵循的原则。有些民俗文化事项只能是特定时空中的文化现象,延展生存的可能性极小。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民俗文化事项都有开发利用的价值,也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能够转化为经济价值,对于有些项目只能抢救和保护,不加区别地全部走产业化的道路,肯定是走不通的。
其他文献
天官赐福  相传,在北海岛上有块当年元始天尊修炼灵胎时遗留下的仙骨。星移斗转,这块仙骨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居然修炼成人形,并与北海龙王的女儿结婚生下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的法力日日增加,并为救老百姓与他们的外公作对。玉皇大帝知道他们是元始天尊的骨血后忙与他们讲和,并许诺给他们加封神位。消息传到下界,老百姓盖起了三官堂,时时祀奉,以求三尊神祀全力行使为他们赐福、赦罪和解厄的职能。其中以想求天官赐福致祥
期刊
从天水沿徐礼公路南行,过天水镇30余里,就是当年诸葛亮殚精竭虑数度北伐、排兵布阵的指挥之所——祁山。一提到祁山,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诸葛亮“六出祁山”精忠报国的旧事。而实际上,祁山只是西汉水北侧东起卤城(今礼县盐官镇)、西至北岈(今平泉大堡子山)、绵延40余里的山脉,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峻难攀,亦无天下名阻的雄伟气象,倒是它的地理位置确有扼蜀控陇之咽喉之利。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三国演义》里对诸葛亮“六出
期刊
在我认识的青年画家中,杨晓阳院长的高徒的赵新平博士无疑是出类拔萃的。他对中国山水画的运笔用墨,有着许多画家可望而不可及的精准理解和敏锐把握。他的山水画作线条凝练,墨色干裂,色调柔和,刚柔并蓄,图像空灵,绘画逻辑层次分明,整体构图气势峥嵘。解读新平的山水画作,一如坐在空旷的山峁,坐看云起,萌生一种自由闲适的心境、一种精神家园的回归。  赵新平是一个地道纯正的学院派,从硕士到博士的多年苦读,让他打下了
期刊
[摘要]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面临着新的考验。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就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干部职工队伍的建设问题提出建议。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专业队伍整体发展不平衡、人员素质偏低、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本文提出管理型、研究型、操作型三部分人员结构,阐述了培养、建设这支队伍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干部队伍建设  
期刊
[摘要]梵高的创作风格不仅带有一种非凡天才画师的气质,而且以好学之势创造了许多艺术,他之所以受世人的特别关注并非他那半疯癫的表达方式,而是他为艺术史的发展创造了奇迹,他以画家与艺术家的道德伦理影响了世人的目光,他的精神意志世界应该受到重视,无论希望中的绝望还是绝望中的希望,都体现了他超人的风格与魅力,他的世界永远具有灿烂的容颜。    [关键词] 梵高;《星夜》;绘画精神  
期刊
吉祥图案是我国古老装饰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石器时代。在那时的岩画或石刻创作中,它最初以图腾的形式出现。而后经历了商周的青铜器,秦汉的画像石、画像砖,隋唐的石雕、宋元的花鸟画,明清的织绣、瓷器等方方面面,这一艺术形式越来越趋于成熟。它渊源久远,内涵丰富,善祷善颂,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吉祥图案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首先在于
期刊
兰州的春天不是天文学和气象学里的春天,兰州的春天是物候学里的春天。随着气温的升高,马路两旁、公园里的各种植物绽开花朵、吐出绿叶的时候,人们才会感觉到真正的春天来到这个城市了。立春、雨水、惊蛰过后,春分的前后,每年的3月中旬,兰州就慢慢地有了春的气息。  要感受兰州的春天,最好的去处是漫步于黄河风情线上,那是在兰州春天里最美的享受。黄河风情线由几十里的黄河滨河大道串联,其间遍布带状公园和黄河母亲等多
期刊
[摘要]苏力在《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提出,在现代法治国家,“任何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的根本目标都不应当是为了建立一种权威化的思想,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调整社会关系,使人们比较协调,达到一种制度上的正义”。①本文试图通过个案,分析民间法的价值,从中找到民间法存在的意义和对我国法治建设的作用。   [关键词]民间法;非诉;法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DF71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抗战文化熔铸的极边第一城  简直难以置信,号称“极边第一城”的滇缅边境小城腾冲就在飞机的机翼之下,开始只是若隐若现,最终赫然在目。若不是当今民航交通运输事业的发达,长期置身沿海城市的我,怎么可能轻而易举地来到这座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小小县城。  腾冲,现隶属于云南省保山市。在印象中,保山地区并不发达,甚至有些贫穷落后,时不时地还与境外的金三角地区和贩毒等令人惊悚的概念产生联系。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地级
期刊
2002年,中国流行乐坛出现了一位艺名叫刀郎的歌手,或许很多人还记得那年大街小巷被刀郎沙哑豪放的歌声所充斥。—个流行歌手的音乐好坏没有必要谈论,但刀郎音乐的特色倒是让全国人民听到了一种远离城市久违的歌声。在国人眼中,刀郎这位来自四川的艺人似乎成为了新疆刀郎人的代言人。所谓流行就是火光,而真正震撼人心的是火,是淳朴本质的文化,是一种生活信仰的存在方式。作为一个新疆人,我感谢刀郎让人们看到这团火焰的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