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江苏历年的高考作文阅卷过程中,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记叙文易受阅卷老师们的青睐,特别是有亮点的记叙文更是备受青睐。针对记叙文较之议论文容易拿高分这一现象,笔者经过深思熟虑过后,感觉高考作文这种方向性的引导,也是十分有道理的。文章从三方面对记叙文出现的亮点状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考 记叙文 亮点
2011江苏高考作文题为《拒绝平庸》,经研究分析认为,阅卷过程中记叙文易受阅卷老师们的青睐,特别是有亮点的记叙文更是备受青睐。一篇文章出众与否,专家们其实并不苛求它十分完美:在语言、构思、内容等方方面面都超过别人。尤其对考场作文,在很短的时间内构思成文,在这方面更不会过多责求,专家们往往只要求文章能有一两个闪光点,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能打动读者就可以得到一个理想的分数了。笔者结合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情况,总结出了高考记叙文容易体现出的几大亮点因素,希望同学们若能在今后的高考作文能体现出一二,则必能取得理想的分数。
一、构思上:文从字顺,行云流水
一篇好的文章,在构思行文上,不应该恪守固定的模式。“披情入文”乃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文章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来行文,让读者的情感随作者的情感起伏,才是最巧妙的构思。所以不要刻意追求程式化的开头和结尾。在阅卷的过程中,发现根据情感表达需要的开头才是最灵动的,最打动人的。很多优秀作文一开头,就能牢牢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样开头,往往是以描写见长,直接进入故事主体的,能体现写作水平的开头。文章起笔便不凡,让阅卷老师“不得不”读下去。看了开头,就想知道结尾,看了上文就期望下文,这种能让读者产生阅读期待的开头,才是令人拍案的极好开头。诸如,“天空寒星点点,心中几多缠绵,坐在离家的火车上,压抑已久的泪水还是溢出了眼眶。”如此灵动的开头,令人读之欲罢不能。很多由情感而发的开头,很自然的行文,精彩频现。此外,在阅卷的过程中,感受颇深的,还有写作中出现的点题问题。凡是文章刻意点题的,也会降低文章的等次。文章出现的自然点题,才是情感表达的需要,行文高妙的体现。刻意点题容易给人“造文”之感,生硬机械。
二、内容上:个性鲜明,以情动人
议论文以深刻的见解,缜密的思维,辩证的思考折服人,记叙文则以生动的故事吸引人,真诚的情感打动人。中学生由于阅读视野、生活阅历的限制,要做到见解独到、深刻,有点难度。且关于议论文的写作,由于大家接触的素材大同小异,写出的议论文如若没有个性化的,富有文采的语言魅力,就会千篇一律,很难出彩。记叙文则不然,它的个性色彩比较鲜明,能新颖读者的耳目。首先,叙述的故事,不会像议论文运用素材一样大同小异。同学们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审美眼光有差异,构思有区别,所以虽然立意相同,故事会缤彩纷呈,可读性很强。其次,由于每个人的文风不同,所以语言风格有别,打动阅卷老师的方式也有差异。有的同学对细节描写很擅长,有的在环境描写方面很成功,有的在心理描写方面精妙入微,有的则是娓娓道来的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令人叫好。所以记叙文读下来,总有精彩处令人击节称好,回味悠长。最为关键的是情感的烙印令阅卷老师铭刻,萦绕脑际,久久回味。一位学生,用朴素的文字,写出了一个伟大不平庸的父亲:家中有三个孩子,父亲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当别人家的孩子都辍学打工,过上小康生活的时候,父亲却坚定供养三个孩子读大学,去外地打工,白天打工,晚上捡垃圾。当大哥大学毕业后,原以为父亲可以松口气了,没想到,大嫂刁蛮不讲道理,在这种情况下,父亲为了不让大哥为难,选择沉默,继续走供养其他两个儿女读大学的艰辛之路。当姐姐毕业的时候,父亲又有了松口气的机会,但父亲为了姐姐有一个更好的前景,选择让姐姐继续读研。而今我又坐在了参加高考的教室里。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人。这篇文章由作者发自肺腑的情感,再加上深情的文字,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
三、语言上:飞扬灵动,韵味醇香
记叙文的语言,由于文气贯注,情感融入,语言飞扬灵动,令人回味,醇香不绝。言为心声,语言的风格和表达的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当我们心中洋溢的激情澎湃时,我们要借助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或排比等修辞;或幽默,或质朴,或清新,或哲理,等等。这些语言上体现出来的魅力都能给老师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今年江苏下水作文“学生的歌声转而豪气干云,几可裂帛。”“如若我不改教法,以枯燥串讲应付学生,哪会有情和情的碰撞,心和心的共频律动?”等此类语句,令人读之,竟有口齿生津的神效。议论文的语言也应追求灵动,不要太过生硬。在一篇文章《没有什么疆界不可以跨越》中,全国政协委员、新一届鲁迅文学奖得主赵园,用文学的语言来写学术著作,可读性很强,所以她的学术著作可以得文学奖。学术著作不要总板起面孔,给人枯燥之感,那么议论文也是,我们可以使其语言活泼,运用两幅笔墨,灵活得调遣文字,令人怦然心动。
