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请重视当代语文教育史研究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i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以往研究语文教育史,大都分“古代”(自春秋战国起至清代鸦片战争爆发)和“现代”(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两大历史阶段。至于“近代”部分,或是作为“古代”的延伸,或是作为“现代”的上溯,大都一掠而过,即使有所论及,也大都语焉不详,远不能反映其丰富的内容;“现代”部分,包含了“当代”,而现今的所谓“当代”已超过半个世纪,时间跨度和空间广度都应当作为一个独立的历史阶段来考察,才符合探索未来语文教育发展道路的需要。
  再从邻近学科来看,研究文学史的,已经开始关注“近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探讨;研究语言学史的,也已经开始重视“近代语言”和“当代语言”各自特点和规律的探究;研究教育史的,固然早就有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的论著问世,就是对于新中国建立以后当代教育的发展概况及其规律也有专家在作专题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研究语文学科教育史的同仁,在研究领域上似乎也应有新的开拓。比如悉心研究近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或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去研究当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历程等等。
  我这份“发言提纲”,内容重点是在“当代”,在当代语文教育发展方面,希望能引起同行诸君的兴趣和关
  注。
  
  二、重视的必要
  
  理由之一:自新中国建立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中,语文学科的建设经历了更新、探索、受挫、复苏、创建等曲折复杂的过程,有经验更有教训,有精神的财富更有物质的建树。在旧中国,有两股力量代表着语文教育发展的前进方向:一股是国统区以“开明派”为代表的进步文化人;另一股是老解放区以胡乔木等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人。这两股力量的先进教育思想为建国后语文教育的更新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要追求语言运用的客观规律”、“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教学就是要对口头语和书面语进行全面训练”、“语文教育要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如此等等,碍难尽述;由此而展开的一系列语文课程教材建设,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
  记得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我曾经做过两件事:一件是与友人合编出版了《20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作为《前期》史料集的续编,由四川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编《前期》时,选文难在“搜求”;编《后期》时,选文却难在“取舍”。因为建国后的半个多世纪,由于政局稳定,又崇尚学术争鸣和教育实验,所以论者辈出。大致说来,论者可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曾经活跃在20世纪前期的那部分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美学家、教育家,因恭逢盛世,老而弥坚,用他们毕生积累的经验和体悟,烛照着后继者前进的步履。一部分是所谓“中生代”,相对年轻,自然成为中坚,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获得了时代给予的甘霖和中外交流的成果,所以每有所论,总能给人以启迪。还有一部分是所谓“新生代”,这是变动着、成长着的一代,从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说,“代有新人出”,他们总被认为是时代的精英,其中包括小学界、中学界的青年语文特级教师,高教界的专攻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年轻的硕士、博士、教授、博导。我们曾经从近千篇的学术论文、实验总结、科研报告中,反复掂量,过细斟酌,最后在出版社控制规模的范围内,选定183篇,总篇幅近100万字。这当然还远不能反映半个多世纪以来理论跋涉和科学实验的卓越成果。
  另一件事是主编了一部形式特殊的史料集,即2001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名曰“现代”,实际上包括了“当代”。是以时间为序,按专题、专书、专人、专文(重要文献)列出条目,每个条目字数平均约1000字,总篇幅将近130万字。其中,建国后开列的条目,略超过建国前。现在看来,重要内容的遗漏还相当严重。有同行知己颇为动情地说,类似这样的《事典》,完全可以按《论集》的体例,分前后期来编,各编100万到120万字方能反映出实况的丰富性;还有些语文教研工作者,甚至设想以省为单位来编地区性的语文教育史料集。作为试点,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福建省、湖北省、四川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等,这些在现当代语文教育发展过程中曾经十分活跃、卓有贡献的省、市、自治区,组织具有一定学术水平而对历史传承有浓厚兴趣的同志来着手搜集本地区的语文教育史料,编出分省的《事典》来。他们估计,通过大家的努力,一整套现当代新语文教育大系可望如旭日东升,在新世纪语文课程教材改革的大潮中喷薄而出!
