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走向。基于涉及教育满意度的七个维度,对L市1万余名家长、学生、教师、教育干部的问卷调查显示,公众对教育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尤其是教育效能、教育质量、教育收费等方面满意度高,但是在教育公平、教育过程等方面满意度相对较低。建议严控择校现象,逐步实现教育起点、教育过程的公平;推进基础教育均衡,逐步缩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改进教育评价,逐步促进每所学校、每个学生的发展;实行依法治教,逐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加速管办评分离,以提升公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
关键词:基础教育;满意度调查;分析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7A-0040-05
教育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家长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热点、教育难点问题也日益凸显。目前,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全面了解“十二五”以来师生及家长对教育工作的感受和评价,总结分析“十二五”以来L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客观反映公众对教育工作的评价水平,我们于2014年4月—12月对L市基础教育满意度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调查方法
本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学术性与简明性相结合”的原则,研制调查问卷,并进行分析。本次调查主要以《国家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江苏省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等文件为依据,参考“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评估满意度问卷调查方案”,将教育要素分解为教育公平、教育过程、教育质量、教育制度和决策、教育收费、教育效能等六个方面,并设计直接指向以上六个方面的20个关联问题的问卷,涉及区域差异、入学机会、择校、政府改善教育措施、师资配备、课业负担、课程设置、学业成绩、教育收费等问题。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法,以问卷法进行。问卷采用李克特(R·A·Likert)五级计分制,即“很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分别计分为“2—4—6—8—10”,算出每张问卷的分值,并以各问卷得分情况为基础数据,统计和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19.0软件进行处理,得出L市教育满意度的基础数据43组。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1500份,收回问卷11420份,有效问卷11411份,其中,家长卷4564份,学生卷4920份,教师卷1407份,教育干部卷520份。因篇幅有限,本文仅就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1.在教育整体评价方面,社会各层面比较满意,满意度最高的是教育效能,最低的是教育公平
如果把基础教育满意度看成是一个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评价系统,那么宏观评价,也即整体评价,是指一个地区基础教育系统适应并促进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等多元主体需要与发展的程度。
由表1可知,在教育满意度得分均值上,全部调查对象的教育整体满意度得分为7.8,介于一般与比较满意之间,且偏向于比较满意。4类群体对教育整体上满意度得分均值均在7.3以上,反映出公众对教育整体比较满意。作为服务对象,家长和学生对教育整体情况的评价高于作为服务者的教师和教育干部。教师和教育干部对教育整体情况的评价略低于家长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育行业内部对教育有更深的认识和更高的诉求。
由表2可知,在七个维度的调查中,满意度均值最低的是教育公平,得分只有6.5,同样是介于一般与比较满意之间,但偏向于一般。满意度均值最高的是教育效能,得分8.7,介于比较满意与非常满意之间,且偏向于比较满意。在七个维度中,只有“教育效能”的满意度均值高于8分,这说明教育整体满意度较高的背后,还有很多工作要改进,距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有一段路要走。
2.在教育公平方面,师资配置及其水平满意度最高,教育差距满意度最低
教育公平是教育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已成为教育的焦点问题,关系着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着人心向背。
表3显示,L市在教育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方面迈出可喜一步,4类群体最为满意的是“师资配置及其水平”,其中家长和学生对“师资配置及其水平”的满意度均达8分以上。师资是教育实现公平的软实力和核心要素,公众对这个方面的满意度已达优良,从一定程度上说明L市在师资的培养及均衡流动方面取得了成效。但在“地区教育差异、城乡教育差距”和“学生的择校行为”方面公众的满意度普遍偏低,均为5分上下,这表明,继续推进均衡教育任重而道远。
3.在教育过程方面,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最高,对“学生的课业负担”满意度最低
教育过程是一种师生相互作用的特殊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社会公众对教育过程的满意程度是对教育满意的重要内容。
从表4可以看出,在教育过程的6项指标中,“师生关系”的满意度最高,4类群体的满意度均达8分以上。关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心理安全度”、“学生所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这3个关联问题,4类群体的满意度得分都在8分上下。与之比较,关于“学生的睡眠时间”,4类群体的满意度得分则要低1分左右,尤其是与“学生的睡眠时间”有因果关系的“课业负担”,4类群体满意度得分均没有达到6分,可见公众对学生的课业负担不是太满意,这方面是今后工作改进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4.在教育质量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学业成绩”的满意度基本达良好级
