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的作肜,初步建立数感。”所谓“数感”,实际上是指学生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知和领悟,是人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具有良好“数感”的学生能准确地理解数的意义,合理地选择算法,灵活地解决问题,并且有能形成对数、问题及结果的直觉的素质。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既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引导观察,建立数感
学会观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发展儿童的思维,这首先就是发展他看见和观察的能力,就是通过对周围世界的视觉感知来丰富他的思想。”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 序、有规律的知觉过程。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认识数的意义。如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老师可以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数一数图中的实物;也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数一数生活中10以内的数。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直尺上的数列,说说某一个数离哪个数近,离哪个数远,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以后每学一个新的自然数,都与前面学过的数进行比较,使学生了解每个自然数是怎样形成的,弄清每个自然数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对数的大小就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这样,通过观察,学生从数实物开始认识数,由具体到抽象,加深了对数的含义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二、体验生活,形成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感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数学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将抽象的课堂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探究,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在认识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何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等,有利于建数感。如学“10以内数的认识”中,认识“1”时,请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1”表示的事物。学生举例;如1本书、1只鸟、一枝铅笔、1棵树、1根木棒、1个国家、1串葡萄、1捆小捧……并数数几位粒葡萄是一串,几根小棒是一捆,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可能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渗透“1”中有多,多中有“1”的思想。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中具体数量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加深理解的意义,为建立数感奠定了基础。
三、实践操作,增强数感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智慧自动作发端。”可以说,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和起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要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来学习数学,于动手中做数学、用数学。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课堂必将成为学生探究的乐园,创新的摇篮。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操作活动:(1)称一称:让学生动手称苹果(1千克)、盐(500克,2袋)、洗衣粉(250克,4袋)。(2)数一数:1千克盐有几袋?1千克洗衣粉有几袋?1千克苹果有几个?(3)掂一掂:学生用手掂自己称的1千克的物品,再在组内交换物品掂,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有多重。(4)找一找: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个外形一样而重量各异的盒子,要求学生不能用称,用手掂出重1千克的盒子。通过上述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竹“触摸”了数学知识,体验到“1千克”的实际重量,获得亲自感受,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参与学生,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建立数感。
四、解决问题,升华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旭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算法,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就是形成数感的具体体现。比如,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题:“六(1)班38个同学到公园游玩,每条船最多可乘6人,至少需要租几条船?怎样乘船最合理?学生过计算38÷6=6……2,学生体会到,在这个实际问题中,商6和余2表示什么意思,得出必须用7条船才可以,这只是一种解决的方法。通过分析,有的学生发现,还可以5条船上各乘6人,另外两条船上各乘4人;或3条船上各乘6人,另外4条船上各乘5人;或4条船上各乘6人,2条船上各乘5人,另外1条船上乘4人等多种方案。学生在探究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切实了解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是一种意识活动,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因此,数感的形成不是通过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完成的,它是循序渐进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解决问题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从而建立良好的数感。
(责编黄桂坚)
一、引导观察,建立数感
学会观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发展儿童的思维,这首先就是发展他看见和观察的能力,就是通过对周围世界的视觉感知来丰富他的思想。”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 序、有规律的知觉过程。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认识数的意义。如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老师可以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数一数图中的实物;也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数一数生活中10以内的数。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直尺上的数列,说说某一个数离哪个数近,离哪个数远,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以后每学一个新的自然数,都与前面学过的数进行比较,使学生了解每个自然数是怎样形成的,弄清每个自然数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对数的大小就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这样,通过观察,学生从数实物开始认识数,由具体到抽象,加深了对数的含义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二、体验生活,形成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感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数学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将抽象的课堂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探究,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在认识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何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等,有利于建数感。如学“10以内数的认识”中,认识“1”时,请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1”表示的事物。学生举例;如1本书、1只鸟、一枝铅笔、1棵树、1根木棒、1个国家、1串葡萄、1捆小捧……并数数几位粒葡萄是一串,几根小棒是一捆,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可能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渗透“1”中有多,多中有“1”的思想。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中具体数量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加深理解的意义,为建立数感奠定了基础。
三、实践操作,增强数感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智慧自动作发端。”可以说,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和起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要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来学习数学,于动手中做数学、用数学。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课堂必将成为学生探究的乐园,创新的摇篮。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操作活动:(1)称一称:让学生动手称苹果(1千克)、盐(500克,2袋)、洗衣粉(250克,4袋)。(2)数一数:1千克盐有几袋?1千克洗衣粉有几袋?1千克苹果有几个?(3)掂一掂:学生用手掂自己称的1千克的物品,再在组内交换物品掂,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有多重。(4)找一找: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个外形一样而重量各异的盒子,要求学生不能用称,用手掂出重1千克的盒子。通过上述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竹“触摸”了数学知识,体验到“1千克”的实际重量,获得亲自感受,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参与学生,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建立数感。
四、解决问题,升华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旭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算法,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就是形成数感的具体体现。比如,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题:“六(1)班38个同学到公园游玩,每条船最多可乘6人,至少需要租几条船?怎样乘船最合理?学生过计算38÷6=6……2,学生体会到,在这个实际问题中,商6和余2表示什么意思,得出必须用7条船才可以,这只是一种解决的方法。通过分析,有的学生发现,还可以5条船上各乘6人,另外两条船上各乘4人;或3条船上各乘6人,另外4条船上各乘5人;或4条船上各乘6人,2条船上各乘5人,另外1条船上乘4人等多种方案。学生在探究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切实了解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是一种意识活动,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因此,数感的形成不是通过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完成的,它是循序渐进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解决问题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从而建立良好的数感。
(责编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