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口的迁移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经济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本文以三峡外迁移民在四川省新店安置点为例,对三峡外迁移民在经济适应性方面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探寻特色农业的发达程度对移民经济适应性的作用,并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副业的萎缩和在当地打工机会的缺位,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以促进三峡外迁移民实现安居乐业的安置目标。
关键词:三峡外迁移民 ;经济适应;人口迁移
在60年的经济建设中,我国新建86000座大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约有1500多万移民,居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之首。[1]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是一种非自愿性移民,使得这一人口迁移过程不具有市场选择性。因此,它不是简单的人口迁移,而是导致移民居住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引起移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发生急剧的变迁。在所有水利水电工程移民中,尤其以三峡工程移民最具典型性。
三峡外迁移民是指在兴建三峡工程过程中,由政府组织实行政策性异地安置的大规模非自愿移民。对移民而言,迁移是社会分离与重建的过程,并且利益相关人群具有不可选择性,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社会阶层多样化,使其经济适应性难度更大。三峡移民工作从1985年试点,1993年正式启动,到2009年全面完成。国家自1999年启动移民外迁工作,实现移民异地安置;并且外迁移民在迁出地一般为农业人口,依照农村—农村的安置模式,在迁入地也为农业人口。在文中讨论的外迁移民在安置地的经济适应性是指个体通过社会化,调整发展经济生产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的过程。[2]它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生产方式的适应性,即移民在搬迁前后种植品种、劳作方式及非农经营活动等;二是未来经济生产的发展,即提高收入的途径和移民对未来经济生产发展的信心程度。
一、调查研究的基本事实
四川省毗邻三峡库区,是接受三峡外迁移民的主要省份之一,于2000~2002年共接纳了来自三峡库区最大淹没区开县移民2400余户,共9000余人,分别被安置在全省12个市的47个县。2003~2004年间,四川再次接受三峡外迁移民1000余人。本文仅选取名山县新店乡作为个案进行主题研究,试图探索以特色农业作为提升移民的经济适应能力的途径之一。按照安排,名山县新店乡将接收安置开县渠口镇移民88户,共计305人。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并使用spss19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本次调查样本总体为40户,186人。其安置特点是集中安置到镇,分散到6村18社;房屋为2层,分布在318国道旁。
二、移民经济适应性现状描述
移民的经济适应状况直接决定了移民能否在安置地长期安居乐业,是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和基础。移民经济适应状况的评价涉及因素众多,如移民的资源占有情况、经济收入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由于经济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也对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手段和非农业方法进行度量。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设立经济适应的评价标准:第一,基本生产资料的配置状况:具体包含住房的面积和结构类型、土地的面积和类型、安置补偿金的数量。第二,生产和经营方式的适应,涉及移民搬迁前后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副业的养殖方式以及产品的销售方式;搬迁前后移民的从业结构相似度。第三,收入水平状况及变化:根据具体的农业生产经营类型和非农业生产经营种类的单项收入,累加得到新店移民搬迁前后家庭的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和人均年收入情况。
1.基本生产资料配置
