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首忆稚年

来源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haiwz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另一个使我印象深刻、终生不忘的是在我家当“把头”达五十年之久,四辈子同呼“老哥哥”的老李。他青年时代就踏进了我家的大门。我曾祖父叫他“老哥哥”,我祖父、父亲叫他“老哥哥”,我也叫他“老哥哥”。我小的时候,他已经老了,地里的活已经不能干了,只管喂驴,扫地,五天赶一趟“吕标集”。他对我和善极了,陪我玩,讲故事给我听。当然,他“扒瞎话”的本领比六机匠差远了,但对我,还是富有吸引力的。他讲我们“荣华富贵”的家史,带着不胜今昔之感。他从什么地方到我家来的,他为什么从来没提到过自己的“家”,也没一个亲人来探望过他,孩子时代的我的小心里,有着这样一些疑问。我祖父对人严厉,铁脸一张。听说祖父、父亲小的时候,和我一样央求“老哥哥”讲故事,说:“这时候你对我好,长大了挣钱养你的老。”当他们上了年纪,挣了产业,当家作主的时候,自己便被称呼为“老爷”,“老哥哥”变成“老李”了!我小时候,时常看到“老哥哥”赶集回来,有点胆怯地半低着头向祖父报账的难堪的窘态,替他担心,深感不平。
  “老哥哥”老了,耳朵聋,记忆力差,漏买一样东西,或是差一个铜板对不起账来,躺在炕上鸦片烟灯旁的祖父,便用语言,用冷脸子责斥他一番,“老哥哥”毫无反抗,做了错事似的,迟迟地,迟迟地,带着不安退了出去。“老哥哥”,干一年活,工钱不过十二吊, 他从不花钱,也沒有个花钱的地方。他的一点钱,包在一块破布里,放在一个破箱子角落里。我小时候贪赌,输光了,恨不能老鼠洞里掏出个铜钱。势逼无法,最后主意打到“老哥哥”可怜的破钱包上了。乘他不在,我悄悄地取出几个铜板来,十分疚心,这么想:“老哥哥”多可怜,赢了,再给他还原。可是输的时候多而赢的时候少呵!“老哥哥”也从来不过问,也不知道钱的多少。几个钱好似为“压箱”,别无用处似的。
  他上了年纪,冬天怕冷,总是把小耳屋的炕烧得热一点,躺下去,一会儿便打起呼噜来,精神不济了。对于烧炕,祖父怕草贵。“老哥哥”有时给我唱下面这个歌谣:“不图吃,不图穿,图个热炕头烙腚眼。”事情正出在这烧炕上。有一年冬天,“老哥哥”烧炕不小心,把我小叔叔的一只鞋子也烧了。祖父生大气,一气便把“老哥哥”赶走了。他有他的铁算盘, 烧了鞋不过是一个引子罢了。我满眼流泪,哭送“老哥哥”走。他背着一个小包包,劳动一生的代价,走向何处?走向焦家庄子他的一个侄儿家里去。侄儿是穷苦农民,穷得吃不上饭,怎能再加上他这个累赘呢?我送“老哥哥”出了庄,看着他一步一步地下了坡,我止不住眼泪。我爱“老哥哥”!我想“老哥哥”!“老哥哥”呀,你在我家劳动了一辈子,年老了,无用了,就被无情地赶出去了。我痛恨我祖父!我痛恨地主!当年,我用流不尽的眼泪送“老哥哥”走,今天,写怀念我的“老哥哥”的文章,写到这里,我只好停笔,让眼泪的淫雨倾泄我对“老哥哥”的似海深情。
  (选自臧克家《逝水落华集》)
  [【点读】]
  臧克家作为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诗人之一,始终保持着对旧中国农民的密切关注。而这份关注,自他幼年时就已深埋于心。臧克家出生于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却在穷孩子堆里长大。据他回忆,他们村子“除了臧姓的以外,全是贫农,一共五六十户,姓名各异,而悲惨的情况,生活的酸辛,都是一样的。”苦难的生存环境拨动着幼年臧克家敏感的心弦,激发出他对世界本真的关怀与同情。
  尽管家人十分重视“等级制度”,但“老哥哥”始终被臧克家视为良师益友。然而生活并没有善待这个给他童年带去无尽温暖与欢乐的老人。一个农民的苦难与不幸、勤劳与坚忍最终都化作一个孩子不舍、悲愤的泪水。于社会“无用”的“老哥哥”,也在一颗纯真的心灵中实现了价值的永恒。
  臧克家在诗歌《爱的熏香》中写道:“暴雨把西沟灌一个饱,像一个粗暴的人日夜吼叫,这声音叫醒了我的记忆,我又变成了个快乐的孩子。睁开眼什么也望不到——除了矮的谷子,高的高粱;耳朵也听不到别的声音,只听到农人的歌唱,蟋蟀的歌唱,只听到一片生机在大地上响。”孩子的快乐是没有代价的,孩子的爱是不计得失的。臧克家一生怀着孩子的热情与真挚,爱那美丽而悲惨的土地,爱那朴质而艰辛的农民。
  苦难的黑暗长空里,童真是闪耀的星辰。
其他文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去年夏天,重庆某地67岁的何奶奶没等到9岁孙子团团来过暑假,就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亲自去接,没想到孙子不愿意去,在地上打滚哭闹,说奶奶家没有Wi-Fi和智能手机。父母无可奈何。何奶奶对此很伤心费解,自己会讲故事会唱歌还做得一手美食,团团是她一手带大的,如今到底输在了哪里?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  甲同学说:暑假那么长,那么无聊,没有
