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从事职校教学及研究二十余载,亲历了职业学校三无(无大纲、无计划、无教材)自由教学、普高模式的理论教学和现行的宽基础活板块式教学。无论哪种模式的教学,都忽视了职校的教学对象,使教和学很难统一起来,教师难教,学生更难学,教学效果当然不理想,教育质量必定处于低下水平,从而导致职校难以生存。
随着现今社会的现代化、科学化,各类学科何止百科。哪一门学科又都是那么的重要、必要,对于新一代的建设者们都是难一割舍的。于是教育者们费尽心机将重中之重、基础的基础写进计划,编进了教材,必须授完,还要统考。于是职校生的课桌上堆满了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哲学、法学、经济学、计算机还有就业准备,创业基础,普通话、礼仪、体、音、美等等近二十门课程,而这些课程基本上是理论课,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少量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课堂理论教学,专业实训实践课处于弱势地位,这是部分农村职校目前课程设置的现状。
而农村职校是如何组织教学,学生又是怎样学习的呢?
第一,看看职校生源。由于广大农村学生及家长普遍认为职校没出息,没出路。尽管目前出现了数以万计的本科生难以就业的现象,他们仍然坚持这一观念不变。于是中考结束后,他们不顾孩子学习情况,首选普通高中,哪怕是一次多交数千元的择校费用也在所不惜。
第二,教育主管部门和县级主管领导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每年下达招生计划、普高占总生源人数的70%以上,而录取的顺序和分数也是先重点、再普班、再调济生,甚至普高预科;把剩下的行为习惯不良、成绩差、经济穷、无法再上学的不足30%的学生一并录入职业学校。
第三,少量的进入职校学习的学生基本上是双差生、问题生和特困生。前两者由于学习基础太差,厌学文化基础课、不能坚持课堂理论学习、属三无学生(无课本、无作业、无成绩),这些学生经学校教育虽进步较大,但仍然难以就业,尤其是对口就业。特困学生由于家庭影响,一是成绩差,二是自信心不足,在遭遇问题学生的干扰和欺负时,多选择退学、打工。
第四,职业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存在设备不全,师资不足的问题,导致专业实训、实验、实践课程难以保证;出现了“专业不专”现象,为了保证教学时间不得已而增开职校生厌学的文化基础课,学生成绩越考越差,越学越没有学习的信心;家长以为上职校学不到真本事,还不如退学、打工。
从上述现状看,本人认为职业学校的教学必须尊重职校的教学对象,从他们的实际出发,降低教学难度,保证专业教学效果,让职校生们学有所爱,学有所成。为达此目的,本人设想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消减文化基础课,本着文化基础课为专业学习服务,在专业学习中“够用”原则,对现开的文化课进行削减。如英语科对于职校生来说用途不大,应削去;数学科应根据专业需要不开或只开一点平面几何使学生能识图作图就可以了;开设应用文、地理和常识等,降低标准,相当于初中毕业水平就够了。农村职校应根据当地专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组织编写自己的教材,或选用国编教材,但切勿照搬。课程比例应占到总教学课时的10%,约200学时,可安排在第一、二学期完成。
二、压缩专业理论课。只开设各专业课中最基础、必须掌握的必要的理论说明,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就足够了,要求教师提纲要领、精讲理论、联系实际,对于专业核心,操作步骤,重要数据仍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受益终生。理论教学课时应占总学时的20%,大约400个学时。可组织专业课老师对现行专业课的理论教学进行删减,根据专业和教学对象以及生产岗位的实际,编写实用教材及讲义。
三、开设综合素质训练课。本着“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原则,教会学生会说话、会办事,懂礼貌,会处人,会社交等。综合素质课应占总学时20%,约400个学时,建议开设仪容仪表、礼仪礼节、普通话、公共关系以及体音美课程,适当增开相关的法律常识、计算机和就业与创业课程。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决定以上各科是否全开,各开多少节,应当注意理论与实践的交替搭配,难易程度搭配,学期分配等。另一方面,综合素质课应与课外活动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系列德育活动来锻炼学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以增强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
四、加强专业实训课教学。实训课教学应当选用国家正规专业等级考试专用教材为教本,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教学,重在动手操作,掌握要领,把握步骤,规范实训操作全过程。“师傅”必须用正规的专业术语,规范的操作技能,严格的操作程序为学生做示范。同时严格要求学生逐步达到标准和熟练。专业实训课堂应安排大堂,一般应在2—4个小时,便于完成一个完整的操作程序或零部件的制作。专业实训课应占总学时的50%,约计1000个课时。
五、落实对口就业实习课。对口实习首先是专业必须对口,最低也应该是相近专业。只有专业对口了,学生才能将在学校掌握的技能技巧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才能在实习中不断地补充、完善,提高专业技能,才算得上学到了真本领,才称得起专业技术人才。其次是实习必须有实习计划,其中包括技术指标、阶段目标等。再次是学生在实习期间,依然是学校在籍学生,应当派老师驻厂进行管理和考查,协助学生完成实习的全过程,直至实习成绩合格才能准其毕业,严把毕业关,提高毕业证书的含金量。
职业学校特别是农村职业学校,必须脚踏实地,面对教学对象,大胆地实施教学改革,突出专业技能教学,办出专业特色,使职校毕业生真正成为懂技术、会操作的技能型人才,让职校毕业生有用武之地,成为社会急需的建设人才。只有如此,农村职校才能走出低谷,越办越好。
随着现今社会的现代化、科学化,各类学科何止百科。哪一门学科又都是那么的重要、必要,对于新一代的建设者们都是难一割舍的。于是教育者们费尽心机将重中之重、基础的基础写进计划,编进了教材,必须授完,还要统考。于是职校生的课桌上堆满了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哲学、法学、经济学、计算机还有就业准备,创业基础,普通话、礼仪、体、音、美等等近二十门课程,而这些课程基本上是理论课,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少量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课堂理论教学,专业实训实践课处于弱势地位,这是部分农村职校目前课程设置的现状。
而农村职校是如何组织教学,学生又是怎样学习的呢?
