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世代与“城市化”共生
不知道别的国家怎样,在中国,对于正当年的这一代人来说,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力量有两个,一个是“城市化”,一个则是“互联网”。在这十几年来,恰是这两种力量无时不在左右着这一代人的绝大部分生活理想以及生活方式,他们的快乐与苦闷,归根到底,多半因此而起。
正在中国进行着的急剧的城市化进程,无形之中使得社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主要倾斜于城市,而且越是大城市所获得的资源就越多。其造成的不平衡之影响其实是巨大的,也许我们都没有察觉到,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或可说明。在近几年熱播的几部反映近代商业家族兴衰的电视剧里,诸如大宅院这种事物及相应文化就可以同样出现在城市和乡村,而且在两个地方的差别也并不大。这是否可以说明,在以前的中国,城乡的联系还是密切的,两边的发展是同步的,社会精英和资源是双向流动的。
然而仅仅才过二三十年的时间,身居大城市的人对乡村的感觉已经越来越隔膜,而缺乏资源的乡村发展也是明显缓慢。急剧城市化所带来的严重结果就是城乡差异更大,城市文明逐渐在侵占乡村文明空间。
急剧城市化给城市带来的是众多移民,规模建设,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沟通方式,新的人际关系……需要提醒的却是,虽然中国是泱泱大国,有过辉煌的几千年文化,但从现在的舆论感觉,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普通人的心理层面,这个大国的城市化进程却好像才开始不久,远落后于别国,因此显得迫切需要提高速度。
这个听起来似乎是奇怪的逻辑,却可能是当前主流的社会集体认识:我们过去的城市都还不是真正的“城市”,还需要有一个“城市化”的辞旧升级。“城市化”于是又成为重新分配资源的理由。
在这个趋势下,相信中国还会出现更多千万级人口的大都市,这些新生的城市人口,多数是从小地方来的新移民,这是城市扩张包括房地产怪异发展所带来的结果,他们也许部分解决了生存问题,但一定都还在摸索着大城市的生活规则。
我想说的是,尽管城市化的力量在中国很巨大,但其实有一个无奈而悲哀的前提:中国仍处于一个寻找和建立现代城市精神的过程。随着城市越来越大,大多数人在生存压力下还不会有时间去思考:当高楼大厦都建完了,我们的城市还缺什么?我们对城市的理解是怎样的?包括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所表达的涵义是什么……进一步讲,中国的城市精神寻找和建立过程其实是被动与迷惘的,是基于城市高速发展对传统生活方式无情冲击的事实,是基于城乡差异更大化的后果,是基于真实与虚拟混杂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努力适应,是基于互联网让世界变平的趋势,也是基于信息技术对人类沟通行为的革命性影响。
另外一个重要的情况是,城市人口的主体,绝大部分都已经是互联网世代一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诞生而成长的这一代人已经成为社会主流。他们恰恰与中国急剧的城市化是共生的一代。
他们会改变些什么?或者,他们会带来什么?
集众人之力,让众人喜欢
近十几年来,中国的急剧城市化与互联网浪潮合作的第一个成就或许是:城市人际关系的创新与重组。
由于房地产的发展,城市的人际关系已然被重新组合。由过去的历史原因自发形成的街道邻里关系,转变成现在通过商业购买而聚居在地产公司重新创造的社区关系。互联网更是将每个人的每个行为模式都细分成为各种沟通的可能性,为其建立起不同的社区,在网络社区里,人们戴着面具展示更真实或完全的自己。
城市人际关系的创新在于,现在还可以从“社区”的角度来重新了解一个人(或者是一个网络用户)。“社区”归属将成为互联网世代最重要的身份标签,无论是网络社区,还是真实社区。家住哪里?注册了哪些Web2.0网站?用什么邮箱及即时通讯工具……都有可能分析出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或用户)。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即使已经在真实社区里共同生活,互联网世代也会优先选择通过网络社区来认识新的“邻居”。当然,这并不表示互联网世代社交淡漠,而仅仅只是一种技术性习惯而已。
另一个悲哀的事实则是,如果从人气和停留时间宋衡量的话,真实社区的繁荣其实远远不如网络社区。甚至从人性的角度来比较,真实社区也可能比不过网络社区。
最后一个事实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社区与真实社区出现了互相走向对方的趋势,两种社区、两个世界互相交叉,以网络身份交流和分享创意梦想,并付诸行动;或通过网络工具实现全球范围的线上与线下的互动——这或许才是真正的城市人际关系的创新与重组。
2009年4月,武汉一个网名叫猫糊糊的人在豆辦网上贴了一个题目为“我就是想开一家书店”的帖子,结果她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招募到13个志同道合的股东,有未毕业的学生,也有美术老师和公司白领,入股份额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一家符合众人梦想的、投资几十万的名叫“德芭与彩虹”的书店就这样开业了,有的股东自己也是店员,最初的店员和顾客都通过网络来召集、凝聚。
在网络社区里号召,然后在真实世界里落实的商业合作,这个书店绝对不是第一家,更不是最后一家。这个过程,我们现在觉得习以为常。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与陌生人一起合作做生意,大家希望得到的仅仅是商业回报吗?
