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光泰古音学研究综述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banana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万光泰一人知之者甚少,是被遗忘的一名乾嘉时期古音学大家。本文结合现有的研究,对万光泰的古音学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古韵十三部、古韵十九部、中古音研究成果和音韵学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希望能对万光泰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万光泰;古韵十三部;古韵十九部;中古音
  关于万光泰的生平事迹,见于史书者甚少。对于万光泰的研究,目前之集中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张民权教授一人。通过张民权先生的多方考证,我们才对万光泰其人其事有了初步的了解。万光泰,字循初,浙江秀水人,清代康熙乾隆年间人,生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病卒于乾隆十五年(1750),英年早逝,年仅39岁。万光泰著作颇丰,但刊行者甚少,《四库全书》仅辑录其诗文集《柘坡居士集》。其遗著二十余种,以史学和音韵学为主。音韵学方面,主要有藏于天津图书馆的稿本四册。这四册按装订顺序分别是《古音表考正》《古韵原本》《经韵谐声》《沈氏四声谱考略》。据万光泰书稿序言,《古韵原本》作于乾隆九年(1744),《四声谱考略》作于乾隆十一年(1746),《古音表考正》作于乾隆十三年(1748),《经韵谐声》没有序言,大致作于《古音表考正》同时或稍后。另有藏于南京图书馆的稿本《九经韵证》,成书于乾隆九年。以上五种稿本就是万光泰在古音学方面的主要著作,从中可以看到万光泰古音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和主要成就。经过笔者总结分析,万光泰古音学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古韵十三部、古韵十九部、中古音研究和先进科学的音韵学研究方法四个方面。
  一、古韵十三部
  古韵十三部是万光泰最早的古韵研究成果,见于《古韵原本》一书中,主要通过离析《诗经》韵字,在顾炎武古韵十部的基础上,得古韵十三部,十三部名称与后人通用名称相对应,即如下:
  1.丝期韵(之部)2.归衣韵(含支脂二部)3.歌宜韵(歌部)4.都家韵(鱼部)5.舟游韵(含幽侯二部)6.敖郊韵(宵部)7.申人韵(含真文二部)8.山干韵(元部)9.方王韵(阳部)10.名清韵(耕部)11恒升韵(蒸部)12.公同韵(东部)13.钦琴韵(含侵谈二部)
  相较于顾炎武古韵十部来说,万光泰继承了顾炎武的歌部、阳部、耕部、蒸部、东部、侵部等6部,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之部(丝期韵)独立,从支部中分出之部是万光泰《古韵原本》中重要的成就之一。
  2.从顾炎武鱼、宵韵中,析出舟游韵(含幽侯二部)。
  3.从顾炎武元部中再析出申人韵(含真文二部)。
  而与江永古韵十三部相比较,两人在分部方面大同小异。相同点主要是万光泰舟游韵、申人韵的离析与江永的研究一致。不同点主要是万光泰之部独立,江永未作;江永侵谈分立,而万光泰未作。而江永《古韵标准》一书完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万光泰之书作于乾隆九年(1744),要比江永早十多年。
  另外,该书中也隐含了古韵十九部的雏形,例如韵谱中,归衣韵平声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即是十九部中脂部,另一是支部。申人韵也分为两个韵谱,一个是真部,另一个是文部。这些都为古韵十九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古韵十九部
  在万光泰的《古韵原本》一书中既已有古韻十九部的雏形,与《古韵原本》同年创作的《九经韵证》一书中首次出现了古韵十九部。所谓《九经韵证》,就是类聚九种经书中的韵字,来证明其古韵十九部的划分,从而制成了古韵十九部群经用韵韵谱。古韵十九部是万光泰上古音研究的又一重大成就。十九部名称和顺序如下,其中萧类即为幽部,谆类即为文部:
  东类一支类二脂类三之类四至类五未类六废类七鱼类八真类九谆类十元类十一萧类十二宵类十三歌类十四阳类十五耕类十六蒸类十七侯类十八侵类十九
  相对于古韵十三部,古韵十九部取得的进步主要有以下四点:
  1.十三部归衣韵(含支脂二部)中,分出脂部,支脂之三部鼎力的格局形成。
  2.支部中一部分去声和入声分离,形成至、未、废三部。
  3.从十三部舟游韵(含幽侯二部)中离析出侯部。
  4.从十三部申人韵(含真文二部)中分出谆部,真部字以开口字为主,谆部字以合口字为主,形成真、谆、元三部鼎立的格局。
  与其他清儒相比较,其贡献和主要特色为:
  1.支脂之三分,真文元三分,鱼侯幽宵的划分都早于段玉裁,且有些地方比段玉裁还要完善。
  2.至、未、废三部独立,早于王念孙至部、章太炎队部、王念孙和江有诰的祭部。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万光泰古韵十九部在古韵十三部的基础上又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同时,这些研究成果在我们所熟知的乾嘉学者之前,对清代古音学史具有颠覆性的意义。
