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新竹板情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t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今年74岁了,不免有了些“神龟虽寿,犹有尽时”的念头。虽然弟子们常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老话安慰我,可对着镜子看看自己斑白的两鬓,再想想走长路还气喘的身体,就觉着稀罕可能没有,再过两年可能就真的“稀软”了。也许人老了就爱琢磨些过去的事情,每每环顾四壁,就觉得家中最珍贵的物件就是快板了。而恩师王凤山先生留给我的那一副,已经陪伴我走过60多年岁月,更是“贵中之贵”。
  一、巧拜师乐生活
  我1946年生在天津市一户普通的工人家庭。要循着当时的家庭轨迹来说,我本来和艺术应该是没什么交集的。可说来也巧,13岁那年,天津市曲艺团去我就读的小学招收学员,当时还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我居然被学校推荐去应试,并最终和另外两名同学一起入选,就此开启了漫长的快板生涯。
  当时天津市曲艺团少年训练队有22名学员,分别学习不同的曲种,都由著名演员担任主教,我的授业恩师就是王凤山先生。
  在跟着师父学习的日子里,我对“师徒如父子”这句话有了很深的体会,师父的家成了我的第二个家。师父经常说,“吃、住都不用客气”,听起来轻松,实际上,20世纪60年代的国民经济正面临困难,一切物品都要凭票按人头定量供应,多一张嘴就凭空多一份负担。细粮更是难得,师父王凤山、师娘任鸿智一直将为数不多的细粮分给我们这一帮正在长身体的半大小子。有人觉得面条、大饼在现在实在是太常见了,都吃腻了。那是他们没经历过细粮无比珍贵的日子,自然也不会明白我们这辈人对粮食的珍视。那个时候师娘总是亲自下厨,她的厨艺和师父的艺术水平一样精湛,做出的面条、大饼分外香。那种香味沉淀到了我的胃里和心里,留在我的记忆中和血液里,胜过所有的山珍海味。
  天津的冬天可能不如东北的“冻人”,但时令不好的时候,一样“风雪来得骤”,冷得人难受。师娘怕我们冻着,总是提前给我们赶制冬衣。她的针线灵活巧妙,做的棉衣、棉裤又合身又暖和。
  而就在师父宽严相济的督导和师娘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我们这些曲艺雏鸟也逐渐成长。
  二、勤学艺稳做人
  在师父家住时,每天清早我都跟着师父到河边练习基本功。师父功底深厚,但做基本练习的时候从来都是一丝不苟。在我印象里,除不可抗拒的天气因素外,师父无一日不早起。“板不离手,词不离口,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师父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但那时候毕竟还年轻,老是来回操练基本功,我也有不理解甚至不耐烦的时候。
  快板书《绕口令》是最能体现王派特点的段子,也是师父用来启蒙我的段子。我是天津人,有些方言上的障碍,但师父教我的时候从没有丝毫的不耐烦。用了半年,我终于学会了《绕口令》,可师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让我反复锤炼这个段子。“一个如此简单的段子,几天就会了,为啥不快点学大节目、新节目呢?”这是当时憋在心里疑问,但没敢讲出来。
  师父大概是看出了我心里有事,所以每逢出差都尽量带着我。那时候天津市曲艺团的演出任务是很多的,师父也很忙,但在演出间隙、行旅途中、茶余饭后,师父得空就给我讲表演的技巧和做人的道理。师父一直认为,要学艺就要能沉下来,心不能“飘”。这心一旦开始“飘”了,根基扎不好,还容易迷失自己。
  对这些话我一开始是半懂不懂地记了个囫囵圆。后来随着表演经验的丰富,对师父的这些话我才慢慢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因之也对师父有了更重的敬意。“沉重的字,丹田的劲,潇洒的身段,巧妙的气”,这是我在悉心学习后对师父艺术特点的总结,也是我表演的核心。
  但师父教的是活生生的徒弟而不是只会照猫画虎的木头人,所以他常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长处,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应对千变万化的舞台场景,学我但一定不要像我,像我就失败了。”师父还常常教育我们,一个人会的再多也有限,“不要只学习我的东西,也多学学他人的艺术,李润杰先生、高凤山先生的活也要多听、多懂,快板本没有流派,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种艺术而已。”
  三、聽党话跟党走
  师父爱党爱国、爱艺术、爱家人、爱学生。他经常对我说,是党让他这样一个旧社会的苦命人成为新社会的主人,跟着党走才能有幸福。“‘人’字两笔,很好写却不好做,做艺先做人,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跟着党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王凤山,我的一切是党给的,所以我也要将我的一切献给党,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 师父的这些话,我牢记到今天。也正是师父的教导,让我对党有了深厚的感情。在1989年,我正式入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
  现在有人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就骂娘,总觉得天生我材但没用千金不来没法儿散。这种情况下咱们干曲艺的不能随波逐流,也不能站在干岸上没动静,咱们得“说书唱戏劝人方”,实实在在地用快板阐释党的政策,宣传党的思想!这是我一个老党员的觉悟,也是师父的希望。
  1963年,我正式出师,被分配到吉林省吉林市曲艺团工作。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师父和师娘。临行前,我带上了师父为我做的竹板;师娘给竹子刮的青,这副板做得十分精致,师父还用海凤师爷的绑板方式栓了个漂亮的线穗儿。就是这副竹板,伴随着我学艺、演出、入党、走进新时代。看着她,就像师父看着我一样!
