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疫情的蔓延、恶化,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渐次呈现,投资和出口对我国经济的贡献亦将大幅缩水。由于内需市场庞大,被抑制或冻结的消费最可能随着防疫形势的好转而率先复苏,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消费市场的复苏。近阶段包括合肥、南京、杭州、济南、宁波、重庆、佛山、深圳、郑州和武汉等地在内的50多个市县区采取发放和使用消费券措施,旨在激发居民消费热情,帮助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恢复发展,破解消费复苏滞后难题,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本文就消费券推出背景、成效以及内在理论等展开深入探讨,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宏观经济;消费券;经济效应分析
一、宏观经济学分析
(一)激发消费潜力
我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形成了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这既是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所在,也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优势所在。在杭州,从3月27日至4月1日发放两轮消费券,至4月2日使用消费券的订单总额就达12.46亿元。成都、南京等城市也相继推出了消费券、购物优惠券等,吸引了居民的大量短期消费,并带动全国多个省市相继效仿。线上消费券力促线上消费快速增长。疫情期间,线上消费成为人们消费首选。线上消费券的发行进一步带动了线上消费的增长。据阿里巴巴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天猫“38女王节”,超过2万个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0%。“五一”期间,聚划算55大促首日成交同比增長超过130%,106个品牌成交额突破1000万元。今年的天猫“618”,平台、各地政府和商家一共发放了140亿元的消费券和补贴,淘宝中小商家的订单比去年同期多出了整整10亿单。中秋国庆期间,淘票票发起“国庆观影周,领千万消费券”活动,仅半天预售额便超1000万元。截至10月9日,今年国庆档累计票房约39.3亿元,档期总观影人次9942万,在国庆观影史上位居第二。毋庸置疑的是,消费券是恢复消费、释放消费的“及时雨”。通过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快速拉回客流量,稳定现金流,消费券助力经济回暖效果显著。
(二)多重复合功效的政策工具
消费券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具有多重复合功效。作为一种专用券,消费券是实现经济政策的工具之一。理论上说,其功能与现金一样,但只能用来买商品,不能兑换成现金。同时,它有指定购物地点,在指定的商场才可以购买商品,而且要一次性消费完毕,不设找零。在经济不景气导致民间消费能力大幅衰退时,政府或者企业给百姓发放消费券,可以增加百姓的购买力,提升消费欲望,并振兴消费活动,进一步带动生产与投资等活动的成长,加速经济的复苏。对国家而言,有利于提振居民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活力,稳定居民消费预期,为居民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进而拉动经济增长;对企业而言,能够改善经营状况,加快恢复发展;对居民而言,能够增进个人福利,特别是在用于救助贫弱时,体现了政府和社会的关心关爱。消费券改变消费者消费期限偏好,促进当前消费。
(三)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消费券可对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产生积极影响。消费券政策属于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工具,与政府扩大投资需求不同,不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反而会带动民间投资“回暖”,但如对消费券的使用范围控制不好,有可能在当期增加所补贴消费项目的同时,减少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支出。消费券对产品供应链的修复作用。消费券有利于激活疫情下冻结的内需和市场活力,弥补因疫情全球蔓延而导致的海外市场的短期性缺口。消费券有利于刺激国内消费、扩大内需,从而补足海外供应链间断所导致的需求不足。
二、政策建议
(一)准确把握范围力度
政府应鼓励发放新一轮消费券。消费券仍是最有效的传统需求侧刺激形式。除了常态化发放食物、家电等实物消费券,鼓励各地创新发放人才培训券、体育健身券、文化旅游券、电影券等,定期发放扶贫消费券,定向发放汽车等权重商品消费券,推动以旧换新和绿色消费。支持文旅消费、体育消费等试点建设,激发消费活力。鼓励省市县各级加大对中低收入补贴力度,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二)定向精准投放
各地政府应借助金融科技精准发放消费券,实现精准救济的同时刺激消费。不同人群在不同的行业领域使用消费券,提升消费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差异很大,只有做到定向实施、精准投放才能发挥消费券应有的政策效果。因此要区分不同领域、企业规模及目标人群,保证消费券的精准发放和使用。第一,消费券发放要精准到人。在发放和使用消费券时,应重点向最低生活保障群体、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需求倾斜,让他们优先使用消费券,可起到既保障民生、又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效果。第二,在发放行业及发放对象方面,应当有所选择,尽可能实施精准投放,避免仓促投放,让政府补贴券沦为商家打折券。要防止消费券异化成商家的促销手段,政府应当拿出“真金白银”的财政补贴。同时,对于中小微企业,需要无区别对待,不设置商家准入门槛,避免产生套利空间。对于特殊扶持领域、列入基本保障及其他困难人群要单独发放相应的消费券。不同的消费券要在相应的领域内使用;要将受疫情影响损失较重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作为消费券扶持的特定对象,将其优先列入消费券定点使用单位。
(三)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发放消费券,是政府拉动消费的临时性激励措施,也是助推消费、提振企业信心的一大“利器”。政府作为发放消费券的主体,应号召企业围绕消费券使用在促销方面做文章。要扩大消费券的适用范围,加强消费券与企业的紧密结合。加强消费券与企业的紧密结合,促进企业转型。消费券可以结合新消费模式拓宽消费边界,也可以结合实体企业创造转型机遇。
(四)加强社会宣传引导
营造正确和科学发放消费券的良好氛围,使广大居民购买并按规定使用消费券成为自觉行动。让社会各界明确消费券的作用机制,充分认识到使用消费券与一般货币相比更有利于鼓励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并在全社会形成合理使用消费券就是“为经济发展作贡献,就是爱国家、爱社会的具体行动”的共识。
