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走进了高中课堂。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课程实施核心的教学层面上出现了诸多的尴尬: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更多的凸显的是语文的工具性乃至应试性;教学方式徘徊不前,在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甚至是新课程老教法;新课程标准如此要求和规定,而新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受如此多的制约,致使一线语文老师处在左右为难的境地。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程 尴尬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走进了高中课堂,开启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新纪元,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然而,一年来语文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从传统《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到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转变需要一个心理和实践适应的过程,人们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尚不深刻,同时受课程评价体系建构滞后和考试制度陈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课程实施的核心——教学层面上出现了诸多令人尴尬的局面。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常听到周围的一些人感慨万千,笔者也曾迷茫地彷徨在新旧课程的边沿,困惑着课改实施中的困惑。就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明确界定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然而,在教学中更多的凸显的是语文的工具性乃至应试性,人文性先天不足。许多语文教师也非常清楚人文性的重要性,但是面对高考升学的现实、家长对学校的以高考升学率为标准的选择、个别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高考升学高低多少为标准的评价方式,老师们不得不加强语文应试知识的教学和以教室为阵地的课堂教学,划分知识模块,细分知识考点,将一篇篇优美而严谨的文章撕裂得支离破碎,让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而导致学生积累有余、整合不够,使人从中感受更多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和“应试性”而对语文的“人文性”体会不深。
以高中语文(语文版第一册)《不会变形的金刚》为例,绝大部分老师的教案是按下列模式安排:导入新课;作者简介;朗读课文,解决字词;分析结构,概括大意;讲读或讨论重点句子;分析人物形象:总结本文的艺术特点;布置作业。表面上看起来这种教学方法重视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实质上老师在此过程中把重点倾向于语文应试知识的传递,偏重于语文的应试性,体现的是语文的应试功能。如此下去,会造成语文人文性的遗落,从而带来语文性质的异化。
一些老师受其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学思维拘囿于原有的视野,一时难以突破自我建造的思想“围城”,尽管时代变迁了,实际变化了,教学的环境不同了,但是几十年一贯制的教学方式却徘徊不前,在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甚至是新课程老教法。如上文所举《不会变形的金刚》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囿于传统,缺乏新意,继承有余,创新不足。例如:
①讨论:第一部分中妈妈内心有何种矛盾,她是怎么解决的?
②讨论:身处贫寒,“我”买毛线的钱是哪来的?
③第二部分中再次出现的一个情节上的矛盾是什么?矛盾是怎么化解的?
④讨论:当儿子把一个女孩子的大号变形金刚弄坏并且决定向这个同学去道歉时,为何“我”如此紧张?
⑤讨论:儿子为何就断定那家人会原谅自己而勇敢地去用道歉解决问题?
⑥讨论:“我想用母亲温馨的心捻成毛线,为儿子织一间温暖的小屋,可惜我不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⑦讨论:“这世界上有许多像花布一样美丽的道理,却做不成衣服”是什么意思?
⑧讨论:“人有时飞快地迎着一个东西跑过去,其实是为了躲开它”是什么意思?
以上八个讨论题,几乎都是就文论题,仅仅停留在对文中句子的理解、筛选文中重要信息上,缺乏对文章内容深层次内涵的挖掘、拓展和延伸,没有与现实社会的实际联系起来来让学生去思考与探究,没有触及人类最本真的情感去使学生感悟和体味,语文的人文性也没有很好的凸显出来。原因何在?通过与众多语文老师的交流和探讨以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与总结,笔者发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这样设计讨论题更接近高考真题,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做题技巧,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虽然新课程实施了,但是由于没有可借鉴的新方法和新经验,一些教师不敢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坚守着自己所谓的成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把自己局限在狭隘的思维“围城”里“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总之,这样的语文老师是一群踟蹰在新旧课程边沿的彷徨者,他们内心深处存在着暂时无法调和的矛盾——既希望学生考取理想的分数,又渴望学生拥有实质上的较高素养;既热切期盼新课程改革有科学的、可行的、能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又不敢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走得太长太远:既热盼教学上的成功,更害怕教学上的失败。
的确,一些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为语文新课程的科学实施矛盾重重,“为伊消得人憔悴”,处在尴尬的两难处境。这里而固然有着高考选拔制度和评价方式的因素,有着教师本身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原因,也应该有其他方面的制约。
语文新课程实施后,许多老师最大的感受就是新教材内容多,课时不够用。旧教材必修课本六册共34单元136篇课文,三年学完,而新课程必修课本五册共20单元80篇课文一年半学完,并且新教材的知识面又较旧教材宽,但课时又没有增加,这样就造成了老师在教学时粗不得细不得,而且每节课都设置活动探究和交流研讨,加大老师的工作量不说,有限的课时怎么开展合作探究?特别是大班额,合作探究活动要照顾各个层面上的同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有所收获,即使老师倾其全部精力和心思,也很难实现教学目的。
与此同时,新课程的实施又需要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设施,可是学校既没有图书馆,更没有电子阅览室让学生查阅资料。例如,学生在自主学习《苏格拉底之死》这篇课文时,部分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对苏格拉底一无所知;还有部分学生知之甚少,仅仅听说过苏格拉底的名字:只有极少数学生了解苏格拉底。这样一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老师的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很难实现。新课程标准如此要求和规定,而新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受如此多的制约,致使像笔者一样的语文老师处在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
