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uli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五下《数学广角》的内容。在植树问题的教学中,解题不是主要的教学目的,主要的任务是向学生渗透一种思想,一种在数学上、在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思想——建模思想,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在实际问题中“什么是树?什么是间隔?”。
  本课的设计,主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开放性的设计,让学生在设计植树方案的过程中通过画图亲身体验在三种种植情况下,选择的间隔不同,但棵数与间隔数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学生的体验,建构植树问题的模型,再运用模型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教学中重在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更注重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建模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1、创设情境,理解概念
  (1)出示:学校准备在一条20米长的小路一边植树,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
  a. 读题,从题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根据已有的信息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还需要补充什么信息呢?
  b. 理解 “间隔”的意思: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叫间隔。
  师:在数学中,我们把间隔的数量叫做间隔数。那如果间隔是4米,间隔数又是多少?怎么算呢?小结:我们发现要求间隔数只要将总路程除以间隔就可以得到。
  2、主动探索,发现规律
  (1)你设计的植树方案到底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请拿出你的作业纸,首先确定间隔长度,再画出种植情况示意图,最后将植树方案补充完整。
  (2)交流反饋:①5米  ②4米  ③10米  ④2米
  ①5米(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⑴两端都种
  师:如果采用两端都种的植树方式,请你到黑板上来种一种!
  师:可以用算式表示吗?
  师:这里的20÷5表示什么?
  师:为什么要+1?
  (老师黑板上比划“一个间隔对应一棵树”,发现多了一棵树。)
  ⑵只种一端
  师:如果采用只种一端的植树方式,谁会种树?
  师:你又是怎么想的?可以用算式表示吗?
  ⑶两端都不种
  师:你们同意他的方法吗?这里的20÷5表示什么?为什么要-1?
  (老师黑板上比划“一个间隔对应一棵树”,发现少了一颗树。)
  ⑷观察三种情况
  a. 三种不同的栽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b. 那有什么不同之处?
  师:端点的种植情况不同,因为有三种不同的植树类型,所以棵数不同。
  师:这条小路的间隔除了5米,还可以是几米?
  ②4米  ③10米  ④2米
  师:老师也收集了这几种方案,你能来介绍介绍吗?
  重点反馈:a、间隔数是多少?     b、棵数是多少?
  (3)组织讨论:观察这几种方案,你发现什么规律?可以仔细看看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发现规律的小朋友和同桌轻声说一说。
  (板贴)两端都种时,棵数=间隔数+1
        只种一端时,棵数=间隔数
        两端不种时,棵数=间隔数-1
  小结:原来植树问题中还蕴含这这么多的秘密,我们在解决植树问题时,不仅要审清题意,分析属于哪一种植树情况,还要找到解题的关键——间隔数。
  欣赏生活中类似于植树问题的事件
  像这样的植树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你能来说说看吗?
  除了大家说的,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类似于植树问题,请欣赏:排队、挂灯笼、跨栏、方阵、围成圆形做游戏、围成爱心型等。
  原来在生活中也有这么多植树问题,大家要尝试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5、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教学应使学生了解丰富而广泛的中国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因此,教师应探索将经典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使学生能够与经典同行并接近汉语学习。这样,学生可以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培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提高自我修养并增强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语文;整合  一些小学汉语课本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6个年级的12册中有124首优秀古诗和文章。仅通过教学和阅读教科书中的文章来学习古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一个不能创新的民族很难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新课程改革,强烈地冲击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物理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科目,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学好物理不仅仅可以提升个人物理成绩,还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要创新教学模式,用合适的手段不断提
期刊
摘 要: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也逐渐对自身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人们要求自身的素质快速发展的同时,对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也与众不同。我国的教育体系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在近几年的教育体系的发展过程中,课程教学中的分层教育模式不仅引入了我们的初中其它学科,也引入了我们的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此篇文章就是主要阐述探析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关
期刊
摘 要:本文立足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从问题导入生活化;实验材料生活化;教學任务生活化三个方面进行探究。“生活即教育”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它要求教育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具有生活化的特色。中学教学的生活化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但一直以来受“成绩决定论”影响,大多数学校和班级都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未能将生活化素材引入课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
期刊
摘 要:在当代社会的大背景下,学生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对于学生的教育的开展方面,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基本上都只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他们认为只要让学生多做题多背书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一定能够提升。但事实上每个学生的水平都有所不同,所以用这种以偏概全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成绩是不可取的,每个学生的学习素养水平也有所不同,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学生学习素养的共同优点,并把这些优点作为切入口制定出适合学生
期刊
摘 要:高中地理学科的处境很尴尬,在文理分科的时候,地理被分到了文科当中,但是文科教师更加强调的是政治和历史,相反很多理科生对地理感兴趣,高考却又考不到,使得地理这一学科存在感很低。在取消文理分科之后,地理的地位明显得到了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就给地理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地理教师必须要着眼现实强调地理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教学;地理实践  在新形势下地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根据学生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践出发,对叙事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及具体使用方法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道德叙事  故事是教育过程中帮助儿童理解和领悟道理的一种最省力且有效的方式。教师应通过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恰当地选择生活故事,发挥故事本身的价值,在随机自然的过程中触动学生的心灵。  一、叙事教学原则  (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
期刊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从为了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与建立健全的思想品德而出发的,将生活中的你我他之间的关系、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作为主线,对国情、法律、心理健康、道德等多个方面学习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且利用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培养优秀的新一代学生。关注学生成长与生活需要,尊重学生发展规律、学习需求,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使学生能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与人生态度,培养具备坚强意识与合作精神的高素质
期刊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采用思维导图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历史概念的理解,通过进一步地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在当前阶段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所以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来辅助教学,需要教师丰富其内在的表现形式,以多种形式并用的手段,来提升学生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效率
期刊
摘 要:在高中阶段的学生能够对于美术课程进行有效的学习,能够有效地启迪学生在高中学习过程中的艺术鉴赏能力,以此能够落实学生在当前阶段下自身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但是美术教学是以一门艺术课程,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了教材以及带有强烈功利性教学思维的掣肘,在对学生开展美术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学方式教条化。学生不能够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得到自身素养的提升,导致美术课程的开展逐渐地流于形式。所以教师在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