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柳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770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岸边栽种了一排排柳树,固土护堤,防汛挡浪。如今,这些柳树生长大约有些年头了,枝繁叶茂,万条垂下绿丝绦,装点着江岸,好一道优美的风景。细看那满树隆起的节巴,树皮皲裂,如烟熏火燎,黑魆斑驳,似刀凿斧砍,沟沟坎坎,无不诉说着曾经的沧桑。
  清晨,一抹霞光倾泻大地,那一蓬蓬柳树,最先接受这灿烂的光环。不只是近水高岸先得光,而是它们的付出,理应得到这天然的赏赐。现在薄明的秋风中,它们伸了伸头,挺了挺胸,抖去了一夜的疲劳,雄姿站立,俨然守卫江水的哨兵。
  这一刻,那柳叶眉下,一双双眼睛,目送江中百舸碧空尽,如同挚友黄鹤楼前惜别,把亲人的至爱传递过去;又饱含期待,迎来千船伫江停,如同母亲站在江滩眺望游子归来,欣喜之情喷薄而出。
  然而,你的眼球里容不得半点沙子,那警惕的一瞥中,注视着鲜红的航标灯,一声风哨响起,提醒船只绕过激流险滩;发现江面有漂浮物,上游飘来的水葫芦,枯枝朽木,死猪,烂鱼,草秸,你皱起了眉头,呼唤着善良的回归;这是哪来的污流浊水?小偷似的汩汩流出,江水污染了,廉价的铜臭变卖了子孙的幸福,你谴责罪恶的灵魂;还有暗洞管涌,你做上记号;堤坡垮塌,你敲响警钟……
  那一双双手,春天里握着温柔,风来翩跹,雨来婆娑,依依缱绻。你牵过多少人的手,粗犷的手,细嫩的手,把人间的情愫端出来,给心灵洒上甘露。柳者,留也,留念,留恋,流连,缠绵悱恻,少不了儿女情长,也见证过英雄泪沾巾。树下,听恋人耳鬓厮磨,窃窃私语,分享了他们爱的甜蜜。朋友恳谈不避于你,推心置腹,肝胆相照,赢得他们的信赖。
  夏日的手捧着葱茏,枝枝有生气,叶叶通人情。哎呀,一个小女孩不小心掉进了浪里,你赶紧把她扶起来,拥抱着她,虽然你也摇晃着,但是你定住了,把风浪撕个精光,小女孩得救了,你却留下了断枝的伤痕。一只小船要系住你,你把安危系于一身,而腰身又增添了新的绳印……
  那是梅雨季节,江水猛涨,洪峰过来了,漫过你的脚跟。暴雨滂沱还在继续,雨的鞭子抽打着,你哆嗦着,吼叫着,把鞭子折断扔到了岸边;浑浊的浪涛,举起拳头向你闯了过来,你咆哮着,愤怒着,把它摁倒在江上!此时,你的头顶住了闪电,把它的妖焰熄灭!你的肩扛起了雷,把它的淫威粉碎!那祸水一浪高过一浪,呲牙裂齿,冲刷着,荡涤着,扑打着,欲拔出你的根,掀翻大堤,打开缺口!你沉着应对,用双手紧紧地扣住了堤岸,一个石头也不放弃,一抔泥土也不松开,把大地的力量揽在自己的怀里!你用身躯抵挡激流,破巨浪,锁漩涡,力挽狂澜,泼出命来护卫着堤岸,风雨不动稳如山!终于,雨过天晴,大堤保住了,江涛喘着粗气,乖乖地顺流向前。
  该是庆功的时候了,面对众人的夸耀和奖杯,你莞尔淡定。摸着累累伤痕,屏息静气,然后手牵手,肩并肩,将枝叶伸展再伸展,把秋的阳光积蓄;树根向下再向下,把冬的力量储存,强健体魄,准备来年迎战。
  万绿丛中谁能与你比肩?生灵们,桃鲜李艳,太娇嫩,太婀娜了;松树心气儿太高,挺拔有余,受不了雨水的腐蚀;梅花孤芳自赏,妩媚过人,承担不了保一方水土的重任;桂树清秀,一头桂冠,只配把酒换盏,花好月圆;竹子高耸接天,过于纤巧,受不了时间的折磨;等等,只有柳树,折枝往土里一插,有水就能活,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
  当下花花世界,有人说,江岸柳,你这样做值吗?尤其是潘多拉的盒子被上帝打开,贪婪、欲望、争斗等瘟神跑出来了,五光十色变幻,挡不住的诱惑包围。再大的冰箱冷藏,也不能保证人的情操不变质,理想不变味,人品能保鲜;再好的保险公司拍胸,也不能担保,人的诚信不贬值,意志不萎缩,爱情不掺假;而唯独柳树屹立岸边,自然而然,从不修饰,从不化装,那么普通,那么平凡,那么朴实,其品性一百年不变,一千年不改,它的基因表明,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它的年轮刻下了拼搏的记忆,呼啸的风暴,不是听到它凛冽不可侵犯的坚贞么?掀天的巨浪,不是检验到它的无欲则刚么?
