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一位河南散文作家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06456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今天想谈谈中原作家群中的一个散文写作者,一个长期在基层的散文写作者的突破。他是安阳市林州的唐兴顺,现在是安阳市作协主席。
  1998年,我认识了唐兴顺,当时他在地方上做教育局长,貌不惊人的小个子,经历让我们吃惊,高中毕业,自学成才。《红旗》杂志于1987年停刊,最后一期的最后一篇,是他的文章。在当时,作为一名基层写作者,能在《红旗》杂志发文章,是很了不起的。除此之外,我还在他那儿看到了他发表在《美文》《散文》等杂志的文章。在20年的眺望当中,我目睹了他的散文写作成就。后来他出了好几本散文集,还有长篇小说《陌上花》。他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渐渐得到了文坛大家的关注。2000年,贾平凹给他写过评论。2005年、2006年,李敬泽给他写过评论,后来发表在《文艺报》上。算是巧合,这是与我连续交往,而我又关注他创作过程,同时又目睹了他不断创新和突破自我的过程。
  假如每个写作者都有一个根据地的话,比如莫言有他的高密乡,还有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唐兴顺就是以太行山为文学写作根据地。他几乎所有的散文题材都取源于太行山,太行山的山川草木,人和事务。10年前,他出版散文集《云中木》的时候,请我在腰封上写一行字,我就写了“沈从文的湘西、贾平凹的商州、唐鑫盛的太行”。敬泽主席在2006年给他的《山中人语声》写评论的时候,用了一句话做标题,就是《以太行山为自家院子》。唐兴顺将家乡作为书写源头,与沈从文、贾平凹所不同的是,前两者走出故乡,到更大的世界中去取生活,而唐兴顺还生活在故乡。他可以说是自然之友,他对农事有天然的亲切感。这也是他写作的亲切感。他一直在基层工作,对基层的民风民情有深刻体察,这使得他文章中有人间情怀。他的散文语言洁净、朴素,又有含金量,有一种内敛的意味。这是我对他文本的认识。
  按理说,写到这个程度,应该说小有成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一方天地,但他是不满足的。到了大概10年前,他到北京来跟我交流,说写作遇到了困境,不知道写什么。我当时建议他向太行山的人文历史深处去发掘、向文化艺术深处去开挖。
  随即,他开始“自我变法”。同时,他的写作内容有了变化,开始写山水、土地、风物,后来又写人物。当时我在《十月》做副主编,为他的文章取名为《太行草芥》后发表。再后来,我读他的文章,觉得他有记人叙事的才能,有讲故事的能力,我当时无意中提醒他,我说你还可以写小说。后来又过几年再见面,他果然拿出了长篇小说《陌上花》。我觉得唐兴顺,从他的写作,开始只是小品文式的写作,到后来写记人的散文,到最后开始写小说,他不断突破,同时文化含量也在变化。
  一个基层写作者如何突破自我,我感觉他来自阅读,这使得他突破了地域局限、信息局限,他具有了不同于一般基层写作者的丰富的文学素养和文学知识,我觉得以他的认真执着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他将来的文学成就仍然值得期待。
  一个文学写作者如何或者自我突破,那就是自我革新,以开放的心态去突破自我,接纳一切新鲜的信息。改革开放40年,我恰恰用20年时间,旁观了中原作家群中一位基层写作者唐兴顺追求創新、努力突破的过程。他不仅突破文体创作的现状,而且突破自我的成长,这一点可能会给其他文学写作者启发。
《小说选刊》编辑部主任顾建平
其他文献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评论家吴俊  2008年,我到河南参加了“改革开发30年 名家笔下看河南”大型采风活动,这是十年后再来河南。当时河南给我的印象有两个变化:一个是,我原来印象中河南色彩是灰色、土黄色的,但现在发现是多彩的;第二就是觉得河南是静止的,但现在是流动的。  这是十年前我跟河南的交集。这次来我想谈三点感受:  第一,我们论坛是围绕中原作家群,我们谈到河南,以前有文学豫军,现在有中原作家群
期刊
我们谈到中原作家群的时候,小说更多时候是一个中心。但是在河南的创作背景之下,诗歌其实是不应该被忽略的。因为我们看到马新朝、杜涯这样的诗人,他们在中国诗歌场域里是非常边缘化的写作,或者说是容易被忽略的。比如马新朝,我觉得他的写作,并没有过时。从他最早的诗集,到他获得鲁迅文学奖的长诗《幻河》,包括临去世之前,我们给他编的最后一本诗集《响器》。马新朝的写作,之前写过幻象平原。他让我们看到平原写作与个人之
期刊
