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课改 小学数学 情境
情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所设计的学习环境。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在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教学情境,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将会极大的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学会+会学”,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数学教师,我在日常教学中,就新课改下如何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作了一些摸索和尝试,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做法:
一、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学生最容易从不理解的事物上产生疑问、引起兴趣,而产生的兴趣越浓,教学的效果就越好。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例如我在教学下面这道应用题时,我就用到了“惊讶”的方法。题目是“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60件,7天后完成,实际只用了6天就全部完成了。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件?”按照常规解法先求出总任务有多少件,再求出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最后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件?
列式:60×7÷6-60=10(件)。在完成了常规的解法之后,然后提示:“同学们还有一种更简单的解法,让我们看一看!”教师板书:解法2:60÷6=10(件)。许多学生以惊讶的目光盯着教师,一时摸不着头脑。教师板书提示:“7天的任务,6天完成。”这时已有许多学生跃跃欲试,教师进一步提问、启发、引导,最后小结:7天的任务6天完成,时间提前了一天,自然这一天的任务(每天完成60件)就分配在6天完成,所以60÷6=10(件),就是实际比原计划多做的件数。通过设疑、激疑、解疑,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模拟生活,调动热情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捕捉生活中的现象,选择生活中数学的典型,将数学还原于生活,体现新课程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例如:在教学《购物》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从家里带来一些文具,并制作了相应的价格标签,我准备了一些点钞纸,分发到小组,在教室里按小组设置小商店,让学生充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通过这样身临其境的实践操作,学生认识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解掌握了元、角、分之间的换算,通过购物活动,练习了简单的兑换和购买,并体会到了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易中的功能与作用。
三、创设情境,诱发动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倡导数学知识要来源于生活,从大量的生活实例和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来建立数学模型;借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表达情感,消除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缩短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把生活中鲜活的题材引入数学课堂中,可以提高数学的真实感,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教学《有余数除法》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导入,问:“还有20多天就到元旦了,班级准备举办联欢会,学生想怎样布置我们的教室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放一些花,有的说贴美丽的窗花,还有的说挂些彩色气球。教师肯定学生的设计方案后,说:“假如我们按红、黄、蓝、绿的顺序悬挂气球,请你猜一猜第3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学生都进行了猜测,教师说:“那我也来猜一下,是黄色的。都有谁猜对了?”教师接着说:“你们随便说个数字,看我能不能快速猜出来。”师生共同进行猜气球游戏,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这时教师问:“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快速猜出来的,那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这个环节创设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利用动画,提高感染
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无意注意占优势;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生动直观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教学的感染力。
例如,在“角的认识”教学中,首先利用多媒体投影出示课本上的一组实物图,教师告诉学生:三角形、五角星、扇子上都有角,与此同时图中的角不停地闪烁,然后将角从实物中平移出来,让学生感知一个个静止的角。接着屏幕上出示一个点,闪烁几下,再由这一点逐步延伸出两条射线。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这时从动态上认识角。由于采用了先静后动的感知程序,使学生能够正确、全面、深刻地认识角。
又如,在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时,为了沟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综合使用电脑演示,先把上底缩短成一点,变成三角形(即:b=0);再把上底向一边延长,变成平行四边形(即:b=a);将上底由向一边延长变为向两边同时延长,使之变成长方形(即:b=a);最后先延长梯形的上底使之变成长方形,再延长长方形的宽使之进一步变成正方形(即:b=a=h)。由于电脑的交互控制,变化前后可以闪烁,变化过程可以重复,充满了趣味性,富于启发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兴奋状态。通过图像的旋转、平移、闪烁、定格、放大等控制,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总之,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把数学问题情境化,,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法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总结。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构建学生乐学的心态,训练学生会学的技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课改 小学数学 情境
情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所设计的学习环境。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在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教学情境,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将会极大的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学会+会学”,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数学教师,我在日常教学中,就新课改下如何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作了一些摸索和尝试,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做法:
一、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学生最容易从不理解的事物上产生疑问、引起兴趣,而产生的兴趣越浓,教学的效果就越好。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例如我在教学下面这道应用题时,我就用到了“惊讶”的方法。题目是“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60件,7天后完成,实际只用了6天就全部完成了。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件?”按照常规解法先求出总任务有多少件,再求出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最后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件?
列式:60×7÷6-60=10(件)。在完成了常规的解法之后,然后提示:“同学们还有一种更简单的解法,让我们看一看!”教师板书:解法2:60÷6=10(件)。许多学生以惊讶的目光盯着教师,一时摸不着头脑。教师板书提示:“7天的任务,6天完成。”这时已有许多学生跃跃欲试,教师进一步提问、启发、引导,最后小结:7天的任务6天完成,时间提前了一天,自然这一天的任务(每天完成60件)就分配在6天完成,所以60÷6=10(件),就是实际比原计划多做的件数。通过设疑、激疑、解疑,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模拟生活,调动热情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捕捉生活中的现象,选择生活中数学的典型,将数学还原于生活,体现新课程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例如:在教学《购物》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从家里带来一些文具,并制作了相应的价格标签,我准备了一些点钞纸,分发到小组,在教室里按小组设置小商店,让学生充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通过这样身临其境的实践操作,学生认识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解掌握了元、角、分之间的换算,通过购物活动,练习了简单的兑换和购买,并体会到了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易中的功能与作用。
三、创设情境,诱发动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倡导数学知识要来源于生活,从大量的生活实例和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来建立数学模型;借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表达情感,消除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缩短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把生活中鲜活的题材引入数学课堂中,可以提高数学的真实感,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教学《有余数除法》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导入,问:“还有20多天就到元旦了,班级准备举办联欢会,学生想怎样布置我们的教室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放一些花,有的说贴美丽的窗花,还有的说挂些彩色气球。教师肯定学生的设计方案后,说:“假如我们按红、黄、蓝、绿的顺序悬挂气球,请你猜一猜第3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学生都进行了猜测,教师说:“那我也来猜一下,是黄色的。都有谁猜对了?”教师接着说:“你们随便说个数字,看我能不能快速猜出来。”师生共同进行猜气球游戏,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这时教师问:“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快速猜出来的,那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这个环节创设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利用动画,提高感染
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无意注意占优势;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生动直观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教学的感染力。
例如,在“角的认识”教学中,首先利用多媒体投影出示课本上的一组实物图,教师告诉学生:三角形、五角星、扇子上都有角,与此同时图中的角不停地闪烁,然后将角从实物中平移出来,让学生感知一个个静止的角。接着屏幕上出示一个点,闪烁几下,再由这一点逐步延伸出两条射线。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这时从动态上认识角。由于采用了先静后动的感知程序,使学生能够正确、全面、深刻地认识角。
又如,在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时,为了沟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综合使用电脑演示,先把上底缩短成一点,变成三角形(即:b=0);再把上底向一边延长,变成平行四边形(即:b=a);将上底由向一边延长变为向两边同时延长,使之变成长方形(即:b=a);最后先延长梯形的上底使之变成长方形,再延长长方形的宽使之进一步变成正方形(即:b=a=h)。由于电脑的交互控制,变化前后可以闪烁,变化过程可以重复,充满了趣味性,富于启发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兴奋状态。通过图像的旋转、平移、闪烁、定格、放大等控制,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总之,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把数学问题情境化,,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法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总结。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构建学生乐学的心态,训练学生会学的技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