对教育的满意度尽管涉及多个指标,但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业成绩是公众最关注的指标,也是衡量教育满意度的重要指标。
表5显示,4类群体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成绩基本持肯定态度。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家长的满意度高于学生,学生的满意度高于教师,而教师的满意度又高于教育干部;在学生的学业成绩方面,也存在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相似的排序。这一方面说明,家长有“孩子是自家的好”的心理,或者说对孩子有一种期待心理;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教育干部对教育效果有更高的期望值,“恨铁不成钢”的意识更强。 5.教育决策和制度方面,对教师培训满意度最高,对民主决策及信息公开满意度其次,对招考制度满意度最低
教育决策和教育制度决定着教育的发展和走向,也制约着教育的过程和质量,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应是教育决策过程的基本诉求。
表6显示,在教育决策和教育制度方面,家长、教师和教育干部最为满意的是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和业余培训,均达8分以上,但这个指标学生的满意度较低,只有6.6分,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稳定教学秩序是我们在今后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关于学校的民主决策以及信息公开,家长和教育干部的满意度略高于学生和教师。家长、教师和教育干部对招考制度的满意度均低于培训和民主决策,但学生对招生方案的满意度却在教师培训和民主决策之上。整体上看,公众对招考制度存在疑问,特别是家长对现行招生考试制度满意度较低,这说明目前的招考制度还有有待完善之处。
6.教育收费方面,满意度良好
教育收费是教育的一个敏感问题,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曾经有段时间,教育收费成为一种社会乱象,经过近几年的治理,这一乱象已经得到有效遏制。
表7显示,公众对教育收费满意度良好,同时,4类群体的认同度比较一致。这些数据说明,近年来在落实各项收费政策和管理措施上成效明显,教育收费治理效果显著。
7.教育效能方面,满意度优良
教育效能感是指公众对“只要努力,可以通过教育改善个人处境”所持的态度。教育效能感的满意程度高,表明公众比较认同教育对改善个人处境所发挥的效能。
表8以上数据表明,公众对教育效能的满意度优良,并且家长和教师的满意度高于学生,学生的满意度略高于教育干部。这说明,尽管对教育还存在一些不满意之处,但教育仍然对多数人生存状况的改善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人们仍然对教育抱有积极的期望。另外,以上数据也充分说明,L市近年来无论是在课堂教学改革,还是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各方面,成效显著,“教育能促进孩子有效发展”得到公认。
三、建议与对策
教育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服务于公众对教育的需求,服务于学生发展应该是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针对以上调查分析,结合教育发展状况,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1.严控择校现象,逐步实现教育起点、教育过程的公平
择校现象在4份调查问卷中的满意度都偏低,仅在5分左右,属于低满意度。择校的根本在于择起点、择过程,从而择结果。而教育的起点公平对教育的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着重要作用。应该说,择校问题一直是教育系统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也收到了显著的成效,相比以往,择校现象明显减少,但还没有完全消除。因此,要消除择校现象任重而道远。
一方面,要客观看待择校现象。之所以出现择校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而言,一方面是校际差距过大,现有的“名校”满足不了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从而导致“择校”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家长意识里根深蒂固,从而导致“择校”现象余温不减;第三,从教育内部来看,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倾向也时有出现,助长了“择名校”“择名师”“择名班”的现象。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择校现象,要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逐步减少、直至消除择校现象。
另一方面,地方教育行政、财政部门要有所作为。教育行政要从各个层面支持学校从根源上遏制择校现象。首先,区域内逐步消除校际差距,特别是要改造、扶持薄弱学校。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做到均衡配置,以达到区域内学校办学实力相对接近。其次,进一步规范招生政策,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在现有义务教育10%、高中教育20%的择校生比例基础上,逐年减少比例,直至完全消除,形成招生政策“新常态”。第三,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对“差额定补”性质的学校,要想方设法保证能让学校正常运转的资金有合理来源,以解除学校的后顾之忧。
2.推进基础教育均衡,逐步缩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
调查显示,4类群体满意度最低的是“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异、城乡教育差距”,均低于5分。L市在推进教育均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所有这些政策和措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但从调查数据来看,离人民满意的教育还存在一定差距。
首先,要正确理解基础教育均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在教育公平、教育平等原则的前提下,国家、各级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制定的有关基础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都要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思想。均衡教育是我们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是一种理想化的教育状态,也是实现公平教育的前提条件。但就L市教育现状看,教育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缩短这种差距的策略不是“杀富济贫”,也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借助一定的行政力量,使“差的”赶上来,“好的”在原有基础上更好。
