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不少城市电视台都推出了访谈类节目,但是必须看到,作为城市电视台,由于受传播区域和影响力的限制,在资源上与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无法比拟,那么应该如何做好这类节目呢?作者认为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嘉宾选择上,遵循“新”“近”化原则
城市电视台的人物节目,在嘉宾选择上应该有自己的特别诉求,注意“新”“近”化原则。
所谓“新”是指新闻性,选择嘉宾时应该看他是不是热点新闻人物、热门话题或某一个新鲜现象的代表人物,这样呈现给观众的就不是已经广为报道过的个人经历和个人素质,观众还可以从中了解到热点的幕后故事,一种现象发生的背景分析或者热门话题的研讨和前瞻,从而增加节目的吸引力。
所谓“近”是指“接近性”,对于城市电视台人物访谈节目而言,接近性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外”是指外埠嘉宾,外埠嘉宾最好能与本地有所关联。“内”是指本地嘉宾。本地的知名人物、平实但有感动点的百姓、热门事件的当事人都是本地观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因此在这些方面做深入、翔实的报道对城市电视台而言既是责任,也是优势所在,城市电视台访谈节目应该在这些方面多做文章。
二、制作取向上,注重个性化、故事化、电视化
如果说嘉宾选择是如何吸引观众的问题,那么节目的制作取向则是怎样留住观众的问题,即是节目的可视性问题。现在访谈节目的主流样式或者是一对一访谈,或者是演播室对话,然后结合部分外景拍摄,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出现冗长、枯燥的毛病。
首先,应该寻求主持方式的个性化。作为城市台人物访谈节目,应该根据本地的文化、风俗、城市特征,结合节目的定位和主持人自身的教育背景、性格、气质,来确定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个性特征,并用这种个性贯穿节目始终,这样,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主持人就不是一个观念、情感单一和个性模糊的提问机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个性鲜明的甚至有一定地域文化特征的人,让本地观众有亲切感、认同感,使其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体会到人际交流的角色认同和情感互动,从而期待下一次的愉悦体验。
其次,注重叙述方式的故事性。人物节目既有传奇性,其谈话又多具有思辨性,叙述方式的文学化可以放大传奇性的吸引力,避免艰涩,从而增强节目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观众。
比如,以小说的笔法讲述嘉宾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故事,便于观众的接受和理解;开头以及节目渐次演进的每一个段落开端都尽量设置悬念或冲突,然后节目遵循发现矛盾、冲突,寻找原因,最终如何化解矛盾、冲突这条轨迹发展下去,使观众在好奇和急于知晓答案的期待中,不知不觉看完全片;结构采用散文化,即节目整体大结构相对松散,小结构严谨、独立成章,一个个相对完整的段落如同山峰的不同侧面,共同构成山峰的绮丽风光。这样,看完全片的观众不会感觉疲劳,中途进来或者流失的观众也会获知一段完整的信息。
再次,节目的制作方式要电视化。电视人物访谈节目要区别报纸、广播同类报道,就要强化感性、直观信息的传播,充分利用视觉化工具,如再现嘉宾或者异地的传奇经历或者精彩场景;采访那些不能到谈话现场但与这一事实、细节有重要关系的相关人士,用他们的补叙、追忆来旁证和补充这一事实、细节;另外还可以使用图板、图表等手段使要阐述的政策、理论、流程等比较抽象难懂的内容具体可感。
现在很多人物节目都有外景拍摄部分,但是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外景拍摄基本还是老专题片的拍法,拍摄一些嘉宾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再摆拍一些嘉宾活动的镜头,然后配上解说词,基本还是声画两张皮,真实性和感染力都难如人意。我们可以充分采用纪实拍摄、效果声、同期声等电视手段,用这种手段所呈现的现场感、真实感来凸显本地媒体的优势,吸引观众。
三、提升观众角色地位,增加交互性与大众化
现在的访谈节目,即使带观众,也只是把观众作为谈话背景和气氛制造者使用,而不是调动其参与到谈话过程中来。其实,适当加入观众参与的环节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观众的参与能够与观众形成互动交流。例如: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邓玉华曾教周总理唱过歌曲《革命熔炉火最红》,这段经历她在《艺术人生》等数个访谈节目中都谈到过,很多观众都已经了解,如果再让她原原本本地讲述一遍,有失新意。所以,我们让现场的一位观众和邓老师学唱这首歌曲,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而且教完后邓老师还高兴地说:“你学的速度和周总理一样快。”巧妙地引出了这段故事。