期刊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都上中学了,怎么还这么幼稚!”大人说。  “我本来就是个孩子啊……”我心想。  “别以为自己是个初中生了,就什么事都能做!”大人说。  “可我已经长大了呀……”我心想。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像这样的情况往往有不少。对此,你有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  要求:(1)自拟题目;(2)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3)不少
期刊
校园橱窗里张贴着《未来作家报》征文大赛的启事:“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默默见证着你的故事,每天背的书包,陪你迈出每一步的鞋子,记录你所有光阴的手表……让它们成为故事的讲述者,它们会说一个关于你的怎样的故事呢?也许,那辆自行车会讲你这个少年追风的足迹,一枚硬币会讲你买早餐时不经心的善意之举,留着你牙印的笔会讲你轻轻写下却又重重涂掉的心事……用你生活中某一物品的口吻、独白的形式讲述关于你的故事,让我们发现你
期刊
诗云,一个诗一样灵动、云一样飘逸的女生。她的文字和她成长的足迹,正如她的名字,温婉,恬美。  小小年纪的她,特别爱念《浣花溪记》中的句子:“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徐诗云觉得,由浣花溪水制成的笺纸如值得人把玩的老玉,写来骨肌清明,读来唇齿有味。  说起徐诗云和浣花笺的缘分,不能不提她早已过世的太爷。太爷毕业于
期刊
在浩瀚的宇宙中,每个人都是恒沙微尘,微不足道。 然而,即使是再平凡渺小的尘埃,也会创造出永恒瞬间。  ——题记  合上书,淡淡的忧伤在寂静的夜晚蔓延开,蔓延开。偶尔几颗镶嵌在夜空的明星,闪烁着泪光,仿佛在倾诉着自己的渺小。  看惯了主角光环的作品,自认为《平凡的世界》也会像其他小说一样,以喜剧结尾。可是路遥先生偏偏在最后几个章节,让无情的洪水吞噬了我最敬佩、最钟爱的田晓霞。天性可爱单纯的晓霞和朴实
期刊
这是全民阅读的时代,这是人人使用微信朋友圈的时代。生活中,常常可见以下情景:  S想好好读些书。回到家,S点开了微信朋友圈。  请根据这个情景进行写作。  提示:①你可以用任何一种人称代替S。②你可以就这个情景链接生活,叙述故事;也可以根据这个情景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创作;还可以针对情景中反映的现象展开论述……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期刊
新的九月,伴着凉爽的清风,踏着轻盈的脚步,愉快地来到了校园。而我,在这金风送爽的丰收时节,跨入了充满期待的初中之旅。  新的校园,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初中生活让我“沉醉”其中,特别是我印象最深的如“天使”般的徐老师。  徐老师是我们七(2)班的班主任,瞧!她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镶嵌在一张秀气的瓜子脸上,一头带着卷儿的乌黑长发轻柔地披散在肩上,一袭素色长裙飘飘,啊,美若天仙!  残酷的军训是我进
期刊
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我的家庭鼓励了我这妄想。父亲为我开列了一个很长的书目,并四处奔走想办法从已经关闭的市级圖书馆借出那些禁读的书。在父亲喜欢的作家中,就有孙犁先生。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他的朋友、《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徐光耀老师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
期刊
2013年9月,我来到了俄罗斯图拉州的托尔斯泰庄园。这是第二次来俄羅斯,听说此次行程里有图拉,我忍不住欢呼起来——上次我就想去图拉,可是行程里没有。我一直想去看看托尔斯泰的家,也想象过很多次他的家,不恭敬地打个比方:仿佛那是我阔别已久魂牵梦绕的老家。  果然很熟悉,前生今世般的熟悉。俭素的地下室,静穆的书房,似乎还有着淡淡体温的楼梯扶手,透过窗户向外望去,还有那一大片葳蕤清朗的苹果园。只有一样出乎
期刊
(一)  自从他在女孩身边经过,女孩就一直瞅着他,这时她的目光还没有从他身上移开。马修没有看女孩,即使他瞧她一眼,也不会看清她到底是什么模样,可是一个普通的观察者却会得到这样的印象: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身上穿着一件既短小又很脏的泛黄的灰绒布罩衫,头上戴着一顶褪了色的褐色水手帽,浓密的红头发梳成的两条辫子从帽子底下伸出来,拖在背后,那苍白瘦小的脸上长着好些雀斑,嘴巴和眼睛都挺大,眼睛在表示着某些神情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