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尤家庄小唱是河北省平山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2013年被列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将尤家庄小唱的艺术精髓纳入当地高校音乐教育的范畴不仅是对该民间艺术的保护和发扬,同时也能使学生对当地民间音乐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学习。本文论述了尤家庄小唱与高校音乐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其次就如何有效的融入高校音乐课堂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该项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 策略探究 尤家庄小唱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4-0131-02
尤家庄小唱是河北省平山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2013年被列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尤家庄小唱艺术是集民歌演唱、高跷表演、器乐演奏于一体的多元文化表演艺术形式,其演出内容、题材丰富多样,反映出当地人民群众生活丰富的思想感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在几百年的发展中成为平山民间音乐文化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古老的艺术奇葩的生存与发展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传承民间文化,重在教育,将尤家庄小唱的艺术的精髓纳入当地高校音乐教育的范畴,不仅能使学生对当地民间音乐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同时也对该项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的发展下,为该项民间音乐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
一、地方音乐融入当地高校音乐课堂的意义
(一)保护地方音乐文化
尤家庄小唱的产生、发展在本质上有着与生俱来的“草根”特征——原生性,这与它与生俱来生长的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几百年来这种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与积淀都是在非专业的农民中口传心授进行传承,既不是真正的音乐专业人员,也不是尤家庄小唱演出的从业者,这虽然保存了它的原生性,却在另一方面阻碍了这门艺术的长远發展,因此,在该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上存在很大的难度,只有通过将地方音乐融进学校音乐教学才能改变自然传衍的传统传承方式。是该项民间音乐艺术走向科学化、体系化的建设的重要开端,真正的起到保护地方音乐文化的作用。
(二)传承和发展本地音乐文化
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我国的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各地区不同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不同音乐文化。尤家庄小唱是平山县民间音乐艺术的大融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展现出地方的风土人情、民俗民风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学习该项民间艺术使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和学习到民间音乐艺术的精髓,让学生更加热爱民间艺术,进而对民间音乐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只有将地方民间音乐在高校教学体系中进行深化和推广,才能将地域音乐元素在民族音乐中最淳朴最本真的部分保留下来,这对该项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丰富地方高校音乐教学内容
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高校音乐教学承载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功能,面对整体文化语境的改变,通过学习了解地方音乐让学生本能的产生一种以民族文化保护为基础的警觉性。地方音乐融入当地高校音乐教学在课堂上不但能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提高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鉴赏和审美能力。一首民歌小调往往表达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情感、思想、愿望及音乐相关的文化背景,从而使音乐学习便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二、尤家庄小唱在高校中推广的策略探究
几百年来,尤家庄小唱的传承方式一直以古老的“口传心授”进行教学、传承,很多老艺人不识谱,不识字,笔者在当地采风时发现有关尤家庄小唱的文字记载和图片、视频资料匮乏,这对学习与传承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要将此项民间艺术带出乡村走进高校课堂,真正让广大学生去了解与喜爱并担负起传承与发展的重任,首先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学习目的
本地音乐文化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文化功能和艺术品质,当代大学生学习和了解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精髓,是在充分理解我国民间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强调“文化自觉”意识。高等教育担负有传承文化的使命,其对待民间音乐文化的态度、倾向以及价值取向是构成大学文化和思想建设的重要方面。在音乐教学内容上选取尤家庄小唱经典的民歌、小调和曲牌进行学习和演唱,不但让学生掌握平山县地区的音乐特点,也让学生通过演唱歌词了解到当地的风俗民情和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学习、了解该项民间艺术从中汲取艺术营养提高自身艺术修养、文化内涵和综合素质,唤醒大学生对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与自觉。
(二)构建特色课程
传统民间艺术学习的音乐课堂应区别于其他音乐课堂,必须使该课堂形式“活起来”。鉴于尤家庄小唱保存资料匮乏的现状,课堂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课堂模式。一方面,把民间艺人请进大学课堂,通过讲座和演出的方式,让老艺人将尤家庄小唱的来龙去脉和历史演变等方面进行梳理和介绍;另一方面,可以带领学生们来到尤家庄村进行实地采访和观看演出,熟悉本土音乐文化和风土人情,可以更多的了解他的曲目、唱腔、舞蹈、器乐等音乐方面的丰富内容。
(三)拓展实践创新