四、现场主持时要充分发挥“双向交流”
互动是交谈的本质特征,是人物访谈的操作“支点”。互动是面对面双向交流的核心要素。传播学家施拉姆说,人际传播是“对话式”人际交流,是“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由于他们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聚在一起”。两个人日常聊天能聊得起来,就是因为有一些“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使他们自然能交流起来。因此,交谈的本质就是互动思想、情感的交流,观点、情绪的碰撞。其表现形式就是双方语言符号的互动。具体到人物访谈,其實就是对方能否愿意谈、真实地谈;采访者自己能否“沉入”其中,随时有回应并把握谈话走向。这种回应有时不光是语言,而且是你在听他讲话时凝神倾听、思索的神态,或问话时询问、体恤的表情,使对方愿意谈下去。我认为重要的不是一味地宽和认同,而是在尊重的前提下,采访者自己也应有适当的情绪流露。
那么,如何实现人物访谈的有效互动呢?我认为,“拆除”屏障是实现有效互动的前提。关于电视谈话的情境制约,即如何让访谈对象“忘掉摄像机”,因人而异,各有招数。我的体会是尽可能排除有效传播(交流)的干扰,使对方尽快进入正常谈话状态。
另外,要保留未知状态,利用即兴发挥,实现有效互动。有经验的记者都知道,被采访者第一遍的回答往往效果最好,也最真实。因为边想边说,伴随自然的情绪、神态、语气甚至手势,越是重复,伴随的东西就越少甚至消失。而传播学研究表明,非语言符号传达的效果往往比有声语言更重要。因此,电视人物访谈,采访者接触“当事人”时要问的问题不要触及太深,以保证谈话的即兴性。有时不得不在现场“二次提问”,也要变换角度,让对方有“新鲜感”,这样即兴的东西就会出来。要注意观察、倾听,及时“跟进”,捕捉细节,形成有效互动。我个人体会,访谈时注意观察对方神态、动作变化,注意“听进”对方每一句话特别重要,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现新的“点”,闪现新的灵感,并在脑中迅速拟出提问,给予回应。我认为前期采访只能是一个大体的轮廓,现场的随机把握、迅速“跟进”才是关键。
总之,互动是双向交流的支点,是正常状态谈话的本质要求。电视人物访谈的互动,需要拆除两个陌生人中间的心理“屏障”。良好的互动建立在谈话的未知状态和即兴性的基础上,而访谈时注意倾听、观察并及时“跟进”,则是实现有效互动的根本。
(作者单位:新乡电视台)
编校:施 宇
一、嘉宾选择上,遵循“新”“近”化原则
城市电视台的人物节目,在嘉宾选择上应该有自己的特别诉求,注意“新”“近”化原则。
所谓“新”是指新闻性,选择嘉宾时应该看他是不是热点新闻人物、热门话题或某一个新鲜现象的代表人物,这样呈现给观众的就不是已经广为报道过的个人经历和个人素质,观众还可以从中了解到热点的幕后故事,一种现象发生的背景分析或者热门话题的研讨和前瞻,从而增加节目的吸引力。
所谓“近”是指“接近性”,对于城市电视台人物访谈节目而言,接近性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外”是指外埠嘉宾,外埠嘉宾最好能与本地有所关联。“内”是指本地嘉宾。本地的知名人物、平实但有感动点的百姓、热门事件的当事人都是本地观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因此在这些方面做深入、翔实的报道对城市电视台而言既是责任,也是优势所在,城市电视台访谈节目应该在这些方面多做文章。
二、制作取向上,注重个性化、故事化、电视化
如果说嘉宾选择是如何吸引观众的问题,那么节目的制作取向则是怎样留住观众的问题,即是节目的可视性问题。现在访谈节目的主流样式或者是一对一访谈,或者是演播室对话,然后结合部分外景拍摄,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出现冗长、枯燥的毛病。
首先,应该寻求主持方式的个性化。作为城市台人物访谈节目,应该根据本地的文化、风俗、城市特征,结合节目的定位和主持人自身的教育背景、性格、气质,来确定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个性特征,并用这种个性贯穿节目始终,这样,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主持人就不是一个观念、情感单一和个性模糊的提问机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个性鲜明的甚至有一定地域文化特征的人,让本地观众有亲切感、认同感,使其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体会到人际交流的角色认同和情感互动,从而期待下一次的愉悦体验。
其次,注重叙述方式的故事性。人物节目既有传奇性,其谈话又多具有思辨性,叙述方式的文学化可以放大传奇性的吸引力,避免艰涩,从而增强节目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观众。
