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能力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新课程理念组织习作教学,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作文空间,减少对作文的束缚,激发作文兴趣和自信心。
【关键词】作文;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作文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思想认识、知识积累、观察分析、表达技巧、思维创新等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反映。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和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教学质量,已成为广大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观察能力是作文的基础
鲁迅先生曾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这是鲁迅长期创作的经验总结。可见,要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而客观事物虽然错综复杂,但它都有一定的“序”。因此,观察须讲究一定的方法,如方位、时间、远近、动态、主次等。另外,客观事物是多姿多彩的,要想成功地描绘它们的风姿,就要进行视角转换,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结合单元教材的写作要求,如以校园的“茉莉花”为多角度观察的素材。首先,从茉莉花自身的角度去观察:看一看它的颜色、花形,闻一闻花香,摸一摸花瓣;接着,从蝴蝶等动物的角度观察,然后,又从人们爱护花草的角度,观察园丁浇水、施肥的辛勤劳动……由于从花、动物、人的活动等不同的视角触摸茉莉花,所以学生的习作精彩纷呈:“茉莉花有时招来小鸟围着它唱歌,有时招来蜜蜂、蝴蝶来采蜜,有时蜈蚣伯伯也来凑凑热闹过来松松土……”“叶子长的很茂密,像是给花园撑了把伞,远远看去,整棵茉莉花像一团绿毛线。 初夏, 茉莉花长出了一颗颗花苞,含苞待放。过了两天,花苞开放,雪白的茉莉花散发着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时不时还有小蜜蜂来采蜜呢!”这样,不仅使文章血肉丰满,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小学的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认识事物的能力有限,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去观察大自然。同时,也要让学生参加社会活动,让他们接触社会的人和事,了解、体会社会,学会观察事物。另外,教师应该注意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态度和方法。比如,带领学生参加一个植树活动,一要教学生做有心人注意大自然美好景象及方方面面的事情;二是指导学生先看什么,鼓励学生写生活日记。把生活中自己认为有意义、有趣的、感受深的事物记下来,并把有新意的题材给学生讲评,从而启发学生要善于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作文材料。同时要鼓励学生广泛的阅读,博览群书,在书中善于观察,发现名词佳句,可以写一写、说一说、背一背,摘抄与积累,便于为我所用。收看趣味性、知识性较强的电影、电视节目,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及时写好收看心得。
习作教学只有充分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使学生乐学乐写,常写常新。
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抓思维训练是关键的环节,要教给学生会“想”,培养思维灵活性。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抓住一个“引”字。在进行写作指导时,讲解不可太多,应当是引而不发留有余地,要遵循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指出一个大体方向,让学生自己探索写作的思路。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一件有趣的事》的文章时,学生反映:有事可写,但没有“趣”。我就简单提示:打乒乓球、下象棋、拔河、玩游戏……不都是很有趣吗?同学们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他们想到了球赛,想到了看电视,又想到了在操场斗鸡等许多生活中的趣事。又有同学质疑,这些事有什么思想性呢?这时老师指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就有不同的看法,因而就有不同的趣味,同学们可以自己去思考。这样,按照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规律,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正确的方向。只要加以恰当引导,学生便可以围绕中心造材,写成文章,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得到选材、裁剪方面的训练,从而得到良好的思维训练。
三、借鉴仿写,取法范文
无规矩不成方圆,每一种文体的写作都有自己特定的规律和模式,对初学写作者来说,对这些规律和模式从理论上了解是容易的,而实际落笔则往往茫然不知所措。仿写就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途径。因此引导学生从经典范文中汲取言语表达的智慧,有针对性地进行仿写练习。比如课文《绿色的梦》,作者抒发绿叶的梦是快乐的梦,因为在大自然中可以快乐地嘻笑,打闹;绿叶的梦是知识的梦,因为从绿叶上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懂得它们也有药用价值;绿叶的梦是难忘的梦,记录了小伙伴们在一起美好的时刻,值得一辈子去回味;绿叶的梦是勇敢的梦,当自己被树叶上的小刺划伤也不放弃,继续采集树叶……这种表达方法先概括再具体的表达方法。作者的童年是快乐的,他们投身大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送给他们的童年礼物,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同学们羡慕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羡慕他们的快乐,而我们更应该羡慕他们富于创造的一双小手。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唤起我们对快乐的追求,为自己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于是我让学生回忆的童年生活趣事,按先概括再具体方法,写此片段,在指导学生仿写这些段落时,要提前布置学生事前准备好材料,然后组织学生在班上互相说一说体会,最后进行仿写。