根据调查数据,新店移民每户现在的住房面积平均为207.6平方米,搬迁前的住房面积平均为165.00平方米,移民目前人均住房面积平均为45平方米,而搬迁前的人均住房面积平均为35.4平方米。移民对目前住房条件认为“很满意” 为7.5%,“满意” 为55%,“没意见”为25%, 而“不满意” 仅为10%。可见,外迁使移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在土地资料配置方面,新店移民搬迁后人均土地面积约为386.67平方米;而搬迁前人均土地面积约为720平方米。同时,搬迁前土地结构更多样化,如耕地、果园、林地和鱼塘等;而搬迁后的土地结构单一,仅有耕地。在补偿金方面,该地移民人均约为9700元。
2.生產和经营方式
本次调查地名山县新店乡,按行政区划属于有“雨城”之称的雅安市,位于成都平原向川西丘陵的过渡地带,交通四通八达,有到成都318国道和成雅高速公路,距离有“茶祖”美誉的蒙顶山10千米。该乡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宜人,温暖湿润,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年均日照1018小时,年均相对湿度82%,适合种植茶叶。自1998年以来,名山县一直发展茶叶种植业作为其支柱产业。在新店乡内安置的88户、305名三峡移民均来自开县渠口镇,该镇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气候炎热,辖区内有大量的坡地、河滩,适合种植柑橘、花生,从事畜牧业和渔业生产。因此,移民从四川盆地的南部长途迁移到四川盆地的北部地区,地区的差异造成他们的农业生产经营的品种和方式也不同。搬迁前,有77.5%的认为粮食生产是居第一位的农业生产类型,有75%的认为水果种植居第二位,分别有32.5%的认为畜牧养殖是居第三位;而搬迁后,居第一位的农业生产类型是种茶叶,比例高达82.5%,居第二位的是畜牧业,比例为17.5%。可见,新店移民因迁移调整了农业生产品种,减少了品种的数量,使农业生产更加产业化。
由于我国农村长期存在着劳动力不充分就业的不争事实,非农化的生产经营对充分发挥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水平有着巨大的作用。调查显示,移民在搬迁前后的非农化程度有差异。搬迁前,有25%的做生意,70.0%的选择打工,并且打工地点30%的为本地,55%的为外地;搬迁后,打工的比例上升为75.5%,做生意的则下降为15.0%,运输的为2.5%,而打工地点25%的在本地,55%的在外地。可见,移民的非农化生产经营以打工和做生意为主,与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途径相一致,但搬迁缩小了他们自己经商的能力,只能选择打工的方式。 3.经济收入
经济收入是移民直接用来满足家庭和自我的基本的生活需要,改善生活水平的主要来源。在世界银行制定的《移民安置工作指导方针》中明确指出,任何移民计划成功的标志是移民和社会的生活水平能否保持和提高。[3]据此,移民安置的目标就是使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恢复到原有水平,并有所提高。
经过我们的调查分析显示,移民由于搬迁而导致他们的经济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对于新店乡的三峡移民而言,搬迁前的人均农业收入1576.8元,非农业收入2228元,人均年收入为3805元;而搬迁后的人均农业收入851.6元,非农业收入2468元,人均年收入为3319.6元。在问到“你准备怎样提高经济收入”时,移民有55%的选择外出打工,27.5%的准备发展种茶业。对于今后的经济发展信心,移民多表示随着茶叶的采茶期延长,收入会越来越好,其中表示“有信心”的达到62%。
三、移民经济适应性的相关分析
为了不仅仅局限在对单一因素的分析,而试图深入探讨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我们在此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对移民主要子收入项目和其年收入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我们将新店乡三峡移民目前的年收入的组成进行分解,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种茶和畜牧业收入为代表的农业收入,另一类是以打工和做生意收入的非农业收入。在此次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得出以下数据,见新店移民经济收入相关分析
表中显示,新店乡移民目前年收入与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435、0.937,与种茶收入和打工收入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421、0.751。由此可见,农业和非农业收入都对他们的年收入显著相关,且具有正相关性。在农业收入方面,种茶收入和年收入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畜牧业,并且随着采茶期的成熟(一般是茶树在五年后为成熟期,此时的茶叶采集时间从四月延长到十月,采茶量也有明显增加),种茶收入和年收入的相关程度呈递增趋势。数据显示种茶与年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421,表明两个因素具有显著性的正相关。我们对此的解释是种茶收入越高,移民也将会获得更高的年收入。对农村—农村安置的移民而言,只有在农产品收入方面获得持续和稳定的收入,才能使他们的生活实现真正的安定和发展。可见,新店发展的种茶项目具有品牌和市场竞争优势,是真正意义上的地方特色农业,并且进一步促进了移民的经济适应性。因此,发展地方特色农业有利于提高移民的经济适应状况。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虽然新店的特色农业有助于提升移民的经济适应能力,但移民生计策略呈现单一性的特征,而这是受到自然资源禀赋、农业技术水平和自身人力资本存量等因素的制约。因此,为了扩大农产品的收入,他们往往愿意选择进入门槛低、经营风险小和自己较熟悉的副业项目,一般情况下,畜牧养殖业就成为首选。但调查显示,新店移民因畜牧业的食物链发生断裂而缩小规模,所以迁移在不同程度上使移民的副业生产萎缩,造成生计策略呈现为单一化。
