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对高校学生在体育课中产生的消极行为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高校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学校对体育的关注与投入,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体育成绩评估方式,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等方面对如何避免体育课消极行为的产生提出建议,旨在促进高校学生在体育课中的积极性,养成自觉锻炼学习体育的习惯。
【关键词】:高校学生;消极行为;对策
1高校学生体育课消极行为的表现
1.1散漫行为表现
1.1.1体育课时着装的随意性
体育课中服装的穿着对体育锻炼有着重要的影响,假如体育课中不穿运动装,不但使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体育锻炼,严重影响体育课教学,而且也将对体育卫生、个人的习惯行为
产生不利的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更无从谈起。然而,在当今的大学体育课堂上,着装随意现象比比皆是,服装花样百出,休闲装、便装、牛仔衣裤、皮鞋、高跟鞋、拖鞋等。
1.1.2体育课中时间观念的随意性
“上课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这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必须遵守的日常行为规则,高校学生也不例外。然而,在大学体育课上,迟到、旷课、早退等现象不再是什么新鲜的事,往往是上课时间到了后,许多高校学生才懒洋洋地从床上起来,要么就是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安排干其它的事情,在高校学生的眼中,体育课可有可无,尤其是在网络横行的当代,体育锻炼更是句空话。体育课的时间仿佛就是自由安排时间,可以随意支配。
1.1.3体育课学习中的懒散性
作为一个高校学生,不论是在自制力、注意力 ,还是知识、道德思想品质方面都明显的优于小学和中学的学生,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盛行,竞争激烈的今天,高校学生应该都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的代表,高校学生也应该更有体育教育在于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掌握更多的技能,使其终身受益的体育意识。
然而,注意力不集中,故意起哄,嘲弄同学,行动迟缓、开小会的现象在大学体育课中源源不断。学生见习一大堆,练习田径的怕累、练习体操的怕脏,武术的动作又太复杂,经常是懒懒散散,能偷懒就偷懒,学着学着就只有那么两个人了。
1.2 躲避行为表现
躲避行为在体育课上主要是在不想上体育课和害怕恐惧上体育课的思想的支配下而产生的一系列尽量逃避进行体育锻炼和技术学习的行为。其与课的密度、负荷以及季节、气候
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种是借生病、开会以及其它各种方式请假,逃避体育课;另一种是在体育课中,有的同学担心考勤,人来了借受伤生病等理由课一开始就见习逃 避,在一旁聊天、玩手机,有的则是在体育课的内容有一定难度 或练习强度比较大时,就借故见习。还有一种逃避行为就躲避 老师的眼光,为了不让老师注意到自己的技术练习或锻炼的情 况,故意逃到队伍的最后面或是角落的地方,这类学生要么是担心老师的批评或受罚的,要么是根本只是想混个考勤和学分的。
1.3违纪行为表现
高校学生体育课上,体育教师维持纪律的现象相对比较少,但并不是高校学生上课没有违纪的行为,主要是因为高校学生与其它阶段的学生相比,自尊心、自觉性方面都上升到了一个层次,在体育老师的眼中,不要求遵守纪律,高校学生也应该具备自觉 遵守课堂纪律的意识。然而高校学生体育课中,不自觉,违纪行为依然存在,主要变现在上课是不听老师的讲解,还带着其它的同学一起讲话、起哄,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技术练习过程中为了点小犯规打架斗殴等等,这些都对体育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2 高校学生体育课消极行为产生的原因
2.1 高校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理解不够
经调查,大部分高校学生认识到体育课对身心健康是有益的,对运动技能、锻炼习惯的形成和培养是有帮助的,但是有半数以上的高校学生认为此帮助作用为一般,有小部分学生认为帮助很小或没有。体育课在他们心中的印象是很不重要的,上体育课就是玩一下,因而高校学生体育课消极行为的产生也就不言而喻,这种对体育课认识上的偏差及行为的产生,虽然有其自身的内在因素,但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也难辞其咎 ,同时也说明了我们的体育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不够,高校学生从一开始就难以正确认识和了解体 育,了解体育课的功能,从而就导致了一系列高校学生体育课消极行为的出现。
2.2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
现代高校学生,多为90年代后的独生子女,从小时候开始在家里就過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母亲都普遍重视孩予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而并非体育成绩,他们只要子女的 学习好,不管什么时候都尽量满足,从而也就让孩子从小就有了“轻视体育课”的思想。也正是父母亲这种行为上倾向,高校學生受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也较深刻,大学体育课中的消极行为也就变得自然而然。
2.3 早期体育经验的影响
在心理学界,弗洛伊德就强调了早期经验对人的当前行为和态度的重要性。早期经验就是由于环境的影响,使得自己的某些心理或行为得到了克制,克制多了所形成的一些潜意识 规则,而这些规则总是在或多或少的影响和制约着人的行为和态度,并且这些规则不容易发现且很难改变。那么,高校学生体育课消极行为表现受早期体育经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受中小学体育教师“放羊式”教学的影响上,在很多中小学里,由于学校不重视体育课,体育老师的教学行为就变成 了一种 自由教学,一般的教学程序是上课,集合、点名、自由活动、点名、解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体育课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到了大学,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自然大打折扣,各种消极行为也日益凸显。
2.4 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