其次,要逐步缩小差距。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表现为“八大均衡”,即:入学权利和入学机会实现均等发展、区域间实现均衡发展、校际实现均衡发展、学生间实现均衡发展、不同类别不同级别教育间实现均衡发展、教育质量实现均衡发展、教育结果在学校教育中和受教育者间实现均衡发展。这八个方面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的教育差距不是一日形成,也不可能一日消除。试图通过短期大面积教师交流这一个方面来改变教育差距的做法应该予以反思。推进教育均衡还应考虑和兼顾到学校的文化传承、办学特色和教师群体的发展和特点,采取逐步推进的策略,分“点”击破,最终达到“面”上的均衡发展。
3.改进教育评价,逐步促进每所学校、每个学生的发展
教育评价是教育发展的指挥棒,教育评价仅看学业成绩,学生的课业负担就不会减轻。本次调查显示,4类群体对学生课业负担的满意度普遍偏低,均没达到6分,从一个侧面说明学生的课业负担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课业负担不仅仅是教师的问题、学校的问题,还涉及教育行政管理等多个层面,要从各个层面进行综合考虑。 首先,建立多元人才观,确立“行行出状元,人人能成才”的理念,从认识层面解决问题。教育部门要达成共识,结合目前高考制度的改革,重新认识“成才”这个结构性的概念,形成多样化的人才成长、发展和培养机制,摒弃“一考定终身”和“用一把尺子衡量不同人才”的做法,以此影响和带动社会和家长以多元价值观和多元人才观帮助学生进行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逐步消除“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
其次,建立“绿色”评价体系,从行政管理层面解决问题。建立“绿色”评价体系,需要在评价内容上,不能仅看学业成绩,还应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特长、社会实践等综合素质纳入评价体系;在评价对象上,既评学生也评教师,既评学校也评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在评价结论上,应是定性和定量的统一,人的价值观、情感、意志等也应成为评价的重要指标;在评价手段上,应多样化,既要有考试,也要有非考试测评;在评价主体上,应该民主化,学生、教师、家长、专家、领导干部都是评价主体。需要指出的是,评价学校要注重分类评价,鼓励特色发展、错位竞争,要把群众特别是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是否满意作为重要标准。同时,逐步完善中考、高考制度,逐步建立过程性学分制。
第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境界,从实践层面解决问题。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关键在于校长和教师,在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师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负担状况。同样的内容,教师教的方法不同,学生学习效果就不同。教学得法,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学得活,学得好。教学不得法,则学生学得吃力、枯燥,师生负担都重。要建立职前和在职教育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引导教师树立“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念,加深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认识,规范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4.实行依法治教,逐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加速管办评分离
本次调查,在政府改善贫困地区教育的措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现状和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等方面,满意度也偏低。在这些方面,无论是省级层面还是市级层面,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也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从政府层面有效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保证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以及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但“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消除这样的差距,我们认为必须严格依法治教,将政策落到实处。
首先,提高对依法治教的认识,明确责任主体。依法治教的关键是要把解决教育事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切实把依法治理与解决师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提高政府、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比如说,改善贫困地区教育的实施问题,省政府提出“八个一样”的具体要求,2014年在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又提出“推进财政拨款制度化”的相关要求,出发点非常好,但问题是教育投入如何?谁来监督?如果“不一样”,责任谁来负?所有这些问题,只有上升到法的高度,才能解决责任主体与责任追究的问题,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次,加强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现管办评分离。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做到政府宏观管教育、学校专心办教育、社会参与评教育。对于政府来说,要宏观把握学校的办学方向,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要行使好监督权利,关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管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投入。对于学校来说,拥有办学模式的自主权,合理用好教学管理权、特色创设权、课程设置权、课程安排权等,要从教育行政办学转变为教育家办学。对于社会参与评教育来说,要做到多元、多维、多次评价,做到集中评价和随机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特色评价与分类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