  三、中古音研究
  除了上古音韵部研究之外,万光泰对中古音也颇有研究,其成果主要见于《四声谱考略》一书中。书中万光泰将沈约《四声谱》看作是一本韵书,这一认识是错误的。但该书通过对沈约等南北朝时期诗人诗文用韵的考证,对中古音以及《切韵》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具有开创性意义。张民权先生称其是“清代中古音研究的一部开山之作”,填补了清代中古音研究的空白,而其中也不乏许多“定论之言”。万光泰将沈约诗韵归纳为58个韵部,其中阴声韵19类,阳声韵19类,入声韵20类。其中支脂之微四部独立,鱼虞模三部独用,元与魂痕合用,删山有别,蒸登分用等结论都是万光泰的发现,对研究中古音及其与《切韵》音系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四、万光泰音韵学研究方法
  万光泰能够对古音韵进行准确的离析与其科学的研究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在研究方法上贯彻了“同声必同部”的原则。《古韵原本》中韵字既已按谐声系列排列。《古音表考正》一书中作十九部谐声字表,按古韵十九部对群经用韵中的主谐字进行了整理,其后的《经韵谐声》一书又进行了补充和校正。从而可知万光泰早已使用了“同声必同部”的原则,而非始于段玉裁。经韵与《说文》谐声相结合是万光泰一项重要的发明,也是取得古音研究成就的一个重要法宝,其《经韵谐声》一书就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
  万光泰在古韵研究方法上的又一创举就是韵谱归纳法。韵谱归纳法就是通过类聚群经用韵,制成群经用韵韵谱,以此来证明古韵部的划分,以及古韵与《切韵》的分合关系。《古韵原本》一书中有按古韵十三部编排的群经韵谱。《九经韵证》则是以古韵十九部为纲,类聚九本经书的韵字,而成古韵十九部群经用韵韵谱。韵谱归纳法使得对古韵的认识分析更为清晰直观,古今韵的对比研究更为方便。其后段玉裁、王念孙等人都采取了这种方法。
  以上就是笔者对万光泰古音学成就所作的总结梳理。总的来说,万光泰首先在乾隆九年(1744)作《古韵原本》一书,提出古韵十三部,在顾炎武古韵十部的基础上又离析出之部、幽部、真部。同年,作《九经韵证》一书,得古音十九部,支脂之三分,真文元三分,侯部独立,至未废三部与真文元三部平衡对称。其后,乾隆十一年(1746)《四声谱考略》又对中古音进行了分析,将沈约诗韵分为58个韵部,其中阴声韵19类,阳声韵19类,入声韵20类。另外,在古音研究方法上,贯彻了“同声必同部”的原则,作十九部谐声字表,并采用韵谱归纳法,使得对古韵的研究更加科学明晰。而这些成就都在江永、段玉裁、王念孙等人之前。所以,万光泰的出现必将改变清代古音学史,为清代古音学的研究注入一股新的力量。
  万光泰古音学在清代没有得到继承,而是在两百多年后的今天,经过张民权先生的苦心钻研,才得以为学界所认识和了解。通过总结分析万光泰的古音学成就,笔者对万光泰其人其事其书,对乾嘉学派古韵分部的发展脉络,对清代古音学史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笔者有幸跟随张民权先生学习音韵学,认真学习了张民权先生的研究成果,实在是受益匪浅,同样也望洋兴叹。文章虽未“深入”,但求“浅出”。以上学习心得愿与青年朋友共享,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1]张民权,万光泰.古音学述评[J]古汉语研究,2005,01
  [2]张民权,万光泰.《古韵原本》述评[J]中国语文,2008,02
  [3]张民权,万光泰.《九经韵证》校注[J]励耘学刊,2010,01
其他文献
【摘要】:《巴蜀旧影》为中国普通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巴蜀历史“文化”的大门,其记载的巴蜀风光、百姓生活,是当时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虽然书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其细致的游历过程记述、反映的当时成都的政治、经济、城市、人文等内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本文主要对该书(中译本)的内容及其中的部分引文讹误略作探讨。  【关键词】:《巴蜀旧影》;内容;引文;商榷  《巴蜀》是日本汉学家山川早水在四川省城高等学堂(现四
期刊
【摘要】:《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108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李逵无疑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一位。“黑旋风”李逵奉行“快活至上”的人生哲学,但在其生存的特殊社会时代背景下,也注定了他悲剧性的一生。笔者试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成长经历、奉行“快乐至上”的人生哲学三方面,探究其终究逃不脱悲剧人生的成因。  【关键词】:李逵;快活至上;悲剧  金圣叹评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水浒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
期刊