一直以来,学校对于体育课都是“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不要”,在学校这种体育教育理念之下,关于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如场地器材得到不到保障,体育课经常出现被占现象,体育课成绩评价方式单一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等等。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不够,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范围变窄;器材不够,学生锻炼学习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消极心理和行为自然流露于言表。 2.5 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及教法影响
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在抑制高校学生消极行为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体育教师各方面的素质让学生信服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才会提高。另外,大学体育课中体育教师的教法对学生消极行为的滋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有的教师教法缺少趣味性 ,体育课中技术练习的密度、负荷、步骤、难度等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繁杂、枯燥无味,场地器材安排不合理等等,也是高校学生体育课消极行为的诱发的原因所在。
3 建议及对策
3.1加强高校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
社会、学校要不断加大对体育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学生了 解体育、认识体育、走进体育。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健康体魄基础上的,现代社会所需人才,必须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而体质又是人才的素质基础,要让我们的高校学生树立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3.2加强学校对体育课的关注与投入,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
我们的高校学生,不是在时间上,身体上,精神上都有足够地精力去参与体育锻炼。因此,只有学校从实际上关注重视体育课 ,从根本上完善学校体育的场馆器材,上学生学有所用,练有所行,体育课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提高,消极行为势必减少,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才能成为可能。
3.3体育老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和教法的创新,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心理学也有研究表明:“情感具有迁移功能,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牛对老师的爱 ,迁移到对老师所教的教学内容,改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倾向性。可见,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后,学生才能够感受到 自己在体育课中的价值,进而才会主动的投入到体育课中积极地进行锻炼。
3.4加強体育课的评估措施
虽然现行的体育课“及格与不及格”的评估方式,没有分 数高低之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顾及到了部分学生自尊的心理,但这种体育成绩考核评价单一,缺少了竞争,让学生渐渐失去了体育课学习的动力。因此,我们应完善体育课的评估措施,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终结性评价,同时也应该重视体育教育的过程评价和诊断 评价,力争达到评价与育人的平衡点。
3.5组织开展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
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方式培 养高校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也是纠正高校学生体育课消极行为的一 种有效方法。也只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外活动,才能 让高校学生抛开网络的诱惑,使他们渐渐走近体育,走进体育的快乐,养成自觉上体育课,自觉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朱红军,杨鄂平. 大学生体育课消极行为表现及对策[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03:27-28+36.
[2]许刚. 大学生体育课倦怠成因及干预对策探析[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5:66-68.
[3]孙秀芝. 体育课上学生消极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8:136.
[4]邓明. 高校学生体育课消极心理的研究[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118-119+123.
[5]柯亮. 普通高校女生厌学体育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 消费导刊,2009,21:195+197.
[6]赵军.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消极行为成因及对策分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06:70-71+76.
[7]黄晓丹. 女生厌学体育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3:61-65.
[8]李晓玲. 论影响高校女生体育课学习积极性的消极因素[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03:72-73+76.
[9]黄今. 对高校体育课堂上态度消极学生的研究[J]. 运动,2015,06:38-39.
[10]蔡磊. 女大學生体育学习消极行为形成的诸因素解析[J]. 当代教育科学,2015,11:59-61.
[11]王祥至. 倦怠心理学视角解析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无力感[J]. 当代体育科技,2015,13:129-130.
