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剧忠诚的老战士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00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荆蓝同志不幸骤然离世,歌剧界很多老朋友为民族歌剧事业又失去一位忠诚的老战士深感痛惜。
  我与荆蓝相识较晚,大约在“文革”后期的1974年前后。那时,中直两个歌剧院合并为中国歌剧团(荆蓝作为延安“鲁艺”的老同志,是领导小组的成员之一),团里奉命创作两部新作:一部是草原知青题材的,一部是学大寨题材的。我与荆蓝分在草原题材的那一组,为此大家还一起下生活体验,先后去了呼和浩特与呼伦贝尔大草原。这是我与荆蓝结识的开始。
  当时各忙各的,她是领导(似乎还兼着领队),我是编剧之一,彼此并没有很多接觸,更谈不上深交。印象中荆蓝为人随和,没有架子,也没什么城府,是个直言直语的人。记得她讲起话来还有个习惯动作:两手的手指头按着胸前的几个纽扣。别人暗中窃笑,她浑然不觉,继续说她的话、按她的扣子……正因为她为人随和,又张罗些事,像个“大嫂”样子,组里有人称呼她为“荆大嫂”,我也就跟着叫,这一叫竟几十年改不了口。她也亲切地叫我“小黄”,一直就叫到了现在。
  折腾了好几个月,那部有关草原知青的歌剧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最后没有弄成,但我和荆大嫂却彼此相识并建立了友谊。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这期间中直两个歌剧院早就又分开了。我和她不在一个剧院,住得又远,彼此往来很少。大约2001年左右,我退休前,忽然意外地接到她的一个电话,邀请我参加《中国歌剧史》编委会。我起初毫无思想准备,一口就回绝了。她说,原有的编委有的去世了,有的退出了,剩下的也老的老、病的病,她希望我能参加,并说聘书已发给了剧院。见她言语恳切,我心也软下来,最后答应参加可以,但“动口不动手”,因我实在没想过要写这个,平时看戏连节目单都没保存,但我会帮她推荐些其他的合适人选。
  后来我推荐了几位歌剧前辈参与其事:海政的胡士平(《红珊瑚》作曲之一)、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舒铁民(《红云崖》作曲)、邱玉璞(老演员、《花木兰》编剧),荆大嫂均欣然同意。这几位前辈从撰稿、修改到出版,为《中国歌剧史》作了很大的贡献(该书上编由荆蓝和舒铁民合作撰写;中编由胡士平独立完成;下编由我和刘诗嵘、邱玉璞、周稽合作而成。)
  整部《中国歌剧史》的编撰工作,前后历经15年之久。工作大约分为两个阶段:前五年是策划、搜集史料及撰写大纲;后十年是撰稿、讨论、修改、出版。我们几位只是参与后一阶段的工作。之前的五年,在田川和荆蓝的主持下,原先的编委们已经进行了大量艰苦细致的资料搜集工作。没有他们前五年打下的基础,后十年的工作便无从谈起。而前后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没有荆蓝坚持不懈的努力,这部歌剧史的问世也是不可能的。她既统筹全局又群策群力,虽举步维艰却不离不弃,坚持原则又能虚心听取意见,终于使《中国歌剧史》(上、下卷)得以顺利出版,完成了歌剧界的一件大事,也了却了她继主编《中国歌剧故事集》和《中国歌剧艺术文集》(一集)(主编田川,荆蓝任副主编)之后的又一桩心愿。
  我已记不清这十来年中,前前后后开了多少次会,征求了多少回意见,甚至是吵了多少次架了。在整个编写过程中,我觉得荆蓝同志身上有许多很可贵、令人怀念的好品质与好作风。在我的记忆里,印象较深的几件事,足以从某些侧面反映她的为人。
  她是个虚心的人。一开始她把她与老编委们初拟的大纲给我看。记得原大纲分为四章,每章分小节。我看后对她说:“写史篇章结构最为要紧,这个大纲的分法还不太理想。我建议分上、中、下三编,可囊括建国前、建国后与改革开放后三大块,每大块再分章节,这样可以扩展一点,眉目也会更清晰些,原有大纲里的东西稍加调整都可以纳入这个大框架里。”她听了觉得有些道理,经编委会讨论确定下来,便分头写提纲。后又经讨论修改,并征求张庚、贺敬之、田川等一些老前辈的意见,新的提纲按编、章、节划分,并最终确定了下来。
  我还记得接近出版前的最后一次修改后,稿子都打印出来了,荆蓝希望我帮着将她写的那部分过一下,提点意见,凡需要改的尽可以改。她说她是演员出身,文字水平不高。说实话,作为一位老演员,能写出这样有条理的文字已是难能可贵的了。她写的那一部分以史料丰富详实取胜,同时观点也是明确的:坚定不移地赞颂与弘扬以《白毛女》为代表的革命新歌剧的巨大成就与优秀传统。我看后没有什么大的意见,大概只提了一条:有的句式较长,有欧化的感觉(后来我才知道她最早也是一位出色的俄文翻译)。为不负她的嘱托,凡文字甚至标点上我发现有不够妥帖之处,我都一一用红笔标出或直接修改了。