【摘要】:舞蹈与音乐总是相伴相随的,就像是一对孪生姐妹。音乐在舞蹈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节奏把握的能力。所以,在舞蹈教学的课堂上,能有一名合格的钢伴老师做音乐指导,对增强学生于舞蹈的理解力和激发学生对舞蹈的热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舞蹈与音乐;钢琴伴奏;合作与交流;音乐积累  前言:  德国艺术家格罗塞曾指出:“舞蹈的特质是对动作的节奏的调整。没有一种舞
期刊
【摘要】:“眼神”即眼睛的神态,是表达内心真实情感的窗口,眼神中流露出来的信息是无法掩饰的。舞蹈是集外在肢体动作、技术技巧和内在文化艺术内涵为一体的高雅艺术,在舞蹈表演里表情极为重要,而表情中眼神更占据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眼神所表现出来的神韵能使舞蹈更赋有生命力。我们通常所说唱歌要走“心”要用“心”去唱歌,而“眼神”则是“心”的神韵。本文则是通过“眼神”在这两大表演中的运用,浅析其异同。  【关
期刊
【摘要】:雕塑与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准确的说雕塑不仅仅是景观的附属品,而是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推敲该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经济基础、风土人情以及发展趋势等多种元素,使景观雕塑不仅传达美感,并且与周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结合,使雕塑达到新的表现高度。文章是对雕塑和周边环境中的元素进行的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雕塑;功能于形式;城市;建筑  一、雕塑的功能与形式  雕塑是以三维立体的实体形
期刊
【摘要】:汉代雕塑艺术,突破商周以来厚重严谨的艺术风格,开创了铺张大气、浪漫想象的美学新风。其包罗万象的史诗般画卷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构筑起后代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峰,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每个时代的陶狗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本文试图论述汉代时期巴蜀地区出土的陶狗,并结合人们把狗当图腾崇拜的原由,阐述陶狗的艺术特色及风格。  【关键词】:汉代;图腾崇拜;艺术特点;  重庆万盛出土的“陶狗”,是泥质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设计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设计;应用思考  一.中国传统文化及元素的定义和特点   所谓“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础的,包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的融合。它主要是针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强调的是
期刊
【摘要】:中国音乐,自隋唐以前可以说是深锁高墙大院内的,平民百姓虽说是音乐的创造者,但却不能真正成为音乐的享有者。直至隋唐时期,这种现象才得以改观。宋代,传承盛唐繁荣的重要特点,将城市音乐从兴起推向了一个高峰。  【关键词】:宋元;艺术歌曲;音乐特征  宋代,是中国音乐史的重要转折时期,各政权鼎峙分治的局面,决定了宫廷音乐活动趋势必然从盛唐恢弘规模的高峰逐渐下滑,不复以往的辉煌,与之相应,随着农业
期刊
【摘要】:陌生化理论是俄罗斯形式主义学派的代表什克洛夫斯基首先提出,后来德国戏剧学家布莱希特对陌生化理论创造性的运用在戏剧的理论中,在戏剧中形成“间离效果”,此后,陌生化理论不再是单纯的文学理论范畴,而是逐渐向美学领域扩展。在消费社会,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之后,对充实精神生活提出强烈的愿望,而现代艺术作品普遍缺乏创新,呈现趋同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陌生化对现代艺术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为艺术创造引
期刊
【摘要】: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不仅具有宽广的表现力,而且还具有突出戏剧性的音乐效果。贝多芬的《第一钢琴奏鸣曲》是1794年—1795年为海顿所创作的。在这首作品中,还可以看到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子。但是在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贝多芬独特的性格表现得异常明显。本文将从曲式结构、调性以及力度的运用等方面分析第四乐章。  【关键词】:贝多芬;奏鸣曲;曲式结构  贝多芬不但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而且还是浪漫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