  江岸柳,你活得超凡脱俗,活得明亮照人,每当我看到你,在油然而生的敬意中,看到的不是树,而是一种风格,一种精神!
  
  韦志成,著名写作理论家,现居湖北武汉。本文编校:王 玲
其他文献
古人说“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又说“文章之有体裁,犹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这让我们看到了结构之于作文的重要意义。文章的结构即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它既是内容题材的组织方式,又是作者写作思路的外化形态,成为评估文章品质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为主要内容,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是写作训练中最重要、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高中阶段则应以训练复杂记叙文的写作为主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那么缤纷复杂的内心情感借助于怎样的表达,才能深深地打动读者呢?对于纯粹描写景色的文章来说,自然显得有些困难。但是,古今中外文学殿堂中的那些经典、名篇往往能把写景和抒情完美地融为一体,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最佳境界。  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之所以感人至深,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文章真正实现了情景交融。在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真美,那山、那水、那
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方案的重要环节,是体现“课标”、落实“课标”、展示老师对“三维”目标理解和把握程度的最好平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集中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本质的属性,明确地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应达到的具体目的与要求。  所谓知识与技能,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诵读习惯的养成和诵读能力的提升……所谓过程与方法,就是
文学阅读如何立足本土文化传统,在传统与现代、西方性与本土性之间重新作出自我定位,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此已作出深度审视并试图重构学术体系。在错综复杂的文化元素与不一而足的艺术手法争奇斗妍的特定时期,如何复归文学阅读的民族本位、在世界性文论视角中发展本土阅读,进而使文学阅读解开传统视角的束缚,走出人云亦云的失语之现状,这业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以来阅读教学的首要问题。  “复归”,别于重回传统原点,而是于传统与
2008年11月9日,星期日。  下午四点钟,接到张小龙爸爸的电话,说张小龙今晚不来上学了,他要转学到老城镇朱家埠中学去读初二。因为张小龙这次期中考试很差,继续下去连最差的高中都考不上。留个级,可以把基础打好一些。  我,只能默许。这是家长深思熟虑的决定。我连忙说,张小龙本学期表现良好。虽然成绩不理想,但学习态度还是很端正的。他没有违反过班规校纪。还有,他每次的卫生任务都很主动  四点半,我走进教
高效而灵动的课堂,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统一。语文课本中可生成的地方。比比皆是。有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灵动,不以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进行“无中生有”的生成,课堂看起来很热闹,其实是夸夸其谈,哗众取宠,与课文风马牛不相及。对文本中枝枝叶叶的生成,势必影响到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那么,如何在不脱离文本中心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生成,常见的途径又有哪些呢?    一,生成的主要内容    首先,是认识上的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有效性教学理念的提出,关于作文教学的研究在语文教学中变得格外重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关注社会环境和精神生态对学生写作的影响,是有效落实语文新课程理念、促进素质教育深入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  那么,怎样改变学生写作中出现的生态失调、灵性缺失的现状呢?怎样才能做到作文教学的有效乃至高效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个统一。    一.自由博览与入格写作的统一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现在的中学生不畏惧并且热爱作文,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目标。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有强烈的写作冲动,这就涉及到作文教学中的一个话题——因材施教。  中学生虽然处在发展的同一个阶段,心理活动具有某些共同性或普遍性,但是,不同年级、不同班级或者同一年级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之间在心理发展的水平,心理活动的方式、特征诸方面并不是整齐划一的。由于学生的写
近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强调“文本进入”、强调“课堂生成”、强调“气氛活跃”,使离家出走的语文终于走到了回家的路上。但这三个方面都有相应的另一面,就像踩跷跷板,要想站上最高点,必须站到支点上方并保持左右平衡。否则,我们的语文有可能一直沉在跷跷板的最低端,永远爬不起来。  第一块跷跷板:进入与跳出  进入和跳出是针对文本解读而言的,让学生在文本的精妙处反复涵咏,流连驻足,鉴赏品析,是语文教学追求的
语文课堂必须艺术地求异创新,创造性地处理材料,合理创设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绘画比语言文字更能准确地将自然万物表现给我们的知觉。因此,如果将简笔画引入初中语文的教学,则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将简笔画引入初中语文教学,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用简笔画的形式形象地表现课文内容出来,以便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语言和简笔画之间建起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