我通过一段时间的片段仿写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掌握一些词语的应用,消除害怕写作文的心理,培养起一定的习作兴趣,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四、给学生鼓励好,培养信心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也渴望被人尊重,尤其是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老师有意无意之间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会对该教师所教课程不感兴趣,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如果教师尊重学生,喜爱学生,学生就会把这种尊重与喜爱转化为学习动力。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我正是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对习作到困难的,在学生人格上予以充分的尊重,并对他们在习作中任何细小进步,都给予充分肯定与鼓励,以坚定他们的信心,使他们感到习作是一件愉快的事而乐于去做。首先鼓励大胆表达,拓展创新思维空间。给学生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自己选材立意,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任学生思路尽情驰骋,自由地倾诉表达,以调动他们的内在潜质,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在指导时要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的习作有真情实感。其次,在批语中,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我总是以鼓励为主,促使他们不断提高;对于不足之处,也切不可以与伤感情的语言去讽刺挖苦。因为教育的艺术,说到底是一种鼓励的艺术,写作文评语更是如此。如在学生习作的批语中,写上“你的习作大有进步……这个词用得好”等,如学生习作中的一个字炼得好,一个词用得精当,一个标点打得恰到好处,都可以夸奖,富有激励性的批语,比一口否定学生习作强得多。即使是极差学生的习作,也要找出一、二处闪光点给予表扬,可以对文章的一些词句方面的细小优点充分表扬和鼓励,充分肯定其存在的优点,以保护他们习作的热情,就能强化他们的自信心,只要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与鼓励,给学生以巨大的动力。当然学生写好作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能让学生长期对写作感兴趣,更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通过写激励性的作文批语,一定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良好方法。教师在学生习作批语中,宜用表扬的春雨去萌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须用鼓励的甘霖去催开鲜艳的智慧之花,以自己辛勤的劳动,竭力让“丑小鸭”变成圣洁的“天鹅”。
实践证明,要想习作教学拥有一片别样的广阔的天空,只有“激发兴趣,培养能力,重在鼓励”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通过提高兴趣,培养能力,学生的习作才会生机无限,学生的习作就会充满泥土的芳香。
参考文献
[1]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的名言
[2]倪文锦主编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3]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3月
[4]叶圣陶.《怎样写作》.北京:中华书局2007.4 出版。
【关键词】作文;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作文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思想认识、知识积累、观察分析、表达技巧、思维创新等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反映。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和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教学质量,已成为广大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观察能力是作文的基础
鲁迅先生曾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这是鲁迅长期创作的经验总结。可见,要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而客观事物虽然错综复杂,但它都有一定的“序”。因此,观察须讲究一定的方法,如方位、时间、远近、动态、主次等。另外,客观事物是多姿多彩的,要想成功地描绘它们的风姿,就要进行视角转换,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结合单元教材的写作要求,如以校园的“茉莉花”为多角度观察的素材。首先,从茉莉花自身的角度去观察:看一看它的颜色、花形,闻一闻花香,摸一摸花瓣;接着,从蝴蝶等动物的角度观察,然后,又从人们爱护花草的角度,观察园丁浇水、施肥的辛勤劳动……由于从花、动物、人的活动等不同的视角触摸茉莉花,所以学生的习作精彩纷呈:“茉莉花有时招来小鸟围着它唱歌,有时招来蜜蜂、蝴蝶来采蜜,有时蜈蚣伯伯也来凑凑热闹过来松松土……”“叶子长的很茂密,像是给花园撑了把伞,远远看去,整棵茉莉花像一团绿毛线。 初夏, 茉莉花长出了一颗颗花苞,含苞待放。过了两天,花苞开放,雪白的茉莉花散发着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时不时还有小蜜蜂来采蜜呢!”这样,不仅使文章血肉丰满,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小学的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认识事物的能力有限,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去观察大自然。同时,也要让学生参加社会活动,让他们接触社会的人和事,了解、体会社会,学会观察事物。另外,教师应该注意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态度和方法。比如,带领学生参加一个植树活动,一要教学生做有心人注意大自然美好景象及方方面面的事情;二是指导学生先看什么,鼓励学生写生活日记。把生活中自己认为有意义、有趣的、感受深的事物记下来,并把有新意的题材给学生讲评,从而启发学生要善于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作文材料。同时要鼓励学生广泛的阅读,博览群书,在书中善于观察,发现名词佳句,可以写一写、说一说、背一背,摘抄与积累,便于为我所用。收看趣味性、知识性较强的电影、电视节目,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及时写好收看心得。
习作教学只有充分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使学生乐学乐写,常写常新。