责任编辑:杨孝如
关键词:基础教育;满意度调查;分析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7A-0040-05
教育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家长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热点、教育难点问题也日益凸显。目前,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全面了解“十二五”以来师生及家长对教育工作的感受和评价,总结分析“十二五”以来L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客观反映公众对教育工作的评价水平,我们于2014年4月—12月对L市基础教育满意度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调查方法
本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学术性与简明性相结合”的原则,研制调查问卷,并进行分析。本次调查主要以《国家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江苏省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等文件为依据,参考“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评估满意度问卷调查方案”,将教育要素分解为教育公平、教育过程、教育质量、教育制度和决策、教育收费、教育效能等六个方面,并设计直接指向以上六个方面的20个关联问题的问卷,涉及区域差异、入学机会、择校、政府改善教育措施、师资配备、课业负担、课程设置、学业成绩、教育收费等问题。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法,以问卷法进行。问卷采用李克特(R·A·Likert)五级计分制,即“很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分别计分为“2—4—6—8—10”,算出每张问卷的分值,并以各问卷得分情况为基础数据,统计和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19.0软件进行处理,得出L市教育满意度的基础数据43组。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1500份,收回问卷11420份,有效问卷11411份,其中,家长卷4564份,学生卷4920份,教师卷1407份,教育干部卷520份。因篇幅有限,本文仅就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1.在教育整体评价方面,社会各层面比较满意,满意度最高的是教育效能,最低的是教育公平
如果把基础教育满意度看成是一个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评价系统,那么宏观评价,也即整体评价,是指一个地区基础教育系统适应并促进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等多元主体需要与发展的程度。
由表1可知,在教育满意度得分均值上,全部调查对象的教育整体满意度得分为7.8,介于一般与比较满意之间,且偏向于比较满意。4类群体对教育整体上满意度得分均值均在7.3以上,反映出公众对教育整体比较满意。作为服务对象,家长和学生对教育整体情况的评价高于作为服务者的教师和教育干部。教师和教育干部对教育整体情况的评价略低于家长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育行业内部对教育有更深的认识和更高的诉求。
由表2可知,在七个维度的调查中,满意度均值最低的是教育公平,得分只有6.5,同样是介于一般与比较满意之间,但偏向于一般。满意度均值最高的是教育效能,得分8.7,介于比较满意与非常满意之间,且偏向于比较满意。在七个维度中,只有“教育效能”的满意度均值高于8分,这说明教育整体满意度较高的背后,还有很多工作要改进,距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有一段路要走。
2.在教育公平方面,师资配置及其水平满意度最高,教育差距满意度最低
教育公平是教育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已成为教育的焦点问题,关系着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着人心向背。
表3显示,L市在教育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方面迈出可喜一步,4类群体最为满意的是“师资配置及其水平”,其中家长和学生对“师资配置及其水平”的满意度均达8分以上。师资是教育实现公平的软实力和核心要素,公众对这个方面的满意度已达优良,从一定程度上说明L市在师资的培养及均衡流动方面取得了成效。但在“地区教育差异、城乡教育差距”和“学生的择校行为”方面公众的满意度普遍偏低,均为5分上下,这表明,继续推进均衡教育任重而道远。
3.在教育过程方面,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最高,对“学生的课业负担”满意度最低
教育过程是一种师生相互作用的特殊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社会公众对教育过程的满意程度是对教育满意的重要内容。
从表4可以看出,在教育过程的6项指标中,“师生关系”的满意度最高,4类群体的满意度均达8分以上。关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心理安全度”、“学生所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这3个关联问题,4类群体的满意度得分都在8分上下。与之比较,关于“学生的睡眠时间”,4类群体的满意度得分则要低1分左右,尤其是与“学生的睡眠时间”有因果关系的“课业负担”,4类群体满意度得分均没有达到6分,可见公众对学生的课业负担不是太满意,这方面是今后工作改进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4.在教育质量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学业成绩”的满意度基本达良好级
对教育的满意度尽管涉及多个指标,但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业成绩是公众最关注的指标,也是衡量教育满意度的重要指标。