[12]赵海侠. 高中女生体育消极行为的心理归因及对策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2,28:4-6.
【关键词】:高校学生;消极行为;对策
1高校学生体育课消极行为的表现
1.1散漫行为表现
1.1.1体育课时着装的随意性
体育课中服装的穿着对体育锻炼有着重要的影响,假如体育课中不穿运动装,不但使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体育锻炼,严重影响体育课教学,而且也将对体育卫生、个人的习惯行为
产生不利的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更无从谈起。然而,在当今的大学体育课堂上,着装随意现象比比皆是,服装花样百出,休闲装、便装、牛仔衣裤、皮鞋、高跟鞋、拖鞋等。
1.1.2体育课中时间观念的随意性
“上课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这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必须遵守的日常行为规则,高校学生也不例外。然而,在大学体育课上,迟到、旷课、早退等现象不再是什么新鲜的事,往往是上课时间到了后,许多高校学生才懒洋洋地从床上起来,要么就是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安排干其它的事情,在高校学生的眼中,体育课可有可无,尤其是在网络横行的当代,体育锻炼更是句空话。体育课的时间仿佛就是自由安排时间,可以随意支配。
1.1.3体育课学习中的懒散性
作为一个高校学生,不论是在自制力、注意力 ,还是知识、道德思想品质方面都明显的优于小学和中学的学生,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盛行,竞争激烈的今天,高校学生应该都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的代表,高校学生也应该更有体育教育在于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掌握更多的技能,使其终身受益的体育意识。
然而,注意力不集中,故意起哄,嘲弄同学,行动迟缓、开小会的现象在大学体育课中源源不断。学生见习一大堆,练习田径的怕累、练习体操的怕脏,武术的动作又太复杂,经常是懒懒散散,能偷懒就偷懒,学着学着就只有那么两个人了。
1.2 躲避行为表现
躲避行为在体育课上主要是在不想上体育课和害怕恐惧上体育课的思想的支配下而产生的一系列尽量逃避进行体育锻炼和技术学习的行为。其与课的密度、负荷以及季节、气候
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种是借生病、开会以及其它各种方式请假,逃避体育课;另一种是在体育课中,有的同学担心考勤,人来了借受伤生病等理由课一开始就见习逃 避,在一旁聊天、玩手机,有的则是在体育课的内容有一定难度 或练习强度比较大时,就借故见习。还有一种逃避行为就躲避 老师的眼光,为了不让老师注意到自己的技术练习或锻炼的情 况,故意逃到队伍的最后面或是角落的地方,这类学生要么是担心老师的批评或受罚的,要么是根本只是想混个考勤和学分的。
1.3违纪行为表现
高校学生体育课上,体育教师维持纪律的现象相对比较少,但并不是高校学生上课没有违纪的行为,主要是因为高校学生与其它阶段的学生相比,自尊心、自觉性方面都上升到了一个层次,在体育老师的眼中,不要求遵守纪律,高校学生也应该具备自觉 遵守课堂纪律的意识。然而高校学生体育课中,不自觉,违纪行为依然存在,主要变现在上课是不听老师的讲解,还带着其它的同学一起讲话、起哄,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技术练习过程中为了点小犯规打架斗殴等等,这些都对体育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2 高校学生体育课消极行为产生的原因
2.1 高校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理解不够
经调查,大部分高校学生认识到体育课对身心健康是有益的,对运动技能、锻炼习惯的形成和培养是有帮助的,但是有半数以上的高校学生认为此帮助作用为一般,有小部分学生认为帮助很小或没有。体育课在他们心中的印象是很不重要的,上体育课就是玩一下,因而高校学生体育课消极行为的产生也就不言而喻,这种对体育课认识上的偏差及行为的产生,虽然有其自身的内在因素,但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也难辞其咎 ,同时也说明了我们的体育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不够,高校学生从一开始就难以正确认识和了解体 育,了解体育课的功能,从而就导致了一系列高校学生体育课消极行为的出现。
2.2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
现代高校学生,多为90年代后的独生子女,从小时候开始在家里就過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母亲都普遍重视孩予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而并非体育成绩,他们只要子女的 学习好,不管什么时候都尽量满足,从而也就让孩子从小就有了“轻视体育课”的思想。也正是父母亲这种行为上倾向,高校學生受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也较深刻,大学体育课中的消极行为也就变得自然而然。
2.3 早期体育经验的影响
在心理学界,弗洛伊德就强调了早期经验对人的当前行为和态度的重要性。早期经验就是由于环境的影响,使得自己的某些心理或行为得到了克制,克制多了所形成的一些潜意识 规则,而这些规则总是在或多或少的影响和制约着人的行为和态度,并且这些规则不容易发现且很难改变。那么,高校学生体育课消极行为表现受早期体育经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受中小学体育教师“放羊式”教学的影响上,在很多中小学里,由于学校不重视体育课,体育老师的教学行为就变成 了一种 自由教学,一般的教学程序是上课,集合、点名、自由活动、点名、解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体育课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到了大学,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自然大打折扣,各种消极行为也日益凸显。
2.4 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