2009年8月,还是豆辦网,出现了一个不为人注意的“我们自己建小镇住”的小组活动,发起人范婷希望通过网络邀请更多的朋友来一起共建某处依山傍水的地方。这是一个真实的地方,在北京市的海淀区有一个果园加两个院子,总共2亩地,20多间房,抬头可见山。在活动宣言里,范婷(据说这并不是她的真实姓名)这样说道:“小镇不是一个单独的院子或几个院子,而是一种理念和相关的机制,强调的是自然、环保、友好、互助和文艺。”请注意,其中“小镇是一种理念和相关的机制”的表述,其实涉及到互联网世代的行动价值观,即,一定要有行动规则。
整个事情的起始其实很简单,就是想与大城市保持距离,合众人之力,为众人自己创造一个理想社区。这或许也是一个反抗急剧城市化、向往乡村的社区实验。半年后的2010年3月,“建小镇”活动真的成为了热门话题,被诸多媒体追踪报道。已经有几千人成为了真实的“镇民”,其间发生的讨论与执行,网站都全程公开。
在我看来,“建小镇”更像是一次末设定结束时间的“快闪”活动。“快闪”的游戏规則是,通过网络发起一个看似自发、实则配合一致的集体行为。所有参与建小镇活动的人都要永远地履行一个共建全新小镇社区的任务,而这可能是一个光荣、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009年4月,我在豆辦网上建设了荒岛图书馆,这是一个在真实社区里的公益项目。荒岛图书馆首先是一个完全共享的图书馆,每个人都可以是它的主人。我希望它未来能成为真实社区里的Key Station,也就 是具有生活气息和文化气息的一个中转站。在中国商品房社区里太缺少这样的地方了,以至于社区里的居民都不习惯在公共场所交流思想和情感。荒岛图书馆通过集合社区居民的图书,提供自由免费的阅读空间,通过一些约定的规则来使之自发运作。目前已幸运地得到了来自香港的新世界中国地产的全力支持,2010年将于全国10个城市内的社区开展,每间图书馆都由志愿者来自发管理。
荒岛图书馆将通过互联网进行全程管理,招募图书、招募志愿者、管理图书、社区之间的联动、举办活动,都是借助网络来发布和凝聚。如果没有互联网,难以想象能够出现如此事物。而共享概念的提出,更是吸引了更多的志同道台者的加入。
图书馆的存在意义不只是提供阅读空间,最重要的是与周围产生关联,努力成为社区所需要的一分子,让自身具有社会性。简单地讲,图书馆里志愿者的微笑、打扫、给别人的帮助,都是对社区有影响的,如何使这个2.0的公益图书馆得到可持续发展,我们依然在探索之中。不过有一条规則一定是:集众人之力,让众人喜欢。
共享者行动规则
正如前面“建小镇”的例子,建小镇不仅只是建筑工程,还应该是一种理念和相关的机制;在荒岛图书馆,也同样有许多阐述价值观的活动规则;而“德芭与彩虹书店”也有一些特殊的经营风格……在网络社区里,或者说在互联网世代里,是否有理念和机制,或者说,整个事情的活动规則是否开放、合理以及有吸引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活动规则不是法律条文。也不是江湖规矩,而是一种共识、一种气质、一种精神,也许还是一群热情的人利用网络找到了互相结识的方法论。
以下是我根据PKN、MaD、TED、HUB、中文网志年会等活动的组织规则整理而成的“共享者行动规則”,共享给大家:
1 你可以是任何职业身份,但必须拥有帮助别人的初衷和热情。
2 提供一个跨界的话题,让其他领域的人也能听懂你的创想。
3 与别人共享的应该是你最新鲜的创意。
4 尊重每个共享者,用限定的时间,完成你的主题。
5 不要用惯常使用的玩意忽悠听众。
6 专注共享,忘掉商机。
7 设置一个可持续下去的共享活动机制,直到它形成新的文化。
8 所有的流程用最节省的成本,努力做到免费。
9 非营利的。
10 共同创造随意、愉悅、自由、轻松的交流环境。
11 开放式的,让每个人都容易找到参与的门径,
12 要明白表达能力对于“共享”非常重要。表达方式也是可以创新的。