对传统音乐学的开发与学习要不仅限于观看和了解,要在现有的本土音乐资源上进行教学实践,这不仅需要我们教师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中要将情境创设与实践参与相结合,为了更有利于学生对多样化民间音乐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应该尽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运用现代教育学理论技术,同时结合民间音乐文化的特点,鼓励学生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演唱、演奏和其他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去,如:开设实践活动课、技能训练课、演出实践课等。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和理解当地音乐文化的丰富内容,培养学生传承与创新的精神。 (四)建立学习与传承教育基地
对传统民间音乐的学习与传承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高校内应该建立非物质文化教育传承的教育基地,可以联合当地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进行综合的学习。在河北省平山县地区音乐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尤家庄小唱、西调秧歌、渔家乐等多项。通过在课程内容上设置拓展式的比较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走出枯燥的课堂,深入田野,近距离的与当地民间艺人进行学习与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将所学的音乐基础知识运用到收集民间素材实践课程中去。同时也能更好地检验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激发学生对当地民间音乐的兴趣,通过实地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了解当地民间音乐的风土人情和艺术精髓与灵魂,以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好地保护与发展。
(五)社会传承与学校传承的互补
尤家庄小唱这样一门在原生态系统中以民间艺人、普通群众为自发传承主体的民间音乐表演形式,它的传承与发展需要社会与学校全方位多层次的互补才能完成。传承与学习要随着时间与空间的不断进化改变而发展。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传承的方式与机制不同、目标不同,其审美视阈就肯定不同。比如:高校师生与民间艺人两个个不同的主体,对该项民间艺术的关注点和理解有不同的侧重,高校师生应在学习民间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与提炼该项民间艺术的精华,掌握教学规律,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音乐,创造良好的民族音乐生态学习和传承的环境。只有在社會传承与学校传承互补的情况下,才能保障在传承中依然稳定的呈现其文化特异的典型性。
参考文献:
[1]张紫晨.民间文艺学原理[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
[2]詹鄞鑫.神灵与祭祀[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3]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5]张红娟.河北平山尤家庄小唱初探[J].中国民族博览,2016,(07).
[6]张红娟.平山西调秧歌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价值[J].中国戏剧,2016,(01).
[7]徐博.江西兴国客家山歌演唱艺术特征的发展与传承[J].知识窗(教师版),2011,(07):40-41.
[8]谢菲.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三种趋向[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02):1-5.
[9]权玺.传播学视域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图谱研究[J].文化遗产,2016,(02):15-22.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 策略探究 尤家庄小唱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4-0131-02
尤家庄小唱是河北省平山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2013年被列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尤家庄小唱艺术是集民歌演唱、高跷表演、器乐演奏于一体的多元文化表演艺术形式,其演出内容、题材丰富多样,反映出当地人民群众生活丰富的思想感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在几百年的发展中成为平山民间音乐文化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古老的艺术奇葩的生存与发展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传承民间文化,重在教育,将尤家庄小唱的艺术的精髓纳入当地高校音乐教育的范畴,不仅能使学生对当地民间音乐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同时也对该项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的发展下,为该项民间音乐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
一、地方音乐融入当地高校音乐课堂的意义
(一)保护地方音乐文化
尤家庄小唱的产生、发展在本质上有着与生俱来的“草根”特征——原生性,这与它与生俱来生长的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几百年来这种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与积淀都是在非专业的农民中口传心授进行传承,既不是真正的音乐专业人员,也不是尤家庄小唱演出的从业者,这虽然保存了它的原生性,却在另一方面阻碍了这门艺术的长远發展,因此,在该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上存在很大的难度,只有通过将地方音乐融进学校音乐教学才能改变自然传衍的传统传承方式。是该项民间音乐艺术走向科学化、体系化的建设的重要开端,真正的起到保护地方音乐文化的作用。
(二)传承和发展本地音乐文化
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我国的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各地区不同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不同音乐文化。尤家庄小唱是平山县民间音乐艺术的大融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展现出地方的风土人情、民俗民风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学习该项民间艺术使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和学习到民间音乐艺术的精髓,让学生更加热爱民间艺术,进而对民间音乐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只有将地方民间音乐在高校教学体系中进行深化和推广,才能将地域音乐元素在民族音乐中最淳朴最本真的部分保留下来,这对该项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丰富地方高校音乐教学内容