同时,移民也较缺乏在当地打工的机会。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般依赖于由地缘或血缘等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而搬迁却使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疏远。当移民迁入安置地时,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因缺乏互动还尚未建立,于是移民在迁入地非农就业的信任度降低,直接限制了他们实现就地非农就业的机会。
根据上述对移民外迁后经济适应现状及其主要问题的深入分析,并结合我国农村在社会转型期普遍存在劳动力不充分就业、人地矛盾尖锐等深层次问题,通过组织和制度协调使用生计资源的机会,从而形成多样化的生计策略投资组合。因此,本文提出以下有关的政策建议。一方面,基层组织应围绕农业的延伸增殖,积极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增加移民在当地的非农化收入。因此,应围绕优势农业进行延伸增殖,以各种现代农业的经营运作模式,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为主的现代农业企业,拓展农副产品的加工领域和加工深度,建立与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产品加工工业体系。比如,建议新店乡可以利用紧靠“茶祖”蒙顶山的名声优势,不仅发展种茶业,而且还发展茶叶的加工业,挖掘相关的茶文化,形成种茶—采茶—初加工—精加工—茶文化鉴赏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链,使移民的生计模式多样化,既有稳定的农业收入,还能获得增殖部分的非农业收入,既能获得物质收入,又能实现精神文化的创新和發展。另一方面,从居住模式、乡村文化建设方面为移民建立社会关系网络提供支持,鼓励他们与原住民进行生产生活方面的交往,增加对安置地的社会的认同感和融入程度,从而为加快经济适应提供社会关系网络支持。
参考文献:
[1]姚润丰.我国水库移民总数达1500多万[J].民主,2004(06).
[2]罗凌云,风笑天.三峡农村移民经济生产的适应性[J].调研世界,2001(04):21—23.
[3]朱 农.三峡工程移民与库区发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三峡外迁移民 ;经济适应;人口迁移
在60年的经济建设中,我国新建86000座大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约有1500多万移民,居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之首。[1]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是一种非自愿性移民,使得这一人口迁移过程不具有市场选择性。因此,它不是简单的人口迁移,而是导致移民居住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引起移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发生急剧的变迁。在所有水利水电工程移民中,尤其以三峡工程移民最具典型性。
三峡外迁移民是指在兴建三峡工程过程中,由政府组织实行政策性异地安置的大规模非自愿移民。对移民而言,迁移是社会分离与重建的过程,并且利益相关人群具有不可选择性,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社会阶层多样化,使其经济适应性难度更大。三峡移民工作从1985年试点,1993年正式启动,到2009年全面完成。国家自1999年启动移民外迁工作,实现移民异地安置;并且外迁移民在迁出地一般为农业人口,依照农村—农村的安置模式,在迁入地也为农业人口。在文中讨论的外迁移民在安置地的经济适应性是指个体通过社会化,调整发展经济生产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的过程。[2]它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生产方式的适应性,即移民在搬迁前后种植品种、劳作方式及非农经营活动等;二是未来经济生产的发展,即提高收入的途径和移民对未来经济生产发展的信心程度。
一、调查研究的基本事实