13 提倡并以真实空间里的真实共享为荣。
14 公平交流的游戏规则。
15 持续的激情是每个共享者不可缺少的特质。
16,群体参与,分工协作,
17 互联网的组织方法和散播效应。
18 相比团体,更乐意接受独立个人的加入。
19 草根传播,每个人都可以是媒体。
20 一个好的“共享”展示就是展示你所热爱的东西。
21 要确信每个人都可以有力量。
22 每一季起码要参加一次共享活动。
23 共享,并逐步地改善这个世界。
24 你必须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25 你可以带走新知识、意念、灵感,新的人文精神和新的朋友。
26 共享与创新,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7 由年轻人发起的任何共享活动更显弥足珍贵。
28 不能只做听者。只有发生了互动才是真正的共享。
29 制订并遵守规則,维持共享的秩序。
30 每个共享者都可以在认真思考前提下(例如参加3次活动以后)提交新的规则。
共享改变城市,改变世界
与城市化共生的互联网世代,最核心的活动精神就是分享,我更愿意用“共享”这个词。
曾经是中国最早的博客作者之一的毛向辉、在他的文章《分享主义:一场思维革命》里这样定义过互联网世代的这种特质:“分享主义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尝试的精神实践,是一种将庞大、分隔的世界转化为展现出超级智慧的社会化大脑(Social Brain,又称“群智”)的社会心理态度。”
他认为:“社会性媒体使得民众的交流日益频繁和自由,由此产生的Web2.0内容积累也呈现爆发增长的趋势。而这种创造性爆发的原动力,非常值得进一步研究。是什么激励人们加入到这场洪流中来?他们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未来?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分享者会前所未有地逐步积累起来自社区的尊重和大量的社会资本。而社会性媒体的关键驱动力和Web2.0的核心精神就是被称为‘分享主义’的新思维方式,分享主义是一种个人价值的重新定位,我们从用户生成内容(UGC)的现象中可以看到分享主义。同时,这也是创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的宗旨,是面向未来的文化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在互联网分享精神下,迅速出现了一些全部由网民组织参与的、影响巨大的真实活动。如TED,一个多元思想展示和对话的开放平台,甚至可以听到比尔,盖茨、霍金、克林顿等精英的演讲;如中文网志年会,由一群热衷于分享、积极尝试各类网络工具的活跃博客,从虛拟的网络时空走出来,以志愿者团队的形式,每年选择一个不同的城市组织一场聚会,被形容为“永远在线的开放会议之旅”,这个活动正是毛向辉参与发起的;还有PKN,目前已经有全球近300个城市加入的20imagesX20seconds的分享与交流的活动……还有更多大小规模的类似活动,通过网络发起聚集,每个活动都一定提出各自创意的活动规则,这些规则累加起来,改善了世界。
在这里,“共享”(也是“分享”)不仅是一种活动精神,不是抽象的,也不是物质的。不是中国式的对苦难或幸福的道义承诺,而是一种行动准则。或者说,是一个默认的程序,是一个在线的、无国界的、可自由添加或下载的、集体开发的、不断更新的、在真实场所里运用的讨论工具;或是一种新型的人与人交往的制度……总之,你可以尽情地去思考什么是“共享”,只是千万不要只把它当作是一个动词。
急剧城市化的中国,在互联网世代走上前台之后,会发生些什么?