作为一个小说家,我偶然想到,站在一个作家的个体上,用我自己来回忆、反观一下文学理论问题,是有意思的。  请允许我把中国文学理论分成三个段落,并找出他们的代表人物。  第一个段落代表人物,周扬、胡风等人,那时候的口号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反映的生活是抗日战争、解放戰争,以及解放以后的生活。  第二个段落代表人物应该是冯牧和雷达,还有谢冕、孙少振、陈思和、孟繁华、李炳银、陈福民等,这
期刊
总后勤部政治部原创作室主任周大新  我认为中原年轻作家应该关注两个创作方向:表现城市生活,想象未来生活。  我们中原作家群曾经在两个领域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一个是对乡村生活的表现,一个是对历史题材领域的表现,这两个领域都出了很多好作品,表现得很好。原因是上世纪20、30、40、50、60,包括70年代作家大部分都是从乡村走出来的,对农民的命运、对乡村社会、对农业生产图景都有了解,所以能够写出很多优秀
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梁鸿  2000年我读博士,报开题报告的时候,想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研究丁玲。在此之前,1999年,首届中原作家论坛在新乡举行,主题是“中原作家的崛起”。我的导师提出,你的眼前有那么多好的小说家,刘震云、阎连科、周大新,为什么不研究呢?  接下来,我花了三年时间去研究河南文学史,从现代时期开始,我觉得我此后的学术研究包括创作,都跟这个节点是有关系的。当时研究河南文学,是以外省文
期刊
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文学选刊》执行主编、《当代》编委徐晨亮  为了今天的发言更集中,我想集中谈40岁以下的河南作家作品。  很多时候,我们希望从80后、90后作家身上看到一些更有新意的、突破性的因素,但是这些新意性的、突破性的因素与传统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我觉得其实很多时候需要细加分析,也许不要特别着急地做出判断。  我谈李清源和南飞雁。  清源于2014、2015年在《当代》发过两个小说,
期刊
河南大学教授、大理大学特聘教授耿占春  虽然我们在观念意识上还是提倡突破,但如果单就写作方式来说还是不够的。当然我们特别喜欢记录性的写作,但是这跟现实不一样,这种记录性写作更像人类学调查、社会学报告,带有很强的社会学或者人类学色彩。这已经跟传统文学的那种虚构现实主义模式不一样了。有时一种真实的记录比现实主义还要现实,它会带来新的突破。李洱的《应吾兄》,有文体上的革新,肯定算是突破。张鲜明的《寐语》
期刊
中原作家群是当代文学重要的研究对象,可以说为当代文学批评提供了重要的资源。这些年来我们这些评论刊物收到许多有关河南作家、中原作家、文学豫军的文章,有时候真是幸福的烦恼了。我们刊物也在不定期做一些事情,我们说河南或者中原作家群,或者文学豫军是现象级的,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侧面,就是对于文学豫军的研究持续走热。这样说吧,文学豫军几乎可以撑起一本评论刊物,几乎可以成为一门学科,当代文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我觉得
期刊
我是生长在河南本土的,现在北京的小说作家。我说一说我的感悟。  第一点,讲讲叙事技巧,纯粹小说写作中的各个环节。河南人讲究实在,不讲究形式,花招手法对于写作来说不那么重要。实际上,写作技巧直接决定小说的命运,你的叙事声音和叙事策略一旦确定,也就是你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已经决定了你的小说品质,你的叙事声音直接决定你到最后所能表现的真实的深度。所以说叙事技巧并不是无所谓的,而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个作家在
期刊
陈锡添:笔名白云,男,汉族,1941年2月生,广东新会人,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曾任《深圳特区报》总编辑、《香港商报》总编辑,全球商报联盟理事长。  著有报告文学《历尽坎坷志未磨》《梦里依稀丹青墨》,文学评论《假如是毒草》《冷处理漫笔》,报告文学集《风采集》,其中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单列市头条新闻竞赛特等奖、广东新闻奖特别奖、全国改革好新闻一等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