  当然,这不仅仅是“史料”。史料固然是研究历史的必备条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毕竟还不足以反映历史研究者穿透世纪风云的学术洞察力和评断史料真伪和价值的学术鉴别力。由“史料”到“史书”,是个飞跃。尽管在已经出版的《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中,已有一定的篇幅涉及到“当代”;也有一些专家以“五十年”为线索,对建国后语文教育的历程勾勒出基本脉络,概括出其间的成败得失,颇见功力,但毕竟一篇论文,天地十分有限。所以在现有条件下,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等群众性学术团体有必要组织会员制定计划,合力攻关,争取有所突破,有所建树。
  理由之二:20世纪末的那场有关语文教育问题的大讨论,持续时间之长,引起社会震动面之大,前所罕见。其间出现的某些“新观点”,大致都可以从这近半个世纪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中找到各自的渊源或某种蛛丝马迹。如“语文教育说到底应该是文学教育”、“以往语言派作主宰的局面应该改变,让位给文学派”等等。殊不知,50年代试行汉语、文学分科的时候,“文学”科不但有自己独立的教学大纲,而且有自己的文学课本,初中以文学体裁为主组元,高中以文学史为线索组元。当时的文学课本,在著名文学家叶圣陶指导下,由一些著名现代作家、文学史家、文学理论家、文史学家、文化史家等组织起一个真正的“文学派”编辑班子。课本编出后,又由叶圣陶、朱文叔、吴伯箫三人审校。据叶圣陶的长子叶至善的回忆,叶圣陶尽管并不赞同这种“分科”的做法,但作为教育部副部长,必须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以教育部的名义向北京市语文教师发表了题为《关于语言文学分科问题》专题报告。正因为这篇报告是“遵命文字”,并不能代表叶氏本人的观点,所以1980年中央教科所的蒋仲仁、杜草甬二同志在编辑《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时就没有把这篇报告编入。
  1961年,先有所谓“文道之争”,后有“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和“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的讨论。当时有些语文教师曾写信请教叶圣陶副部长。叶氏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回信说:“课本之中各体各类之文都有,书籍报刊亦复兼备各体各类,故政治性之文而不言政治,文学性之文而不及文学,断无此理。”所以,作为著名的文学家,叶氏决不会坚决反对语文课本中入选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教育家,他又认定“语文”一科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的能力,以应生活、工作之需,因此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应该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典范的非文学作品按一定比例同时入选,非文学的作品中甚至还应该有适当比例的科技类作品。张志公先生作为某些人心目中的“语言派”代表之一,却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把自己长期孕育于心的一种“设想”整理成长篇论文,分四次在《课程
其他文献
英国小说理论家福斯特说“小说的基本面是故事”。与一般记叙文相比,小说的情节显然更应该受到重视。小说知识和理论如何转化和表征为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备课上的难点。在碎片化,浅显化阅读盛行的当下,课堂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将文章读深读透?本文就《祝福》一课,浅述我在突破小说主旨与人物形象这两个教学重难点上做出的尝试。   在解读前我基于小说文本内容做出了如下梳理与解读:   孙绍振先生说,《祝福》的故事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更应该把传统文化等相关内容纳入教学中。这样不仅扩充了语文知识面,更符合语文作为母语的一面。   一、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解读   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内涵。教育教学是传递文化、弘扬文化的一种形式,所以由此可以得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实际上就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换言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中国古典文化体系、中国社会历史顺利
学校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基地,语文课堂则是主阵地。学习古典诗词,是传承文化经典,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孩子觉得古诗词很难学很难背,很多孩子并不能品读到诗词之美,那么古诗词教学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呢?2018年2月央视推出《经典咏流传》节目后,我们发现,班上很多孩子竟然会唱节目中的曲目,甚至连白居易的长篇《琵琶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都能一字不差的唱出来。受到启发
《当兔子撞上树桩》是一篇关于“等待”的话题作文,出现在高考模拟卷中。作为考场作文,该文却先后被《作文报》、《作文评点报》、《三峡青年》、《双语作文》、《作文导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刊载,这实属不易。作为学生临场发挥之作,该文没有生动华丽的语言,没有使用新颖的材料,也没有运用什么特殊的艺术手法,但文章却令人百读不厌。不少编辑打电话询问文章的写作过程,交谈阅读的感受。那么,该文为何能被反复转载,其魅力与秘
相比于小学教育而言,初中阶段不仅在科目数量上有所增加,其教学内容的难度也有了明显提升。而语文学科因其特殊性,不仅在中考分数里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更承担了宣讲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帮助学生养成高尚品德的重要任务。用心研究初中阶段语文科目的教学内容可以发现,其中大量增加了与古诗词有关的篇幅,并在古诗词的选材上有着严格标准。这就为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许多素材,若教师能够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融入更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当中,收录了著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著名作品《致云雀》。能够收入高中语文教材,足以说明其教学价值,也因此,关于这篇课文的解读在许多杂志及平台上随处可见,而即使是在非教学专业的杂志上,也能看到不少名家的观点,这使得对这篇课文的解读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状态。那么是不是说对这篇课文就没有了解读空间呢?答案显然并非如此。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思考出发,让学生在课文解读的过程当中领会课
【备课思考】   人教社最新版统编本教材与旧版人教社教材相比,有很多改变,其中,中学起始阶段汉语词类知识点拨也由过去的在七年级下册最后几页附录罗列知识点,变为现在的结合文本具体讲解,以小方框的知识补充形式呈现在七年级的课文后,教师可以有指导地进行随文教学。对于词语的语法知识点教学,即便是放在随文教学中进行,更多也只是停留在辨析层面,这不禁让我产生了疑问:能不能打破分析与写作之间的壁垒?能不能从认
在语文语用教学中,文本“言意”中的“言”指的是语言和语用,是语文的工具性属性;“意”指的是文本的主旨与情感,代表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属性。语文老师要在教学活动前,全面了解与掌握教材内容、教学重难点,把对文本意象的深入探究作为“言意”理解的切入点,进行精导、善导,从而帮助学生梳理“言”“意”之间的关系,提升语用认知。   一、以导促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一)阅读指导——提升“言意”认知体
新课标特别强调了“思维发展与提升”。但是以往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例,提出的问题多是循规蹈矩、老生常谈,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为什么以往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究其原因,是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够新颖有趣。教育心理学认为,新颖有趣的问题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本文的创新点是设置了新颖有趣的教学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及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本课例包括了以下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引刘向、扬雄之言,赞扬《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所谓“其文直,其事核”,即文笔端正客观,叙事确凿有据;所谓“不虚美,不隐恶”,就是说不虚夸其美,不隐讳其恶,对人物做到善恶必书,公正而完整。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把“不虚美,不隐恶”界定为《史记》的史家传统,节选了《高祖本纪》和《李将军列传》两篇文章。  我們对《史记》“不虚美,不隐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