总之,高考作文写记叙文,我们不求处处开花,但求一处香气四溢。所以我们写作文,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能闪亮阅卷老师的眼睛。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华山中学)
编辑/李文亮
【关键词】高考 记叙文 亮点
2011江苏高考作文题为《拒绝平庸》,经研究分析认为,阅卷过程中记叙文易受阅卷老师们的青睐,特别是有亮点的记叙文更是备受青睐。一篇文章出众与否,专家们其实并不苛求它十分完美:在语言、构思、内容等方方面面都超过别人。尤其对考场作文,在很短的时间内构思成文,在这方面更不会过多责求,专家们往往只要求文章能有一两个闪光点,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能打动读者就可以得到一个理想的分数了。笔者结合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情况,总结出了高考记叙文容易体现出的几大亮点因素,希望同学们若能在今后的高考作文能体现出一二,则必能取得理想的分数。
一、构思上:文从字顺,行云流水
一篇好的文章,在构思行文上,不应该恪守固定的模式。“披情入文”乃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文章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来行文,让读者的情感随作者的情感起伏,才是最巧妙的构思。所以不要刻意追求程式化的开头和结尾。在阅卷的过程中,发现根据情感表达需要的开头才是最灵动的,最打动人的。很多优秀作文一开头,就能牢牢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样开头,往往是以描写见长,直接进入故事主体的,能体现写作水平的开头。文章起笔便不凡,让阅卷老师“不得不”读下去。看了开头,就想知道结尾,看了上文就期望下文,这种能让读者产生阅读期待的开头,才是令人拍案的极好开头。诸如,“天空寒星点点,心中几多缠绵,坐在离家的火车上,压抑已久的泪水还是溢出了眼眶。”如此灵动的开头,令人读之欲罢不能。很多由情感而发的开头,很自然的行文,精彩频现。此外,在阅卷的过程中,感受颇深的,还有写作中出现的点题问题。凡是文章刻意点题的,也会降低文章的等次。文章出现的自然点题,才是情感表达的需要,行文高妙的体现。刻意点题容易给人“造文”之感,生硬机械。
二、内容上:个性鲜明,以情动人
议论文以深刻的见解,缜密的思维,辩证的思考折服人,记叙文则以生动的故事吸引人,真诚的情感打动人。中学生由于阅读视野、生活阅历的限制,要做到见解独到、深刻,有点难度。且关于议论文的写作,由于大家接触的素材大同小异,写出的议论文如若没有个性化的,富有文采的语言魅力,就会千篇一律,很难出彩。记叙文则不然,它的个性色彩比较鲜明,能新颖读者的耳目。首先,叙述的故事,不会像议论文运用素材一样大同小异。同学们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审美眼光有差异,构思有区别,所以虽然立意相同,故事会缤彩纷呈,可读性很强。其次,由于每个人的文风不同,所以语言风格有别,打动阅卷老师的方式也有差异。有的同学对细节描写很擅长,有的在环境描写方面很成功,有的在心理描写方面精妙入微,有的则是娓娓道来的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令人叫好。所以记叙文读下来,总有精彩处令人击节称好,回味悠长。最为关键的是情感的烙印令阅卷老师铭刻,萦绕脑际,久久回味。一位学生,用朴素的文字,写出了一个伟大不平庸的父亲:家中有三个孩子,父亲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当别人家的孩子都辍学打工,过上小康生活的时候,父亲却坚定供养三个孩子读大学,去外地打工,白天打工,晚上捡垃圾。当大哥大学毕业后,原以为父亲可以松口气了,没想到,大嫂刁蛮不讲道理,在这种情况下,父亲为了不让大哥为难,选择沉默,继续走供养其他两个儿女读大学的艰辛之路。当姐姐毕业的时候,父亲又有了松口气的机会,但父亲为了姐姐有一个更好的前景,选择让姐姐继续读研。而今我又坐在了参加高考的教室里。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人。这篇文章由作者发自肺腑的情感,再加上深情的文字,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
三、语言上:飞扬灵动,韵味醇香
记叙文的语言,由于文气贯注,情感融入,语言飞扬灵动,令人回味,醇香不绝。言为心声,语言的风格和表达的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当我们心中洋溢的激情澎湃时,我们要借助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或排比等修辞;或幽默,或质朴,或清新,或哲理,等等。这些语言上体现出来的魅力都能给老师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今年江苏下水作文“学生的歌声转而豪气干云,几可裂帛。”“如若我不改教法,以枯燥串讲应付学生,哪会有情和情的碰撞,心和心的共频律动?”等此类语句,令人读之,竟有口齿生津的神效。议论文的语言也应追求灵动,不要太过生硬。在一篇文章《没有什么疆界不可以跨越》中,全国政协委员、新一届鲁迅文学奖得主赵园,用文学的语言来写学术著作,可读性很强,所以她的学术著作可以得文学奖。学术著作不要总板起面孔,给人枯燥之感,那么议论文也是,我们可以使其语言活泼,运用两幅笔墨,灵活得调遣文字,令人怦然心动。
总之,高考作文写记叙文,我们不求处处开花,但求一处香气四溢。所以我们写作文,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能闪亮阅卷老师的眼睛。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华山中学)
编辑/李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