正如毛向辉预言的,“分享主义将成为下一股全球性超级力量的政治原则,它不是某个国家,而是由社会化软件构成的新型人类网络。”
我希望这句话能成为真实。
不知道别的国家怎样,在中国,对于正当年的这一代人来说,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力量有两个,一个是“城市化”,一个则是“互联网”。在这十几年来,恰是这两种力量无时不在左右着这一代人的绝大部分生活理想以及生活方式,他们的快乐与苦闷,归根到底,多半因此而起。
正在中国进行着的急剧的城市化进程,无形之中使得社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主要倾斜于城市,而且越是大城市所获得的资源就越多。其造成的不平衡之影响其实是巨大的,也许我们都没有察觉到,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或可说明。在近几年熱播的几部反映近代商业家族兴衰的电视剧里,诸如大宅院这种事物及相应文化就可以同样出现在城市和乡村,而且在两个地方的差别也并不大。这是否可以说明,在以前的中国,城乡的联系还是密切的,两边的发展是同步的,社会精英和资源是双向流动的。
然而仅仅才过二三十年的时间,身居大城市的人对乡村的感觉已经越来越隔膜,而缺乏资源的乡村发展也是明显缓慢。急剧城市化所带来的严重结果就是城乡差异更大,城市文明逐渐在侵占乡村文明空间。
急剧城市化给城市带来的是众多移民,规模建设,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沟通方式,新的人际关系……需要提醒的却是,虽然中国是泱泱大国,有过辉煌的几千年文化,但从现在的舆论感觉,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普通人的心理层面,这个大国的城市化进程却好像才开始不久,远落后于别国,因此显得迫切需要提高速度。
这个听起来似乎是奇怪的逻辑,却可能是当前主流的社会集体认识:我们过去的城市都还不是真正的“城市”,还需要有一个“城市化”的辞旧升级。“城市化”于是又成为重新分配资源的理由。
在这个趋势下,相信中国还会出现更多千万级人口的大都市,这些新生的城市人口,多数是从小地方来的新移民,这是城市扩张包括房地产怪异发展所带来的结果,他们也许部分解决了生存问题,但一定都还在摸索着大城市的生活规则。
我想说的是,尽管城市化的力量在中国很巨大,但其实有一个无奈而悲哀的前提:中国仍处于一个寻找和建立现代城市精神的过程。随着城市越来越大,大多数人在生存压力下还不会有时间去思考:当高楼大厦都建完了,我们的城市还缺什么?我们对城市的理解是怎样的?包括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所表达的涵义是什么……进一步讲,中国的城市精神寻找和建立过程其实是被动与迷惘的,是基于城市高速发展对传统生活方式无情冲击的事实,是基于城乡差异更大化的后果,是基于真实与虚拟混杂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努力适应,是基于互联网让世界变平的趋势,也是基于信息技术对人类沟通行为的革命性影响。
另外一个重要的情况是,城市人口的主体,绝大部分都已经是互联网世代一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诞生而成长的这一代人已经成为社会主流。他们恰恰与中国急剧的城市化是共生的一代。
他们会改变些什么?或者,他们会带来什么?
集众人之力,让众人喜欢
近十几年来,中国的急剧城市化与互联网浪潮合作的第一个成就或许是:城市人际关系的创新与重组。
由于房地产的发展,城市的人际关系已然被重新组合。由过去的历史原因自发形成的街道邻里关系,转变成现在通过商业购买而聚居在地产公司重新创造的社区关系。互联网更是将每个人的每个行为模式都细分成为各种沟通的可能性,为其建立起不同的社区,在网络社区里,人们戴着面具展示更真实或完全的自己。
城市人际关系的创新在于,现在还可以从“社区”的角度来重新了解一个人(或者是一个网络用户)。“社区”归属将成为互联网世代最重要的身份标签,无论是网络社区,还是真实社区。家住哪里?注册了哪些Web2.0网站?用什么邮箱及即时通讯工具……都有可能分析出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或用户)。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即使已经在真实社区里共同生活,互联网世代也会优先选择通过网络社区来认识新的“邻居”。当然,这并不表示互联网世代社交淡漠,而仅仅只是一种技术性习惯而已。
另一个悲哀的事实则是,如果从人气和停留时间宋衡量的话,真实社区的繁荣其实远远不如网络社区。甚至从人性的角度来比较,真实社区也可能比不过网络社区。
最后一个事实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社区与真实社区出现了互相走向对方的趋势,两种社区、两个世界互相交叉,以网络身份交流和分享创意梦想,并付诸行动;或通过网络工具实现全球范围的线上与线下的互动——这或许才是真正的城市人际关系的创新与重组。
2009年4月,武汉一个网名叫猫糊糊的人在豆辦网上贴了一个题目为“我就是想开一家书店”的帖子,结果她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招募到13个志同道合的股东,有未毕业的学生,也有美术老师和公司白领,入股份额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一家符合众人梦想的、投资几十万的名叫“德芭与彩虹”的书店就这样开业了,有的股东自己也是店员,最初的店员和顾客都通过网络来召集、凝聚。
在网络社区里号召,然后在真实世界里落实的商业合作,这个书店绝对不是第一家,更不是最后一家。这个过程,我们现在觉得习以为常。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与陌生人一起合作做生意,大家希望得到的仅仅是商业回报吗?
