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i830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一个过程,也是新信息被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图式”阅读模式亦称为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是读者运用已有知识帮助理解,从而达到获取信息、与文本互动的目的。下面以牛津英语(上海版)9A(上)Unit 3 “A balanced diet”为例,探讨图式阅读模式的教学。
  Step 1. Warming-up
  (1)以PPT 先后展示课文插图和标题。
  T: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are we going to read about?
  Ss: ...
  T: Yes. We will read about diet.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topic? What do you often eat?
  Ss: ...
  (2)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一张表格,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填写表1的前两项。表格如下:
  (3)教师巡视,选取2—3组所填写的表格,通过实物投影进行展示。
  通过这两个活动促使学生思考、讨论、开口说、动手写,在小组互动中,基础薄弱学生的语言图式得到自然扩展。有效激活了学生的背景知识,不仅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而且还让学生的思维与将要阅读的课文紧密结合起来。
  Step 2. Pre-reading
  (1)以小组为单位,把组员所列举的食物分类填写在表2上。
  (2)教师把各小组所填写的表1的第二项归类并板书,引导学生关注:Why do we need a balanced diet? What does a balanced diet mean? How to keep a balanced diet?
  (3)教师让学生阅读文章的首句和尾句,然后对材料内容作进一步预测。
  教学进行到这一步,学生的已有图式与阅读材料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沟,学生的情感态度从知道一些上升到想了解更多。通过阅读文章的首句和尾句,确认了文本的可读性,学生很自然就会愉快、认真地阅读课文了。
  Step3. During-reading
  (1)让学生用3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找出主题句。
  (2)让学生用5分钟时间细读文章,划出读前想知道的信息,回答课本提出的6个问题,并填写表1的第3项。
  (3)让学生用3分钟浏览文章,辨认文章体裁,了解文章结构特点。
  通过读前的看图、审题、读首尾句,提出预测或假设,再到为把握文章主旨要义的快速阅读,进而到以吸收细节信息为目的的细读,学生的假设一步一步得到验证。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学生对于健康身体需要均衡饮食、均衡饮食的概念等内容图式得到扩展。通过第三次阅读,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说明文的写作结构,帮助学生构建说明文的结构图式,即:开头(列举1—2个社会问题或现象),主体(点明主题并分析原因、列举危害等),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展望未来)。
  Step 4. Post-reading
  (1)小组内交流分享“What have I learned from the passage?”然后由志愿者或推选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
  (2)小组讨论。其中一个学生把自己昨天三餐的食物告诉组员,组员通过讨论来判断他昨天的饮食搭配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并提出合理建议。
  (3)学生独立填写表3,理清说明文的写作步骤和特点。
  学生运用图式阅读模式完成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在阅读中通过激活利用原有图式建立并扩展关于均衡饮食与健康的新图式,也就是说,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了新知识。
  责任编辑魏文琦
其他文献
要把班级管理好,就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研究个人的个性等,以此来开展班级工作。而支撑所有这些管理手段的基础,则是“师者”之德,爱人之心,这也是教书育人的为师者之核心素养。  一、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建设有吸引力、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班主任、班干部及学生三者的关系如同伞柄、支架和布,一个再好的伞柄如果没有支架支撑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一片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坚持班主任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们都知道,在教学中要搞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种结合,同样,在班级工作中也应搞好这一结合。  首先在教师主导上,著名的药物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
一、用爱心搭建成功课堂1.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学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的经济都不宽裕.多数学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用那微薄的工资来养家糊口,所以我校有许多留守学生。我班有一
上六年级的数学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叹:“复习课难上,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费时费力效果又低.”“除了练习还是练习.”“学生会了的不想听,不会的听不懂.” 确实如此,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可是六年级数学的总复习是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总复习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学生的毕业成绩,更是关系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上好复习课,使学生在复习课中乐此不疲,提高复
研究了薄荷肟和樟脑肟衍生物C-H片段转移反应,合成实验显示:在咪唑杂环形成中,它们具有良好的转移性能.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完善,也是对社会和谐发展尽一份责任,对整个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后进生的“后进”并非一成不变。教师只要把最真诚的爱献给学生,相信学生,理解尊重学生,微笑着面对学生,学生就会把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回报给我们,我们转化后进生工作也会开展得更生动活泼,卓有成效。  一、以爱换爱   尊重、爱护、信任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前
探讨真菌Ⅲ号治疗真菌引起肠道感染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测定真菌Ⅲ号体内、体外的抗菌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真菌Ⅲ号在体外能明显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随着
通过诗歌教学来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不仅是诗歌本身的审美特点决定的,同时也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美的存在,并以诗中的美引导学生?  一、教师要能体会、把握作品的美  美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我们平时缺少发现美的眼光而已。古诗中蕴含的美比比皆是:1. 鲜明生动的形象美。古诗中的美,首先必须通过感性形象去把握。学生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通过感知,形成表象。教师就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