第一,看看职校生源。由于广大农村学生及家长普遍认为职校没出息,没出路。尽管目前出现了数以万计的本科生难以就业的现象,他们仍然坚持这一观念不变。于是中考结束后,他们不顾孩子学习情况,首选普通高中,哪怕是一次多交数千元的择校费用也在所不惜。
第二,教育主管部门和县级主管领导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每年下达招生计划、普高占总生源人数的70%以上,而录取的顺序和分数也是先重点、再普班、再调济生,甚至普高预科;把剩下的行为习惯不良、成绩差、经济穷、无法再上学的不足30%的学生一并录入职业学校。
第三,少量的进入职校学习的学生基本上是双差生、问题生和特困生。前两者由于学习基础太差,厌学文化基础课、不能坚持课堂理论学习、属三无学生(无课本、无作业、无成绩),这些学生经学校教育虽进步较大,但仍然难以就业,尤其是对口就业。特困学生由于家庭影响,一是成绩差,二是自信心不足,在遭遇问题学生的干扰和欺负时,多选择退学、打工。
第四,职业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存在设备不全,师资不足的问题,导致专业实训、实验、实践课程难以保证;出现了“专业不专”现象,为了保证教学时间不得已而增开职校生厌学的文化基础课,学生成绩越考越差,越学越没有学习的信心;家长以为上职校学不到真本事,还不如退学、打工。
从上述现状看,本人认为职业学校的教学必须尊重职校的教学对象,从他们的实际出发,降低教学难度,保证专业教学效果,让职校生们学有所爱,学有所成。为达此目的,本人设想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消减文化基础课,本着文化基础课为专业学习服务,在专业学习中“够用”原则,对现开的文化课进行削减。如英语科对于职校生来说用途不大,应削去;数学科应根据专业需要不开或只开一点平面几何使学生能识图作图就可以了;开设应用文、地理和常识等,降低标准,相当于初中毕业水平就够了。农村职校应根据当地专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组织编写自己的教材,或选用国编教材,但切勿照搬。课程比例应占到总教学课时的10%,约200学时,可安排在第一、二学期完成。
二、压缩专业理论课。只开设各专业课中最基础、必须掌握的必要的理论说明,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就足够了,要求教师提纲要领、精讲理论、联系实际,对于专业核心,操作步骤,重要数据仍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受益终生。理论教学课时应占总学时的20%,大约400个学时。可组织专业课老师对现行专业课的理论教学进行删减,根据专业和教学对象以及生产岗位的实际,编写实用教材及讲义。
三、开设综合素质训练课。本着“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原则,教会学生会说话、会办事,懂礼貌,会处人,会社交等。综合素质课应占总学时20%,约400个学时,建议开设仪容仪表、礼仪礼节、普通话、公共关系以及体音美课程,适当增开相关的法律常识、计算机和就业与创业课程。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决定以上各科是否全开,各开多少节,应当注意理论与实践的交替搭配,难易程度搭配,学期分配等。另一方面,综合素质课应与课外活动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系列德育活动来锻炼学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以增强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
四、加强专业实训课教学。实训课教学应当选用国家正规专业等级考试专用教材为教本,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教学,重在动手操作,掌握要领,把握步骤,规范实训操作全过程。“师傅”必须用正规的专业术语,规范的操作技能,严格的操作程序为学生做示范。同时严格要求学生逐步达到标准和熟练。专业实训课堂应安排大堂,一般应在2—4个小时,便于完成一个完整的操作程序或零部件的制作。专业实训课应占总学时的50%,约计1000个课时。
五、落实对口就业实习课。对口实习首先是专业必须对口,最低也应该是相近专业。只有专业对口了,学生才能将在学校掌握的技能技巧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才能在实习中不断地补充、完善,提高专业技能,才算得上学到了真本领,才称得起专业技术人才。其次是实习必须有实习计划,其中包括技术指标、阶段目标等。再次是学生在实习期间,依然是学校在籍学生,应当派老师驻厂进行管理和考查,协助学生完成实习的全过程,直至实习成绩合格才能准其毕业,严把毕业关,提高毕业证书的含金量。
职业学校特别是农村职业学校,必须脚踏实地,面对教学对象,大胆地实施教学改革,突出专业技能教学,办出专业特色,使职校毕业生真正成为懂技术、会操作的技能型人才,让职校毕业生有用武之地,成为社会急需的建设人才。只有如此,农村职校才能走出低谷,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