尽管如此,笔者仍坚信:“凯风吹尽棘成薪”。在漫漫的新课改道路上,只要我们不断求索,“衣带渐宽终不悔”,定能使新课改之路的荆棘变成助我们摸索实施新课程的热能和动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程 尴尬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走进了高中课堂,开启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新纪元,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然而,一年来语文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从传统《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到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转变需要一个心理和实践适应的过程,人们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尚不深刻,同时受课程评价体系建构滞后和考试制度陈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课程实施的核心——教学层面上出现了诸多令人尴尬的局面。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常听到周围的一些人感慨万千,笔者也曾迷茫地彷徨在新旧课程的边沿,困惑着课改实施中的困惑。就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明确界定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然而,在教学中更多的凸显的是语文的工具性乃至应试性,人文性先天不足。许多语文教师也非常清楚人文性的重要性,但是面对高考升学的现实、家长对学校的以高考升学率为标准的选择、个别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高考升学高低多少为标准的评价方式,老师们不得不加强语文应试知识的教学和以教室为阵地的课堂教学,划分知识模块,细分知识考点,将一篇篇优美而严谨的文章撕裂得支离破碎,让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而导致学生积累有余、整合不够,使人从中感受更多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和“应试性”而对语文的“人文性”体会不深。
以高中语文(语文版第一册)《不会变形的金刚》为例,绝大部分老师的教案是按下列模式安排:导入新课;作者简介;朗读课文,解决字词;分析结构,概括大意;讲读或讨论重点句子;分析人物形象:总结本文的艺术特点;布置作业。表面上看起来这种教学方法重视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实质上老师在此过程中把重点倾向于语文应试知识的传递,偏重于语文的应试性,体现的是语文的应试功能。如此下去,会造成语文人文性的遗落,从而带来语文性质的异化。
一些老师受其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学思维拘囿于原有的视野,一时难以突破自我建造的思想“围城”,尽管时代变迁了,实际变化了,教学的环境不同了,但是几十年一贯制的教学方式却徘徊不前,在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甚至是新课程老教法。如上文所举《不会变形的金刚》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囿于传统,缺乏新意,继承有余,创新不足。例如:
①讨论:第一部分中妈妈内心有何种矛盾,她是怎么解决的?
②讨论:身处贫寒,“我”买毛线的钱是哪来的?
③第二部分中再次出现的一个情节上的矛盾是什么?矛盾是怎么化解的?
④讨论:当儿子把一个女孩子的大号变形金刚弄坏并且决定向这个同学去道歉时,为何“我”如此紧张?
⑤讨论:儿子为何就断定那家人会原谅自己而勇敢地去用道歉解决问题?
⑥讨论:“我想用母亲温馨的心捻成毛线,为儿子织一间温暖的小屋,可惜我不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⑦讨论:“这世界上有许多像花布一样美丽的道理,却做不成衣服”是什么意思?
⑧讨论:“人有时飞快地迎着一个东西跑过去,其实是为了躲开它”是什么意思?
以上八个讨论题,几乎都是就文论题,仅仅停留在对文中句子的理解、筛选文中重要信息上,缺乏对文章内容深层次内涵的挖掘、拓展和延伸,没有与现实社会的实际联系起来来让学生去思考与探究,没有触及人类最本真的情感去使学生感悟和体味,语文的人文性也没有很好的凸显出来。原因何在?通过与众多语文老师的交流和探讨以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与总结,笔者发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这样设计讨论题更接近高考真题,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做题技巧,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虽然新课程实施了,但是由于没有可借鉴的新方法和新经验,一些教师不敢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坚守着自己所谓的成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把自己局限在狭隘的思维“围城”里“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总之,这样的语文老师是一群踟蹰在新旧课程边沿的彷徨者,他们内心深处存在着暂时无法调和的矛盾——既希望学生考取理想的分数,又渴望学生拥有实质上的较高素养;既热切期盼新课程改革有科学的、可行的、能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又不敢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走得太长太远:既热盼教学上的成功,更害怕教学上的失败。
的确,一些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为语文新课程的科学实施矛盾重重,“为伊消得人憔悴”,处在尴尬的两难处境。这里而固然有着高考选拔制度和评价方式的因素,有着教师本身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原因,也应该有其他方面的制约。
语文新课程实施后,许多老师最大的感受就是新教材内容多,课时不够用。旧教材必修课本六册共34单元136篇课文,三年学完,而新课程必修课本五册共20单元80篇课文一年半学完,并且新教材的知识面又较旧教材宽,但课时又没有增加,这样就造成了老师在教学时粗不得细不得,而且每节课都设置活动探究和交流研讨,加大老师的工作量不说,有限的课时怎么开展合作探究?特别是大班额,合作探究活动要照顾各个层面上的同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有所收获,即使老师倾其全部精力和心思,也很难实现教学目的。
与此同时,新课程的实施又需要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设施,可是学校既没有图书馆,更没有电子阅览室让学生查阅资料。例如,学生在自主学习《苏格拉底之死》这篇课文时,部分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对苏格拉底一无所知;还有部分学生知之甚少,仅仅听说过苏格拉底的名字:只有极少数学生了解苏格拉底。这样一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老师的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很难实现。新课程标准如此要求和规定,而新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受如此多的制约,致使像笔者一样的语文老师处在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
尽管如此,笔者仍坚信:“凯风吹尽棘成薪”。在漫漫的新课改道路上,只要我们不断求索,“衣带渐宽终不悔”,定能使新课改之路的荆棘变成助我们摸索实施新课程的热能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