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沙龙主题:同学会。
“同学会”热吗?反正同名的书出版了,同名的电视剧筹备了,过节又有人张罗了,顺口溜多到可以装车了。比如,“一个心眼的在唱歌,缺心眼儿的玩命喝;大脑进水的瞎张罗,贪小便宜的等蹭车;官当大了的不掺和,财发大了的想多说;离了婚的在踅摸,没大出息的不动窝……”读到这儿,哈哈,难不成您心领神会,笑了?
四位作者,都是大男人。巧了,一位就是曾经的“大脑进水的瞎张罗”、近年不再张罗的。这位同学的心路历程九曲十八弯,如今回到听话好孩子状态。因为他用聚会上老师的话当“豹尾”:“活着,就是一种成功。”再有两位,其一难忘中学毕业20年聚会,其二追忆10年前同学相聚出游。稍微一算,竟是同一个时间节点。倏忽,10年已逝,同学已远。还有一位,细腻、敏感,在自己的情感、情绪里,躲猫猫儿。读者领略到哪个情绪点要看内心的呼应。同学会,如落日故人情,有过往、有温暖,也有走向,说得太清了,就不对了吧。
虽然四位作者描述的同学会参差多态,但却佐证了一个事实:同学会,无论属性,在你心里至少“咯噔”过那么一回。 来,我们自查一下:于机里有几个同学微信群?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研究生的,博士博士后的(悄悄说,咱们没读,人家有人读啊!那在网上突然红了的报刊亭主人,不就是因为在报摊贴一告示:“送大女儿到上海机场去英国牛津大学读博,明天见12018年9月19日”)还有同学群里分支出来的地域群……这些微信群,置顶几个?消息免打扰几个?
读到这儿,哈哈,难不成您心领神会,又笑了?
我有一耍赖绝技,滚滚红尘哈掰扯不清了,就直接一猛子扎到终点:看生死。
在英国读书时,一套公寓五个单间,五位同学。我和一位长得像台湾女星吕秀菱的姐姐住对门儿。闷热的夏夜苦读,我俩从来都是各自打开门窗,让空气流通。如是,各自隐私也就共享了。姐姐是让我羡慕的女人,长得美,性情柔,大学恋爱修成正果,独生女优秀,老公任何一个小节日都会快递礼物到英国。然而,去年冬天,我去八宝山参加了她的告别仪式。告别的队伍很长,大家都拿着一张她巧笑倩兮的大照片,我的于一直在微微发抖。最后一次见她,我给同学们带了阿拉善的公益小米,姐姐回家就熬了小米粥,拍照发到我们群里。同学聚会留存了记忆,发傻思考人生时,证据之一。
同学会是什么?不必想太多,同学会就是社交的一种,采取什么态度,完全是个人的事。你妥协从众,是你愿意;你坚持自我,也是你愿意。和在职场.生活方式上一样,谁都是自己的因果。选择了,承擔就好,不必纠结。有越聚情越淡的同学会,也有越聚情越浓的同学会。同学会是镜子,如果你愿意,照一下好了。接下来,是从此远离,还是下次还照,自我选择。就像落日故人情,有人感叹落日的行将消失,有人回味中天的绚烂,有人念及情意,有人不释芥蒂……哪个好?看自己。世上哪有那么多知己,有了,珍惜;没有,问自己:我可是自己的知己?
前阵子,先后参加了中学和英国俩同学会,感受不同。英国同学会,更像人生的镜子,年年一聚,大家觉得不够,今年加聚几次,聚后思考的反射弧可以很长(我们多年坚持AA制,是班规之一)。中学同学会,更像时光机(我们一般“打土豪”)。记得那晚从土豪同学的会所出来,三位男同学和我一起走。我突然心血来潮:“要不我随意去挑个衅,咱们打一场群架?”三位男同学没有半秒迟疑:“走着!”那一夜,北京并无“战事”。
“同学会”热吗?反正同名的书出版了,同名的电视剧筹备了,过节又有人张罗了,顺口溜多到可以装车了。比如,“一个心眼的在唱歌,缺心眼儿的玩命喝;大脑进水的瞎张罗,贪小便宜的等蹭车;官当大了的不掺和,财发大了的想多说;离了婚的在踅摸,没大出息的不动窝……”读到这儿,哈哈,难不成您心领神会,笑了?
四位作者,都是大男人。巧了,一位就是曾经的“大脑进水的瞎张罗”、近年不再张罗的。这位同学的心路历程九曲十八弯,如今回到听话好孩子状态。因为他用聚会上老师的话当“豹尾”:“活着,就是一种成功。”再有两位,其一难忘中学毕业20年聚会,其二追忆10年前同学相聚出游。稍微一算,竟是同一个时间节点。倏忽,10年已逝,同学已远。还有一位,细腻、敏感,在自己的情感、情绪里,躲猫猫儿。读者领略到哪个情绪点要看内心的呼应。同学会,如落日故人情,有过往、有温暖,也有走向,说得太清了,就不对了吧。
虽然四位作者描述的同学会参差多态,但却佐证了一个事实:同学会,无论属性,在你心里至少“咯噔”过那么一回。 来,我们自查一下:于机里有几个同学微信群?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研究生的,博士博士后的(悄悄说,咱们没读,人家有人读啊!那在网上突然红了的报刊亭主人,不就是因为在报摊贴一告示:“送大女儿到上海机场去英国牛津大学读博,明天见12018年9月19日”)还有同学群里分支出来的地域群……这些微信群,置顶几个?消息免打扰几个?
读到这儿,哈哈,难不成您心领神会,又笑了?
我有一耍赖绝技,滚滚红尘哈掰扯不清了,就直接一猛子扎到终点:看生死。
在英国读书时,一套公寓五个单间,五位同学。我和一位长得像台湾女星吕秀菱的姐姐住对门儿。闷热的夏夜苦读,我俩从来都是各自打开门窗,让空气流通。如是,各自隐私也就共享了。姐姐是让我羡慕的女人,长得美,性情柔,大学恋爱修成正果,独生女优秀,老公任何一个小节日都会快递礼物到英国。然而,去年冬天,我去八宝山参加了她的告别仪式。告别的队伍很长,大家都拿着一张她巧笑倩兮的大照片,我的于一直在微微发抖。最后一次见她,我给同学们带了阿拉善的公益小米,姐姐回家就熬了小米粥,拍照发到我们群里。同学聚会留存了记忆,发傻思考人生时,证据之一。
同学会是什么?不必想太多,同学会就是社交的一种,采取什么态度,完全是个人的事。你妥协从众,是你愿意;你坚持自我,也是你愿意。和在职场.生活方式上一样,谁都是自己的因果。选择了,承擔就好,不必纠结。有越聚情越淡的同学会,也有越聚情越浓的同学会。同学会是镜子,如果你愿意,照一下好了。接下来,是从此远离,还是下次还照,自我选择。就像落日故人情,有人感叹落日的行将消失,有人回味中天的绚烂,有人念及情意,有人不释芥蒂……哪个好?看自己。世上哪有那么多知己,有了,珍惜;没有,问自己:我可是自己的知己?
前阵子,先后参加了中学和英国俩同学会,感受不同。英国同学会,更像人生的镜子,年年一聚,大家觉得不够,今年加聚几次,聚后思考的反射弧可以很长(我们多年坚持AA制,是班规之一)。中学同学会,更像时光机(我们一般“打土豪”)。记得那晚从土豪同学的会所出来,三位男同学和我一起走。我突然心血来潮:“要不我随意去挑个衅,咱们打一场群架?”三位男同学没有半秒迟疑:“走着!”那一夜,北京并无“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