参考文献:
[1]徐松青,俞斌,包晓芸,林哲.促进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效应分析及对策[J]. 宁波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7(08)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关键词】宏观经济;消费券;经济效应分析
一、宏观经济学分析
(一)激发消费潜力
我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形成了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这既是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所在,也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优势所在。在杭州,从3月27日至4月1日发放两轮消费券,至4月2日使用消费券的订单总额就达12.46亿元。成都、南京等城市也相继推出了消费券、购物优惠券等,吸引了居民的大量短期消费,并带动全国多个省市相继效仿。线上消费券力促线上消费快速增长。疫情期间,线上消费成为人们消费首选。线上消费券的发行进一步带动了线上消费的增长。据阿里巴巴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天猫“38女王节”,超过2万个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0%。“五一”期间,聚划算55大促首日成交同比增長超过130%,106个品牌成交额突破1000万元。今年的天猫“618”,平台、各地政府和商家一共发放了140亿元的消费券和补贴,淘宝中小商家的订单比去年同期多出了整整10亿单。中秋国庆期间,淘票票发起“国庆观影周,领千万消费券”活动,仅半天预售额便超1000万元。截至10月9日,今年国庆档累计票房约39.3亿元,档期总观影人次9942万,在国庆观影史上位居第二。毋庸置疑的是,消费券是恢复消费、释放消费的“及时雨”。通过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快速拉回客流量,稳定现金流,消费券助力经济回暖效果显著。
(二)多重复合功效的政策工具
消费券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具有多重复合功效。作为一种专用券,消费券是实现经济政策的工具之一。理论上说,其功能与现金一样,但只能用来买商品,不能兑换成现金。同时,它有指定购物地点,在指定的商场才可以购买商品,而且要一次性消费完毕,不设找零。在经济不景气导致民间消费能力大幅衰退时,政府或者企业给百姓发放消费券,可以增加百姓的购买力,提升消费欲望,并振兴消费活动,进一步带动生产与投资等活动的成长,加速经济的复苏。对国家而言,有利于提振居民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活力,稳定居民消费预期,为居民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进而拉动经济增长;对企业而言,能够改善经营状况,加快恢复发展;对居民而言,能够增进个人福利,特别是在用于救助贫弱时,体现了政府和社会的关心关爱。消费券改变消费者消费期限偏好,促进当前消费。
(三)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消费券可对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产生积极影响。消费券政策属于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工具,与政府扩大投资需求不同,不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反而会带动民间投资“回暖”,但如对消费券的使用范围控制不好,有可能在当期增加所补贴消费项目的同时,减少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支出。消费券对产品供应链的修复作用。消费券有利于激活疫情下冻结的内需和市场活力,弥补因疫情全球蔓延而导致的海外市场的短期性缺口。消费券有利于刺激国内消费、扩大内需,从而补足海外供应链间断所导致的需求不足。
二、政策建议
(一)准确把握范围力度
政府应鼓励发放新一轮消费券。消费券仍是最有效的传统需求侧刺激形式。除了常态化发放食物、家电等实物消费券,鼓励各地创新发放人才培训券、体育健身券、文化旅游券、电影券等,定期发放扶贫消费券,定向发放汽车等权重商品消费券,推动以旧换新和绿色消费。支持文旅消费、体育消费等试点建设,激发消费活力。鼓励省市县各级加大对中低收入补贴力度,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二)定向精准投放
各地政府应借助金融科技精准发放消费券,实现精准救济的同时刺激消费。不同人群在不同的行业领域使用消费券,提升消费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差异很大,只有做到定向实施、精准投放才能发挥消费券应有的政策效果。因此要区分不同领域、企业规模及目标人群,保证消费券的精准发放和使用。第一,消费券发放要精准到人。在发放和使用消费券时,应重点向最低生活保障群体、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需求倾斜,让他们优先使用消费券,可起到既保障民生、又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效果。第二,在发放行业及发放对象方面,应当有所选择,尽可能实施精准投放,避免仓促投放,让政府补贴券沦为商家打折券。要防止消费券异化成商家的促销手段,政府应当拿出“真金白银”的财政补贴。同时,对于中小微企业,需要无区别对待,不设置商家准入门槛,避免产生套利空间。对于特殊扶持领域、列入基本保障及其他困难人群要单独发放相应的消费券。不同的消费券要在相应的领域内使用;要将受疫情影响损失较重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作为消费券扶持的特定对象,将其优先列入消费券定点使用单位。
(三)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发放消费券,是政府拉动消费的临时性激励措施,也是助推消费、提振企业信心的一大“利器”。政府作为发放消费券的主体,应号召企业围绕消费券使用在促销方面做文章。要扩大消费券的适用范围,加强消费券与企业的紧密结合。加强消费券与企业的紧密结合,促进企业转型。消费券可以结合新消费模式拓宽消费边界,也可以结合实体企业创造转型机遇。
(四)加强社会宣传引导
营造正确和科学发放消费券的良好氛围,使广大居民购买并按规定使用消费券成为自觉行动。让社会各界明确消费券的作用机制,充分认识到使用消费券与一般货币相比更有利于鼓励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并在全社会形成合理使用消费券就是“为经济发展作贡献,就是爱国家、爱社会的具体行动”的共识。
参考文献:
[1]徐松青,俞斌,包晓芸,林哲.促进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效应分析及对策[J]. 宁波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7(08)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