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注重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一大目标,让学生在探究中进行自主学习。本文对初中化学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内容进行了解读,并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提出了些许建议,希望对初中化学教学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宏观辨识;微观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2-0103
初中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的阶段,因此初中化学本应是以注重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但由于受中考压力的影响,初中化学教师往往将理论成绩作为教学重点,却相对忽视了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没有指引学生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思维。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方位人才,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的以分至上的教学理念势必将被淘汰。引导学生利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进行化学学习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应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逐步推广。
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教学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指能从多种角度来认识物质,并按照学生对该物质的认知来进行分类,做到既能从宏观外形上观察事物,也能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到物质的组成,从而使学生观察物体的角度更为全面。其在初中化学的具体表现目标为以下三点。
1.观察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宏观现象,初步对物质以及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如物质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而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又可分为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只有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相应的分类,才更加便于将各种物质联系起来,从而方便学生进行对应的理解。
2.可以使用化学符号表示某些反应。化学用语是化学独特的语言,相比于一般的文字描述,化学符号则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各种化学物质与化学反应,对学生理解化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教导学生掌握基本化学用语,不仅可以便于学生的理解,还能为学生日后化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能從物质微观层次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物质的组成需要很多“微粒”,这些“微粒”仅凭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所以要想使学生真正理解它的含义也就相对困难。这就需要教师的细心指导,使学生既能在宏观上观察事物,也能从微观上想到它的组成,并能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宏观现象。
二、提高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的举措
1.观察与探究
化学的奥妙在于物质之间千奇百怪的反应,观察则是发现化学奥妙的前提,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基础。对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多组织学生亲自参与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化学实验现象,产生猜想,让学生自主探究该化学反应的本质。如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中,通过让学生加热与水池相连盛有木炭与氧化铜粉末的密闭导管,学生不难发现水池中会有气泡产生。此时,学生便会对该气体的成分产生好奇,在经查询资料后学生会得到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会变浑浊的结果。随后,学生便会进行进一步实验以判断该气体的成分。最后,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该气体为二氧化碳。从这一教学实例可以看出,肉眼观察所看到的现象均为宏观现象,对学生宏观辨识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2.分类与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较为零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分类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根据事物的性质与特点对其进行分类,既便于学生的记忆也锻炼了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例如在元素的学习中,元素的种类数目十分庞大,且概念相对抽象,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难以接触到,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理解每种元素的定义。这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分类与归纳的方式来进行记忆。比如可以使学生观察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以此引导学生对元素进行分类,从而方便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3.比较与区分
比较与区分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初中化学的知识点虽然繁杂,但许多知识点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此时便需要学生对其进行比较与区分,避免混淆情况的出现。如在分子原子的学习中,分子原子都是组成物质的微粒,但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有的却是由分子组成,如何分辨物质的组成微粒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难点,这时就需要学生对其进行比较与区分,这对提升学生的微观探析能力有着巨大帮助。
由上可见,观察、分类、比较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对学生化学成绩的提高与化学兴趣的培养都有着巨大帮助,应得到初中化学教师的重视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要求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观察,然后再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分子原子之间的反应,最后得出物质的组成成分与微观构造。所以,初中化学教学应实行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宏观中辨识,在微观中思考。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初中化学教学在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一次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王锋.初中化学“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内容梳理及教学策略探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11):57-62.
[2]姚丽宏,陈迪妹.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初中化学教学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20(11):59-60.
[3]金春燕.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再思考[J].新教育,2019(34):43-44.
[4]张玲玲.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初中化学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9.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362200)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宏观辨识;微观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2-0103
初中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的阶段,因此初中化学本应是以注重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但由于受中考压力的影响,初中化学教师往往将理论成绩作为教学重点,却相对忽视了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没有指引学生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思维。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方位人才,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的以分至上的教学理念势必将被淘汰。引导学生利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进行化学学习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应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逐步推广。
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教学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指能从多种角度来认识物质,并按照学生对该物质的认知来进行分类,做到既能从宏观外形上观察事物,也能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到物质的组成,从而使学生观察物体的角度更为全面。其在初中化学的具体表现目标为以下三点。
1.观察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宏观现象,初步对物质以及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如物质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而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又可分为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只有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相应的分类,才更加便于将各种物质联系起来,从而方便学生进行对应的理解。
2.可以使用化学符号表示某些反应。化学用语是化学独特的语言,相比于一般的文字描述,化学符号则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各种化学物质与化学反应,对学生理解化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教导学生掌握基本化学用语,不仅可以便于学生的理解,还能为学生日后化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能從物质微观层次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物质的组成需要很多“微粒”,这些“微粒”仅凭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所以要想使学生真正理解它的含义也就相对困难。这就需要教师的细心指导,使学生既能在宏观上观察事物,也能从微观上想到它的组成,并能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宏观现象。
二、提高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的举措
1.观察与探究
化学的奥妙在于物质之间千奇百怪的反应,观察则是发现化学奥妙的前提,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基础。对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多组织学生亲自参与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化学实验现象,产生猜想,让学生自主探究该化学反应的本质。如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中,通过让学生加热与水池相连盛有木炭与氧化铜粉末的密闭导管,学生不难发现水池中会有气泡产生。此时,学生便会对该气体的成分产生好奇,在经查询资料后学生会得到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会变浑浊的结果。随后,学生便会进行进一步实验以判断该气体的成分。最后,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该气体为二氧化碳。从这一教学实例可以看出,肉眼观察所看到的现象均为宏观现象,对学生宏观辨识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2.分类与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较为零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分类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根据事物的性质与特点对其进行分类,既便于学生的记忆也锻炼了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例如在元素的学习中,元素的种类数目十分庞大,且概念相对抽象,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难以接触到,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理解每种元素的定义。这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分类与归纳的方式来进行记忆。比如可以使学生观察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以此引导学生对元素进行分类,从而方便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3.比较与区分
比较与区分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初中化学的知识点虽然繁杂,但许多知识点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此时便需要学生对其进行比较与区分,避免混淆情况的出现。如在分子原子的学习中,分子原子都是组成物质的微粒,但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有的却是由分子组成,如何分辨物质的组成微粒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难点,这时就需要学生对其进行比较与区分,这对提升学生的微观探析能力有着巨大帮助。
由上可见,观察、分类、比较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对学生化学成绩的提高与化学兴趣的培养都有着巨大帮助,应得到初中化学教师的重视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要求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观察,然后再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分子原子之间的反应,最后得出物质的组成成分与微观构造。所以,初中化学教学应实行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宏观中辨识,在微观中思考。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初中化学教学在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一次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王锋.初中化学“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内容梳理及教学策略探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11):57-62.
[2]姚丽宏,陈迪妹.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初中化学教学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20(11):59-60.
[3]金春燕.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再思考[J].新教育,2019(34):43-44.
[4]张玲玲.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初中化学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9.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36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