  她是个有度量的人。一部歌剧史,多少剧目;一个编委会,各有见解。观点不同、意见相左,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吵得不亦乐乎,都是正常的事,不足为怪。作为主编,她又是一位说话不会拐弯的人,经常是争论的中心人物。不仅别人与她吵,我也同她吵过,甚至对她发了脾气。记得我与她争得最厉害的一次,是关于我写的“文革十年”那一章该不该删的问题。我坚决不同意删减并力陈不同意的理由,说写到20世纪末的《中国歌剧史》仅写了80年的历史,而“文革”就占了10年之多。这是歌剧断层的10年,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如删去了,“文革”前后的很多歌剧发展脉络都看不清楚了。再说这又是一份很难得的史料,是我根据对诸多歌剧前辈多次电话采访所提供的材料好不容易才写成的,如因某种怕惹麻烦的理由轻易删掉了岂不可惜?但荆蓝不为所动,说如不同意删,那只好上报中宣部请专家审稿,这一来只怕出版就不知何时了。这一招厉害,大家都沉默了。记得刘诗嵘同志劝我:“老黄,算了,别坚持了。”为了不耽误出版,我只好妥协。但我当时对荆蓝很生气,说她“糊涂”。其实,她从一开始就不赞成写“文革”,主张“一笔带过”。她考虑的是政治影响。
  应该说,“荆大嫂”对我的“不敬”是相当宽容的,这也是我说她较为大度的缘故。此事过后,我不快了好久。记得校样出来后,我连我负责的“下编”那部分都懒得再看一遍。她反而心平气和地劝我还是看一下,免得印出来有错想改也改不了。后她见我不动,便亲自帮我校看了一遍。相比起她的大度与责任心,我倒显得有点意气用事与不负责任了。
  她也是艰苦朴素惯了的。作为一位延安来的老同志,她没有忘本,一直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她主持的歌剧史编写完全是民间性质,没有资金来源,启动经费只是郭兰英同志赞助的3万元。这点钱在搜集资料的头五年里,仅旅差费一项,大概也花得差不多了。她把剩余的那点经费交给剧院老干处代管,每次开会,除了报销必要的车马费之外,再也无力请大家出去吃饭了。好在她请到中央歌剧院帮忙,不仅提供了开会场所,还提供了盒饭。对此,荆蓝感激不尽。她为了慰劳大家的辛苦,一开始先是在自己家里请吃了顿饺子,后来又在一家娃哈哈饭店里请吃了一餐比较高级的饭菜(连同家人给她的几张优惠券,大概花了800多元)。
  我虽然也知道她的难处、她的廉洁,知道她不愿用公款吃喝,但有时也忍不住了。记得有一年快过春节了,她召集大家来开会,会后仍旧是吃盒饭。我说:“荆大嫂,您讲艰苦朴素,但也未免太不通人情世故了。过年了,还是吃盒饭!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我还开玩笑地说,杨白劳再穷,过年还能吃顿饺子呢。我提议今天到外头吃炒菜去,大家齐声赞成。荆大嫂很为难,说盒饭都订好了,不吃岂不是浪费了?我说您不用担心,大家分了带回家。结果几个老朋友一起在剧院外租的一家湘味餐厅里吃了一顿便饭,连带饮料啤酒,花了不到300元。我是“始作俑者”,这一顿自是我请。此后大家自然而然地便是轮流做东,其中胡士平最为积极,抢着买单,一连请了好几次。
  当时荆大嫂对我这提议和做法并不以为然,但也没有阻拦。我知道,她的潜意识里根深蒂固的是:工作餐有盒饭就不错了。这也是她的可敬处,不愧是从延安来的、开国一代的“红小鬼”,一直保持一种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本色。
  像她这样的人,世上本来就不多,今后只怕就越来越少了。正因为如此,荆蓝同志的骤然离世,使熟知她的朋友们深为痛惜与怀念。告别仪式上,我以歌剧史编委会与两三朋友的名义拟了两副挽联,为这位可亲可敬的延安老战士、民族歌剧忠诚的捍卫者送行——一副是:
  “三八式老延安惜友遽然离去;十五年歌剧史愿君含笑归天”。另一副是:
  “夫逝子亡舍悲抱病写歌史;立言立德矢志不移感世人”。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舞台多媒体作为时下流行的舞台视觉呈现方式,对戏剧演出的形式、观演关系、视觉呈现都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本文将从三种较为主流的戏剧语汇出发,探讨多媒体带来的新的可能与尝试。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舞台设计、戏剧  在当今艺术界纷纷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创作时,剧场艺术、舞台艺术自然也参与其中。多媒体艺术以其绚丽的视觉效果、灵活的适配度、低廉的成本,成为戏剧舞台设计中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一种手段。近年
期刊