四川省毗邻三峡库区,是接受三峡外迁移民的主要省份之一,于2000~2002年共接纳了来自三峡库区最大淹没区开县移民2400余户,共9000余人,分别被安置在全省12个市的47个县。2003~2004年间,四川再次接受三峡外迁移民1000余人。本文仅选取名山县新店乡作为个案进行主题研究,试图探索以特色农业作为提升移民的经济适应能力的途径之一。按照安排,名山县新店乡将接收安置开县渠口镇移民88户,共计305人。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并使用spss19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本次调查样本总体为40户,186人。其安置特点是集中安置到镇,分散到6村18社;房屋为2层,分布在318国道旁。
二、移民经济适应性现状描述
移民的经济适应状况直接决定了移民能否在安置地长期安居乐业,是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和基础。移民经济适应状况的评价涉及因素众多,如移民的资源占有情况、经济收入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由于经济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也对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手段和非农业方法进行度量。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设立经济适应的评价标准:第一,基本生产资料的配置状况:具体包含住房的面积和结构类型、土地的面积和类型、安置补偿金的数量。第二,生产和经营方式的适应,涉及移民搬迁前后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副业的养殖方式以及产品的销售方式;搬迁前后移民的从业结构相似度。第三,收入水平状况及变化:根据具体的农业生产经营类型和非农业生产经营种类的单项收入,累加得到新店移民搬迁前后家庭的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和人均年收入情况。
1.基本生产资料配置
根据调查数据,新店移民每户现在的住房面积平均为207.6平方米,搬迁前的住房面积平均为165.00平方米,移民目前人均住房面积平均为45平方米,而搬迁前的人均住房面积平均为35.4平方米。移民对目前住房条件认为“很满意” 为7.5%,“满意” 为55%,“没意见”为25%, 而“不满意” 仅为10%。可见,外迁使移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在土地资料配置方面,新店移民搬迁后人均土地面积约为386.67平方米;而搬迁前人均土地面积约为720平方米。同时,搬迁前土地结构更多样化,如耕地、果园、林地和鱼塘等;而搬迁后的土地结构单一,仅有耕地。在补偿金方面,该地移民人均约为9700元。
2.生產和经营方式
本次调查地名山县新店乡,按行政区划属于有“雨城”之称的雅安市,位于成都平原向川西丘陵的过渡地带,交通四通八达,有到成都318国道和成雅高速公路,距离有“茶祖”美誉的蒙顶山10千米。该乡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宜人,温暖湿润,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年均日照1018小时,年均相对湿度82%,适合种植茶叶。自1998年以来,名山县一直发展茶叶种植业作为其支柱产业。在新店乡内安置的88户、305名三峡移民均来自开县渠口镇,该镇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气候炎热,辖区内有大量的坡地、河滩,适合种植柑橘、花生,从事畜牧业和渔业生产。因此,移民从四川盆地的南部长途迁移到四川盆地的北部地区,地区的差异造成他们的农业生产经营的品种和方式也不同。搬迁前,有77.5%的认为粮食生产是居第一位的农业生产类型,有75%的认为水果种植居第二位,分别有32.5%的认为畜牧养殖是居第三位;而搬迁后,居第一位的农业生产类型是种茶叶,比例高达82.5%,居第二位的是畜牧业,比例为17.5%。可见,新店移民因迁移调整了农业生产品种,减少了品种的数量,使农业生产更加产业化。
由于我国农村长期存在着劳动力不充分就业的不争事实,非农化的生产经营对充分发挥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水平有着巨大的作用。调查显示,移民在搬迁前后的非农化程度有差异。搬迁前,有25%的做生意,70.0%的选择打工,并且打工地点30%的为本地,55%的为外地;搬迁后,打工的比例上升为75.5%,做生意的则下降为15.0%,运输的为2.5%,而打工地点25%的在本地,55%的在外地。可见,移民的非农化生产经营以打工和做生意为主,与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途径相一致,但搬迁缩小了他们自己经商的能力,只能选择打工的方式。 3.经济收入
经济收入是移民直接用来满足家庭和自我的基本的生活需要,改善生活水平的主要来源。在世界银行制定的《移民安置工作指导方针》中明确指出,任何移民计划成功的标志是移民和社会的生活水平能否保持和提高。[3]据此,移民安置的目标就是使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恢复到原有水平,并有所提高。
经过我们的调查分析显示,移民由于搬迁而导致他们的经济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对于新店乡的三峡移民而言,搬迁前的人均农业收入1576.8元,非农业收入2228元,人均年收入为3805元;而搬迁后的人均农业收入851.6元,非农业收入2468元,人均年收入为3319.6元。在问到“你准备怎样提高经济收入”时,移民有55%的选择外出打工,27.5%的准备发展种茶业。对于今后的经济发展信心,移民多表示随着茶叶的采茶期延长,收入会越来越好,其中表示“有信心”的达到62%。