比如,以小说的笔法讲述嘉宾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故事,便于观众的接受和理解;开头以及节目渐次演进的每一个段落开端都尽量设置悬念或冲突,然后节目遵循发现矛盾、冲突,寻找原因,最终如何化解矛盾、冲突这条轨迹发展下去,使观众在好奇和急于知晓答案的期待中,不知不觉看完全片;结构采用散文化,即节目整体大结构相对松散,小结构严谨、独立成章,一个个相对完整的段落如同山峰的不同侧面,共同构成山峰的绮丽风光。这样,看完全片的观众不会感觉疲劳,中途进来或者流失的观众也会获知一段完整的信息。
再次,节目的制作方式要电视化。电视人物访谈节目要区别报纸、广播同类报道,就要强化感性、直观信息的传播,充分利用视觉化工具,如再现嘉宾或者异地的传奇经历或者精彩场景;采访那些不能到谈话现场但与这一事实、细节有重要关系的相关人士,用他们的补叙、追忆来旁证和补充这一事实、细节;另外还可以使用图板、图表等手段使要阐述的政策、理论、流程等比较抽象难懂的内容具体可感。
现在很多人物节目都有外景拍摄部分,但是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外景拍摄基本还是老专题片的拍法,拍摄一些嘉宾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再摆拍一些嘉宾活动的镜头,然后配上解说词,基本还是声画两张皮,真实性和感染力都难如人意。我们可以充分采用纪实拍摄、效果声、同期声等电视手段,用这种手段所呈现的现场感、真实感来凸显本地媒体的优势,吸引观众。
三、提升观众角色地位,增加交互性与大众化
现在的访谈节目,即使带观众,也只是把观众作为谈话背景和气氛制造者使用,而不是调动其参与到谈话过程中来。其实,适当加入观众参与的环节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观众的参与能够与观众形成互动交流。例如: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邓玉华曾教周总理唱过歌曲《革命熔炉火最红》,这段经历她在《艺术人生》等数个访谈节目中都谈到过,很多观众都已经了解,如果再让她原原本本地讲述一遍,有失新意。所以,我们让现场的一位观众和邓老师学唱这首歌曲,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而且教完后邓老师还高兴地说:“你学的速度和周总理一样快。”巧妙地引出了这段故事。
四、现场主持时要充分发挥“双向交流”
互动是交谈的本质特征,是人物访谈的操作“支点”。互动是面对面双向交流的核心要素。传播学家施拉姆说,人际传播是“对话式”人际交流,是“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由于他们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聚在一起”。两个人日常聊天能聊得起来,就是因为有一些“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使他们自然能交流起来。因此,交谈的本质就是互动思想、情感的交流,观点、情绪的碰撞。其表现形式就是双方语言符号的互动。具体到人物访谈,其實就是对方能否愿意谈、真实地谈;采访者自己能否“沉入”其中,随时有回应并把握谈话走向。这种回应有时不光是语言,而且是你在听他讲话时凝神倾听、思索的神态,或问话时询问、体恤的表情,使对方愿意谈下去。我认为重要的不是一味地宽和认同,而是在尊重的前提下,采访者自己也应有适当的情绪流露。
那么,如何实现人物访谈的有效互动呢?我认为,“拆除”屏障是实现有效互动的前提。关于电视谈话的情境制约,即如何让访谈对象“忘掉摄像机”,因人而异,各有招数。我的体会是尽可能排除有效传播(交流)的干扰,使对方尽快进入正常谈话状态。
另外,要保留未知状态,利用即兴发挥,实现有效互动。有经验的记者都知道,被采访者第一遍的回答往往效果最好,也最真实。因为边想边说,伴随自然的情绪、神态、语气甚至手势,越是重复,伴随的东西就越少甚至消失。而传播学研究表明,非语言符号传达的效果往往比有声语言更重要。因此,电视人物访谈,采访者接触“当事人”时要问的问题不要触及太深,以保证谈话的即兴性。有时不得不在现场“二次提问”,也要变换角度,让对方有“新鲜感”,这样即兴的东西就会出来。要注意观察、倾听,及时“跟进”,捕捉细节,形成有效互动。我个人体会,访谈时注意观察对方神态、动作变化,注意“听进”对方每一句话特别重要,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现新的“点”,闪现新的灵感,并在脑中迅速拟出提问,给予回应。我认为前期采访只能是一个大体的轮廓,现场的随机把握、迅速“跟进”才是关键。
总之,互动是双向交流的支点,是正常状态谈话的本质要求。电视人物访谈的互动,需要拆除两个陌生人中间的心理“屏障”。良好的互动建立在谈话的未知状态和即兴性的基础上,而访谈时注意倾听、观察并及时“跟进”,则是实现有效互动的根本。
(作者单位:新乡电视台)
编校:施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