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斫木问道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q769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实用物件几乎都是二元共生的,古典文化语境里极少存在单纯的器、物等,凡谈及“器”必定要说“道”,因为“道”与“器”是从同一种文化心理中流淌而出的。“器”是现实物件,而由“器”中渐渐还原出的“道”正是由此“器”的制造、使用、工艺乃至独立性审美等综合心理因素所构成的文化图示。


  古典家具的生命,之所以到今天都仍然散发浓重古典味道的原因,并非仅在样式、色泽等面貌上的皮肤之感,更在于人们难以直观感受的骨骼和气韵。这是现代家具的异质同构、千篇一律所不能传达的文化讯息。从不计其数毫无感情的胶水、钉铆中,我们难以获得中国古典器具的沉稳感和满足感。如果说古典家具的气韵真的有一种一以贯之的精神的话,我想首先是工匠精神。也正是这种工匠精神中所生长而出的器具才能给人沉稳和满足。为什么呢?
  只消看看古典家具本身就一目了然。古代的匠人对自己作品的态度正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经过认真雕琢、打磨,一点点看着它从材料中脱胎而出,每一寸都经过无数次高度目光的对焦炙烤,每一寸都经过灵敏的手指的千万次摩挲,直到整个器具都用自己的心思和汗水浸透了,终于它活了,有了自己的性格和脾气,于是一件有生命的精致家具停放在那里,让人瞬间就回到古代的时光,看到古代匠人的简朴而认真的生活,他们手边的茶似乎还在散发出幽幽古香,与家具的木头沉香一起从时间和历史中宣散而出,把你一下子就带进那个静止的时间中,长久地和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久历时间的工艺发生对视,静默的、平衡的、契合的、赞许的,一种类似对先祖的油然而生的崇敬混杂着对老友的怀念之感缓缓从家具中流淌而出。是啊,这就是一件活的家具。
  早先的匠人做东西不会偷懒,一定会将自己的活儿做到极致,于是手里的“活儿”真的就洗脱“活儿”的麻木和冷漠,变成了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家具,甚至细致入微的一颦一笑都会活灵活现地跃然于木质的纹路之间。如果你靠近了看,似有似无地还会感受到一个沉默而极度认真的匠人一丝不苟、聚精会神的呼吸和心率。没有现代的冰冷动力装置和现成的精细到几十微米的工具,仅凭一双普通的手将各种木料无法复制地雕琢成器,让一段段已经失去生命的树木重新获得一种更长久的生命。这双手中所成就的树木的新生,每一件都有着匠人性格的多面中的某一面或多面,这些性格各异却又体格坚实,沉稳俊俏的孩子最终带着乃父的严谨和极意之诚走进赞叹他们、欣赏他们、久久品评他们的历史之中,让所有遇见他的人心生温暖,继而也重新审视自己在历史和文化中的位置。他们最终会成为无数个中华古典文化中相似却又无法替代的坐标节点。他们的美和坦诚中所孕育的真,蕴含了悠长而坚韧的生命的温度,等待着成为中国古典文化最质朴最沉静的文化注脚。
  然而这些是现代工具无情而粗暴的钉子、胶水、气泵等无法体会的,匠人的情感和生命被这些冰冷无情的工具冷冷地阻隔在一边,再也无法和木料相互传递敬意和心思、最终摸对了彼此的脾气而永远融合在一起。
  斫木而问道,斫古而问今。也许这种融合正是古典家具中所流淌出的“道”。
其他文献
修身篇  中医是道家的传承,道家对待生命可总结如下:  第一是贵生。唐朝有位伟大的道家、中医学家孙思邈,他活了一百多岁,留下了《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两部著作。他在序言中说,人命至贵,贵比千金。所以他以此命名自己的书。道家的很多著作例如《吕氏春秋》《淮南子》里面都有一篇叫贵生篇,讲人生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如果你拿这个最宝贵的东西去换取其他东西,是不值的,好比在用随侯之珠射千仞之雀。  从道家观点来
期刊
如果说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是家,那么承载家的回忆的莫过于世代传承的家具。和瓷器、书画一样,家具也是人类文明的承载物,但与瓷器、书画不同,家具大都可在生活中继续使用。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每个家里摆放着不同的家具,床柜架格、桌椅板凳,它们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主人则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偏好选择它们,再按照自己的需求和喜好用不同的方式陈设。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对家具有着不同的要求。正是由于家具和我们的
期刊
天下为家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启从他的父亲禹手中接过了部落联盟的统治权,自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夏王朝建立了。这同时也表明,以贤能为考量标准的首领选拔制度——禅让制变成了以血缘关系为依据的王位继承制——世袭制。这是一个首领权位不断加重的过程,以及权力不断集中于中央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然发生激烈的权力斗争,比如禹对有苗的征伐。这其实也是从部落联盟转变到统一王朝的过程中首领权位加重的一个必然结
