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对审题失误
(混淆概念,错解内涵,难以破题)
我们先来看个笑话。
妈妈说:“这小伙很帅,人品好,收入也高,你偏不同意,到底要找一個什么样的对象?”女儿说:“我要找一个有共同语言的。”妈妈很惊奇地说:“他又不是外国人,怎么会没有共同语言呢?”
在这里,两个“共同语言”不是一个意思,前一个是“共同想法、共同兴趣”的意思,后一个是“同一种语言”的意思。这个笑话违反了“同一律”。同一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人们所运用的每个概念、判断的含义都必须是确定的,是什么就是什么。违反这条规律,就会犯偷换概念、偷换论题等错误。同一律可以用“A是A”这样的公式来表示,它要求人们的思想必须具有确定性和前后同一性。
同一律同样适用于作文中,不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抑或任务驱动型作文,概念符合“同一律”是底线要求。但学生由于对材料中的概念不甚理解或者审题不仔细,在写作时会出现类似上述母女的笑话。
我们来看这个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教育的重视,中小学陪读现象越来越普遍。有人说,不应该陪读,因为这不利于孩子独立精神的培养。也有人说,有条件还是应该陪读,因为孩子的身心还不成熟,需要大人时时陪伴和监护。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陪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陪读”这个词学生并不陌生,所谓“陪读”,指住家离学校较远,又不舍得孩子寄宿,于是租一处房子,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能时时与孩子面对面交流思想感情。这个房子其实就是“家”的空间上的临时搬迁,孩子除了在学校读书,还能天天感受到“家”的氛围。这是命题者对“陪读”这一概念的解读,是最大众化的解读。但学生在作文中却对这个概念不甚理解,甚至出现啼笑皆非的笑话。
解读一:所谓“陪读”,就是“陪伴孩子读书”,小学生确实需要陪读。这样解读的学生往往赞成“陪读”,殊不知“陪伴孩子读书”叫“亲子阅读”。
解读二:所谓“陪读”,即监护人中一方放弃工作,常常是母亲,全心全意陪同孩子完成学业。这样解读的学生对“陪读”持反对态度,因为“需要父母放弃工作”。这种解读就完全违反“同一律”,甚至偷换了话题。这不叫陪读,叫“全职妈妈”。
现以2021年1月进行的“2021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简称八省联考)的作文题为例,浅谈利用同一律,提高审题精确性。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危急关头,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先后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历时一年的捐献武器运动,募得的捐款可购买3700多架战斗机。2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
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任务是完成一篇“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铭记“抗美援朝”的历史这一点学生是能轻松审到的。“迎接挑战”,迎接什么挑战?如何迎接挑战?这是写作的重点,也是决定作文高下的重要因素。
一、阅读材料,找出有关挑战的关键信息,以和命题者的“挑战”概念完全契合
抗美援朝时期的挑战是:1.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2.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3.条件极不对称、极为艰难。这是材料中提到的“挑战”,如果能在材料中捕捉到这些关键信息,就不会写成“铭记历史,歌颂英雄”。
二、广泛阅读,让阅读成为写作的“后花园”
学生在写作中常常感觉没有素材,“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应多注意阅读,积累作文素材,为写出一篇好文章奠基。如有关抗美援朝可以读一读习近平总书记的《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讲话中,习总书记明确指出如何学习“抗美援朝精神”,并提出“要迎接挑战”及“怎样迎接挑战”。
1.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有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2.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3.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4.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勇于创新者进,善于创造者胜。
如果在作文中能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概念的含义,确保解读符合“同一律”,同时广泛阅读,不将自己关闭在“象牙塔”中,而是以阅读为媒介,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写好作文指日可待!
(混淆概念,错解内涵,难以破题)
我们先来看个笑话。
妈妈说:“这小伙很帅,人品好,收入也高,你偏不同意,到底要找一個什么样的对象?”女儿说:“我要找一个有共同语言的。”妈妈很惊奇地说:“他又不是外国人,怎么会没有共同语言呢?”
在这里,两个“共同语言”不是一个意思,前一个是“共同想法、共同兴趣”的意思,后一个是“同一种语言”的意思。这个笑话违反了“同一律”。同一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人们所运用的每个概念、判断的含义都必须是确定的,是什么就是什么。违反这条规律,就会犯偷换概念、偷换论题等错误。同一律可以用“A是A”这样的公式来表示,它要求人们的思想必须具有确定性和前后同一性。
同一律同样适用于作文中,不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抑或任务驱动型作文,概念符合“同一律”是底线要求。但学生由于对材料中的概念不甚理解或者审题不仔细,在写作时会出现类似上述母女的笑话。
我们来看这个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教育的重视,中小学陪读现象越来越普遍。有人说,不应该陪读,因为这不利于孩子独立精神的培养。也有人说,有条件还是应该陪读,因为孩子的身心还不成熟,需要大人时时陪伴和监护。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陪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陪读”这个词学生并不陌生,所谓“陪读”,指住家离学校较远,又不舍得孩子寄宿,于是租一处房子,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能时时与孩子面对面交流思想感情。这个房子其实就是“家”的空间上的临时搬迁,孩子除了在学校读书,还能天天感受到“家”的氛围。这是命题者对“陪读”这一概念的解读,是最大众化的解读。但学生在作文中却对这个概念不甚理解,甚至出现啼笑皆非的笑话。
解读一:所谓“陪读”,就是“陪伴孩子读书”,小学生确实需要陪读。这样解读的学生往往赞成“陪读”,殊不知“陪伴孩子读书”叫“亲子阅读”。
解读二:所谓“陪读”,即监护人中一方放弃工作,常常是母亲,全心全意陪同孩子完成学业。这样解读的学生对“陪读”持反对态度,因为“需要父母放弃工作”。这种解读就完全违反“同一律”,甚至偷换了话题。这不叫陪读,叫“全职妈妈”。
现以2021年1月进行的“2021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简称八省联考)的作文题为例,浅谈利用同一律,提高审题精确性。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危急关头,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先后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历时一年的捐献武器运动,募得的捐款可购买3700多架战斗机。2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
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任务是完成一篇“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铭记“抗美援朝”的历史这一点学生是能轻松审到的。“迎接挑战”,迎接什么挑战?如何迎接挑战?这是写作的重点,也是决定作文高下的重要因素。
一、阅读材料,找出有关挑战的关键信息,以和命题者的“挑战”概念完全契合
抗美援朝时期的挑战是:1.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2.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3.条件极不对称、极为艰难。这是材料中提到的“挑战”,如果能在材料中捕捉到这些关键信息,就不会写成“铭记历史,歌颂英雄”。
二、广泛阅读,让阅读成为写作的“后花园”
学生在写作中常常感觉没有素材,“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应多注意阅读,积累作文素材,为写出一篇好文章奠基。如有关抗美援朝可以读一读习近平总书记的《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讲话中,习总书记明确指出如何学习“抗美援朝精神”,并提出“要迎接挑战”及“怎样迎接挑战”。
1.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有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2.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3.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4.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勇于创新者进,善于创造者胜。
如果在作文中能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概念的含义,确保解读符合“同一律”,同时广泛阅读,不将自己关闭在“象牙塔”中,而是以阅读为媒介,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写好作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