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抓思维训练是关键的环节,要教给学生会“想”,培养思维灵活性。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抓住一个“引”字。在进行写作指导时,讲解不可太多,应当是引而不发留有余地,要遵循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指出一个大体方向,让学生自己探索写作的思路。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一件有趣的事》的文章时,学生反映:有事可写,但没有“趣”。我就简单提示:打乒乓球、下象棋、拔河、玩游戏……不都是很有趣吗?同学们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他们想到了球赛,想到了看电视,又想到了在操场斗鸡等许多生活中的趣事。又有同学质疑,这些事有什么思想性呢?这时老师指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就有不同的看法,因而就有不同的趣味,同学们可以自己去思考。这样,按照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规律,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正确的方向。只要加以恰当引导,学生便可以围绕中心造材,写成文章,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得到选材、裁剪方面的训练,从而得到良好的思维训练。
三、借鉴仿写,取法范文
无规矩不成方圆,每一种文体的写作都有自己特定的规律和模式,对初学写作者来说,对这些规律和模式从理论上了解是容易的,而实际落笔则往往茫然不知所措。仿写就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途径。因此引导学生从经典范文中汲取言语表达的智慧,有针对性地进行仿写练习。比如课文《绿色的梦》,作者抒发绿叶的梦是快乐的梦,因为在大自然中可以快乐地嘻笑,打闹;绿叶的梦是知识的梦,因为从绿叶上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懂得它们也有药用价值;绿叶的梦是难忘的梦,记录了小伙伴们在一起美好的时刻,值得一辈子去回味;绿叶的梦是勇敢的梦,当自己被树叶上的小刺划伤也不放弃,继续采集树叶……这种表达方法先概括再具体的表达方法。作者的童年是快乐的,他们投身大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送给他们的童年礼物,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同学们羡慕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羡慕他们的快乐,而我们更应该羡慕他们富于创造的一双小手。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唤起我们对快乐的追求,为自己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于是我让学生回忆的童年生活趣事,按先概括再具体方法,写此片段,在指导学生仿写这些段落时,要提前布置学生事前准备好材料,然后组织学生在班上互相说一说体会,最后进行仿写。我通过一段时间的片段仿写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掌握一些词语的应用,消除害怕写作文的心理,培养起一定的习作兴趣,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四、给学生鼓励好,培养信心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也渴望被人尊重,尤其是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老师有意无意之间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会对该教师所教课程不感兴趣,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如果教师尊重学生,喜爱学生,学生就会把这种尊重与喜爱转化为学习动力。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我正是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对习作到困难的,在学生人格上予以充分的尊重,并对他们在习作中任何细小进步,都给予充分肯定与鼓励,以坚定他们的信心,使他们感到习作是一件愉快的事而乐于去做。首先鼓励大胆表达,拓展创新思维空间。给学生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自己选材立意,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任学生思路尽情驰骋,自由地倾诉表达,以调动他们的内在潜质,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在指导时要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的习作有真情实感。其次,在批语中,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我总是以鼓励为主,促使他们不断提高;对于不足之处,也切不可以与伤感情的语言去讽刺挖苦。因为教育的艺术,说到底是一种鼓励的艺术,写作文评语更是如此。如在学生习作的批语中,写上“你的习作大有进步……这个词用得好”等,如学生习作中的一个字炼得好,一个词用得精当,一个标点打得恰到好处,都可以夸奖,富有激励性的批语,比一口否定学生习作强得多。即使是极差学生的习作,也要找出一、二处闪光点给予表扬,可以对文章的一些词句方面的细小优点充分表扬和鼓励,充分肯定其存在的优点,以保护他们习作的热情,就能强化他们的自信心,只要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与鼓励,给学生以巨大的动力。当然学生写好作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能让学生长期对写作感兴趣,更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通过写激励性的作文批语,一定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良好方法。教师在学生习作批语中,宜用表扬的春雨去萌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须用鼓励的甘霖去催开鲜艳的智慧之花,以自己辛勤的劳动,竭力让“丑小鸭”变成圣洁的“天鹅”。
实践证明,要想习作教学拥有一片别样的广阔的天空,只有“激发兴趣,培养能力,重在鼓励”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通过提高兴趣,培养能力,学生的习作才会生机无限,学生的习作就会充满泥土的芳香。
参考文献
[1]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的名言
[2]倪文锦主编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3]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3月
[4]叶圣陶.《怎样写作》.北京:中华书局2007.4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