期刊
在中国艺术品长河中,古典家具是盛开不败的奇葩。从古典家具的远古萌芽到明清家具的繁荣鼎盛,从席地而坐的低矮器型到后期直观的高型家具,它由简至繁、由浅入深地展现着其经久不衰的发展历程。无论是花样缤纷的椅凳、古朴典雅的床榻,还是用途繁多的案几、储衣纳物的箱柜等,无不体现了中国人礼的概念,线条及整体结构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是那样不可动摇地根植在中国人的骨子里。  椅凳:传达礼仪富贵理念  椅
期刊
诗词之美在于:形式,是字句精彩排列的组合;内容,是思想高度精炼的表达。  正因为具有这种遣词精到、韵律上口的特征,使得诗词最为接近格言警句,一句一句,规整而优美地传递出诗人那些审度周密的思考成果,哲理诗就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面向世事——明道理  面向世事,就是推开家门、面向社会,突破单纯、面对复杂。走向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懂理的过程,从懵懂无知到知书达理,不断总结着如何进取、如何处世、如何为人、
期刊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举办了第一讲《中国智慧》。楼宇烈教授是中国文化最真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以其在北京大学五十年的哲学研究积淀,深情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智慧才是力量  中国文化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运用。是一种智慧的文化,中国文化不是为知识而知识,而是更好地运用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其实知识本身是死的东西,不是力量,只有运用起
期刊
雏形——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商周时期当为家具的初始阶段。众所周知,中国在商周时期便已进入了著名的青铜器时代。由于当时科技不发达,人们很迷信,多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希望寄托于上天的佑护。因此,在先民的日常生活中,祭祀活动便占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礼器,自然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器物。其实,有些礼器虽是青铜的材质,但已备早期家具的雏形。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
期刊
美:美学价值  人对美的理解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就像古典家具所具备的美除了感官美还蕴含了精神美,充分体现了人文哲学思想的崇高境界,又彰显出鲜明的美学的特征。它强调感官美与精神美的双重标准,把哲学思想及美学理念始终贯穿于古典家具的设计中,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体验活动是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心与物的融合,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  所谓大美而不言,古典工艺家具不同的造型风格产生着不同的视觉美感,如明式家
期刊
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阐明了这样一种观点:机械复制技术不仅能拓展我们视觉体验,快速、大规模的复制也有利于艺术作品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但是大量一模一样的机械复制艺术作品使得传统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灵韵”(aura)消失了。  即使“灵韵”一词本雅明没有给出十分明确的解释,但其实也非常容易理解,看看现代人的审美追求吧。为了能够满足产能,我们制造出了能够快速批量生产的工
期刊
我国南方有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该联典故源自宋高宗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廷试后偈御,榜眼陈俊卿答帝问之佳句。其时,高宗见状元黄公度、榜眼陈俊卿都来自福建莆田时,深感惊异,当帝问“卿乡土何奇?”时,榜眼陈俊卿作如是答问,一语道出莆仙人勤奋进取的求学精神。生活在江南地区的许多文人雅士,基于对古董珍玩与琴棋书画的特殊爱好和功能要求,使得家具在选材的问题得以解决之后,这些文人对家
期刊