三、移民经济适应性的相关分析
为了不仅仅局限在对单一因素的分析,而试图深入探讨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我们在此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对移民主要子收入项目和其年收入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我们将新店乡三峡移民目前的年收入的组成进行分解,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种茶和畜牧业收入为代表的农业收入,另一类是以打工和做生意收入的非农业收入。在此次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得出以下数据,见新店移民经济收入相关分析
表中显示,新店乡移民目前年收入与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435、0.937,与种茶收入和打工收入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421、0.751。由此可见,农业和非农业收入都对他们的年收入显著相关,且具有正相关性。在农业收入方面,种茶收入和年收入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畜牧业,并且随着采茶期的成熟(一般是茶树在五年后为成熟期,此时的茶叶采集时间从四月延长到十月,采茶量也有明显增加),种茶收入和年收入的相关程度呈递增趋势。数据显示种茶与年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421,表明两个因素具有显著性的正相关。我们对此的解释是种茶收入越高,移民也将会获得更高的年收入。对农村—农村安置的移民而言,只有在农产品收入方面获得持续和稳定的收入,才能使他们的生活实现真正的安定和发展。可见,新店发展的种茶项目具有品牌和市场竞争优势,是真正意义上的地方特色农业,并且进一步促进了移民的经济适应性。因此,发展地方特色农业有利于提高移民的经济适应状况。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虽然新店的特色农业有助于提升移民的经济适应能力,但移民生计策略呈现单一性的特征,而这是受到自然资源禀赋、农业技术水平和自身人力资本存量等因素的制约。因此,为了扩大农产品的收入,他们往往愿意选择进入门槛低、经营风险小和自己较熟悉的副业项目,一般情况下,畜牧养殖业就成为首选。但调查显示,新店移民因畜牧业的食物链发生断裂而缩小规模,所以迁移在不同程度上使移民的副业生产萎缩,造成生计策略呈现为单一化。
同时,移民也较缺乏在当地打工的机会。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般依赖于由地缘或血缘等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而搬迁却使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疏远。当移民迁入安置地时,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因缺乏互动还尚未建立,于是移民在迁入地非农就业的信任度降低,直接限制了他们实现就地非农就业的机会。
根据上述对移民外迁后经济适应现状及其主要问题的深入分析,并结合我国农村在社会转型期普遍存在劳动力不充分就业、人地矛盾尖锐等深层次问题,通过组织和制度协调使用生计资源的机会,从而形成多样化的生计策略投资组合。因此,本文提出以下有关的政策建议。一方面,基层组织应围绕农业的延伸增殖,积极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增加移民在当地的非农化收入。因此,应围绕优势农业进行延伸增殖,以各种现代农业的经营运作模式,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为主的现代农业企业,拓展农副产品的加工领域和加工深度,建立与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产品加工工业体系。比如,建议新店乡可以利用紧靠“茶祖”蒙顶山的名声优势,不仅发展种茶业,而且还发展茶叶的加工业,挖掘相关的茶文化,形成种茶—采茶—初加工—精加工—茶文化鉴赏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链,使移民的生计模式多样化,既有稳定的农业收入,还能获得增殖部分的非农业收入,既能获得物质收入,又能实现精神文化的创新和發展。另一方面,从居住模式、乡村文化建设方面为移民建立社会关系网络提供支持,鼓励他们与原住民进行生产生活方面的交往,增加对安置地的社会的认同感和融入程度,从而为加快经济适应提供社会关系网络支持。
参考文献:
[1]姚润丰.我国水库移民总数达1500多万[J].民主,2004(06).
[2]罗凌云,风笑天.三峡农村移民经济生产的适应性[J].调研世界,2001(04):21—23.
[3]朱 农.三峡工程移民与库区发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