2009年8月,还是豆辦网,出现了一个不为人注意的“我们自己建小镇住”的小组活动,发起人范婷希望通过网络邀请更多的朋友来一起共建某处依山傍水的地方。这是一个真实的地方,在北京市的海淀区有一个果园加两个院子,总共2亩地,20多间房,抬头可见山。在活动宣言里,范婷(据说这并不是她的真实姓名)这样说道:“小镇不是一个单独的院子或几个院子,而是一种理念和相关的机制,强调的是自然、环保、友好、互助和文艺。”请注意,其中“小镇是一种理念和相关的机制”的表述,其实涉及到互联网世代的行动价值观,即,一定要有行动规则。
整个事情的起始其实很简单,就是想与大城市保持距离,合众人之力,为众人自己创造一个理想社区。这或许也是一个反抗急剧城市化、向往乡村的社区实验。半年后的2010年3月,“建小镇”活动真的成为了热门话题,被诸多媒体追踪报道。已经有几千人成为了真实的“镇民”,其间发生的讨论与执行,网站都全程公开。
在我看来,“建小镇”更像是一次末设定结束时间的“快闪”活动。“快闪”的游戏规則是,通过网络发起一个看似自发、实则配合一致的集体行为。所有参与建小镇活动的人都要永远地履行一个共建全新小镇社区的任务,而这可能是一个光荣、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009年4月,我在豆辦网上建设了荒岛图书馆,这是一个在真实社区里的公益项目。荒岛图书馆首先是一个完全共享的图书馆,每个人都可以是它的主人。我希望它未来能成为真实社区里的Key Station,也就 是具有生活气息和文化气息的一个中转站。在中国商品房社区里太缺少这样的地方了,以至于社区里的居民都不习惯在公共场所交流思想和情感。荒岛图书馆通过集合社区居民的图书,提供自由免费的阅读空间,通过一些约定的规则来使之自发运作。目前已幸运地得到了来自香港的新世界中国地产的全力支持,2010年将于全国10个城市内的社区开展,每间图书馆都由志愿者来自发管理。
荒岛图书馆将通过互联网进行全程管理,招募图书、招募志愿者、管理图书、社区之间的联动、举办活动,都是借助网络来发布和凝聚。如果没有互联网,难以想象能够出现如此事物。而共享概念的提出,更是吸引了更多的志同道台者的加入。
图书馆的存在意义不只是提供阅读空间,最重要的是与周围产生关联,努力成为社区所需要的一分子,让自身具有社会性。简单地讲,图书馆里志愿者的微笑、打扫、给别人的帮助,都是对社区有影响的,如何使这个2.0的公益图书馆得到可持续发展,我们依然在探索之中。不过有一条规則一定是:集众人之力,让众人喜欢。
共享者行动规则
正如前面“建小镇”的例子,建小镇不仅只是建筑工程,还应该是一种理念和相关的机制;在荒岛图书馆,也同样有许多阐述价值观的活动规则;而“德芭与彩虹书店”也有一些特殊的经营风格……在网络社区里,或者说在互联网世代里,是否有理念和机制,或者说,整个事情的活动规則是否开放、合理以及有吸引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活动规则不是法律条文。也不是江湖规矩,而是一种共识、一种气质、一种精神,也许还是一群热情的人利用网络找到了互相结识的方法论。
以下是我根据PKN、MaD、TED、HUB、中文网志年会等活动的组织规则整理而成的“共享者行动规則”,共享给大家:
1 你可以是任何职业身份,但必须拥有帮助别人的初衷和热情。
2 提供一个跨界的话题,让其他领域的人也能听懂你的创想。
3 与别人共享的应该是你最新鲜的创意。
4 尊重每个共享者,用限定的时间,完成你的主题。
5 不要用惯常使用的玩意忽悠听众。
6 专注共享,忘掉商机。
7 设置一个可持续下去的共享活动机制,直到它形成新的文化。
8 所有的流程用最节省的成本,努力做到免费。
9 非营利的。
10 共同创造随意、愉悅、自由、轻松的交流环境。
11 开放式的,让每个人都容易找到参与的门径,
12 要明白表达能力对于“共享”非常重要。表达方式也是可以创新的。
13 提倡并以真实空间里的真实共享为荣。
14 公平交流的游戏规则。