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高校音乐教学承载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功能,面对整体文化语境的改变,通过学习了解地方音乐让学生本能的产生一种以民族文化保护为基础的警觉性。地方音乐融入当地高校音乐教学在课堂上不但能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提高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鉴赏和审美能力。一首民歌小调往往表达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情感、思想、愿望及音乐相关的文化背景,从而使音乐学习便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二、尤家庄小唱在高校中推广的策略探究
几百年来,尤家庄小唱的传承方式一直以古老的“口传心授”进行教学、传承,很多老艺人不识谱,不识字,笔者在当地采风时发现有关尤家庄小唱的文字记载和图片、视频资料匮乏,这对学习与传承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要将此项民间艺术带出乡村走进高校课堂,真正让广大学生去了解与喜爱并担负起传承与发展的重任,首先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学习目的
本地音乐文化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文化功能和艺术品质,当代大学生学习和了解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精髓,是在充分理解我国民间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强调“文化自觉”意识。高等教育担负有传承文化的使命,其对待民间音乐文化的态度、倾向以及价值取向是构成大学文化和思想建设的重要方面。在音乐教学内容上选取尤家庄小唱经典的民歌、小调和曲牌进行学习和演唱,不但让学生掌握平山县地区的音乐特点,也让学生通过演唱歌词了解到当地的风俗民情和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学习、了解该项民间艺术从中汲取艺术营养提高自身艺术修养、文化内涵和综合素质,唤醒大学生对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与自觉。
(二)构建特色课程
传统民间艺术学习的音乐课堂应区别于其他音乐课堂,必须使该课堂形式“活起来”。鉴于尤家庄小唱保存资料匮乏的现状,课堂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课堂模式。一方面,把民间艺人请进大学课堂,通过讲座和演出的方式,让老艺人将尤家庄小唱的来龙去脉和历史演变等方面进行梳理和介绍;另一方面,可以带领学生们来到尤家庄村进行实地采访和观看演出,熟悉本土音乐文化和风土人情,可以更多的了解他的曲目、唱腔、舞蹈、器乐等音乐方面的丰富内容。
(三)拓展实践创新
对传统音乐学的开发与学习要不仅限于观看和了解,要在现有的本土音乐资源上进行教学实践,这不仅需要我们教师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中要将情境创设与实践参与相结合,为了更有利于学生对多样化民间音乐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应该尽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运用现代教育学理论技术,同时结合民间音乐文化的特点,鼓励学生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演唱、演奏和其他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去,如:开设实践活动课、技能训练课、演出实践课等。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和理解当地音乐文化的丰富内容,培养学生传承与创新的精神。 (四)建立学习与传承教育基地
对传统民间音乐的学习与传承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高校内应该建立非物质文化教育传承的教育基地,可以联合当地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进行综合的学习。在河北省平山县地区音乐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尤家庄小唱、西调秧歌、渔家乐等多项。通过在课程内容上设置拓展式的比较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走出枯燥的课堂,深入田野,近距离的与当地民间艺人进行学习与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将所学的音乐基础知识运用到收集民间素材实践课程中去。同时也能更好地检验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激发学生对当地民间音乐的兴趣,通过实地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了解当地民间音乐的风土人情和艺术精髓与灵魂,以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好地保护与发展。
(五)社会传承与学校传承的互补
尤家庄小唱这样一门在原生态系统中以民间艺人、普通群众为自发传承主体的民间音乐表演形式,它的传承与发展需要社会与学校全方位多层次的互补才能完成。传承与学习要随着时间与空间的不断进化改变而发展。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传承的方式与机制不同、目标不同,其审美视阈就肯定不同。比如:高校师生与民间艺人两个个不同的主体,对该项民间艺术的关注点和理解有不同的侧重,高校师生应在学习民间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与提炼该项民间艺术的精华,掌握教学规律,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音乐,创造良好的民族音乐生态学习和传承的环境。只有在社會传承与学校传承互补的情况下,才能保障在传承中依然稳定的呈现其文化特异的典型性。
参考文献:
[1]张紫晨.民间文艺学原理[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
[2]詹鄞鑫.神灵与祭祀[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3]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5]张红娟.河北平山尤家庄小唱初探[J].中国民族博览,2016,(07).
[6]张红娟.平山西调秧歌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价值[J].中国戏剧,2016,(01).
[7]徐博.江西兴国客家山歌演唱艺术特征的发展与传承[J].知识窗(教师版),2011,(07):40-41.
[8]谢菲.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三种趋向[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02):1-5.
[9]权玺.传播学视域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图谱研究[J].文化遗产,2016,(02):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