  60年的光阴转瞬即逝,这副竹板我一直珍藏着。演出是不会再用了,当徒弟们来到家中的时候,我总要拿出来给他们展示。虽然师父王凤山先生已经离开我20余年了。看到这副竹板,师父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学艺的往事犹如一部历久弥新的影片又开始在我脑海里回放。年过古稀的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像王凤山先生那样,为快板艺术再尽一份力量,也许这首小诗更能表达我的感慨:
  先师授业旧话长,
  青竹已旧恩难忘。
  年过古稀跟党走,
  守业创新凯歌扬。
  (责任编辑/马瑜)
其他文献
长寿文化馆曲艺队成立于1979年6月。队员大多是县内的回乡青年,农忙时回乡务农,农闲时集中从艺,40年来走遍了重庆及周边的山山水水,在重庆地区算得上小有名气。  当时,重庆乡村周边交通不便,曲艺队每次下乡演出,队员们白天顶着炙热的太阳走,晚上披着皎洁的月光行。尽管太阳晒得脸油黑发亮,石板磨得脚又痛又痒,有时还遭蛇虫咬伤脚,荆棘划伤膀,但队员们还是咬紧牙关,翻山越岭把曲艺送到农村院坝。演出的场地也是
期刊
重道守礼见闻广 收徒传理开一先  10月24日凌晨在电话中听到恩师高玉琮病逝的消息后,我整个人瞬间就像被掏空一般,内感无物,外凭无依,仿佛下一秒就要飘走,随恩师而去。  我木然地挂断电话,机械地套上衣物出门,执拗地买到从济南到天津发车最早的高铁票。这一切做完之后,我才开始回魂,明明几个小时前才和恩师通过电话,他怎么就忍心倏然撒手,离我们而去呢?  无常。  恩师的谆谆教诲不断闪现,我的泪水开始止不
期刊
在曲艺发展史中,城市几乎培育了河南坠子乃至曲艺所有被称之为“大师”“大家”的人(诸如由河南走到北京成为山东快书艺术大师的高元钧等);然而,城市亦让许多有潜质的曲艺天才折断翱翔的翅膀,以至于在追名逐利中迷失自我、走向平庸。由此便觉得思考“河南坠子城市生存与发展”富有极其深刻的价值与极为不俗的意义。  我对河南坠子艺术了解不多,但家乡济南以演唱乔派河南坠子而享誉中国曲坛的郭文秋,她在濟南老百姓中间曾经
期刊
首期全国基层曲艺工作者培训班举办  8月25日至29日,首期全国基层曲艺工作者培训班在辽宁丹东举办。来自北京、广东、山东、青海、云南等17个省(区市)的50多名基层曲艺工作者代表与中国曲协会员乡村和城市社区曲艺工作站的负责同志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次培训班旨在激发广大基层曲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繁荣发展曲艺事业贡献力量。(曲讯)江苏省第四届少儿曲艺、喜剧小品邀请赛在淮安举行  8月27日,江苏省
期刊
两岸一家亲,中华曲艺情。9月1 3日上午,正逢中秋佳节之际,作为第九届海峡两岸曲艺欢乐汇活动内容之一的互惠互融——共建两岸曲艺命运共同体研讨会在福建南安举办。中国曲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曲华江,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林瑞发,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许旭明,南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忠溪,南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昭昭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中国曲协、福建曲协、南安市各相关单位、媒
期刊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曲艺以其曲种形式的多样、表现题材的多元、艺术风格的多姿、传播接受的多向,不断丰富和繁荣着中华曲艺的百花园。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少数民族曲艺的发展既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面临着古老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平衡问题,又因其独特的民族基因和“少数”特质,在兼顾民族个性与国家共性,既表达族群特色又反映普遍追求等问题上,对曲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间的辩证关系值
期刊
粤曲是用广府民系的主要方言粤语进行表演的曲艺品种。其曲调、唱腔与广东音乐浑然一体,兼纳其他姊妹艺术精华,历经磨砺,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技艺精湛、富有内涵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岭南风格特色和很高的审美价值。2011年5月23日,粤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粤曲随着岭南民众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是中国最早走出国门的曲艺曲种之一,在海内外拥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粤曲爱好者志同道合,自
期刊
苏北琴书,原名“扬琴”或“洋琴”,民间惯称“打蛮琴”。流传于江苏淮阴、徐州、连云港以及皖北、鲁南等地区,清同治年间形成于苏北宿迁、泗洪、睢宁一带。据有关资料,“琴书最初流行于淮河中下游淮阴、蚌埠一带,1889年山东诸城艺人朱西太到江苏宿迁学艺,带回了《洞宾戏牡丹》,发展了山东琴书……。”①明末清初,淮阴西部的宿迁、泗洪、睢宁一带流行一些民间小曲,伴奏乐器是坠胡、木板,后配上扬琴,原为群众自娱的文艺
期刊
单弦艺术发轫于清朝乾隆以来的岔曲和八角鼓牌子曲,几百年来单弦艺人倾注大量心血创制、改造、丰富了很多曲牌,形成了很多流派,留下了很多经典曲目。其中阚泽良演唱的《武松杀嫂》堪称是单弦叙事艺术的经典之作,文本精良、唱腔精美,在观众中口碑极佳。  阚泽良(1929-2017),原名阚恩城,天津人,14岁从艺演唱单弦,先后师从刘增祥、华连仲和荣剑尘,曾在沈阳曲艺团、吉林省曲艺团、吉林省戏校任职,1986年调
期刊
长治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曲艺之乡,向来与曲艺有着不解之缘。长治曲艺孕育于两晋,产生于盛唐,成熟于明清。从“梨园始祖”唐明皇李隆基在潞州初创“梨园教坊”始,千百年来薪火相传,繁衍至今,生生不息。曾任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前身)主席的赵树理,就是从长治走向全国的。2015年,长治市被中国曲协命名为全国首家“中国曲艺名城”;2017年4月,长治市委宣传部被中国曲协授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