一直以来,学校对于体育课都是“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不要”,在学校这种体育教育理念之下,关于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如场地器材得到不到保障,体育课经常出现被占现象,体育课成绩评价方式单一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等等。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不够,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范围变窄;器材不够,学生锻炼学习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消极心理和行为自然流露于言表。 2.5 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及教法影响
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在抑制高校学生消极行为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体育教师各方面的素质让学生信服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才会提高。另外,大学体育课中体育教师的教法对学生消极行为的滋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有的教师教法缺少趣味性 ,体育课中技术练习的密度、负荷、步骤、难度等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繁杂、枯燥无味,场地器材安排不合理等等,也是高校学生体育课消极行为的诱发的原因所在。
3 建议及对策
3.1加强高校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
社会、学校要不断加大对体育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学生了 解体育、认识体育、走进体育。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健康体魄基础上的,现代社会所需人才,必须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而体质又是人才的素质基础,要让我们的高校学生树立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3.2加强学校对体育课的关注与投入,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
我们的高校学生,不是在时间上,身体上,精神上都有足够地精力去参与体育锻炼。因此,只有学校从实际上关注重视体育课 ,从根本上完善学校体育的场馆器材,上学生学有所用,练有所行,体育课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提高,消极行为势必减少,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才能成为可能。
3.3体育老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和教法的创新,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心理学也有研究表明:“情感具有迁移功能,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牛对老师的爱 ,迁移到对老师所教的教学内容,改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倾向性。可见,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后,学生才能够感受到 自己在体育课中的价值,进而才会主动的投入到体育课中积极地进行锻炼。
3.4加強体育课的评估措施
虽然现行的体育课“及格与不及格”的评估方式,没有分 数高低之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顾及到了部分学生自尊的心理,但这种体育成绩考核评价单一,缺少了竞争,让学生渐渐失去了体育课学习的动力。因此,我们应完善体育课的评估措施,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终结性评价,同时也应该重视体育教育的过程评价和诊断 评价,力争达到评价与育人的平衡点。
3.5组织开展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
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方式培 养高校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也是纠正高校学生体育课消极行为的一 种有效方法。也只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外活动,才能 让高校学生抛开网络的诱惑,使他们渐渐走近体育,走进体育的快乐,养成自觉上体育课,自觉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朱红军,杨鄂平. 大学生体育课消极行为表现及对策[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03:27-28+36.
[2]许刚. 大学生体育课倦怠成因及干预对策探析[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5:66-68.
[3]孙秀芝. 体育课上学生消极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8:136.
[4]邓明. 高校学生体育课消极心理的研究[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118-119+123.
[5]柯亮. 普通高校女生厌学体育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 消费导刊,2009,21:195+197.
[6]赵军.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消极行为成因及对策分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06:70-71+76.
[7]黄晓丹. 女生厌学体育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3:61-65.
[8]李晓玲. 论影响高校女生体育课学习积极性的消极因素[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03:72-73+76.
[9]黄今. 对高校体育课堂上态度消极学生的研究[J]. 运动,2015,06:38-39.
[10]蔡磊. 女大學生体育学习消极行为形成的诸因素解析[J]. 当代教育科学,2015,11:59-61.
[11]王祥至. 倦怠心理学视角解析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无力感[J]. 当代体育科技,2015,13:129-130.
[12]赵海侠. 高中女生体育消极行为的心理归因及对策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2,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