表5显示,4类群体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成绩基本持肯定态度。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家长的满意度高于学生,学生的满意度高于教师,而教师的满意度又高于教育干部;在学生的学业成绩方面,也存在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相似的排序。这一方面说明,家长有“孩子是自家的好”的心理,或者说对孩子有一种期待心理;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教育干部对教育效果有更高的期望值,“恨铁不成钢”的意识更强。 5.教育决策和制度方面,对教师培训满意度最高,对民主决策及信息公开满意度其次,对招考制度满意度最低
教育决策和教育制度决定着教育的发展和走向,也制约着教育的过程和质量,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应是教育决策过程的基本诉求。
表6显示,在教育决策和教育制度方面,家长、教师和教育干部最为满意的是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和业余培训,均达8分以上,但这个指标学生的满意度较低,只有6.6分,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稳定教学秩序是我们在今后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关于学校的民主决策以及信息公开,家长和教育干部的满意度略高于学生和教师。家长、教师和教育干部对招考制度的满意度均低于培训和民主决策,但学生对招生方案的满意度却在教师培训和民主决策之上。整体上看,公众对招考制度存在疑问,特别是家长对现行招生考试制度满意度较低,这说明目前的招考制度还有有待完善之处。
6.教育收费方面,满意度良好
教育收费是教育的一个敏感问题,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曾经有段时间,教育收费成为一种社会乱象,经过近几年的治理,这一乱象已经得到有效遏制。
表7显示,公众对教育收费满意度良好,同时,4类群体的认同度比较一致。这些数据说明,近年来在落实各项收费政策和管理措施上成效明显,教育收费治理效果显著。
7.教育效能方面,满意度优良
教育效能感是指公众对“只要努力,可以通过教育改善个人处境”所持的态度。教育效能感的满意程度高,表明公众比较认同教育对改善个人处境所发挥的效能。
表8以上数据表明,公众对教育效能的满意度优良,并且家长和教师的满意度高于学生,学生的满意度略高于教育干部。这说明,尽管对教育还存在一些不满意之处,但教育仍然对多数人生存状况的改善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人们仍然对教育抱有积极的期望。另外,以上数据也充分说明,L市近年来无论是在课堂教学改革,还是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各方面,成效显著,“教育能促进孩子有效发展”得到公认。
三、建议与对策
教育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服务于公众对教育的需求,服务于学生发展应该是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针对以上调查分析,结合教育发展状况,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1.严控择校现象,逐步实现教育起点、教育过程的公平
择校现象在4份调查问卷中的满意度都偏低,仅在5分左右,属于低满意度。择校的根本在于择起点、择过程,从而择结果。而教育的起点公平对教育的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着重要作用。应该说,择校问题一直是教育系统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也收到了显著的成效,相比以往,择校现象明显减少,但还没有完全消除。因此,要消除择校现象任重而道远。
一方面,要客观看待择校现象。之所以出现择校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而言,一方面是校际差距过大,现有的“名校”满足不了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从而导致“择校”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家长意识里根深蒂固,从而导致“择校”现象余温不减;第三,从教育内部来看,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倾向也时有出现,助长了“择名校”“择名师”“择名班”的现象。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择校现象,要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逐步减少、直至消除择校现象。
另一方面,地方教育行政、财政部门要有所作为。教育行政要从各个层面支持学校从根源上遏制择校现象。首先,区域内逐步消除校际差距,特别是要改造、扶持薄弱学校。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做到均衡配置,以达到区域内学校办学实力相对接近。其次,进一步规范招生政策,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在现有义务教育10%、高中教育20%的择校生比例基础上,逐年减少比例,直至完全消除,形成招生政策“新常态”。第三,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对“差额定补”性质的学校,要想方设法保证能让学校正常运转的资金有合理来源,以解除学校的后顾之忧。
2.推进基础教育均衡,逐步缩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
调查显示,4类群体满意度最低的是“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异、城乡教育差距”,均低于5分。L市在推进教育均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所有这些政策和措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但从调查数据来看,离人民满意的教育还存在一定差距。
首先,要正确理解基础教育均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在教育公平、教育平等原则的前提下,国家、各级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制定的有关基础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都要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思想。均衡教育是我们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是一种理想化的教育状态,也是实现公平教育的前提条件。但就L市教育现状看,教育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缩短这种差距的策略不是“杀富济贫”,也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借助一定的行政力量,使“差的”赶上来,“好的”在原有基础上更好。
