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天津市2008-2017年0-21岁学龄人口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关系,发现:天津市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在幼儿园和小学压力较小,在中学压力较大,流动学龄人口提升了对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公平配置的需求。
关键词:学龄人口;公共教育资源;天津市
1.引言
人口与教育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学龄人口变动对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具有及时性和可预测性,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对学龄人口变动的反馈具有滞后性和可调整性。天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流动人口的吸纳能力不断提高的经济因素和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实施的人口政策因素的共同影响,形成了常住学龄人口变动的新趋势。
2.学龄人口与教育资源配置状况分析
2.1学龄人口与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学龄人口是教育的主要对象。根据2009-2018年天津市统计年鉴,将学龄人口分为五个年龄段:0-2岁托儿所学龄人口,3-5岁幼儿园学龄人口,6-14岁小学学龄人口,15-17岁初中学龄人口,18-21岁高中学龄人口;重点分析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龄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动与各教育阶段资源配置的关系。
第一,教育经费支出数量和结构的变动与学龄人口规模变动不协调。2008-2017年天津市学龄人口总量不断减少,但各年龄段变动方向不一致。其中,0-2岁、3-5岁学龄人口持续增长;6-14岁、15-17岁、18-21岁学龄人口持续减少,随着年龄段的推进,下降幅度也更大。
第二,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与各年龄段学龄人口变动趋势不协调。2008-2017年天津市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增速初中是小学的1.12倍,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增幅初中是小学的1.08倍。
第三,教育资源区域配置与学龄人口空间变动不均衡。根据天津市疏散中心城区人口的城市发展政策和流动人口就业区域相对集中郊区的人口空间分布状况,学龄人口未来将主要集中在环城四区、滨海新区和远郊地区。但目前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是中心城区最优,环城四区次之,滨海新区和远郊地区较差,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凸显。
2.2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与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协调更突出
近年来,天津市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流动人口的涌入。流动人口主体年轻化、迁移家庭化、居留长期化的趋势,扩大了流动学龄人口的规模。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迅速增加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尽快实现对天津市教育资源公平的区域配置提出了新挑战。
流动人口增长迅速,主要居住区教育资源却发展滞后。2010-2017年中心城区和远郊地区人口不断下降,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不断增长,流动人口居住地以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为主。同时,教育资源区域配置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教育资源紧缺、远郊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过剩的局面不能满足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学龄人口平等接受公共教育的需求。
3.对策建议
第一,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适当提高幼儿园、小学教育经费的投入水平,确保每个阶段的学龄人口都能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平等的教育机会,提升每个教育阶段自身发展的水平。
第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公平,创新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建立区际、校际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搭设公共教育信息服务体系,创新发展城市教育的服务模式,完善不同區域优秀师资定期交流、交换制度,鼓励优秀师范毕业生、优秀退休教师到环城四区、滨海新区、远郊地区支教,切实保障各个区域学龄人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益。
关键词:学龄人口;公共教育资源;天津市
1.引言
人口与教育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学龄人口变动对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具有及时性和可预测性,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对学龄人口变动的反馈具有滞后性和可调整性。天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流动人口的吸纳能力不断提高的经济因素和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实施的人口政策因素的共同影响,形成了常住学龄人口变动的新趋势。
2.学龄人口与教育资源配置状况分析
2.1学龄人口与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学龄人口是教育的主要对象。根据2009-2018年天津市统计年鉴,将学龄人口分为五个年龄段:0-2岁托儿所学龄人口,3-5岁幼儿园学龄人口,6-14岁小学学龄人口,15-17岁初中学龄人口,18-21岁高中学龄人口;重点分析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龄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动与各教育阶段资源配置的关系。
第一,教育经费支出数量和结构的变动与学龄人口规模变动不协调。2008-2017年天津市学龄人口总量不断减少,但各年龄段变动方向不一致。其中,0-2岁、3-5岁学龄人口持续增长;6-14岁、15-17岁、18-21岁学龄人口持续减少,随着年龄段的推进,下降幅度也更大。
第二,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与各年龄段学龄人口变动趋势不协调。2008-2017年天津市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增速初中是小学的1.12倍,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增幅初中是小学的1.08倍。
第三,教育资源区域配置与学龄人口空间变动不均衡。根据天津市疏散中心城区人口的城市发展政策和流动人口就业区域相对集中郊区的人口空间分布状况,学龄人口未来将主要集中在环城四区、滨海新区和远郊地区。但目前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是中心城区最优,环城四区次之,滨海新区和远郊地区较差,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凸显。
2.2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与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协调更突出
近年来,天津市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流动人口的涌入。流动人口主体年轻化、迁移家庭化、居留长期化的趋势,扩大了流动学龄人口的规模。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迅速增加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尽快实现对天津市教育资源公平的区域配置提出了新挑战。
流动人口增长迅速,主要居住区教育资源却发展滞后。2010-2017年中心城区和远郊地区人口不断下降,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不断增长,流动人口居住地以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为主。同时,教育资源区域配置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教育资源紧缺、远郊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过剩的局面不能满足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学龄人口平等接受公共教育的需求。
3.对策建议
第一,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适当提高幼儿园、小学教育经费的投入水平,确保每个阶段的学龄人口都能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平等的教育机会,提升每个教育阶段自身发展的水平。
第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公平,创新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建立区际、校际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搭设公共教育信息服务体系,创新发展城市教育的服务模式,完善不同區域优秀师资定期交流、交换制度,鼓励优秀师范毕业生、优秀退休教师到环城四区、滨海新区、远郊地区支教,切实保障各个区域学龄人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