金秋的申城正值上海第十九届国际艺术节,维也纳爱乐、柏林爱乐、德国女高音戴安娜·达姆劳(Diana Damrau)、男高音乔纳斯·考夫曼(Jonas Kaufmann)等德奥古典音乐名团、巨星们相继访沪,为上海乐迷们奉上一场场目不暇接的饕餮音乐盛宴。  考夫曼此次上海之行显示出满满的“诚意”,诚意主要体现在曲目的设置安排上,真可谓是“量”与“质”兼备。距11月18日开演前的三天,考夫曼在北京国家大剧
期刊
从什么时候起,德国人约翰·拉贝走入了我们的视野?  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拉贝日记》,是这部长期尘封且具重要价值的珍贵文献首次面世,從此中国人记住了他的名字和事迹。2017年12月13日-15日,唐建平作曲、周可编剧(游日韦之作词)、伊莱嘉·莫辛斯基导演的原创歌剧《拉贝日记》世界首演,为南京大屠杀80周年公祭活动,献上一份非同凡响的纪念礼品。  夜幕下的江苏大剧院格外美丽
期刊
三幕轻歌剧  克拉里  (1823年首演剧本)  编剧:约翰·霍华德·佩恩  作曲:亨利·R.毕肖普  首演地点: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  第二幕  第一场  【伯爵豪宅中的一个套房。威斯比娜朝着克拉里走来,克拉里头发凌乱,脸色苍白。  克拉里:谢谢!谢谢!千万个谢谢。真抱歉,给你们添了麻烦,如今一切都已经过去,没事了。  威斯比娜:小姐,伯爵来了,伯爵来了!  【伯爵上场。克拉里情绪激动,跌跌
期刊
尽管莱翁卡瓦洛的《丑角》是受到了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演出成功的鼓舞而完成的,但是这两部歌剧在整个歌剧史上常常被看成是一对“双生子”,二者都是在意大利小说家维尔加真实主义创作的影响下而催生的作品——《丑角》的取材就是来自作曲家作为法官的父亲所亲自审理的一桩案件,《乡村骑士》则是来自维尔加的同名短篇小说。由于这两部歌剧相对篇幅都不长,故经常同时演出。  2017年4月8日晚,在西方复活节即将到来之际
期刊
虽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但绝对是本年度一场十分重要的演出——这就是刚刚在上交音乐厅上演的蒙特威尔第歌剧《奥菲欧》。  我们一般都知道,意大利歌剧大师威尔第,但对他的伟大前辈、意大利巴洛克音乐的代表蒙特威尔第,可能熟知者不多,殊不知这是意大利歌剧极为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于1607年创作的《奥菲欧》,标志着“由音乐构成的戏剧”这一近代歌剧理念的脱颖而出。《奥菲欧》无疑是意大利歌剧真正的开山之作,从此,
期刊
1946年10月9日的夜晚,风云密布。一个来自斯科纳的女孩从旧城区出发前往斯德哥尔摩皇家歌剧院,她将作为职业歌手进行首场演出。5天前,在马尔默的一场音乐会上,她被告知要在韦伯的《自由射手》中饰演阿加特(Agathe)。原先饰演这个角色的歌手正在休假,导演到很晚才意识到其他人都没有唱过这个角色,于是这一角色的人选落在了这位年轻歌手身上。当时,她还没有与歌剧院签约。  这几天过得非常紧张,临时救场的年
期刊
2017年岁末,古典歌坛痛失德米特里·亚历山大洛维奇·赫瓦罗斯托夫斯基。这位事业正如日中天的歌剧表演艺术家、世界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用顽强的毅力和达观的心态抗击病魔两年半后,最终还是被脑癌夺去了鲜活的生命,享年仅55岁。  银发飘逸、身材健硕的赫瓦罗斯托夫斯基素有“西伯利亚之虎”的美称,其舞台形象透着凛然之气和王者之风,歌声中似乎永远燃烧着不灭的火焰。孰料天妒英才,斯人英年早逝,携美音驾鹤而去,徒
期刊
意大利作曲家多尼采蒂歌剧《拉美莫尔的露契亚》,自1835年9月26日在那不勒斯的圣·卡洛剧院首演以来,己当之无愧地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经典作品之一。国家大剧院与马林斯基剧院联合制作的最新版本,2017年4月9日-12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登台亮相。四场演出并未因临时更换指挥而有所“降温冷却”,相反是愈演愈热几近沸点。四场演出大获成功,国内音乐界与文化界的热议激赏高度评价大大超乎预期。在纪念多尼采蒂22
期刊
本季的大都会歌剧《玫瑰骑士》(DerRosenkavalier)是弗莱明(Ren~Fleming)最后一次出演传统歌剧,这是业界早已知晓的事。但是她在演出前接受的两次采访中,对关于自身未来发展的回答相互矛盾,又引发了不少争议。其实两家媒体的报道内容并没有不一致,只是强调的点不同。可以确定的是,弗莱明并没有打算完全退出舞台,她会继续举办演唱会,明年甚至要重回百老汇,出演音乐剧《天上人间》(Carou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