其次,要逐步缩小差距。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表现为“八大均衡”,即:入学权利和入学机会实现均等发展、区域间实现均衡发展、校际实现均衡发展、学生间实现均衡发展、不同类别不同级别教育间实现均衡发展、教育质量实现均衡发展、教育结果在学校教育中和受教育者间实现均衡发展。这八个方面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的教育差距不是一日形成,也不可能一日消除。试图通过短期大面积教师交流这一个方面来改变教育差距的做法应该予以反思。推进教育均衡还应考虑和兼顾到学校的文化传承、办学特色和教师群体的发展和特点,采取逐步推进的策略,分“点”击破,最终达到“面”上的均衡发展。
3.改进教育评价,逐步促进每所学校、每个学生的发展
教育评价是教育发展的指挥棒,教育评价仅看学业成绩,学生的课业负担就不会减轻。本次调查显示,4类群体对学生课业负担的满意度普遍偏低,均没达到6分,从一个侧面说明学生的课业负担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课业负担不仅仅是教师的问题、学校的问题,还涉及教育行政管理等多个层面,要从各个层面进行综合考虑。 首先,建立多元人才观,确立“行行出状元,人人能成才”的理念,从认识层面解决问题。教育部门要达成共识,结合目前高考制度的改革,重新认识“成才”这个结构性的概念,形成多样化的人才成长、发展和培养机制,摒弃“一考定终身”和“用一把尺子衡量不同人才”的做法,以此影响和带动社会和家长以多元价值观和多元人才观帮助学生进行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逐步消除“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
其次,建立“绿色”评价体系,从行政管理层面解决问题。建立“绿色”评价体系,需要在评价内容上,不能仅看学业成绩,还应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特长、社会实践等综合素质纳入评价体系;在评价对象上,既评学生也评教师,既评学校也评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在评价结论上,应是定性和定量的统一,人的价值观、情感、意志等也应成为评价的重要指标;在评价手段上,应多样化,既要有考试,也要有非考试测评;在评价主体上,应该民主化,学生、教师、家长、专家、领导干部都是评价主体。需要指出的是,评价学校要注重分类评价,鼓励特色发展、错位竞争,要把群众特别是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是否满意作为重要标准。同时,逐步完善中考、高考制度,逐步建立过程性学分制。
第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境界,从实践层面解决问题。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关键在于校长和教师,在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师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负担状况。同样的内容,教师教的方法不同,学生学习效果就不同。教学得法,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学得活,学得好。教学不得法,则学生学得吃力、枯燥,师生负担都重。要建立职前和在职教育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引导教师树立“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念,加深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认识,规范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4.实行依法治教,逐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加速管办评分离
本次调查,在政府改善贫困地区教育的措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现状和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等方面,满意度也偏低。在这些方面,无论是省级层面还是市级层面,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也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从政府层面有效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保证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以及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但“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消除这样的差距,我们认为必须严格依法治教,将政策落到实处。
首先,提高对依法治教的认识,明确责任主体。依法治教的关键是要把解决教育事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切实把依法治理与解决师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提高政府、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比如说,改善贫困地区教育的实施问题,省政府提出“八个一样”的具体要求,2014年在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又提出“推进财政拨款制度化”的相关要求,出发点非常好,但问题是教育投入如何?谁来监督?如果“不一样”,责任谁来负?所有这些问题,只有上升到法的高度,才能解决责任主体与责任追究的问题,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次,加强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现管办评分离。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做到政府宏观管教育、学校专心办教育、社会参与评教育。对于政府来说,要宏观把握学校的办学方向,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要行使好监督权利,关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管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投入。对于学校来说,拥有办学模式的自主权,合理用好教学管理权、特色创设权、课程设置权、课程安排权等,要从教育行政办学转变为教育家办学。对于社会参与评教育来说,要做到多元、多维、多次评价,做到集中评价和随机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特色评价与分类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
责任编辑:杨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