15 持续的激情是每个共享者不可缺少的特质。
16,群体参与,分工协作,
17 互联网的组织方法和散播效应。
18 相比团体,更乐意接受独立个人的加入。
19 草根传播,每个人都可以是媒体。
20 一个好的“共享”展示就是展示你所热爱的东西。
21 要确信每个人都可以有力量。
22 每一季起码要参加一次共享活动。
23 共享,并逐步地改善这个世界。
24 你必须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25 你可以带走新知识、意念、灵感,新的人文精神和新的朋友。
26 共享与创新,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7 由年轻人发起的任何共享活动更显弥足珍贵。
28 不能只做听者。只有发生了互动才是真正的共享。
29 制订并遵守规則,维持共享的秩序。
30 每个共享者都可以在认真思考前提下(例如参加3次活动以后)提交新的规则。
共享改变城市,改变世界
与城市化共生的互联网世代,最核心的活动精神就是分享,我更愿意用“共享”这个词。
曾经是中国最早的博客作者之一的毛向辉、在他的文章《分享主义:一场思维革命》里这样定义过互联网世代的这种特质:“分享主义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尝试的精神实践,是一种将庞大、分隔的世界转化为展现出超级智慧的社会化大脑(Social Brain,又称“群智”)的社会心理态度。”
他认为:“社会性媒体使得民众的交流日益频繁和自由,由此产生的Web2.0内容积累也呈现爆发增长的趋势。而这种创造性爆发的原动力,非常值得进一步研究。是什么激励人们加入到这场洪流中来?他们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未来?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分享者会前所未有地逐步积累起来自社区的尊重和大量的社会资本。而社会性媒体的关键驱动力和Web2.0的核心精神就是被称为‘分享主义’的新思维方式,分享主义是一种个人价值的重新定位,我们从用户生成内容(UGC)的现象中可以看到分享主义。同时,这也是创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的宗旨,是面向未来的文化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在互联网分享精神下,迅速出现了一些全部由网民组织参与的、影响巨大的真实活动。如TED,一个多元思想展示和对话的开放平台,甚至可以听到比尔,盖茨、霍金、克林顿等精英的演讲;如中文网志年会,由一群热衷于分享、积极尝试各类网络工具的活跃博客,从虛拟的网络时空走出来,以志愿者团队的形式,每年选择一个不同的城市组织一场聚会,被形容为“永远在线的开放会议之旅”,这个活动正是毛向辉参与发起的;还有PKN,目前已经有全球近300个城市加入的20imagesX20seconds的分享与交流的活动……还有更多大小规模的类似活动,通过网络发起聚集,每个活动都一定提出各自创意的活动规则,这些规则累加起来,改善了世界。
在这里,“共享”(也是“分享”)不仅是一种活动精神,不是抽象的,也不是物质的。不是中国式的对苦难或幸福的道义承诺,而是一种行动准则。或者说,是一个默认的程序,是一个在线的、无国界的、可自由添加或下载的、集体开发的、不断更新的、在真实场所里运用的讨论工具;或是一种新型的人与人交往的制度……总之,你可以尽情地去思考什么是“共享”,只是千万不要只把它当作是一个动词。
急剧城市化的中国,在互联网世代走上前台之后,会发生些什么?
正如毛向辉预言的,“分享主义将成为下一股全球性超级力量的政治原则,它不是某个国家,而是由社会化软件构成的新型人类网络。”
我希望这句话能成为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